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oc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oc_第4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责任学校 大庄中学 责任教师 殷桂华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选自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本单元为说明文单元,所选五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的说明花的色彩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作用的结果。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一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为: 知识目标: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以逻辑顺序安排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的逻辑顺序,进一步理清行文思路。4、突破重难点的设想针对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着课标中“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理论的指导,教读本文,教师在调动学生思考、讨论、自主表达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主要是启发、引导学生,大力向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习惯于这种学习方法,习惯于把个体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灵活处理多媒体与文本的关系,用多媒体的生动性、形象性吸引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二、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读研结合 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1、导入:(放课件)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板书课题及作者。)2、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导学案,复习说明文的相关知识。3、幻灯片展示作者介绍。4、疏通生字词。5、快速默读课文,提出默读中的问题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合学生的问题。 、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这样的题目有哪些好处?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来吗?、课文是怎样解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原理的?(画出文章结构图)听教师导入进入课文复习说明文的知识。看作者介绍和疏通生字词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通过欣赏各种颜色的花的图片,从而对课文产生疑问。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了解作者,疏通字词体现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宗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015分钟)、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这样的题目有哪些好处?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来吗?明确:“红”应理解为“万紫千红”。作用: 1、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 2、吸引读者,激发兴趣; 3、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例子:“我的未来不是梦”、“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课文是怎样解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原理的?(画出文章结构图)1、提出说明中心(1)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总)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10)(分) 总结全文(11) : 概括花红的原因 (总)2、速读文章第二部分,看看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花红的原因的?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明确:(幻灯片展示)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1、探究:27段、810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明确:* 27 逻辑顺序(横向说明)* 810时间顺序(纵向说明)2、对于本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四、归纳小结,学用延展(810分钟)1、教师对课文进行小结。这是一篇科普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赞颂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2、课堂巩固。1、说明文是以 (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 )说明文和( )说明文。本文是一篇( )说明文。2、题目“红”的含义是( ) 作者 是一位 作家。3、你知道哪些有关花的古诗词名句?在诗句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花名。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3、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4、竹外( )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6、()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墙角数枝( ),凌寒独自开。、兴尽晚回舟,误入( )深处。10、()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1、沾衣欲湿()雨,吹面不含杨柳风。1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瘦。13、故人西辞黄鹤楼,()三月下扬州。14、日出( )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5、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 ) 3、根据材料,填写说明书 复方川贝片是安民制药厂最新推出的科研成果,获得省优质奖。本药给慢性、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带来了福音。本药由川贝母、甘草、陈皮等多种中药配制而成,能止咳化痰,并且能起润肺、平喘作用,除了患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外其他人可放心使用。使用时要口服,一天要服三次,每次20mg。本药保质保量,一瓶24片,每片10mg。复方川贝片使用说明【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思考、回答在文中做相应的圈点、勾画、批注。并作汇报交流。找出文章所涉及的说明顺序再次质疑听教师总结思考填一填 思考、填一填让学生分析标题的作用。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动脑经的习惯,学会自主学习。领会说明顺序在说明文中的运用找出老师备课中的漏点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再次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课外知识积累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激趣引题,设疑自探(510分钟)1、导入:教师总结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出示幻灯片。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合学生的问题。 、课文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阐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的?(请举例说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听教师导入进入课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015分钟)阅读课文24段1、第四段在说明花的变色现象时,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举例子。举了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添色木芙蓉,具体说明了花儿颜色的变化是由于物质基础的变化造成的。2、请再找出这一部分中所运用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二段举出黑菊、黑牡丹的例子,说明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3、第四段最后一句话表达的很准确,请找出一两个词来加以分析。“一般”和“大都”。这两个词的意思是指大多数。他们准确的说明了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的现象,是大多数花朵具有的,但也不排除有例外的现象。 “渐渐”。是逐渐的意思,这个词准确的表明一般的花褪色的过程是逐渐变化的。 以上的词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阅读课文第6段 1、概括这一段的说明内容。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还有它生理上的需要。2、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举了野生状态中在阳光强烈的地方或阳光微弱的地方,花儿分别呈现红、橙、黄色或蓝色的原因。具体的说明了花儿呈现不同的颜色有它生理上的需要。3、试体会本段中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花的组织,尤其是花瓣,一般都比较柔嫩。”此句中的“一般”是指多数情况。表明多数花瓣具有柔嫩的特点,但也不排除例外。 “蓝花反射短光波,吸收微弱的热效应大的长光波。”此处的“微弱”指强度不大,准确的说明了此处长光波不会灼伤花瓣且对蓝花的生理起到有利的作用。三、局部细品,质疑再探(510分钟)阅读课文第10段1、 能表明这段文字说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花儿呈现不同色彩最后要归功于人工选择。 2、这段文字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各找出一例,在原文上标出。3、 这段文字举了三个例子进行说明,其语言标志分别是_、_、_。4、文中举的三个事例各侧重说明什么?第一个事例:_第二个事例: _第三个事例: _5、 “人工栽培的历史仅有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句中加红的“仅”“已”两词位置为什么不能互换?“仅”表示只有,“已”是已经的意思。这两个词强调了人工选择费时少而收效高。如果换位则与文章原意不符合了。所以原文的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对于本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四、归纳小结,学用延展(810分钟)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的颜色,作了如下的分类:颜色白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