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_第1页
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_第2页
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_第3页
1、我们的民族小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民族小学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说教材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说教法、学法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作什么?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们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说教学过程本课预计用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把握整体。第二课时:精读课文,达成目标234接下来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第二课时分三个板块: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学习新课,体会情感;总结全文,课外延伸。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民族小学的美。播放课件-这些是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他们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师顺势板书课题)课件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二、学习新课,体会情感(一)入情入境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只要学生有所感悟且言之有理,均予肯定)2、此时,我抓住重点句引导(1)在学生找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这个句子后,进行句式比较的训练。出现“早晨,从四面八方,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与文中句子比较,你发现什么?估计学生会发现这两点:第一点通过比较知道,描写要具体,此时老师让学生明白,描写不仅要具体而且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如“山坡”“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都是极具西南边陲山区特点的景物。第二点:发现句中出现了“从从从”此时,我根据这个句子的特点,教学排比句,告诉学生如何判断排比句,连着有几个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一起的,就是排比句。排比句读起来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此时,指导学生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小组读()这时,让学生再找找第一自然段中还有排比句吗?学生很快找出另外一句。()通过文中的空白处进行说话训练:在学生找到“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个排比句后,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一情景。并进行想象训练,引导学生围绕“当同学们碰见小鸟时会怎样向它们打招呼?碰见老师又是怎样问好的?经过国旗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这些问题展开想象,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学生四人自由表演指名上台表演()指导朗读,多美的服饰,多美的景色,多美的画面,通过你的朗读去表达你的喜爱。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第一自然段中排比句的语言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排比句并迁移运用,又通过文中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语言得到发展。】(二)聆听书声第、自然段分析理解重点段落,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处理的重点。、我是这样过渡的,引读第二自然段,上课了请大家自己轻声读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句子?估计学生会找出“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通过老师的范读,体会上句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想象上课的情景,走近小动物的内心。师:文中没有具体去描写,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生:(大胆想象)指名说生甲:认真听讲,不被外界环境干扰。生乙: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回答老师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生丙:读书声音响亮,抑扬顿挫。生丁:上课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师:这时,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生甲: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停止唱歌,去听他们读书。生乙:如果我是一只小猴,我会为他们感到高兴、自豪。生丙:如果我是一棵树枝,我会停止摆动,静听他们读书。()指导朗读师:同学们,谈得真好,是呀,校园里那么安静,是因为上课,它们都被小朋友好听的读书声音吸引住了,也是因为它们怕打扰了小朋友学习。让我们来美美地读好这几句。出示句子:这时候窗外读课文。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指名读,指名评价()既然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一起读课文时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作者不直接描写那么好听的声音,而是写各种小动物的表现?(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及其情趣性)、下课了,小朋友们做些什么?操场又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自由读后相信很快能找出句子,并进一步进行思维扩散训练,让学生想象小朋友除了在做文中所说的这些活动外,还会做哪些活动?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读出下课后的热闹来。但作者在这里也没有具体描写课间的活动情况,却又写了小鸟,松鼠,山狸赶来看热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次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及其情趣性)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设计意图凸现“人文强化,语文优化”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十分注意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和感悟,注重学生个性化感悟,把以读悟语和以读捂情结合起来,使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三)、感受美景-学习第自然段、全文理解完后,我通过“学了这篇课文,你对这所民族小学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交流。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团结的学校,一所充满欢乐的学校,并在板书中呈现出来。(板书校园美丽民族团结生活快乐)、在这所民族小学学习的同学们是什么感受?(自豪、骄傲)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读读这句话。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老师引读:小学生鲜艳的民族服饰,校园里古老的铜钟、粗壮的大青树、摇曳的凤尾竹、这就是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同室学习,一起玩耍,和睦相处,这就是课上认真学习,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和看热闹【上课、下课这两个一静一动的场景,作者在描写对语言比较概括,我根据文本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话吧概括的语言具体化,让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看到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体会民族小学幸福的学习生活,并两次提问为什么作者不直接描写那么好听的声音,而是写各种动植物的表现?引发学生思考,体会间接描写作用及其情趣性。】三、语言积累,读写结合、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再背一背。、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描写下来。3、仿写,写一写我们的学校,写出自己学校的特点。【作业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现状选择作业,第一题和第二题紧扣语文学习的本质,注重积累,第三题引导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学校,把课内外结合起来,把阅读和习作等内容形成一个有机地整体,全面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