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拓展训练.docx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拓展训练.docx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拓展训练.docx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拓展训练.docx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拓展训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杏树岗中学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 探究作者示异释疑的行文思路。2. 了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成因。3. 激发学生探索事物奥秘的兴趣。课堂探究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同学们,大家好!仰望浩瀚无垠的苍穹,你想过宇宙里有些什么吗?面对姹紫嫣红的花朵,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吗?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在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的带领下,把目光投向茫茫沙漠,去看看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出示学习目标)2 整体感知,解疑释疑。1. 作者介绍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2.给加点的字注音。戳穿()玄奘()蜃楼()戈壁() 酷热()万顷()3.首先观看一些有关沙漠的图片。(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以“我眼中的沙漠是,因为。”的句式来回答。老师总结年屏幕:沙的山,漠的海,传诵着神秘,也凝固着思索,古往今来,人类对沙漠的探索,从未停止.)三.合作探究,把握脉络。1勾画出文中的过渡句。过渡句:(1)沙漠真像玄奘和法显所说的那样可怕吗?(2) 这是什么缘故呢?(3) 沙漠里真有魔鬼吗?(4) 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第1段:古人对沙漠的认识和情感。第2段:沙漠里没有鬼怪离奇的东西。第3段:解释古人认为沙漠“可怕”的原因。第4段:从科学角度说沙漠中“魔鬼的海”的现象。第5段:从科学角度解说沙漠中的“鸣沙”现象。3课文里提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有哪些?你读过本文后能解释清楚吗?(你认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明确:(课文主要描述了两种奇怪的现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二是“呜沙”。) 关于“魔鬼的海”,引用了孟奇对士兵的解说,作者并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科学道理进一步说清楚了海市蜃楼这一奇怪的现象。4你认为本文在阐释道理的过程中,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并分析一下这样写的好处。明确:(1)举例子:如:“举晋僧法显、唐僧玄奘深入沙漠的经历;孟奇随拿破他军队出生的奇遇;宁夏地区鸣沙山的来历;“我”和几个同志到鸣沙山的亲身经体验等。”作用:这样写能使文章更令人信服,增强了说服力。(2)打比方:如:“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作用:这样写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3)作比较:如:“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当然就十分困苦了。”这一句中包含了两个比较:一是当时一人独行与驼队上路的比较;二是旧时超前享装备与现在“汽车飞机来支援”的比较。作用这样写从一般事理的角度加以解说,实事求是,令人信服。(4)引用说明:如: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作用:说明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这样写能更好地突出说明中心。5小结: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人类认识沙漠,研究沙漠,进而改造沙漠。你能设想几种改造沙漠的方法吗?说说看。四明确主题,崇尚科学从本文发表至今四十多年来,人类对沙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你从报纸杂志或网络上还了解到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能不能用科学道理对这些奇怪现象作一些说明?明确:任何都有其内在的原因,不管这个现象是多么的光怪陆离,多么的不可思议,暂时无法解释,我们都始终坚信:世界是物质的,从不存在任何超自然的神魔鬼怪,只有科学最终能说明一切。只要我们大家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用科学的思想积极云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相信一切妖魔邪说都会被踩在科学真理的脚下。巩固训练当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向沙漠进军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都是竺可桢。B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以时间为顺序从古而今写来的。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主要是驳斥东晋僧人佛国记的错误说法。D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较多地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课文主要描述了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一是_,二是_。课文先说沙漠中的奇怪现象然后解释具体的原因,这种说明顺序是_。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书方法有_。3说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法显著佛国记说,沙漠里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2)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3)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4)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4课文主要解释了沙漠中两种可怕现象,下面是辞典上对这两种现象的解释,阅读后与原文比较一下(可读性上有何差异,可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词语的生动性等方面比较。)蜃景:近地面的气温剧烈变化,会引起大气密度很大的差异,远方的景物,在光线传播时发生异常折射和全反射,从而造成蜃景。鸣沙现象:. 电荷说。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阳光照射下的石英沙粒会产生静电,带电的沙粒在外力作用,彼此摩擦发出的声音。. 共鸣说。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沙丘的构成状态就像一个天然的共鸣箱,沙粒滚动所发出来的声音在共鸣箱的作用下被放大。. 碰撞说。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声音是由于沙粒彼此碰撞而发出的。. 吐气说。持这种解释的科学家认为,在夏日炎热阳光的烤灼下,沙层增温后,内部的空气因膨胀顺沙粒间隙向外排出,导致声响。答:5思考: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括号中和词语,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的理由。(体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沙漠是这样的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野兽)。(2)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也)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当然(所以)就十分困苦了。(3)这一魔鬼的幻术(魔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揭露)。【参考答案】1A(B错在不是时间顺序,而是逻辑顺序;C错在不是驳斥古人的说法,而是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是说明文;D不是较多地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应是设问诠释。)2魔鬼的海、海市蜃楼与鸣沙。逻辑顺序/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引用说明等3(1)引用说明,(2)打比方,这样写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3)引用说明,这样写能更好地说明中心。(4)举例子,这样写能使文章更令人信服,增强了说服力。4略5(1)“空中”用“看不见”,“地上”用“看不到”,用词既准确又有变化。前面用“飞鸟”,后面用“走兽”与之相对,显得工整。(2)连“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都不可能,还谈什么“汽车飞机来支援”,所以用“更”恰当些。“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句中用“当然”,既准确自然,又口语化。(3)“幻术”与“魔术”同义,但前面的定语是“魔鬼”,用“幻术”读起来上口,有韵味。“戳穿”与“揭露”义近,但“幻术”是假的,所以用“戳穿”显得更准确、更有力。课后作业1写出描写沙漠的古诗句三句。2语言表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描写沙漠的名句,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诗扩展成一段写景的话。(不少于100字)3补写出下文横线上空缺的部分。一望无垠的大沙漠,给诗人多少激情。在他们的笔下,即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象,也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的爱国誓言,更有征战将士“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无奈和辛酸。4文中提到西游记中的人物,请你选取一个人物,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并举例证明。5初二(2)班拟召开一次“探讨沙漠奥秘”活动,假如你就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气虚写一条宣传标语,制作一个活动方案。活动标题:宣传标语:活动方案:【参考答案】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唐高适燕歌行(4)日暮沙漠陲,力战烟尘里。唐王维从军行(5)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2【解析】古诗的扩写不等于翻译,要运用描写。【答案】略3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唐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4【解析】考查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答案】孙悟空:本领高强,爱好自由,疾恶如仇,敢于斗争; 有猴性,精明顽皮,爱作弄。猪八戒:遇到困难,就畏缩动摇,爱占小便宜,好搬弄是非,八戒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但又性格温和,憨厚单纯有时也很英勇;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沙和尚:憨厚纯朴,任劳任怨,忠心不二;沙僧心地善良、敦厚朴实,老实忠诚,默默无闻。但同时又过于老实,缺乏主见。唐三藏:信守宗教信条的佛教徒,无原则的慈悲,有时误信谗言,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不怕困难,坚忍不拔。5活动标题:探讨沙漠奥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