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s生物反应池.docx_第1页
cass生物反应池.docx_第2页
cass生物反应池.docx_第3页
cass生物反应池.docx_第4页
cass生物反应池.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生物反应池(CASS反应池) 4.5.1 CASS反应池的介绍 CASS是周期性循环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革,并保留了其它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是近年来国际公认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处理的先进工艺。 CASS工艺的核心为CASS池,其基本结构是,在SBR的基础上,反应池沿池长方向设计为两部分。前部为生物选择区也称预反应区,后部为主反应区。其主反应区后部安装了可升降的自动撇水装置。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在同一池子内周期循环运行,省去了常规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同时可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建设费用低,省去了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及污泥回流设备,建设费用可节省20%30%。工艺流程简单,污水厂主要构筑物为集水池、沉砂池、CASS曝气池、污泥池,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可减少35%。 (2)由于曝气是周期性的,池内溶解氧的浓度也是变化的,沉淀阶段和排水阶段溶解氧降低,重新开始曝气时,氧浓度梯度大,传递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运转费用可节省10%25%。 (3)有机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机碳源污染物,而且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功能. (4)管理简单,运行可靠,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水处理厂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少,控制系统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5)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4.5.2 CASS反应池的设计计算(1)容积 采用容积负荷法计算 式中 Q-设计水量为10000m3/d ; -混合液MLSS污泥浓度kg/m3,一般取2.5-4.0 kg/m3,设计为3.5 kg/m3; Ne-BOD5-泥负荷,一般为0.05-0.2(kgBOD5/d),设计为0.08 ;kgBOD5/d ; -进水BOD5浓度120mg/L ; Se-出水BOD5浓度20mg/L ; f-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与总悬浮固体浓度的比值,一般为0.7-0.8,设计为0.75 ;则: 取4800m3 设计为池子个数N1=4个,一期建设两个,二期建设两个, 则单池容积为 (2) 外形尺寸 池内最大水深一般为3-5m,设计为H=4.0m 则单格池面积A: 运行周期设计为4h,则1日内循环的周期数 则池内设计最高水位至滗水机排放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度H1: 取 池内混液污泥浓度设计为 =3.5kg/L, 污泥体积指数SVI=150 ,则滗水结束时泥面高度H2: 撇水水位和泥面之间的安全距离H3: 池子超高取H4=0.5m 则池总高度H0=H+0.5=4.5m 宽高比要求B:H=1-2,长宽比要求L:B=4-6 取宽B=6m,则长L=3006=50m(3)选择区容积 CASS池中间设1-2道隔墙,将池体分隔成微生物选择区和主反应区两部分。靠进水端为生物选择区,其容积为CAST池总容积的20%左右,另一部分为主反应区。选择器的类别不同,对选择器的容积要求也不同。 设计在CASS池内设两道隔墙,按长度方向分为厌氧区,兼氧区,好氧区,长度比要求按1:5:30设计,分别为1.5m,7.0m,42.0m。 (4)连通孔口尺寸 在厌氧区和好氧区的隔墙底部设置连通孔,连通预反应区与主反应区水流,连通孔数的确定为;孔口面积: 式中 设计最高水位至滗水机排放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度1.4m; V孔口流速,20-50m/h,取v=40m/h ; L1选择区的长度,5.0m。 则 孔口尺寸设计为:1.0m1.0m(5)需氧量计算 式中 -混合液需氧量,kg/d; a-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即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需氧量,以kg计,取0.5; Q-污水流量10000m3/d Sr-经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活动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量,以BOD计,Sr=(200-20)10(-3) b-活性污泥微生物通过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的需氧率,即每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氧量,以kg计,取0.15; V-曝气池容积,4800m3; Xv-单位曝气池容积内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量,取2.5kg/m3。 则: (6) CASS池运行模式设计 CASS池运行周期设计为4h,其中曝气120min,沉淀40-60min,滗水40min,闲置20min,正常的闲置期通常在滗水器恢复待运行状态4min后开始。池内最大水深4.0m,换水水深0.8m,存泥水深2.1m,保护水深1.1m,进水开始与结束由水位控制,曝气开始由水位和时间控制,排水结束由水位控制。 主反应区即好氧区,是去除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通常控制ORP 在100-150mV,溶解氧0-2.5mg/L。运行过程中, 通常将主反应区的曝气强度加以控制使反应区内主体溶液处于好氧状态,完成降解有机物的过程,而活性污泥内部则基本处于缺氧状态,溶解氧向污泥絮体内的传递受到限制而硝态氮由污泥内向主体溶液的传递不受限制,从而使主反应区中同时发生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同步硝化和反硝化作用。(7) 排水系统设计 为了保证每次换水水量及时排除以及排水装置运行需要,将排水口设在最低水位以下0.6m,最高水位以下1.4m处,设计池内底埋深1.0m,则排水口相对地坪标高为1.6m最低水位相对地面标高为2.2m。 单池每周期排水量为6271.4=226.8m3; 排水时间设计为40min ; 每池设一个滗水器,滗水器流量为: ; 选择排水管管径为DN200 ; 滗水器排水过程中能随水位的下降而下降,使排出的上清液始终是上层清液。为防止水面浮渣进入滗水器被排走,滗水器排水口一般都淹没在水下一定深度。 (8) 中间水池 本设计中中间水池的作用主要是贮存、调节CASS池排出的水量,以便后续三级深度处理能顺利进行。 CASS池每个周期为4小时,每个周期滗水器在40min钟内排出的水量为: 46271.4=907.2; 后续中水平均处理流量为: 907.24=226.8m3/h,设计为230m3/h ; 中间水池所需最小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