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现代文阅读阅卷情况与复习建议.ppt_第1页
09现代文阅读阅卷情况与复习建议.ppt_第2页
09现代文阅读阅卷情况与复习建议.ppt_第3页
09现代文阅读阅卷情况与复习建议.ppt_第4页
09现代文阅读阅卷情况与复习建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残日东风 不放年华去 2008年浙江省高考现代文评卷有感 一 试卷评析 稳中有变 08各地高考试卷之现代文 04年 白鹤翔集的记忆 刘长春 05年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 06年 平面的生活 法 米 图尼埃 07年 泰山之思 蔡家园 08年 乌米 高尔基 苏联 大阅读一般有以下的特点 人文性文学性 04年免疫系统生物学 05年神经回路生物学 06年学科的发展人类学 07年琵琶声音美学08年文化辐合趋同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社科类文章一般有以下的特点 1 强烈的时代性2 表达的客观性3 内容的专业性3 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社科类文章一般有以下的特点 1 时代性2 客观性3 专业性4 严密性 二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审题不慎 18 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 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 各不超过两个字 1 必须是两个方面的性格特征 每点限定两字 共2分 各一分 不是性格特征的 宁静 信心 喜悦 坚信 不是两个方面 坚强 坚韧 不是两个字的 坚忍不拔 顽强坚毅 缺乏分点意识 21 鲁迅 祝福 中的 我 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 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 我 相似 请赏析 乌米 中 我 的形象与作用 6分 形象 对不幸者富有同情 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 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共 分 意思符合即可 对 两点中的 人性美 和 清醒认识 结合文章具体解说也可 答对一点给 分 答对二点给满分 作用 使文章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 答 见证人 也可 贯穿全文的线索 答 贯穿文章始终 也可 借 我 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通过 我 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形象 共四分 答对一点给 分 答对两点给 分 答对三点给满分 未涉及上述要点 能言之成理的酌情统一给分 我 同情以及敬佩 欣赏老人乌米 我 懂得去了解乌米 从 我 的话以及对乌米歌声的感觉 可以明显且深刻地看出乌米 满怀期待地盼望亲人归来以及等待中的孤独 伤心 有燃烧出希望 坚定不移的相信亲人会归来 从 我 的话中以及感受中可以侧面反衬乌米对丈夫和两个孩子深深的爱 我 同情以及敬佩 欣赏老人乌米 我 懂得去了解乌米 从 我 的话以及对乌米歌声的感觉 可以明显且深刻地看出乌米 满怀期待地盼望亲人归来以及等待中的孤独 伤心 有燃烧出希望 坚定不移的相信亲人会归来 从 我 的话中以及感受中可以侧面反衬乌米对丈夫和两个孩子深深的爱 形象 得两分 作用 得一分 不分点很容易答漏被阅卷老师漏看 我既是一个倾听着 又是一个牵线的人 还是一个诉说者 我 贯穿于全文 牵线搭桥 引出故事 成为脉络 1分 如果这句写在试卷上大概有三行 有些学生可能觉得差不多了 但实际上这只能算一分 它只扣贯穿全文的线索这一点 形象 我 非常同情乌米 她是生活的不幸者 1分 作用 我 贯穿全文始终 是文章的线索 我 是故事的见证者 我 对乌米很敬佩 通过我表达对乌米的赞美 共5分 答对3点给满分4分 拉网捕鱼战术 屡有收获 没有用专业术语 21 鲁迅 祝福 中的 我 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 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 我 相似 请赏析 乌米 中 我 的形象与作用 6分 甲我把乌米的故事和遭遇写出来 不然 没有人会知道乌米这人会发生什么事 我在故事中只是一个路人 但起决定性作用 乙我的形象是普通 作用是用来具体发现乌米的事 从而了解歌声由来 谁发出的 关于她的一些事 也发现了一些美景 大概想表达 我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但这样表达不得分 套用技巧 19 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采用比喻的手法 这段景物描写了佩特里山上美丽的风景和居民 生动形象地表现乌米的幽思漫漫 期待亲人归来的心理 看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 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 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 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 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 19 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采用比喻对比的手法 这段景物描写了佩特里山上美丽的风景和居民 生动形象地表现乌米的幽思漫漫 期待亲人归来的心理 比喻确实起到使描写景物生动形象的作用 但这里的描写并不是为了这个效果 不解文意 19 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比喻 对比的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乌米生活环境的优美和静谧 烘托出这些景物与乌米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在等她丈夫和孩子的回来 很明显该生缺乏整体阅读能力 错别字 开郎 朗 艰 坚 韧 18 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 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 各不超过两个字 1 18 1 坚忍 答 执着 或 坚定 也可 2 乐观 自信 开朗 扣得学生心痛 技巧不仅仅是修辞 19 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采用比喻对比的手法 这段景物描写了佩特里山上美丽的风景和居民 生动形象地表现乌米的幽思漫漫 期待亲人归来的心理 我的眼中只有你 三 复习建议之大阅读 1 要培养学生多角度答题 作用 1 烘托出静谧的气氛 2 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 3 暗示人物的命运 共3分 各1分 意思符合即可 未涉及上述要点 但能言之成理的 酌情统一给分 表 里 景 人 浅 深 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象征 烘托 用典 虚实 抑扬 赋比兴 以小见大 联想想象等 修辞方法 比喻 夸张 比拟 对偶 对比 双关 借代 反问 设问 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结构形式 首尾照应 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先景后情 卒章显志 过渡 铺垫 伏笔等 外貌 肖像 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等 描写 描写方式 人物描写 描写角度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声色结合 正面侧面结合 上下 远近 俯视 仰视 感观 听 视 嗅 触 味 景物描写 抒情 托物言志 托物寓意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哀景乐情 乐景哀情 2 分点解答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答题时分解题目 进而分项解答 尤其对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要明确地用1 2 3 等序号分列回答 这样思路清晰 表述明白 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你多分点不吃亏 你写错了不扣你的 你写对了就给你分数 为什么不多写呢 要尽量用原文的话答题 依据 a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 还没有完全提升到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的层次 因此 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 b 用原文的话有利于在阅卷中形成比较统一的评分标准 如何做 a 用文章中现成的词语或句子作答b 综合文章中的词或句作答 从全文来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一般情况下 至少有两道题可以直接用原文中的文字来解答的 只有两道题需要对原文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间接概括归纳后方可回答 解决此类题目 可用以下方法 看题目 了解其含义看开头 结尾看过渡句 有特殊含义的句子看每段的开头或结尾对这些词语或句子进行间接概括归纳即可 4 确定三种意识 整体意识语境意识鉴赏意识 5 要重视好处与作用 19 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20 5分 1 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 不超过10个字 2分 2 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 3分 21 鲁迅 祝福 中的 我 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 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 我 相似 请赏析 乌米 中 我 的形象与作用 6分 总分占14分 现代文阅读中 作用 好处 的解答 一 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没有点题 那么 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 那么 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 那么 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二 末段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 点明题旨 深化中心 呼应开头 或兼而有之 三 中间段的作用 中间段如果比较短 那么 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 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 中间段如果比较长 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 那么 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 丰富内涵 具体展示 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第一人称 真实可信 便于直接叙事议论抒情第二人称 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 因此能使语言生动 而在表情达意方面 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 或直接对话 第三人称 情感内敛 不受时空限制 灵活自由 四 人称的作用 五 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 1 正衬 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 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2 反衬 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 19 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作用 1 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 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 暗示人物的命运 1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化冗长为简洁 2 借代使形象突出 特点鲜明 引人联想 具体生动 3 比拟色彩鲜明 描绘形象 启人想象 4 夸张态度鲜明 引起共鸣 揭示本质 给人启示 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增强联想 创造气氛 5 对偶句式整齐 节奏鲜明 便于吟诵 易于记忆 表意凝炼 抒情酣畅 6 排比前后联结 结构紧凑 文意通 语气强劲 说理透辟 条分缕析 节奏鲜明 抒情淋漓尽致 7 设问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六 修辞的作用 8 反问语气强烈 加重语势 激发读者的感情 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9 反复突出思想 强调感情 分清层次 加强节奏感 增强旋律美 10 衬托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 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11 对比总的说来 能使语言色彩鲜明 具体地说 两物对比 揭示好同坏 善同恶 美同丑的对立 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一物对比 揭示事物的对立面 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使人们全面地看问题 12 双关使语言幽默 饶有风趣 使表达含蓄曲折 生动活泼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3 顶真总的说来 环环紧扣 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 议事说理 准确 谨严 周密 抒情写意 格调清新 状物叙事 条理清晰 14 反语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 揭露批判 辛辣讽刺 幽默有趣 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七 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 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 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 那么 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 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一般表示对生命 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八 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从论证的角度分析 引用诗文格言属于引证法 一般具有论证观点 阐明事理的作用 此外 对引用史实和古诗文而言 它还有丰富文章的内涵 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九 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在写人的散文中 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 一般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 二是象征某种哲理 表现某种情思 十 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一般而言 由实而虚的基本作用是 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 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 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 作用题答题思路 手法 内容 表达作用 情感 采用了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技法 写出了 某某 的特点 表现了 突出了 某某 思想 感情 起到了 某某 作用 现代文阅读宜放在课内进行 读完就讲 讲讲议议学会利用文中提示 如题目 注释等 21 鲁迅 祝福 中的 我 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 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 我 相似 请赏析 乌米 中 我 的形象与作用 6分 6 其他 三 复习建议之小阅读 筛选法 众所周知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 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 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 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 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 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 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这种不公正性 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 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 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 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 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 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 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 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 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 牲畜饲养的单一化 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 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 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 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 牲畜饲养的单一化 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 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 理解不恰当的是 食物来源集中于较少的生物物种 食品结构单一 农田化进程愈演愈烈 作物种植 牲畜饲养单一化 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日趋单一化 如作物保护措施单一 对应比较法 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 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 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 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 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 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 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 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 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