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1.导管、筛管贯穿植物体,都起运输作用。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A在筛管中,沿“叶一茎一根”运输 B. 在筛管中,沿“根一茎一叶”运输C在导管中,沿“叶一茎一根”运输 D. 在导管中,沿“根一茎一叶”运输2.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而在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动的。这主要是靠什么来拉动的( ) A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3.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现象,而植物体内的水是自下而上运输的。这种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4.下图为某地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总量的统计,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麦在灌浆期需水量最多 B.小麦在不同的发育时期需水量基本相同C.从图中可看出,小麦每天的需水量不相同D.返青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5如图,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6.右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7.(2011苏州)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组别甲乙丙丁涂凡士林的部位不涂上表皮下表皮上、下表皮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则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8.王大爷所在的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通过植树、生产蔬菜等副业来增加收入。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带土移栽 B去掉部分叶片移栽 C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D保留所有叶片移栽9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 )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C提高呼吸作用的效率 D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10植物茎中导管的主要作用是( )A连接细胞 B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支持细胞11(2011莱芜)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生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甲是上表皮 B.a能进行光合作用 C.乙是下表皮 D.b能进行光合作用12.(2011襄阳)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是( )A导管 B筛管 C气孔 D根毛细胞13.右图是叶片气孔的示意图,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由气孔进出叶片( )A.氧气B.二氧化碳C.水蒸汽D.无机盐14.把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幼茎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对其进行横切,观察到就红色的部分是( ) A树皮 B韧皮部C形成层 D木质部15.绿色植物散失水分以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A叶肉细胞B上表皮 C气孔 D下表皮16.刚刚移栽的树术常常被去掉了很多枝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蒸腾作用B分泌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17.下列关于木本植物茎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树皮容易从形成层处剥离B 形成层细胞分裂时向外形成术质部,向内形成韧皮部C.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D. 年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形成层细胞分裂活动18.在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中,切片的正确方法是( )A用一片刀片沿叶的纵向迅速切割两次B用并排的两个刀片沿叶片的纵向迅速切割一次C用一片刀片沿叶的横向迅速切割两次D用并排的两个刀片沿叶片的横向迅速切割一次19.年入春以来在各经济开发区的道路两旁移栽了一批大树,要求带冠移栽,为了提高大树成活率,下面是某同学对工人师傅提供的建议,其中不具可行性的是( )A浇过多水 B用遮阳网遮阴 C带土移栽 D摘除部分叶片20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 。21在同一地方,夏天大树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明显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几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小李认为主要是树叶挡住了太阳光的辐射,所以树荫下的气温降低了。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王认为主要是“树叶不断散发出大量的水分,有降温的作用”的科学原理是 (2)小方认为造成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晒下的气温低,除了小王和小李说的原因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还有一个较重要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 (3)小李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以下的实验来加以验证:在同一地点选择间隔适当距离,阳光照射、周边环境一样,树种、大小、长势、树形都相同的两棵树,分别编号为A,B。在B树全部树叶的正反两面喷上一层极薄无色无害不溶于水的透明膜,阻止树叶水分蒸发。(透明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动分解)在无风晴天的中午实验地点进行测量,同时测定离地1.5米高处的三个点的气温。这三个点的气温分别是: 下的气温(T1)、 下的气温(T2)、 下的气温(T3)。测温时,其中两支温度计放置地点除离地高度相同外,还应离 的距离相同。若不考虑小方说的造成树荫下气温低的原因,要证明小李的猜想是正确的,测量得到的数据(T1、T2、T3)之间的温差关系式应是 22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1)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如图)。(2)把枝条放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3)1小时后,把枝条洗净,并在两组枝条的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横切面中出现红色染液部分表明有水分经过)【实验结论】植物运输水分的速率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是 。【分析应用】(1)横切面中的红色染液存在于木质部的 中。(2)叶面积越大,气孔越多,是 作用越强的原因之一。(3)根据实验结论,在移栽植物时,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23.下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和 合称表皮,属于 组织。(2)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 部位的组织细胞内(3)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 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4)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形成的 来完成的。(5)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可以判定叶片所属的结构层次是 。2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2)观察比较萝卜条一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 _。观察比较萝卜条一的变化,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B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 _(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糖溶液浓度_(填“大于”或“小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的缘故。(4)作物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_。 25.下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请回答:(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_作用的结果。(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人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作用产生的。(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_(气体),该气体是通过_作用产生的。 26.今年春夏季的连续干旱,使我国江南地区田地龟裂,河塘干涸,农作物大量减产或绝收,渔业生产大受影响。请根据以上信息和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生物之源,在_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即原始生命诞生离不开水。(2)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分析,是因为_。(3)稻苗吸足水后,植株硬挺,叶片舒展,有利于_作用。(4)干旱使鱼类和青蛙生存困难,其原因是鱼是用_呼吸,在水中游泳;青蛙的_必须在水中进行。(5)水龙虾为争夺将要干涸的水塘,彼此间经常发生自相残杀,小龙虾间的这种关系是_。 A共生 B生存斗争 D合作(6)请你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怎样做到保水和增大降水量? _。27(2011金华)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_水。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写出图中所代表环节的名称_。 29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枝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数学会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模拟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资质课件
- 2025年面试真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登记课件
- 五年级英语期末考试卷及答案2025
- 初中求周长题目及答案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题及答案
- 鸿达驾校考试题库及答案
- PS实例说课课件
- 高一学生手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廉政参观活动方案
- 律师事务所客户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课件
- 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培训
- erp权限管理制度
- 2025年重庆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真题解读答案讲解(课件)
- 厦门垃圾分类题目及答案
- 湘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课 桑叶和蚕宝宝 课件T内嵌视频
- (中职)仪器分析技术(项目1-15)配套教材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数字人文资源本体建模-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