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握拍方法.doc_第1页
网球握拍方法.doc_第2页
网球握拍方法.doc_第3页
网球握拍方法.doc_第4页
网球握拍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球握拍方法研究在所有的网球技术中,最基本的乃是握拍法,它能直接影响球拍面接触球的角度。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握拍法有两种:即东方式和西方式。不同的握拍法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击球效应和打法,不同的打法在世界网坛上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因此,我国在开展网球运动中,两种不同的握拍方法都应提倡,相互促进,推动网球技术不断地发展。1、握拍的重要性 握拍的方法与击球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语说:球拍是击球者手臂的延伸和手掌的扩大,每个击球动作都是由手臂、手腕、手指相互配合用力来完成的,所以握拍的好坏对技术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为初学者,必须按正确的方式握拍,使拍面以正确的部位和角度与球接触。起初可能会有不习惯、不舒服之感,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领会到正确握拍法的好处。 2、握拍术语 握拍术语是对握拍手的“虎口”所形成的“V”形而言。 但每个人的手不可能完全相同,单凭“V”形不一定可靠, 所以必须从以下三点来进行检查。 (1)手掌根:即小鱼际所在的部位。 (2)食指下关节:即食指掌指关节腹面所在部位。 (3)手指垫:即拇指指间关节腹面所在部位。 3、握拍种类及其方法 (1)东方式握拍法 东方式握拍法因广泛使用于美国东部的沙土场地而得名。分正手和反手两种握法。这种握法的优点是,对来球高一些或低一些,都能用正、反手击球。而大陆式或西方式握拍法却无此优点。东方式正手握拍法:亦称握手式握拍法。 动作要领 东方式正拍握拍法:左手先握住拍颈,使拍子与地面垂直,然后手掌也垂直于地面,手握拍柄好像与人握手。 故亦称“握手式”握拍法。准确地说,用右手掌根与拍柄右上斜面贴紧,拇指垫握住拍柄的左垂直面,食指微离中指,食指下关节压住拍柄右垂直面。由此拇指与食指成“V”形,对准拍辆的右上斜面和左上斜面的上端中间。 (如图) 东方式反拍握拍法从正拍握法把手向左转动(即把拍子向右转动),使拇指与食指成“V”形,对准拍柄左上斜 面与左垂直面的中间条线。用手掌根压住拍柄的左上斜面,拇指贴在左垂直面上,食指下关节压在右上斜面上。 (如图) 使用特点与注意事项 该握拍法非常适宜底线正、反拍击球,同时对各种高度的来球及各种旋转球的打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用东 方式反拍握拍法进行发球及发球上网、网前截击球时不用再转换握拍。虽然东方式正、反握拍法转动不大,但当 球打到身体的另一侧,(即正拍或反拍区)必须变换握拍法去迎击球。注意变换握拍开始于准备动作,用左手扶 住球拍颈部,在球拍向后摆动准备击球之前,握拍必须调整完毕。(2)大陆式握拍法 这种握拍法起源于欧洲大陆,故得此名。此握拍法对处理低球很适合,对于上网截击和处理网前球也很有利,对某些人处理齐腰的高球也方便,适合于臂力、腕力都较强的人。但是这种握拍姿势对于过高的来球,不易控制拍面,因手握在拍柄的上方,故打高球不太方便。 动作要领 与东方式握拍法不同,大陆式握拍法在进行正、反拍击球时都无需变换握法。握拍时用手掌根贴住拍柄上的平面,食指与其余三指稍微分开,食指上关节聚贴在右上斜面上,拇指垫贴在拍柄的左垂直面上。(如图) 使用特点与注意事项 由于该握拍法不需变换握拍位置,所以具有简便灵 活的特点。适合处理低球,对上网截击也很有利。但对 于腰部以上的来球,不易控制拍面,故打高球不太方便, 同时也打不出强有力的上旋球。 (3)西方式握拍法 此握拍法是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的水泥硬地球场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握法的正反手击球都使用网拍同一个面,在软式网球中多采用这种握法,用这种握法,在打反弹球时,正手能打出强劲的上旋球,反手多打斜球。特别适合打跳球和齐腰高球,但对截击球和低球,特别是反手近网球,极不方便。因此这种握法在现在的硬式网球中逐渐被淘汰,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在优秀的网球选手中几乎见不到了。 动作要领 西方式正拍握拍法手掌心朝下,手掌的大部分放在拍柄的底部,手掌根贴在拍柄的右下斜面上,拇指压在拍柄的上部手面,食指的下关节握住拍柄的右下斜面。拇指与食指的“V”形对准握柄的右垂直面。握拍的形状好 似“一把抓”。(如图) 西方式反拍握拍法在西方式正拍握拍的基础上,把球拍上下颠倒过来,用同一拍面击球或手腕顺时针转,使拇指与食指的“V”形对准拍柄的左垂直面,食指下关节压住拍柄的上部手面,手掌很贴在左上斜面。(如图) 使用特点与注意事项 该握拍法有利于抽击出强有力的上旋球,特别适合打腰部及腰部以上的来球。由于握拍手在球拍柄的下方,所以对比较低的来球,正、反拍都比较难处理。 (4)其他握拍法 混合式握拍法 即半西方式握拍法,它的正拍介于东方式和西方式之间的握拍法,拇指与食指的“V”形对准右上斜面,它的特点是便于拍击任何来球,目前被不少优秀选手所采用。 双手反拍握拍法 它的动作要领是:右手是东方式反拍握法,握在球拍拍柄的底部,手掌根与拍柄对齐。左手握在右手的上方, 作东方式正拍握拍法。该握拍法的优点在于对力量不足的运动员学反拍比较容易,同时这种握拍法易于对来球加上旋和进行发力,击球点可更靠后些;且动作的隐蔽性强,对方不易发现是击斜线还是击直线球。缺点在于对步法要求精确。( 如图) 双手正、反拍握拍法 即正拍击球时是双手握拍,反拍击球时也是双手握拍。如著名女运动员塞莱斯就是这种握法。它的动作要领是:(以右手持拍者为例),即右手为东方式或混合式握拍,左手握在右手上方,当对方击球朝正拍来时,左手下滑,右手迅速与左手换位,形成类似左手持拍反拍击球动作。击完球后,还原至右手在后,左手在前的图135 准备动作。反拍击球时,与双手反拍击球握法相同。该握拍法的优点是:正反拍击球没有明显弱点,都能给对方构成威胁,而且动作隐蔽,便于发力;但要求运动判断准确,反应敏捷,步法移动快。 网球握拍方法图解对于新手握拍的迷茫,希望有所帮助大陆式握拍:右手大陆式握法:食指的指节和右上方的棱面接触,很自然的你的虎口就在手柄的上方了左手大陆式握法:食指的指节和右侧的棱面接触大陆式握法的击球位置会是在离你的身体侧面较近和较低的区域。长处:大陆式握法适用于发球,网前截击,削球和防卫性的打法。尤其是网前截击,因为不需要切换正反手,所以可以很快地作出反应。另外,因为这种握法令拍面 相对地开放(开放的拍面是指你的拍面和球网平行,收闭的拍面是指你的拍面和球网垂直,所以在处理离地面较低的球和平击球是比较有利的。)短处:由于很难打出好的上旋球,当球员要想打出有威胁的球或救球时,它要球的精确度比其他握法都要高,所以稳定而准确击球是球员要面对的难题。东方式握拍右手东方式握拍:当你用大陆式的握法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你的食指指节经过拍柄右上方的棱面和右侧的拍柄接触。左手东方式握拍:当你用大陆式的握法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你的食指指节经过拍柄左上方的棱面和左侧的拍柄接触。长处:这种握拍被公认是最容易学的,而且可以让球手打上旋球和有攻击性的平击球。最后就是可以很快让球手转换握拍,所以喜欢上网(不是上互联网:=)球手通常选用这种握法。短处:虽然击球区在离地面较高和在球手所站位置的较前方,对处理离地面较高的回球仍然是比较吃力。另外,在和对手打底线拉锯战时,它仍然处于下风。半西方式握拍:右手半西方式握拍:用东方式握拍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球拍拍柄右下方的棱面接触。左手半西方式握拍:用东方式握拍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球拍拍柄左下方的棱面接触。长处:这是底线型选手用的握拍方法。因为用这种握法可以打出稳定的上旋球,让球手可以更好的控制球的落点。对处理离地面较高的球十分奏效,因为击球区离地面更高和离身体更前的位置。短处:对处理低球处于被动,因为拍面是和地面平行,所以球手要格外地把球拍移到球地部把球捞起来。另外网前球也是死穴,因为不方便转换到大陆式握法。西方式握拍:右手西方式握拍:从半西方式握法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手腕在球柄的下方,也就是说你的手掌几乎是在球柄的下方。左手西方式握拍:从半西方式握法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手腕在球柄的下方长处:这种握法要求球手从球的底部向上和向前打出,因而可以打出又高又强有力的上旋球,令对手停留在底线以外,它是红土球手的首选握法。另外初学者也可以选用种握法。击球区是离地面更高和离身体更前的位置,对处理高球最有效。短处:处理低球十分困难。另外,它不适用在球速较快的硬地和草地场,因为这要求球手要用更多的腕力和更快的挥拍速度去打出有效的上选球。同时,也不适用于网前截击。东方式单手反手:右手东方式单手握拍:用大陆式握法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在球柄的上方左手东方式单手握拍:用大陆式握法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在球柄的上方长处:击球时你的手腕会保持稳定。另外球受可以打出带上旋或攻击性的穿越球,也可以作反手削球。最后就是这种握法可以帮助球手发上旋球。短处:对处理反手高球不是很有效,通常的解决办法是用防卫性的削球。非完全西方式单手反手:右手非完全西方式单手反手:用东方式单手反手逆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手柄左上方的棱面接触左手非完全西方式单手反手:用东方式单手反手顺时针转动手腕直至食指指节和手柄右上方的棱面接触长处:处理高球最为有效,能够打出最有力的上旋球。有经验的球手采用这种握法,善于打红土场球手也采用这种握法。它的击球区是这么多握法中离地面最高和离身体最远的。短处:和西方式正手一样,在处理低球方面最为逊色。网前球也是另一弱项。网球正手击球要领从动作要素的角度解析正手击球技术难点 动作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和动作节奏等七个方面。现从动作的各个要素分别对正手击球技术动作重难点进行解析(右手持拍为例),旨在帮组初学者明确动作概念,促进该技术的掌握。 1.身体姿势 在正手击球技术中主要表现在准备姿势,击球时来球与人的位置关系以及击球过程中侧身迎击来球。准备姿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中注意力判断和预测来球的位置,便于移动;二是保持身体的平衡,便于击球。找准合理的击球点主要体现在击球时处理好来球与人的位置关系。在球场上来球的方向、速度和落点是各不相同的,首先需要对各种来球在落点、方向、速度和反弹高度方面作出准确的判断,击球时使来球保持在体侧前方约一手臂远的位置上。击球过程中,身体的姿势主要表现在两脚并排站立,侧身迎击来球,依靠前后脚重心的移动,即用身体的力量打球。保持侧身迎击来球的前提是:早一点判断来球的落点,迅速移动,提前引拍,准备击球。在这个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有:击球点靠后、身体后倾、打完球后退、左肩高而右肩低等,克服办法是利用左手指向来球来调整身体平衡,还可以作为一种对球的参照物,用来预测球与身体的的距离关系,从而决定何时向前挥拍击球。 2.动作轨迹 在正手击球技术中主要表现在后摆引拍和挥拍击球的路线与方向上。在向后引拍时,持拍手臂要夹紧于腋下,随身体的转动而自然、短促地向后引拍,引拍的路线是直线向后。击上旋球时引拍结束的位置要稍低于来球,击下旋球时引拍结束的位置要稍高于来球。挥拍击球时,要保证击出球后动作的完整性,体会用手掌向前推出球拍,并顺势向击球方向推进,击完球后将球拍挥到左前上方,用左手扶住拍颈,右臂贴近下颌,重心全部落在前脚上。由于击球时球与球拍接触的时间极短,接触的过程几乎就是一个碰撞的过程,所以必须注重在球与球拍接触瞬间球拍与地面的角度。正确的击球必须“迎上去”,即提前挥拍,沿来球的轨迹挥出去,使拍与球在自己的身体前方相碰,拍是在作直线运动中与球相碰撞的,它与球的运动轨迹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 3.动作时间 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包括预判来球,移动,挥拍击球,击球后的回动。初学者中主要表现在对来球判断不准导致移动困难,加上整个挥拍动作不连贯,往往来不及向后引拍,球已飞至击球点。这个环节可以使初学者先练习用手抓来球的方法提高判断能力,再模拟移动挥拍练习,值得强调的是一定要边移动边引拍。 4.动作速度 在正手击球过程中,来球的方向与挥拍击球的方向是相反的,两者做相向运动,如果等来球飞至击球点时才开始挥拍击球,则球拍与来球的实际接触点会落后于最佳击球点,造成发力困难,因此要掌握合理的击球时机,稍提前于击球点挥拍击球。另外,移动速度是能否快速移动到有利击球位置的关键,而挥拍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击球的速度,特别是在提拉上旋球和切削下旋球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5.动作速率 在正手击球过程中主要表现在移动和击球动作中。移动主要体现在从判断来球开始,快速启动,通过正手击球步法移动到合理位置,然后到击球后的快速回位。在击球动作中主要体现在从击球的准备姿势到完成击球个过程,最后回到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主要体现在忽略了移动后的快速回位和击完球后不能紧接着做下一次击球的准备姿势。 6.动作力量 在正手击球技术中主要体现在蹬地转髋转肩的力量以及各个关节链依次协调一致的发力。初学者首先要明确击球的力量主要来自蹬地转髋转肩,带动大小臂向击球方向快速挥动,而不是全靠收小臂和手腕。其次是如何理解握拍手腕用力松紧程度,易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握拍的手腕用力不当,待球时手腕过度紧张,而在击球的关键时刻,手腕却松弛了,无法控制拍面。实际上,握拍的手腕在整个引拍、挥拍的击球过程中,只有击球的瞬间是用力、紧张的,其它时间都应该处在放松的状态,抓着球拍如同握住一只小鸟。 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主要体现在拍面角度的控制、击球点的掌握以及挥拍的轨迹三个力面。对其学习,首先应建立明确的动作概念,帮助初学者理解整个动作的各个动作要素,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再进行球性的练习,特别是了解球的弹性和对球点的判断的练习。其次还应加强身体的姿势以及挥拍轨迹的练习,重点环节应该是挥拍的路线和击球时球拍与地面的倾斜角度。判断与移动是击好球的基础,是与击球技术融为一体的技能,应与击球技术同步学习。网球反手击球要领网球反拍击球指的是与握拍手相反的落地球打发,它和正拍击球一样,也是网球的基本技术中最常用的击球方法。初学者一般先学习正拍后再学反拍,这是因为,用右手的人,习惯于在身体的右侧做事,正拍的拉拍动作既方便又容易,身体向右转动已成习惯。正拍有了一定的基础,对球的弹跳规律已熟悉,再学习反拍就比较容易。反拍的许多动作要领与正拍相似,只是方向相反,反拍击球是左眼和右手,由于三叉神经不协调,使人感到别扭。 网球反拍击球的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 面对球网,双脚向前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腰部略向前,用非握拍手轻托拍颈,拍头与下巴齐平,双肘弯曲,将球拍舒适伸在前面,身体前倾,重心落在双脚上。当判断对方来球朝你的反拍方向飞来时,轻握拍颈的左手应该迅速帮助右手握拍变换为反拍握拍法。正拍若使用东方式的正拍握法或西方式握法,在打发票时应变化为相应的反拍握拍法,不然反拍是打不好的。双手握拍的人,大多也需要变化握法。 2.后摆引球 向左肩转髋带动右手向左后方摆动,左脚向左转90度与底线平行,同时右脚向左前方上步,左肩对着球网,手腕绷紧、后伸,双肩夹紧,右手拇指靠近左腿的上部。后摆时肘关节自然弯曲,下垂,重心移向后方的脚上。反拍的后摆动作应比正拍后摆更早地完成。单手反拍时,左手可轻托拍颈,伴随着向左转的协调动作;若是双手反拍挥臂,需要更充分的转体动作,右肩转向左侧的网柱。 3.前挥击球 从后摆进入向前挥动时应紧握球拍,手腕固定,右脚与网成45度角,转动双肩、躯干和臀部,挥拍向球,反拍的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侧前方,击球时球拍于右脚应在一条直线上。击球瞬间,挥拍头的挥动最快,对准来球把球打正,肘部应伸直,球拍与手齐平,双眼盯住球。随着身体重心从后脚移向前脚。反拍上旋球的击球动作其拍头轨迹是自上而下的。 4.随挥动作(跟进) 球击出后,拍面平行于网的时间尽量长些,挥拍沿着球飞行的方向前送,球拍随球向前的距离小于60厘米,重心前移,落在右脚,身体也随着转向球网,挥拍在右肩上方结束,拍头指向上方(削击球则不同),完成好随挥动作有助于控制球的落点和方向。随挥动作要比后摆动作大而充分,从而保证击球动作的完整和稳定。随挥跟进动作结束,身体转向球网,迅速恢复原来的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次击球。 几种不同的正拍击球方法 从球的旋转性能分类,反拍与正拍一样,也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旋转的击球方法。 1.上旋球 球拍自左后方向前上方挥击,这时球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旋转,故称为上旋球。要想产生急剧上旋,需加大向上提拉的幅度,上旋球的最大优点是便于加力控制,尤其在快速跑动中,其他的打法容易失误,而上旋球则有较大的把握。因为,反拍上旋球的飞行路线呈彩虹状,过网后有急剧下降的特点,可以打出短的斜线球,把对方拉出场外回击取得主动,同时也是破坏对方上网的有利武器。教低的上旋球落在对方上网人的脚下,使其难于还击。 2.下旋球 俗称削球,和上旋球方向相反,它是由后上方向前下方挥拍,打在球的后下部产生旋转,球由后前方向下方旋转,成下旋球。下旋球的飞行路线是向上的弧线,过网时很低,但可以打对方的深区(后场),落点容易控制,比较稳健和准确。常用于随击上网,可以协调连贯地把随击与上网结合起来,利用球的飞行时间和深而准的落点冲至网前截击;也可以做为变换旋转和节奏的打法,扰乱对方取得主动。 3.平击球 挥拍击球的路线是从后向前上方较平缓的挥击,击球拍面几乎垂直地面,击球的正后部,用同样的力量击球,这种击球方法的球速最快,球的飞行路线最平直,而球落地后的前冲力量也较大,但准确性较差,尤其在快速奔跑中用平击球的打法很难控制球的准确性,易造成球失误或出界。 4.侧旋球 击球前的动作与平击相似,击球时球拍由后部向内侧滑击(平挥动),使球产生由外向内的侧旋转,球飞行路线呈水平向外侧的弧线飞行,落地后向外跳,常用于正拍直线进攻。 以上是反拍的几种不同的打法,在实践中球的旋转常是混合性能的,因为这与球的方向、力量,旋转、挥拍路线、击球时的拍面角度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掌握反拍击球击球技术,需要在平时训练中反复练习。击出流畅的、充满力量的、准确的球需要很多条件,但这一切都开始于你的握拍方式。 无论花多少时间寻找完美的手感以达到改进比赛水平的目的,但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握拍-不是拍柄的结构,而是你如何握住它。虽然它被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但握拍是网球中所有击球的基础。手握在8边形的球柄上的方式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你的每一次击球。握拍决定了击球时的角度,接触球的位置,还会影响到打球时的步法、打出去的球如何转动以及击球时所习惯的场上位置。握拍最难的部分是如何选择事实上,没有最完美的握拍方式,每一种握拍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但针对特定的击球方式或打球风格,某些握拍方式明显好于其它。这份指导将教会你:1. 掌握各种正确的握拍方法;2. 了解通用握拍方式的最佳用法。找到各种握拍方式 有许多方式去解释某种特定的握拍方式,但最简单和可靠的方式是将你的食指根作为参考点。每种握拍方式都给出了底部视角的图解,分为4条主边和主边间连接的4条窄斜边。第一种:大陆式握拍(上图) 大陆式握拍是一种可以用来做任何击球的握拍方式。但这种用法从长袖衣裤网球时代后就不再是通用标准了。大陆式握拍主要用于发球、网前球、过顶球、削切球以及防御性击球。大陆式握拍就是将你的食指根放在第一个斜边上,使虎口的v型在拍柄上部,如果是左手则把食指根放在在第四个斜边上。优势: 用大陆式握拍处理发球、过顶球是标准方式。这使前臂和手腕能够自然的向击球点挥动。这样的结果便是减小压力的手臂发挥出更大的爆发力和更灵活的击球。这种握拍法所提供的稍微开放的拍面能够击出下旋和得到更好的控制,这使它成为处理网前球的最好方式。当需要在网前需要快速的处理球时,大陆式正反手连发也很重要。像前面所提到的,你的握拍方式影响到拍面角度。越是关闭的拍面,越容易打出距离身体越高越远的球。大陆式握拍时,拍面与地面接近直角,这使它的击球区较低,也更加靠近自己的身体,所以这种握拍方式对防御球,低球,或是坏球很有帮助。劣势: 大陆式握拍法你可以用大陆式打平击,削球,但是难以打出上旋球。这意味着你在大力击球并使其不出界时,要求瞄准球网上方,而不能有任何错误。而且没有保证安全的转动,意味著在合适的击球区域外的回球会相当困难。所以大陆式握拍的不稳定性是个普遍的问题。使用球星:几乎所有的球星,在他们的发球和网前。第二种:东方式正手握拍(上图) 将你的手平放在球拍面上,然后下滑握住拍柄;将球拍平放在桌面上,闭上眼,抓起球拍;或者和拍柄握手。这些小技巧都、可以让你快速找到东方式握拍方法。更有技术性的窍门是先用大陆式握拍,然后将你的手顺时针转动(左手时逆时针转动),使得食指根搭在主边上。优势: 通常东方式握拍用来学习正手。它很灵活,让球手能够轻易击出上旋球或更有威力的平击球或穿越球。它能很快速的换到其他握拍方式。东方式,是上网型选手的明智选择。劣势: 比大陆式握拍的击球区域要高和远离身体。但仍然不是回高球的好选择。东方式正手可以有很强的威力和穿透性。但是由于更适于平击球,所以稳定性仍不高,难以应付连续相持球。它不是希望打上旋球跟对手比命长的球手的最佳选择。使用球星:亨曼,达文波特第三种:半西方式正手握拍 从东方式握拍顺时针转动(左手握拍逆时针转动)你的手,直到食指根放在下一条斜边上,这时的握拍就是半西方式握拍。这种握拍方式在强力底线型职业选手中盛行,而很多职业教练也会鼓励他们的学生使用这种握拍方式。优势: 半西方式握拍比东方式握拍能击出更强烈的上旋球,使击球更为保险和受控,特别是在放高球和小斜线。你也可以用这种握法打出制胜的平击或者穿越球。球手用这种握法可以自由的选择在击球时加入上旋。它的击球区域会比东方式离身体更高更远一些,所以用它打半高球会有更好的控制和进攻性。劣势: 用这种握拍,你难以打低球。既然这种握拍方式必须要低于球开始挥拍,它很难用来回击低球。而且,这是一种典型的打网前球时需要改变为大陆式握拍的握拍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底线型选手来到网前都不很舒服的原因。使用球星:萨芬, 库兹涅佐娃第四种:西方式正手握拍 从半西方式握拍顺时针转动(左手握拍逆时针转动)你的手,直到食指根放在下一条斜边上,这时的握拍就是半西方式握拍。从拍柄方向看过去,你的食指根放在拍柄的底边上。这使得你的手掌几乎完全位于拍柄下方。红土场专家或者喜欢打上旋球的选手最爱。优势: 这是一种极端的握拍方式,击球时接触球的时间最长。手腕的位置迫使球拍完全地抽击球的后部,打出极强烈的上旋球。这种方式击出的球可以高高地越过球网而仍然落在球场中。这样的球通常落地后弹跳得有高又快,使得你的对手不得不在离底线很远的地方回球。这种握拍方式的击球区域会比之前介绍的任何一种离身体更远和更高。因为它用来处理高球的能力使得很多红土选手选择这种握拍。劣势: 低球是这种握拍的克星。通常快速场地上球弹跳得较低,这就是这种握拍方式的职业选手通常在快速场地没有什么作为的原因。而且,你需要有极快的拍头速度和强劲的腕力才能产生一定速度和转动的击球。否则,你的回球会出浅,并且被你的对手抓住机会进攻。对某些人来说,这种握拍也很难平击,因此将球打远也成了一个问题。像半西方式一样,上网和截击需要转换握拍方式是主要的问题。使用球星:纳达尔, 毛瑞斯莫第五种:东方式反手握拍(上图) 从大陆式握拍逆时针转动你的手(左手请顺时针转动),将食指根放在第4个斜边上,你的手几乎都在拍柄的上方。如果过你的食指跟关节处钉入一颗钉子,它将正好通过拍柄的中心。(请不要在家中尝试)优势: 就像东方式正手,这是一种有很好手腕稳定性的灵活的握拍方式。你既可以用它打出一定的上旋球也可以打出富有穿透力的平击。有些球手能够用东方式反拍打切球,如果不行,从东方式换到大陆式也相当容易。这种握拍可以用来打上旋发球,而且需要上网截击时,这是一种能快速转换到大陆式握拍的方式。劣势: 在能够有效处理低球的同时,这种握拍方式却不能很好地处理齐肩高的上旋球。遇到这种难以控制的球,球手通常不得不选择防御性的削球回击。遇到上旋发球高出东方式反手的击球区域时,你会经常看到这种方式。使用球星:费德勒, 雷蒙德第六种:超东方式/ 半西方式反手握拍(上图) 与西方式正手握拍对应,从东方式反手握拍开始,你的手反时针转动(左手请顺时针转动),直到你的食指根移动到拍柄的下一条边上。这是一种进阶的握拍方式,只有那些更强壮更有技巧的球手会选择使用。优势: 就像西方式正手握拍,这是红土场选手常见的选择。它自然的会比东方式反手有更关闭的拍面,使得击球区域更高,离你的身体更远。使得这种握拍方式更容易处理高球和击出上旋回球。在网球场上,一些最强力的反手选手都是使用这种握拍方式。劣势: 它的局限类似于西方式正手握拍。不是很适合处理低球,而且由于它相当极端的握拍方式,转换到网前截击的大陆式也不是那么迅速。这种握拍的选手通常需要长距离快速挥拍,而且更适于站在底线。使用球星:库尔滕,海宁第七种:双手反手握拍(上图) 毫无疑问最流行的握拍方式,但关于双手的握法仍有一些争议。广为接受的方式是支配手用大陆式握拍,然后非支配手在支配手上方用半西方式握拍。优势: 这是单反无力的球手的最好选择。能够击出比单反更扎实的球,双手基于肩部的旋转和更高效的挥拍能够提供更大的威力。他能很好的处理低球,而且额外的一只手可以更好地处理齐肩高的球。劣势: 因为双手都抓住拍柄,会影响球手的移动。因此很难应付大角度回球,特别是在救球的时候很难转动上身击球。同样,双手反拍依赖来于上旋球。击出一记好的削球依赖于一个稳定的上肩。而对于双手反拍选手来说,他们被教育打开髋部转动肩膀去击球,他们不适应削球。而放开非支配手单手削球或截击对很多的双反球员来说也是个困难。这就是为什么他们 通常不喜欢上网。使用球星:阿加西,莎拉波娃关于发球的“用扔球体会发球用力方式,进阶者提高发球速度和流畅度的方法”前天在赛马场的球场等学生,看过一个法国友人MM球友在烈日下苦苦的练发球(现在早上十点的太阳已经很毒了),动作似模似样却不甚流畅,发球速度也没啥提升.于是,就和她交流了一下这个简单而有效的练习方法.很多人都知道发球是脚蹬地,腰肩转动,手臂挥动去协调用力,但是,怎么才能做到.放下你的球拍,用发球的站姿站好,从发球完成引拍的动作开始,徒手用发球的挥拍动作去投掷球:发球的站姿站好把球放到引拍完成的位置用力流畅的把球扔出去就行了投掷球的动作和发球挥拍动作的比较:投掷球的动作和发球挥拍的动作的用力是一致的,由于没有了球拍,动作能更有力流畅.做完这个练习,然后持拍挥拍再去练习发球,会发现动作的力量,流畅程度会提高不少.这个练习适合进行的阶段:1.初学发球的球友,特别是MM,未能掌握发球用力方式的球友.2.每次练习发球之前的热身练习,扔大概20-30个球.3.比赛之前短时间热身.网球握拍(食指根作为参考点)左手 右手 大陆式握拍主要用于发球、网前球、过顶球、削切球以及防御性击球。优势:用大陆式握拍处理发球、过顶球是标准方式。这使前臂和手腕能够自然的向击球点挥动。这样的结果便是减小压力的手臂发挥出更大的爆发力和更灵活的击球。这种握拍法所提供的稍微开放的拍面能够击出下旋和得到更好的控制,这使它成为处理网前球的最好方式。当需要在网前需要快速的处理球时,大陆式正反手连发也很重要。像前面所提到的,你的握拍方式影响到拍面角度。越是关闭的拍面,越容易打出距离身体越高越远的球。大陆式握拍时,拍面与地面接近直角,这使它的击球区较低,也更加靠近自己的身体,所以这种握拍方式对防御球,低球,或是坏球很有帮助。劣势:大陆式握拍法你可以用大陆式打平击,削球,但是难以打出上旋球。这意味着你在大力击球并使其不出界时,要求瞄准球网上方,而不能有任何错误。而且没有保证安全的转动,意味著在合适的击球区域外的回球会相当困难。所以大陆式握拍的不稳定性是个普遍的问题。东方式正手握拍优势:通常东方式握拍用来学习正手。它很灵活,让球手能够轻易击出上旋球或更有威力的平击球或穿越球。它能很快速的换到其他握拍方式。东方式,是上网型选手的明智选择。劣势:比大陆式握拍的击球区域要高和远离身体。但仍然不是回高球的好选择。东方式正手可以有很强的威力和穿透性。但是由于更适于平击球,所以稳定性仍不高,难以应付连续相持球。它不是希望打上旋球跟对手比命长的球手的最佳选择。半西方式正手握拍这种握拍方式在强力底线型职业选手中盛行,而很多职业教练也会鼓励他们的学生使用这种握拍方式。优势:半西方式握拍比东方式握拍能击出更强烈的上旋球,使击球更为保险和受控,特别是在放高球和小斜线。你也可以用这种握法打出制胜的平击或者穿越球。球手用这种握法可以自由的选择在击球时加入上旋。它的击球区域会比东方式离身体更高更远一些,所以用它打半高球会有更好的控制和进攻性。劣势:用这种握拍,你难以打低球。既然这种握拍方式必须要低于球开始挥拍,它很难用来回击低球。而且,这是一种典型的打网前球时需要改变为大陆式握拍的握拍方式。这就是为什么底线型选手来到网前都不很舒服的原因。西方式正手握拍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