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调查研究--以运城市为例.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密 级 无 UDC 单位代码 10118 山 西 师 范 大 学 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农村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家园合作调查调查研究研究 以以运城运城市市为例为例 黄瑞芳黄瑞芳 指 导 教 师 张琴秀 副教授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申请学位级别 教育学硕士 专业名称 教育学原理 论文提交日期 2014 年 4 月 10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4 年 5 月 9 日 学位授予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4 年 6 月 4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李忠康 教授 评阅人 李忠康 教授 刘黔敏 副教授 2014 年 4 月 10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师范大学 除了 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西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使用过的材料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山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 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西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书 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中文摘要 I 论文题目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调查研究 以运城市为例 专业 教育学原理 硕士生 黄瑞芳 签名 指导教师 张琴秀 签名 摘 要 家庭 幼儿园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两个社会文化环境 二者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幼儿 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幼儿家长实 现幼儿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本研究以运城市农村幼儿园为例 选取其中的 16 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采 用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观察法等对运城市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现状进行调查 本研 究分四部分 一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主要从农村幼儿园家 园双方的观念 家园合作的形式 内容 评价 利用资源情况五个角度来呈现 二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流于形式 农村幼儿家长忽视家园合作内容的全面 协调发展 农 村幼儿园家园合作资源开发不足等等 三 影响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因素 本文主要从政府 幼儿家庭 幼儿家长 幼 儿园 幼儿教师五个角度来分析 四 研究者主要从政府 家园双方两个角度制定策略 并结合管理学中的 PDCA 循 环模型 构建了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循环系统 该循环系统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制定家 园合作计划 实施家园合作计划 评价家园合作的实施 家园合作的行动处置 关键词 农村幼儿园 家园合作 策略 论文类型 应用型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II 英文摘要 I Title The research on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kindergarten in Rural In Yuncheng as an example Major Educational Principle Name Huang Ruifang Signature Supervisor Zhang Qinxiu Signature Abstract As the earlist two socio cultural environment that contacts with childr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kindergarte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children s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an major part of management of kindergarten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early children family education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rural kindergaten in the city of yuncheng selects 16 kindergartens as an object mainly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so on to invest the cooperation situation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kindergarten of rural kindergartens in yuncheng city This research consists of four parts Firs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amily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in rural kindergarten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ntains four angles It is mainly from cooperation form content evaluation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concept of both to show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II Seco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family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are it is serious that superficial phenomenon of cooperation form between families and kindergartens in rural kindergartens the parents in rural areas ignor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ntents between families and kindergartens it is insufficient that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family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in rural etc Third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y and kindergarten in rural mainly from five angles to analysis The five angles are government family parents kindergarten and teachers Fouth the researchers mainly from two aspects to generate strategy which includes government family and parant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s combined the PDCA cycle model of management constructed a circulatory system about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ies and kindergartens in rural The circulation system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links formulate cooperation plans implement cooperation plans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operation plans and disposal the action of family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Keywords rural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between families and kindergartens strategies Type of Thesis Applied 目录 I 目 录 1 导论 1 1 1 研究缘起 1 1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 3 概念界定 2 1 4 文献综述 3 1 5 理论基础 9 2 研究设计 11 2 1 研究对象 11 2 2 研究方法 11 2 3 研究过程 12 3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 13 3 1 农村幼儿园家园双方的合作观念 13 3 2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形式 17 3 3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内容 20 3 4 农村幼儿园利用资源开展的家园合作 22 3 5 对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评价 26 4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27 4 1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流于形式 27 4 2 农村幼儿家长忽视家园合作内容的全面 协调发展 28 4 3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资源开发不足 29 4 4 农村幼儿园家园双方的沟通缺乏双向性 31 4 5 农村幼儿家长在家园合作中接受的沟通机会不均等 31 4 6 农村幼儿家长在家园合作中扮演的角色较单一 32 5 影响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因素 35 5 1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 35 5 2 农村幼儿家庭的因素 36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II 5 3 农村幼儿家长的因素 36 5 4 农村幼儿园的因素 37 5 5 农村幼儿教师的因素 38 6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策略 41 6 1 以政府为主体实行 PDCA 循环 41 6 1 1 制定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政策 42 6 1 2 落实家园合作计划 42 6 1 3 检查家园合作计划的实施 43 6 1 4 完善和改进家园合作计划 43 6 2 以家园双方为主体实行家园合作 PDCA 循环 43 6 2 1 制定家园合作计划 44 6 2 2 实施家园合作计划 47 6 2 3 评价家园合作计划的实施 49 6 2 4 完善家园合作计划的实施结果 50 7 结语 53 致谢 55 参考文献 57 附录 61 导论 1 1 导论 1 1 研究缘起 伴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 家园合作已经成为统合教育资源 形成 教育合力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它对幼儿身体健康 个性心理 品德形成 人际交 往 兴趣爱好 生活 学习 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已被国内外广大专家学者和教育一线 工作者所认同 1 1 1 学前教育法规政策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和国际儿童教育协会在 1999 年制定的 全球幼儿教育大纲 中指出 儿童 的发展是家庭 教师 保育人员和社区共同的责任 教师要和家长就儿童的成长以及和儿童家庭有 关的问题经常进行讨论 交流 1996 年我国颁布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 中指出 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 帮助家长创 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 教育幼儿的知识 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教 育部在 2001 年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组织与实施中提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 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 平等 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 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 帮 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所以 家园合作是贯彻执行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政策的一项措施 是我国学 前教育与世界学前教育接轨的一个趋势 1 1 2 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家园合作是提高我国学前教育质量 发挥学前教育整体功能的一种保证 另外 建立良好的家 园合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对幼儿家长教育水平 素质的提高 以及对幼儿 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1 1 3 本人实践经历 笔者在暑期调研和实习期间深入农村幼儿园实际 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及观察幼儿园时发 现 农村学前教育在家园合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幼儿教师和家长在交往和沟通过程 中产生了矛盾 冲突 给家长和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园管理造成了很大困扰 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与幼教部门人员交谈后了解到 一些农村幼儿园降低幼儿教师的准入标准 幼儿园环境条件相对 较差 师资待遇相对较低 这些因素导致招聘的一些幼儿教师缺乏相应的专业意识 专业水平和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幼儿园工作规程 M 1996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 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 44 45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2 质 制约了家园合作的开展 而在随后实际针对性的观察时确实发现家园合作存在一些问题 家园 合作的开展流于形式等等 另外 与幼儿教师交谈时了解到 农村幼儿家长的意识 行为等也制约 了家园合作的有效实施 但幼儿园工作的开展 不是家庭和幼儿园哪一方的责任和过失 需要家园 双方通过家园合作构建起一个共同体 要求家园协调配合 双方达成一致 发挥合力优势共同促进 幼儿的身心发展 因此 正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尽力改善农村家园合作现状成为农村幼儿园急需 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情况 笔者对运城市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进行调查研究 1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2 1 研究目的 了解运城市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真实现状 农村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家园合作观念 农村 幼儿园开展家园合作的形式 内容 利用资源情况 以及家园双方对幼儿园家园合作的评价 根据 调查结果分析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并分析影响家园合作开展的因素 探讨出针对农村幼儿园家园 合作方面行之有效的策略 1 2 2 研究意义 a 研究的理论意义 1 正确理解和把握家园合作的内涵 避免在家园合作认识上的误区 2 以协同学 管理 学 心理学等理论视角为基础 对农村家园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探 索适合农村学前教育家园合作的新途径 充实家园合作的内容 b 研究的实践意义 1 缓解因家园合作问题带来的家 园矛盾关系及幼儿园管理的压力 2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 业素质 为家园合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实践性的改进建议 3 改变一些农村幼儿家长 尤其是农 村隔代家长的错误思想和教育观念 提高他们的科学保教水平 4 增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 间的教育一致性 促进双方形成教育合力 为幼儿健康 全面 和谐的发展提供保证 5 建立良 好的家园合作关系 提高家园合作的实践效果 1 3 概念界定 1 3 1 农村幼儿园 本研究中的农村幼儿园是指位于县级以及县以下的乡镇和农村幼儿园 1 3 2 合作 导论 3 现代汉语词典 中对合作的解释 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1 3 3 家园合作 我国专家学者陈鹤琴早在 1927 年就提及家园方面的认识 随后 经过其他专家学者的探索研究 家园合作取得了发展 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发现一些学者对家园合作的概念理解如下 马忠虎 2000 年 在其著作 家校合作 一书中写到 家校合作实质上是在教育活动中 联 合学校和家庭这两个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社会机构的力量 相互支持 共同努力 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李生兰 2001 年 在 幼儿家庭教育 一书中对家园合作的解释为 作为幼儿教育的两个场所 幼儿园和家庭 共同为实现幼儿教育的目标 任务 内容而努力 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 笔者比较认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对家园合作定义的理解和把握 1 家园合作 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 需要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一致 需要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的相互理解 与支持 2 家园合作要考虑合作双方的需求 把幼儿作为家园合作的核心 因为幼儿才是双方共同 服务的对象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幼儿园开展家园合作的最终目标 3 家园双方要保持积极主动 的合作态度 这种态度包括 幼儿家长对幼儿的爱心 责任感 对幼儿园乃至整个学前教育的信任 支持 也包括幼儿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等 基于上述理解 家园合作的定义为 幼儿园和家庭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两个主体 双方积极主 动地进行相互了解 配合与支持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通过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 全面发展 1 4 文献综述 1 4 1 国外的研究 笔者对外文文献资料的收集 来自我国专家学者对国外家园合作研究的翻译资料 从时间维度 上对国外的家园合作进行梳理发现 他们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 当时美国的家园合作处于 萌芽状态 比如 一些学生的家长聚集起来组成了家长会 通过研读圣经 祷告或讨论 促进子女 的道德发展和宗教信仰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 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和重视家园合作 为家 园合作提出了一些法规政策导向 例如 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 家庭开端计划 日本教 育审议会在 1986 年指出了三位一体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三位分别是指幼稚园 家庭和社区 巴西 在 1993 年制定的 全国全面关心儿童和青少年计划 等等 到七十年代末 八十年代初 许多教育 机构逐渐意识到幼儿园与家庭 社区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合作的重要性 马忠虎 家校合作 M 北京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56 李生兰 幼儿家庭教育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67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4 通过对翻译资料的整理发现 国外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主要从家园合作的影响因素 家园合作 的内容 类型 形式和效果五个角度对家园合作进行了论述 a 家园合作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格林德 Greenwood 1991 年 指出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受到家长的态度 能力 家长的工作 健康因素 教师与行政人员的态度 知识和技能三方面的影响 威斯特 West 1993 年 通过研 究指出 幼儿教师和家长双方的观念会影响他们对幼儿的期望 双方彼此分享他们对幼儿的期望十 分重要 如果他们对幼儿的期望较类似 就会对幼儿的早期经验产生积极影响 WendyT Msedez 和 ArthurJ ReynoledS 1999 年 研究了早期干预中的父母参与和儿童后来在学校的表现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让父母回忆他们在儿童学前时期的参与情况 包括参与的活动类型和有规律的参与频率 结 果表明 在控制了家庭背景变量以后 父母参与活动的次数和儿童 14 岁时的阅读成绩有关 和较低 的留级率 较少的接受特殊教育有关 b 家园合作内容的研究 受新西兰教育部委托 M 卡瑞 Carr 和 H 梅 May 于 1991 年研制了 国家学前教育课 程指南 并于 1992 年出台 该 指南 中强调 儿童 家庭 教师 邻居 社区 社会六者之间 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学前课程只有支持和加强他们的联系 利用无限的家庭资源 才能促进儿童 世界的某一方面与其他方面相匹配 实现儿童的优质保育和教育 c 家园合作类型的研究 美国专家斯沃普 Swap 1993 年 从学校和家庭之间关系的角度 把家长参与儿童学校教育分 为以下四种模式 保护模式 the protective model 即家长认为教师具有专业性 承担着学校教育 的任务 家长与教师共同解决问题或者参与决策等会干预学校工作的进行 传递信息模式 the school to home transmission model 即学校和家庭互通信息 课程丰富模式 the enrichment model 即挖掘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课程 比如家长进班当义工 伙伴关系模式 the partnership model 即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教育儿童的责任 双方要共同制定教育计划 进行教 育决策 另外 Swap 认为 学校和家庭的参与模式要以儿童的需要 以及家长 教师的价值观来适 当选择 艾普斯汀 Epstein 1995 1996 年 从学校为家长提供指导与支持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 Greenwood G E Hickman C W Research and Practicein Parent Involvement Implication for Teacher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1991 3 West J Readiness For Kindergarten Parent and Teacher Beliefs Report No NCES 1993 许德玮 城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 D 云南 云南师范大学 2009 同2 Swap S M Developing Home School Partnerships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1993 27 59 导论 5 六种类型的家校合作模式 一是养育 即 为了使儿童获得成功的学校生活 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指 导 帮助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是交流 也就是以儿童发展和学校教学方案为依据 学校和 家庭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 三是志愿者活动 即 家长作为志愿者 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日 常事务 四是家庭学习 即 学校为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 比如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活动建议等 等 五是决策 是指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当中 六是与社区合作 即 整合社区中的资源 和服务 促进学校教学与家庭活动的实施以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d 家园合作形式的研究 学前教育家 CarlinaRinaldi 将家长的参与概括为九方面 1 每班个别进行的会议 一年举行 五 六次 2 小组会议 在限制人数的条件下 教师针对特定家庭与幼儿需要和问题 与班上一 个小组的家长进行沟通 3 家长与教师个别讨论 这类讨论通常是针对个别家庭的需要或教师的 建议 或者某位幼儿性格的发展深入讨论 目的在于处理某个家庭或幼儿的特殊问题 4 针对一 个主题的会议 会议由家长与教师共同发起与主持 5 与专家的会面 6 工作会议 提出对 幼儿园发展有实质性作用的建议 家长与教师可以一起确定教具和设备 安排教学空间 改良校园 环境 7 实验活动 家长参与对幼儿活动的指导 比如折纸等 8 庆祝活动 儿童 家长 亲朋好友都可以参加庆祝活动 可以是全园活动 也可以是班级活动 包括幼儿的生日庆祝 9 其他活动 比如出游等 e 家园合作效果的研究 美国家校合作专家安妮 亨德森 Anne Henderson 研究表明 毫无疑问 家长参与子女教 育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 儿童会在学校表现更好 顿肯 Duncan 的研究说明 家校合作 对学生的成绩和在校表现有着积极的影响 莱尔斯 Liontos 1992 年 研究发现 父母的教育效 能感可以在家校合作中得到提升 在家校合作中 父母对孩子的发展和孩子在不同阶段的特点有了 更清楚的了解 很多父母会把合作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庭教育中 通过家庭环境来帮助孩子 1 4 2 国内的研究 笔者通过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教师教育学院资料室查阅相关书籍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 据库 以 家园合作 为关键词 检索到 1996 年至今 18 年间与之相关的论文 文献资料 共 787 篇 并对收集到的文献重点选择分类后以时间顺序进行综述 从时间上看 我国专家陈鹤琴早在1927年就提到了家庭与幼稚园的合作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 复杂的事情 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 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 必定要两方面 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六十年代后 我国专家学者开始涉足有关家园合作方面的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6 随着1996年 幼儿园工作规程 的发布和实施 尤其是2001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 大力倡导幼儿园与家庭的密切合作 学者对家园合作的研究随之增多 具体情况如下 a 对国外家园合作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惠闵 2002 年 指出 德国的家园合作注重家长实质性的参与而非形式上 的参与 注重教师与家长间的平等合作而非被动配合 注重信息交流而非培训家长 她总结了德国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共同做法 并在家长参与的权利与义务问题 家园合作中双方的角色定位问题 家园合作的机构设置问题三个方面对我国的认识与做法进行了反思 左玲 2003 年 介绍了日本 PTA Parent Teacher Association 联络会 即家长委员会的情况 PTA 联络会是由学级委员会 图书委员会 交通安全委员会 保健给食委员会等组成的 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 比如义卖活动 亲子游戏活动等等 而且 PTA 联络会活跃在幼稚园的每个角落 紧急联络网快速高效 另外 日本 的入园决定日也具有趣味性 刘明 谷忠玉 2008 年 指出 英国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多样性的特 征 主要包括由政府监管的三种教育机构和其它四种多由社会福利部门及卫生保健部门负责的教育 机构 在政府监管的教育机构中 家园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委员会 父母联系卡 家长布告栏 家长讲座和开放日等 而在其它四种教育机构中 合作的方式为创设父母屋 成立互助小组 另外 政府为了确保任何家庭都能参与学前教育 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根据英国家园合 作的特点 他们认为 为了促进我国家园合作的发展 需要政府的鼎力支持 需要提高家长的素质 需要提高家园合作的层次 促进信息共享 李生兰 2010 年 认为 中美两国在家园合作路径的 选择使用上 都采用了集体交往和个别交往的发展路径 但由于价值取向 理论流派 法律政策 评价标准 办园条件 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异同 两国的家园合作路径也呈现出异同点 张丽莉 2011 年 指出 韩国采用了 一介绍 三计划 两通报 的家园联系方式 具有计划性 提前性 细致 性 坚持性的特色 并结合我国幼儿教育中家园联系的现状 得出了三点启示 主要为 在现有基 础上加强幼儿园的告知作用 全面发挥家园联系册的功能 提供形象资料呈现幼儿纵向发展趋势 b 家园合作的价值研究 黄志敏 莫立芸 2007 年 认为 家园合作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家园合作是世界学前教育发 展的价值追求 它有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 能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能促使施教者教育观 念的转变 刘亭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对家园合作的研究结合起来 指出家园合作具有重要的价值 胡惠闵 德国的家园合作实践 J 幼儿教育 2002 6 左玲 日本岐阜市公立幼稚园的家园工作 J 早期教育 2003 8 刘明 谷忠玉 英国家园合作的特点及启示 J 学前课程 2008 4 李生兰 中美家园共育路径及成因的比较研究 J 教育导刊 2010 4 张丽莉 韩国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方式特色及启示 J 教育导刊 2011 3 黄志敏 莫立芸 家园共育的教育价值探究 J 山东教育 2007 5 导论 7 通过家园合作 家长和教师能更深刻的理解儿童 更全面的了解对方 家长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彼此 分享经验 最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李生兰认为 家园合作能有效的提高学前教 育的质量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父母能更深刻地理解儿童 更全面的了解教师 父母之间的沟通 变得多样化 儿童个体的发展更为完整 对于儿童个体的发展来说 家园合作使儿童的自信心得到 了增强 体力得到了提高 语言能力得到了培养 独立性得到了发展 创造力得到了萌发 c 家园合作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曹丹丹 2003 年 通过调查发现 幼儿园在进行家园合作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具体为 在交 流中 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 家园合作表面化现象严重 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和家庭的责任不明 确 周红 2004 年 在 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文中指出 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 教师 总是处于权威地位 并且沟通的内容往往侧重于孩子的不足 沟通缺乏同理心和艺术性 影响了沟 通的效果 而且 教师对待家长不能做到一视同仁 出现了家长接受沟通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朱芳 红 2007 认为 在家园互动中 存在着家长和教师态度消极 双方沟通机会不均等 家园互动中 孩子缺位的问题 顾燕樱 2008 年 认为 许多农村幼儿园在开展家园合作的实际工作中 农村 家长和教师均忽视双方的相互沟通 另外 农村幼儿多由祖辈照料 教师未能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 祖辈家长与自己观念上的差异 戈柔 2008 年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 教师与 家长的合作缺乏积极性 合作随意性强 计划性差 双方地位不平等 而且家园合作表面化现象严 重 流于形式 缺乏实效 谷瑞玲 2010 年 指出 乌海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开展存在四方面的 问题 主要表现为 家园合作意识存在 但是合作缺乏计划性 合作双方关注的合作内容单一 合 作效果不明显 家长和教师在合作中的地位不平等 合作角色单一 大多数教师和个别园长对于家 长潜在的教育资源不够重视 d 家园合作新模式的研究 胡灵 2004 年 研究了运用 BBS 手段建立家园互动的新模式 并在 BBS 与家园互动 一文中 指出 BBS 是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 通过设立班级电子信箱 进而建立班级论坛 为家园互动搭 建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杨华 2004 年 认为 通过创建互动式家长学校 开展专题访问式的家 刘亭 家园共育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J 基础教育 李生兰 家园合作能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J 家庭教育 2002 2 曹丹丹 家园合作问题分析 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 周红 家园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幼儿教育 2004 3 朱芳红 影响家园互动质量的因素及其问题分析 J 幼儿教育 2007 6 顾燕樱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J 学前课程研究 2008 9 戈柔 家园合作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 幼儿教育 2008 12 谷瑞玲 乌海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D 内蒙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胡灵 BBS 与家园互动 J 幼儿教育 2004 2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8 长接待日活动 开展生动活泼的亲子系列活动 开辟快捷全面的沟通渠道等 是行之有效的家园合 作方法 周若冰 2005 年 认为 家园合作必须通过建构新的模式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 要有效 的实现家园合作 了解家长是前提 信任与沟通是基础 畅通家园联系渠道是途径 让家长参与课 堂活动 组织假日小队活动 组织亲子活动 来盘活家长教育资源是必然选择 汪光珩 沈黎 2007 年 介绍了亲子平行小组的新模式 亲子平行小组是一个活动过程 也是一种方法和手段 是以幼 儿和家长的真实需求为标准而制定目标的 它是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小组活动 分为幼儿组和家 长组 教师也是关系体系中的成员 通过教育 支持 分享等小组动力 促进幼儿和家长态度和行 为的改变 e 家园合作评价的研究 刘轶 2004 年 在 略论家园联合评价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一文中指出 将家长作为评价主 体 可以随时随地对幼儿进行观察评价 让家长获得真实的幼儿发展情况 帮助家长更多的关注孩 子的成长 提高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意识 确保家园合作的质量 对评价的实施 要树立共同的评 价观念和目的 注意评价内容的相互补充 注重评价结果的相互反馈 还要采用合适的评价形式 苏卫晗 王冰 2009 年 以多元评价观为依据 提出了 家园同步 的评价理念 家园同步 评 价为真正实现家园互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他们主张建立 家园同步 的评价机制 营造 家园同 步 的评价氛围 为评价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并且制定了评价的方法 比如 共同研讨法 体验分析法 阶梯推进法 f 对农村家园合作的研究 贺琳霞 张鹏妮 2009 年 在 农村留守幼儿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思考 一文中指出 农村留守 幼儿家园合作的内容 手段及形式单一 她们从幼儿家庭 幼儿园 社会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村留 守幼儿家园合作的因素 并提出了三点改善建议 一是宣传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改变家长观念 二 是加强对接收留守幼儿的农村幼儿园的扶持与管理 三要鼓励留守幼儿家庭参与园教 综上所述 国外学者对家园合作内容 形式 类型 实效性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为探 索我国的家园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为本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借鉴意义 并且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 础 我国专家学者主要是通过理论研究介绍部分国外家园合作的理念及形式 论述家园合作的价值 家园合作的评价 以及随着时代发展的家园合作新模式 并利用访谈 观察 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 杨华 努力探索家园共育新途径 J 教育导刊 2004 周若冰 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 J 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0 汪光珩 沈黎 亲子平行小组 香港家园合作的新模式 J 教育导刊 2002 2 刘轶 略论家园联合评价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4 9 5 苏卫晗 王冰 幼儿园开展 家园同步 评价的新尝试 J 教育导刊 2009 8 贺琳霞 张鹏妮 农村留守幼儿家园合作的现状及思考 J 中国家庭教育 2009 2 导论 9 了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这其中也包含对家园合作内容 形式等方面的研究 在探讨家园合作存在 的问题时 一些学者主要是从幼儿教师和家长两个角度出发 通过主观经验的方法分析探讨 另外 我国家园合作的相关研究大都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 对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研究相对匮乏 其中 一篇论文从农村留守幼儿家园合作的存在问题 影响因素 改善建议进行研究 但是如何建立一套 系统的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管理模式 如何发挥农村隔代家长的主体优势开展家园合作是本研究的 不同之处 基于上述情况 笔者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和问卷 访谈 观察等调查研究的方法 了解运 城市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真实现状 这其中包括农村家长的心理状态 他们对待家园合作的态度 期待 农村开展家园合作的形式与内容 利用资源开展家园合作的具体情况等等 并依据调查结果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影响家园合作的因素 探讨出针对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方面行之有效的 策略 为农村幼儿园有效开展家园合作提供借鉴意义 1 5理论基础 1 5 1 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 synergetics 又称为 协同学 它是一门新兴学科 是系统科学的新分支理论 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 著名物理学家哈肯 1971 年 他提出了协同概念 1976 年 他发 表了 协同学导论 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认为 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 社会的或自然界的 有生命或无生命的 宏 观的或微观的系统等等 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 却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 那就是各系统内部 的各子系统之间受相同原理支配 这种相同原理是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互合作的关系 进而形成的协同效应并自组织成为协同系统 协同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一 要充分认识到幼儿园 家庭在幼儿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以促进幼儿的成长 第二 幼儿 教育作为幼儿园园内的系统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园外的系统 它们是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系统内部 的两个子系统 幼儿教育在实现社会和个体功能的过程中 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合作 进而双 方之间形成一种协同效应 使幼儿园教育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 幼儿园与家庭间的协同就是家园合 作 第三 要重视从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联系中 研究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以优化幼儿成长的环 境 1 5 2 PDCA 循环理论 刘翠兰 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 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 10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0 PDCA 循环又称为 质量环 戴明环 它是由 PDS 演化而来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 Shewhat 博士于 1930 年首先提出了 PDS Plan Do See 在 1950 年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采纳 宣 传 进而得到普及 因此 被命名为 戴明环 在 PDCA 中 P Plan 指计划 D Do 指实施 执行 C Check 指评价 检查 A Action 指处置 行动 PDCA 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无限的循环的一种科学程序 它是一种有效进行 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 这个程序是不停顿的周而复始的运转的 是一种爬楼梯 上 升式的循环 各个环节相互促进 不是截然分开的 它能够使我们的思想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 条理化 系统化 科学化 另外 PDCA 循环是大环套小环 一环扣一环 互相制约 互为补充的一 个有机整体 即 上级循环是下级循环的依据 下级循环是上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 PDCA 循环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一 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纳入幼儿园管理的一部分 第二 为了保证家园合作实施的真实性 和有效性 政府和家园双方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程序 该程序包括计划的制定 计划的执行 执行 结果的检查和检查结果的处理四个步骤 以促进幼儿园家园合作真正的落实和不断地完善 研究设计 11 2 研究设计 2 1 研究对象 按照经济水平的高低差别 从运城市 13 个县中选取 8 个县 每个县选择 2 所幼儿园 总共 16 所幼儿园进行样本选取 然后将 16 所幼儿园以及 240 名幼儿教师及家长 包括父辈家长 隔代家长 作为对象进行调查 教师和家长分别发放 240 份问卷 其中教师卷收回 240 份 回收率为 100 家 长卷收回 230 份 回收率为 95 83 剔除无效问卷 9 份 有效问卷为 221 份 有效率为 96 09 2 2 研究方法 a 文献研究法 从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教师教育学院资料室查阅有关本研究的书籍 并利用中文学术期刊全 文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检索近十八年来家园合作的相关文献 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分析 归纳 总结 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b 访谈法 本研究依据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见附录 的内容对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非正式的访谈 结构化 访谈提纲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而成 为了改善访谈效果 在后期实习的过程中又采取了正式访谈 的形式 两种形式的访谈主要通过面谈 电话的途径了解该市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开展情况 存 在问题以及幼儿教师 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态度和认知 困惑与期望等等 并在征得被访谈者允许的 情况下对谈话内容进行录音 随后将录音资料整理为文字资料 c 问卷调查法 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自编问卷 见附录 参考李生兰撰写的 幼儿园与家庭 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一书中的内容 并结合自身在调研及实践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 精心设计编制而成 2 问卷设计 本问卷包括教师卷和家长卷两部分 教师卷由个人基本信息和家园合作基本情况构成 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 年龄 教龄 初 始学历 最后学历 职称 劳动关系类型 所在年龄班等内容 家园合作基本情况包括 幼儿教师 的家园合作观念 幼儿教师采取的家园合作形式 所关注的家园合作内容 利用过的资源 对家园 合作的评价 家长卷由填写者基本信息 家庭基本情况和家园合作基本情况构成 填写者基本信息包括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2 填写者年龄 性别 学历 职业 收入水平等 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幼儿家庭的环境 幼儿家长的素 质 幼儿家庭的教育等几个方面 例如父母外出打工情况 幼儿的养育状况 家园合作基本情况包 括 幼儿家长的家园合作观念 家长参与过的家园合作形式 参与过的家园合作内容 家长提供的 资源及参与的活动 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评价等 3 数据处理 本研究运用 SPSS17 0 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统计和分析 得出研究结论 d 观察法 笔者在参加实习工作期间 对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进行了观察 采用时间取样法记录了某行 为发生的次数 并且曾利用暑期调研观察过许多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情况 收集了一些影像资料 2 3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确定研究问题 在暑期调研以及实习过程中进行实地观察 结合日常所学的学前教 育理论 确定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这个研究题目 第二阶段 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实地调查 收集文献资料 确定研究题目之后 利用山西师范大 学图书馆的书籍 电子资源 收集 筛选了与家园合作相关的文献资料 了解了近 18 年间各专家学 者对家园合作的研究 实地调查 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 因此问卷调查和 访谈法是笔者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 其中调查问卷属于自编问卷 设置封闭式 半封闭式以及开放 式的问题来收集所需信息资料 访谈法设置一些开放式问题 并且利用访谈机会收集了一些录音影 像资料 用于补充问卷调查的不足及遗漏之处 来挖掘更真切的信息 另外 在不影响幼儿园教育 教学的前提下 还借助暑期调研和实习进行了实地观察 第三阶段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将问卷调查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输入与处理 得出数据量化 结果 将访谈收集到的音频资料转换成文字形式 并结合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 现状 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找出影响家园合作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建 议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 1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频率 家庭是第一课堂 幼儿园负主要责任 同等重要 不清楚 类别 教师 家长 3 农村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 3 1 农村幼儿园家园双方的合作观念 观念决定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 正确的观念会促进家园合作的有效开展 错误的观念会阻碍家 园合作的顺利进行 因此 了解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观念十分必要 笔者主要从幼儿 教育的责任归属问题 发现幼儿问题行为时家长的处理方式 幼儿教师面对强词夺理家长时的态度 有教育疑问时幼儿家长的观念等几个问题的角度出发 来考察家园合作两方主体的观念 具体调查 结果如下 在幼儿园和家庭哪方负主要责任一项的调查中 如图 3 1 大部分幼儿教师和家长能够正确 认识家园合作中的责任归属问题 她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分别有 70 4 的幼儿教师和 79 6 的家长认 为家庭和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 但仍有 27 5 的幼儿教师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她们认为家庭是幼儿 的第一课堂 家庭负主要教育责任 并且所占百分比超过了家长 图 3 1 家园合作中幼儿园和家庭哪方负主要责任统计表 在发现幼儿问题行为时家长的观点一项的调查中 如表 3 1 169 位家长会与幼儿教师进行沟 通 共同解决幼儿的问题行为 占被调查者的 76 5 4 1 的家长会以幼儿教师的好坏为依据来确 定是否与教师进行沟通 这表明多数幼儿家长能够用沟通合作的处理方式解决幼儿的问题行为 另 外 幼儿教师的态度情感多少会影响幼儿家长的选择 表 3 1 发现幼儿问题行为时家长的观点 选项 累计频率 自己教育幼儿 改正幼儿问题行为 28 12 7 告诉教师 让教师改正幼儿 15 6 8 以教师的好坏为依据 看是否与教师沟通解决 9 4 1 与教师共同解决幼儿问题行为 169 76 5 表 3 2 显示 面对家长提出的无理要求 231 位幼儿教师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与家长进行沟通 山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14 百分比 19 72 9 8 1 自己查资料想办法解决 与教师沟通寻求教师帮助 不知道如何解决下次再说 5 85 57 9 25 8 36 3 69 2 0 10 20 30 40 50 60 70 频率 不便过问隐私 选择性回答或询问 了解或告诉幼儿所有状况 选项 教师 家长 所占百分比达到了 96 3 只有少部分幼儿教师的态度比较坚硬 她们会选择不予理睬或坚决否定 家长 所占百分比合计为 3 4 表 3 2 对家长的无理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态度 选型 累计频率 坚决否定 4 1 7 不予理睬 4 1 7 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沟通 231 96 3 尽量满足 1 0 4 如图 3 2 幼儿家长在有教育疑问或需要答疑解惑时 选择与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IEEE 8802-1DC:2025 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exchange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 Requirement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 Part 1DC: Qual
- 【正版授权】 IEC TS 62257-301:2025 EN Renewable energy off-grid systems - Part 301: Generators - Integration of solar with other forms of power generation within hybrid power systems
- 初中数学相交线第1课时++相交线(教学课件)数学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03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单元同步知识点与语法训练 unit6 section B
- 儿童生长发育全阶段特点与指南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9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2383-2014粉状染料 筛分细度的测定》
- 图文转换-2026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解析版
- 完形填空暑假提升练 (15空) 含答案-2025年新高一英语暑假专项提升(译林版)
- 科学版(2024)一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表格式)
- 2025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GB/T 17642-2025土工合成材料非织造布复合土工膜
-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答案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
- 客户报修记录表
- 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电子教案完整版
- 肉的分割与分级课件
- 教育培训机构保密协议范本
- 《西方史学史》课件第一章
- 弹性力学徐芝纶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