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英汉语法对比论文关于英汉语法的论文.docx_第1页
文档英汉语法对比论文关于英汉语法的论文.docx_第2页
文档英汉语法对比论文关于英汉语法的论文.docx_第3页
文档英汉语法对比论文关于英汉语法的论文.docx_第4页
文档英汉语法对比论文关于英汉语法的论文.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语法对比论文关于英汉语法的论文英汉认识型情态的语法标记形式对比及习得难度探析 摘 要情态作为一个语义范畴在意念上具有跨语言的共通性但作为语法范畴在情态标记形式方面具有相当大的跨语言差异。本文对表推测义的认识型情态的语法标记形式进行了英汉对比对这种跨语言差异造成的汉语情态形式习得难度进行了困难等级排序和偏误分析以期为对外汉语情态教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认识型情态 语法标记形式 英汉对比 习得 一、引言 情态领域具有跨语言的共性与差异。共性体现在语义意念范畴差异体现在语法标记范畴。汉语和英语情态范畴是两种语言中相对应又具有相对封闭性的一个语义和语法范畴具有跨语言的可比性。 情态作为一个语义范畴在意念上具有跨语言的共通性以“可能性/必然性”这个语义特征区别于其它范畴。将“可能性/必然性”作为核心纽带情态义域分为两类一是说话者的态度意向使事件具有可能性或必然性义务性该允或能愿性倾向二是说话者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判断与推测。前者属于情态动词的根义称为事件情态包括表该允的道义型情态和表能愿的能动型情态后者属于情态动词的认识义称为直陈情态即认识型情态Palmer2001。根义具有施为功能认识义具有推测功能。这两种意念类型是跨语言存在的体现出语义上的共通性。 包含以上两种意念类型的情态系统是由一套词体系语法标记形式来实现的。从类型学上来说各种不同语言对“情态”这一范畴使用的语法标记体系不一致Palmer2001因此作为语法范畴英汉情态表达系统存在着形式标记系统上的差异。就认识型情态来说英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情态动词来表达可能性程度不同的各种推测但汉语在表可能性程度时更多地借助于情态副词也许、多半、肯定等甚至语气助词吧等。 本文就“认识义”这一意念类型对英汉情态系统在表达推测的可能性程度时所使用的情态标记形式进行差异对比并展示这种差异对情态习得带来的难度。 二、英语情态动词的情态值排序和相应的汉语情态标记形式 英汉情态动词都既可表根义又可表认识义。英语情态动词的根义各不相同形式与意义对应十分明显。如“must”表必须“should”表应该“can”表能力“may”表允许“will”表意愿等。但在表认识义时以上情态动词都具有推测功能只是有着可能性程度上的排序。汉语中的情态动词则不管是根义用法或认识义用法都不具有形式和意义上的一对一的简单对应关系而且在表认识义推测功能时各情态动词的差异不在可能性程度上而在认知取向上赖鹏2006属于互补分布无可能性程度排序。因此表示可能性程度时需要借助于“可能”“也许”“说不定”“多半”“一定”“肯定”“准”等情态副词。 英语情态动词不包括“shall”表认识义时各词所体现出来的可 能性程度从最不肯定的“might”到最肯定的“must”呈阶梯形排列如下图 注英语情态动词的可能性程度排序基于亚历山大1991 例如假设甲说“有人在门口你听到门铃了吗”乙的回答从很不确定到几乎确定可以用英语情态动词按如下顺序排列 英语情态动词的可能性程度排序 情态值 汉语标记形式 It might be George.20可能性很不肯定 It may be George.30可能性 It could be George.40可能性 It can be George.50可能性 低值情态 不大可能 不太可能 极小可能 也许可能 也许 It should be George.60可能性 It ought to be George.70可能性 It would be George.80可能性 It will be George.90可能性 中值情态 可能 多半 大概 很可能 It must be George.95可能性几乎肯定 高值情态 十分/非常/极可能、 肯定、一定、准 注情态值概念来源于Halliday1994低中高值的划分基于李杰、钟永平2002可能性程度之百分比为近似估计实际并非等距。 从右边一栏对各情态值的汉语标记形式可看出英语中用情态动词可表达的可能性程度换成汉语后可能要用情态副词与情态动词搭配才能具体地表现出来。目的语形式比母语形式复杂这就增加了来自英美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情态表达方面的难度。从实际习得语料中发现学习者一般都单用“可能”来表示推测极少使用情态副词与之搭配也极少将之与其它的情态动词搭配如“可能会”等。这说明学习者尚不会用汉语的副词修饰手段来显示可能性程度或表示低/高值情态因而过度依赖无标记的推测用词“可能”仅能表中值情态。 下文将对英语-汉语的认识义推测性表达进行对比体现英汉在情态标记形式方面的差异对汉语学习者造成的习得难度。在对比之前就二语习得中常用的困难等级排序模式Ellis1999明确如下 “一语与二语完全对应”零级无难度。 “一语多个形式合并为二语单个形式”难度为一级。 “一语有而二语无的形式”难度为二级。 “一语与二语中的相应形式有差异”难度为三级。 “一语无而二语有的全新形式”难度为四级。 “一语的单个形式分化为二语的多个形式”难度最高为五级。 根据语言差异的如上等级排序“分化”所造成的“一对多”式的交叉对应在学习难度的等级排序上属于最高即习得难度最大。因此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汉语情态词时面临的问题是母语中用同一个形式能标记的情态意义在汉语中却需要根据语法和语境详细区分多个不同的情态标记形式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认知难度。 为了对英汉在表认识义推测功能时的情态形式进行意义和用法对比笔者从有汉语译文对照的英语影视剧本和口语对话著作走出非洲节选本、爱情故事节选本、伦敦口语百日腾飞上下册等中搜集了英语原文含推测性情态动词同时译成汉语后仍含有情态词的例句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对其在情态值表达和情态标记形式方面的差异分析如下文所述。 三、各情态值的英汉语法标记形式用法对比 低值情态对比 1She could be hurtor worse. 她可能会受伤甚至更糟糕。会2 2Even in summer it can be very cold here at night. 即便在夏天到了晚上这儿也可能很冷。 3I could force you I could cut you off 我可以强迫你我可以断掉你的供给可以4 4What he says may or may not be true. 他说的话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 5It might rain before evening. 天黑前也许会下雨。 6Might he have taken the wrong bus 他会是搭错了车吗会2 例1表主观推断的可能性例23表理论上的可能性在英语中都使用同一组情态动词“can/could”但汉语中分别用了三个完全不同的情态词“可能会”“可能”“可以”。说明汉语中对“主观”“客观”等认知区分更细以不同的情态词来体现。“一语的单个形式分化为二语的多个形式”难度最高为五级。 例46分别是“may/might”的推测性用法表示比较低的可能性程度体现说话者的不确定同样对应汉语中的多个情态形式“可能”“也许会”“会”难度为五级。 中 值 情 态 对 比 7Blix will have a couple of jackets we could use. 布里克斯会有几件夹克衫可以让我们穿的。会2 8Who would do better than Oliver 谁能超过奥利弗能4 9She would have said more had he not walked away.虚拟 要是他没走开她还要多说两句的。要3 10You wouldnt disagree with thatwould you 你不会不同意是吗会2 11I dont think anyone would disagree with that. 我认为没有人会不同意这点。会2 12It should be the postman at the door. 多半是邮递员在敲门。 13Tuesday seems okay.Yesthat should be okay. 星期二看来可以。对应该没问题。 “will/would”表推测可能性程度为中级对应多个汉语情态动词如“会2”“要3”有时含有与“意愿”的兼义叠义如例9。“一语的单个形式分化为二语的多个形式”难度最高为五级。 由例10可看出英语中情态动词的双重否定义并不像汉语一 样在情态动词前后加否定副词“不”如“不会不”来实现的而是由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加上含否定义的词汇构成的“wouldnt disagree”dis-表否定的词缀。即英语中的双重否定通常是由语法手段加语义手段共同构成的而汉语中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是双重语法手段。“一语与二语中的相应形式有差异”难度为三级。 由例12可以看出英语-汉语推测用法的区别。英语中的情态动词显示出可能性程度“should”表示可能性较大的中值情态相应于汉语中的“多半”。汉语中的情态动词并没有规范的可能性程度排序要显示可能性程度要借助于情态副词“也许”may/might、“多半/应该”should、“肯定/一定”must等分别作为低、中、高情态值的标记形式。 高 值 情 态 对 比 14He must be careless. 他一定很粗心。 15They must be playing basketball now. 他们现在肯定在打篮球。 16You must have used a flashlight. 你必定用过手电筒。 由上表可知在表高度肯定的推测时汉语往往没有相应的情态动词与英语对应常常要借助于情态副词“一定”“肯定”“必定”等。每个英语情态动词译成汉语之后都对应多个汉语情态词或不同情态词的搭配组合体现为“一对多”式的交叉对应关系习得难度往往高达五级。 四、认识型情态在肯定、否定、疑问句式上的语法标记形式对比 一表认识义推测的情态肯定句英汉标记形式对比 情态肯定句对比 17She may have left. 她可能已经走了。 18She must have seen me. 她肯定看见我了。 19She must have left. 她肯定已经走了。/ 她不会还没走。/她不可能还没走。 对过去事件的推测在英语中要用“情态动词完成体”表示在汉语中也有时体标志词“已经”和“了”出现。但由于汉语中的情态动词不想英语中的一样有可能性程度上的排序表低值或高值情态时汉语中可能没有相应的情态动词因而表情态值时通常用情态副词“也许”“肯定/一定”等如例18、例19。但汉语中有一种表高值情态 的方法是英语中很少见的即双重否定表高度肯定如例19中的“她不会还没走。/她不可能还没走。”语法上的否定标记词“不”或“没”重复使用其含义对应英语中的肯定形式表示的是比肯定形式更强的肯定语气。可见在汉语中用双重否定来表达的高值情态在英语中只需用专门表高度可能性推测的情态即动词肯定式即可。英语中两个语法上的否定标记词“not”重复使用的双重否定则非常罕见如“WellI just would not not sunbathe on such a beautiful day.喏天气这样好我是非要晒日光浴不可的”纪漪馨1986。 由此可见英语和汉语纯语法构成双重否定的方法是不同的。英语的语法双重否定表现为“情态动词not not do sth.”两个语法否定词并列位于情态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汉语中的双重否定是将情态动词介于两个语法否定词之间如“不会不”“不可能不”“不会没”“不可能没”等。其中前二项用于表对现在和将来的肯定推测后二项用来表示对过去事件的肯定推测这是汉语中表高值情态的一种常见方法注汉语中每个情态动词的一般肯定式都可表推测但表高度肯定的推测时只有“会”“可能”的双重否定式“不会不/没”“不可能不/没”适用其它情态动词的双重否定式不能表推测因而不能表高值情态。 因为英语中几乎不使用纯语法手段的双重否定句式表高值情态等于学习者的母语中没有该形式属于二语中的新形式具有四级高难度。就算英语中也使用该形式其双重否定的语法构成方法与汉语 中的不同亦达到三级的学习难度。 情态肯定句对比 20Even in summer it can be quite cold here at night. 这里即使是夏天夜里也有可能会很冷的。 21She has been preparing for the exam for weeks. She should pass. 她这几个星期都在复习迎考。她应该能及格的。 22I could pass the exam. 我本来可以通过考试的如果当初再用功点的话。 23We could have held out longer. 我们本来可以多坚持一会儿的。但实际上没有 例20是理论上的可能性例21是主观推断例2223是指一种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英语中用单个情态动词可以表达的在汉语中却可能需要两个情态动词连用如“可能会”“应该能”或者需要借助情态副词与情态动词共用如“本来可以”。在英语中情态动词是不能连用的。“一语中无而二语中有”属于四级难度。 另外例2023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句末都有语气助词“的”“的”具有一定的肯定语气的作用因此常出现在汉语的情态句中。齐沪扬2002做过统计表高度确信的语气词“的”经常与情 态动词“能”“会”、情态副词“一定”“必然”配合使用其搭配使用的比例高达80。这种情态标记方法是英语中没有而汉语中有的属于四级难度。 二表认识义推测的情态疑问句英汉标记形式对比 情态疑问句对比 24Could she have left 她会不会已经走了 25Where can she have gone/Can he be a bad man 她会去哪儿了呢/他会是个坏人吗 26Would next Tuesday be too late 下星期二会不会太迟了 27Might he have taken the wrong bus 他会是搭错了车吗 由例2427可见表推测的汉语情态句的疑问形式通常由情态动词“会”或“可能”的正反并列形式“会不会”“可不可能”构成或者由“会吗/呢”句式构成其它汉语情态动词的相应疑问形式不能表推测。“会不会”“可不可能”是对可能性进行提问的比较固定的汉语结构。情态动词的这种正反并列形式和“吗/呢”等句末语气助词同样是英语中没有的属于学习目的语中的全新形式构成四级难度。 三表认识义推测的情态否定句英汉标记形式对比 情态否定句对比 28She cant have left that early. 她不可能那么早走。/她不会那么早走的。 29She might not have seen me. 她可能没有看见我。 30She could not have seen me. 她不可能看见了我。 31She might not come. 她可能不来。 表推测的“可能”的否定形式在汉语中有“不可能”和“可能不/没”两种。“不可能”是全部否定“可能不/没”是部分否定。但英语中的否定词一律在情态动词之后不能以否定词的前后来对此进行区分。英语中的全部否定和部分否定是通过使用不同的情态动词进行区分的如“might not”“可能不/没”表部分否定主动词否定例29、例31“cant/could not”“不可能”表全部否定助动词否定例28、例30。再如Simon might not have read this book西蒙可能没有读过这本书。Simon couldnt have read this book西蒙不可能读过这本书。即“may/might”与“can”不同在表推测义时“not”否定的不是“may/might”而是其后主动词“can”否定的则是助动词本身余祖晨1994。可见英语和汉语中两种表达否定的实现方法不一样英语中的后否定位置分化为汉语前后两个否定位置对学习者 来说属于五级难度。 情态否定句对比 32There are plenty of hotels in this town. It shouldnt be difficult to find somewhere to stay. 这个镇上旅馆多的是找个地方呆应该不难。 33A new pair of shoes wouldnt come amiss. 新鞋不会不称心的。 以上说的全部否定、部分否定是仅针对“可能”一词的。对于汉语其它情态动词来说否定词“不”虽然也有出现在情态动词前和出现在情态动词后两种情况但出现在前的通常是表非推测型事件情态如“他不能抽烟”出现在后的则通常是表推测型认识情态即推测性用法如“他能不抽烟”。例31是表推测的所以“shouldnt”应译为“应该不”。但如果它不是表认识义推测而是表根义事件则应译为“不应该”。可见在英语中否定词都是在情态动词之后既可表非推测型事件情态也可表推测型认识情态。但用汉语表达时“不”是放在情态动词之后还是放在情态动词之前主要取决于该句是不是表推测。学习者即需要依据表达的是哪种情态来确定否定词“不”的位置。比如“He shouldnt mind”这个句子在无语境的情况下是有歧义的如果表根义译成“他不应该介意”如果在语境中显示是表推测的则应译为“他应该不会介意”。英语中的单个形式“shouldnt”分化成目的语中的“不应该”和“应该不”两种形式达到了五级难度。否定 词的位置估计会引发比较多的偏误但这可能要到中级偏高的学习阶段才能观察到。中低级学习者一般只出现简单的前否定格式。 例33的相应汉语表达又是双重否定结构表肯定推测对比可知英语原文的语法结构是简单否定的它的二次否定的语义来自句中一个含否定意义的词汇“amiss”“不合、不适当”。由此可见英语中的双重否定意义是通过“语法否定标记not语义含否定义的词汇”来实现的。汉语中把这种手段称为隐形双重否定韦世林2000如前文曾经出现过的“wouldnt disagree”和本例中的“wouldnt come amiss”。即由语法手段加语义手段共同构成而不是象汉语一样用语法上的二次否定“不会不”来标记。这表明两种语言中的双重否定标记方法有对应但所采用的形式不同属于三级学习难度。 总结以上英汉对比例句的情态标记形式可以发现在认识义方面英语情态动词呈整齐的阶梯形排列表示不同的可能性程度以体现低、中、高等情态值在肯定句中可以替换性使用来体现不同程度的推测。汉语情态动词无明显的可能性地程度排序需借助于情态副词这种用法在学习者的母语中是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