七年级上知识梳理.doc_第1页
七年级上知识梳理.doc_第2页
七年级上知识梳理.doc_第3页
七年级上知识梳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梳理: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原始人群时期1.元谋人(1)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时间:距今约170万年。(3)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4)特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北京人(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2)时间:距今70万年20万年。(3)身体特征: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4)生产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会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5)生活情况:几十人群居,共同劳动采集、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成果。3. 我国原始人类活动遗址从南到北,分布很广,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二、山顶洞人母系氏族公社早期(1)时间:距今约三万年。(2)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3)身体特征: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4)生产情况:生产工具: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生产活动:采集、狩猎、捕鱼,会人工取火,生活的范围扩大,进行交换。(5)观念: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6)生活情况: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氏族,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无贫富贵贱差别。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1.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2. 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3.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4.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5.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会挖水井。6. 居住情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1.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2. 地点: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3. 代表类型: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4.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木制耒耜、骨器(如箭头、渔叉、渔钩)。5. 居住情况:住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6. 生产活动:种粟(世界上最早),饲养猪狗等,打猎、捕鱼,制彩陶、纺织、制衣。7. 文化:陶器上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学者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三、大汶口原始居民父系氏族公社时期1. 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2. 地点:山东泰安市大汶口。3. 使用工具:磨制石镰、石锄,还出现铜器。4. 生产活动:农业、手工业(制黑陶、白陶、玉器等)。5. 生产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第3课 华夏之祖一、炎黄战蚩尤华夏初成1. 时间:距今四五千年。2. 双方: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蚩尤部落3. 人物:(1)炎帝和黄帝: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2)蚩尤:我国传说中东方部落的首领。4. 经过:涿鹿之战。5. 结果:黄帝、炎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6. 影响:涿鹿之战后,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二、人文初祖黄帝1. 黄帝及部下的贡献(1)衣食住行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以后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嫘祖:发明养蚕缫丝。(2)文化艺术: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2. 敬仰: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3. 影响: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三、尧舜禹的“禅让制”1. 尧舜禹:相传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首领。(1)首领品质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同甘共苦、公而忘私。(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2)产生办法:禅让制(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2. 禹建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奴隶制国家)(1)条件:社会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2)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3)标志: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知识梳理: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河北任素君乔瑞芳一、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时间:公元200年。2概况: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操。3结果:曹操获胜,统一北方。(二)赤壁之战1时间:公元208年。2概况:曹操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合抗曹。3结果:曹操失败,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三)三国鼎立1形成(1)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2)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3)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经济(1)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2)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3)吴国: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的联系。二、江南经济的开发(一)人口南迁1时间:东汉末年和西晋末年。2. 原因:中原地区连年战争,许多人为躲避战乱,迁移到南方。3. 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掉了西晋。(二)淝水之战1. 东晋建立: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2前秦的建立与发展:4世纪后期,氐族人符坚建立前秦,后统一黄河流域。3淝水之战(1)时间:383年。(2)经过:符坚征集八十多万大军进攻东晋,双方在淝水展开决战,结果前秦失败。(3)影响: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阻止了前秦铁骑南渡,使江南地区的开发得以继续进行。4南朝建立:420年刘裕称帝,东晋亡,此后,南方经历四个王朝,统称“南朝”。(三)江南经济的开发1地区:长江中下游一带。2原因(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温较高,土地肥沃,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3)一些统治者也努力革除弊政,注意发展生产。(4)大量北方人口的南下,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带来了麦、菽等耐旱耐寒作物。(5)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3概况(1)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2)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3)东晋后期,织锦在江南地区迅速发展。(4)江南的青瓷烧制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5)灌钢法的发明,是冶金技术的一大进步。(6)造纸有了新的发展,纸在东晋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4作用: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首都建康是当时最繁荣的都市,番禺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南方商人的船队,曾远航到波斯湾一带。三、北方民族大融合(一)北方的统一1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定都平城。2统一:439年,统一黄河流域。3影响: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二)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1原因:平城地区气候干旱,所产粮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且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影响:洛阳获得繁荣发展,成为北方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三)孝文帝改革1措施(1)政治制度: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2)社会生活: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官员和家属穿汉服,改汉姓,鼓励与汉族人通婚。(3)思想文化: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2作用:成为西晋以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峰;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程度,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四、魏晋南北朝的科技1祖冲之和圆周率: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2贾思勰和齐民娶术:北朝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3郦道元和水经注: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水经注叙事写物,文笔优美,精彩地方既像诗又像画,它既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又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五、魏晋南北朝的艺术1书法: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2绘画:东晋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3雕刻:(1)开凿石窟的目的:宣传佛教。(2)石窟艺术:南北朝时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3)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艺术成就,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教育局组织老师集体结婚,局领导要求老师按所教专业各自出新婚对联。政治教研组:女老师出联:一上一下并非阶级压迫共创和谐社会;男老师出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