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剪纸第二单元穿风刺月活动1团团花儿喜开怀教学案例.doc_第1页
南通剪纸第二单元穿风刺月活动1团团花儿喜开怀教学案例.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剪纸第二单元穿风刺月 活动1 团团花儿喜开怀 教学案例一、课题的选择与背景:南通剪纸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能在课堂中有效地开展教学,便能较好地达到南通乡土美术及南通市体育艺术“2+1”美术板块活动课程的教学要求,就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做到手脑并用。南通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运用于教学中,其对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心灵手巧和胆大心细的品格,有着不可低估和得天独厚的作用。本案例是剪纸教学中较为基础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较快地掌握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二、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剪出喜字图纹,美化生活。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习折叠后再设计,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剪纸方法与内涵。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喜字,为自己获得剪纸本领而感到喜悦,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的同时,并为继承和发扬民间艺术而努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2、设计出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三)教学用具:1教师准备:课件、红宣纸、蜡光纸、皱纹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2学生准备:红宣纸、蜡光纸、皱纹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白卡纸等(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双喜的由来。(传说王安石20岁那年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边走边赏灯,巧遇一个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则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读后,一时未能对出,便默默记在心中。到了京城,你说巧不巧,考题正好是:“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对出,并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当王安石再次路过那户人家时,听说那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他便又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结果被招为乘龙快婿。一次巧合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王安石真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便捡了两个天大的便宜。)2现在的生活中你还能见到双喜吗?在哪儿见到的?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团团花儿喜开怀。(揭示课题:团团花儿喜开怀)二、新授:观察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出对称轴)让学生感知中间对称和两边的对称有所不同。三、示范:首先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对折再折,第二次折时留出一定空隙。然后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可以画出需要剪的线条,让学生也跟着来画一画。画完以后让学生试剪双喜,及时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并纠正。四、拓展: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PPT演示)引导孩子们从中找到特有的剪纸符号(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水滴形等)2、感受民间剪纸的内涵谐音:连(莲)年有余(鱼)喜上眉(梅)梢蝙蝠(福)鸡(大吉大利)寓意:石榴(多子多福)牡丹(富贵)龙凤吉祥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4、示范团花剪纸制作过程边示范边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五、学生创作: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的喜字。(作业要求)1、花边内容自选,但要和喜子巧妙结合2、注意设计初稿时线线相连3、剪完后将作品粘贴在白色卡纸上六、作品展示:1、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的区域2、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学生自评或者互评3、教师总结评价七、小结。 团花也不仅仅只能用双喜作为设计元素,很多有着吉祥寓意的图案都可以作为设计的内容,这样团花剪纸就不仅仅是可以喜事用,也可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