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动机检修标准.doc_第1页
交流电动机检修标准.doc_第2页
交流电动机检修标准.doc_第3页
交流电动机检修标准.doc_第4页
交流电动机检修标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113 113.31999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 发布1999-10-01实施1999-08-01发布交流电动机检修标准Q/113 113.31999Q/113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1Q/113 113.31999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交流电动机检修标准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交流电动机计划停机检修周期、项目及检修质量标准。规定了常见故障处理的检修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华能鹤岗发电有限公司高、低压交流电动机的检修工作。2 引用标准 水电部电气设备预防试验规程。 水电部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机篇与锅炉篇3 检修周期3.1 检修周期 机炉系统设备的电动机检修期限一般应与机炉的检修期限相同,大修的间隔一般为23年进行一次,小修的时间间隔为612个月。其它电动机的检修期限应根据电动机的运行状况、零件磨损、腐蚀、绝缘老化程度及运行维护条件来确定。3.2 检修项目3.2.1 拆掉电源线接头,检查电源线接头状况。3.2.2 电动机移位、解体、抽出转子。3.2.3 检修通风冷却系统。3.2.4 清洗、检修轴承,更换润滑油脂。3.2.5 更换或修理损坏的零部件。3.2.6 清扫检修定子。3.2.7 清扫检修转子。3.2.8 重新组装就位,测量各部间隙及绝缘电阻。3.2.9 各项电气试验找正及验收。3.2.10 进行试运。4 检修项目及质量标准4.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检修前认真做好检修的各项准备工作,仔细讨论检修计划和各项措施,明确检修任务和质量要求,安排好项目、检修进度、准备好检修的材料、工具备品以及检修场地,搬运道路车辆等。4.2 交流电机的检修质量标准。4.2.1 检修项目4.2.1.1 拆掉电源线接头,仔细检查电源线及引线接头状况,并将电缆接头短路接地。4.2.1.2 有冷却器的电机应联系停止通水拆去冷却水管及风道。4.2.1.3 对于轴承未在端盖上的电机在拆地脚螺栓前,先测量好端盖上轴封间隙,拆端盖,测内护板与风扇间隙,拆内护板测定转子间隙。4.2.1.4 拆下地脚螺栓,打开轴瓦上盖,拿掉上瓦,测上轴瓦盖的紧力,测轴颈与轴瓦间隙,测串轴量。4.2.1.5 对于轴承在端盖上的电机,有条件应在解体前用塞尺测量定、转子间隙。4.2.1.6 电机解体前测量线圈绝缘电阻并记录。4.2.1.7 用对轮勾子卸对轮和外风扇,紧力大时可用烤把加热。4.2.1.8 抽转子,大中型电机可用接假轴的方法。4.2.2 质量标准4.2.2.1 拆三相电源接头,应做好相序标志,不能损伤导线瓷瓶,电缆头和绝缘,引线盒零件应保管好,检查电机及电缆线鼻子应无变形、无裂纹,铜铝过渡鼻子无开焊及过热现象,引线绝缘完好,无断股现象、无过热老化现象。引线和瓷瓶固定可靠,瓷瓶完好清洁、无破损,接线柱板应固定牢固,无裂纹、无过热现象,接线盒及密封圈应完好无损。4.2.2.2 冷却器法兰应完好无老化现象,密封良好,否则应更换密封垫。4.2.2.3 轴承拆卸时,先在端盖接缝处打上记号,两侧端盖的记号不应相同,拆下的定位销子要做好记号,做到回装时原销原位,拆端盖及内护板时要用人扶稳,不得损伤线圈及人员。4.2.2.4 将轴瓦各地脚螺丝和垫片做好记号,上、下瓦做好里、外面记号,前、后瓦不要弄混,保管好各垫片。4.2.2.5 各点气隙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5%。4.2.2.6 6KV电动机用2500V摇表,低压电机用500V摇表。4.2.2.7 拆对轮及风扇时不得伤及轴中心孔、风扇叶片及配重动平衡块等。4.2.2.8 抽转子时要监视好定、转子间隙,不得伤及铁芯及线圈,转子抽出后,转子下方要垫干燥的枕木,轴颈要做好防锈处理,并用胶皮包好防止伤害。4.3 电机定子检修质量标准。4.3.1 检修项目4.3.1.1 清扫、检查电机端盖、外壳、地脚。4.3.1.2 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电机线圈风道。4.3.1.3 清扫定子线圈污垢、油污,可用绝缘板缠布条清除,也可用破布沾四氯化碳或清洗剂擦拭。4.3.1.4 检查定子线圈绝缘及固定情况,如有松动可用涤沦毡浸胶塞紧再加绑绳绑牢,之后绑绳刷绝缘清漆。4.3.1.5 检查定子槽楔,一般可用锤敲打,注意锤不要敲打在铁芯上,更换槽楔时在线圈的两端要垫上薄绝缘板,以免伤及线圈绝缘。4.3.1.6 检查定子铁芯及紧固件有无松弛现象,如有松弛的铁芯处塞入薄树脂板,如有松动的紧固件,可将螺栓拧紧并有锁片锁死,检查铁芯及紧固件有无过热现象,发现有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检查通风孔道是否堵塞。4.3.1.7 定子线圈引线检查。4.3.2 质量要求4.3.2.1 电机端盖内挡风板各部无损伤、无裂纹、无变形,各部清洁无积垢。4.3.2.2 清扫风压一般不超过0.3MPa。4.3.2.3 清除绕组线圈间油污时,严禁用金属工具,严禁用破线圈及铁芯间绝缘清污剂,各部清理后要物见本色。4.3.2.4 线圈绝缘表面应清洁,不起泡、不变形、无裂纹、无老化过热现象,从风孔检查应无膨胀断裂现象,各垫块、绑绳完整坚固,无松动磨损,线圈与绑环间无松动磨损,漆膜光滑完好。4.3.2.5 槽楔应无断裂,凸出及松动现象,空壳声不许超过槽楔长度的1/3,线棒两端的槽楔应紧固,全部更换槽楔应做耐压试验。4.3.2.6 定子铁芯各紧固件齐全完整紧固,锁片应完好有效,铁芯应紧密完整,无锈蚀、损伤、过热、变色现象,通风孔内应无尘垢,无杂物堵塞。4.4 电机转子检修及质量标准。4.4.1 检修项目4.4.1.1 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转子,转子线圈槽楔清扫、检查。4.4.1.2 检查转子铁芯、铁芯压指、压圈、锁键、风道垫片处、转子护环、绕线式电机绑线情况,转子绕组绝缘电阻情况。 4.4.1.3 检查鼠笼转子,检查笼条及短路环有无开焊、断裂和熔化现象。4.4.1.4 检查风扇和平衡块,检查转轴和滑环。4.4.2 质量标准4.4.2.1 转子槽楔应无松动、损坏。4.4.2.2 转子铁芯紧密完整,无损伤、无松动、无锈蚀、无轴向位移、无过热变色现象,各压指、压环、风道垫片无脱落、折断、垫出,压圈完好,锁片齐全,焊接完好,护环紧固件可靠,无松动。绕线式电机绑线无开焊、损伤、裂纹、松动及位移,绑线下绝缘良好。4.4.2.3 笼条应无松动、开焊、断裂、熔化现象,短路环完好,两端环距转子铁芯的距离相等,整体无轴向窜动。4.4.2.4 风扇完好紧固,平衡块紧固,轴不弯曲、无裂纹,滑环表面应光滑,在运行中电刷跳动严重,并发生火花者应车削加工并磨光,滑环工作面厚度小于3mm时应更换滑环,检查清扫滑环绝缘套及螺丝外包绝缘应清洁完整,无破损松动,引线与滑环连接可靠,滑环装置齐全紧固。4.5 轴承、轴瓦检修。4.5.1 滑动轴承检修。4.5.1.1 检修项目 (1)、拆轴瓦盖螺丝、瓦锁锲,把一对瓦的某一侧面上做上相应记号。 (2)、轴瓦座放油,检查油环清扫油室,清扫油室可先用破布再用面团清扫。 (3)、轴瓦钨金检查与处理,检查轴承座。 (4)、刮研轴瓦并测间隙。 (5)、组装轴瓦并检查各部。4.5.1.2 质量标准 (1)、拆轴瓦时应测瓦的紧力及间隙,前后瓦不要弄混,拆下的瓦要妥善保管,尤其不得损伤钨金。 (2)、油室内应清洁无杂质,油面镜清洁透明,油环无毛刺,锁钉紧固,油环无裂纹,油槽清洁,油环应光滑无卡涩现象。 (3)、轴承座应无裂纹、夹渣、铸砂、重皮、气孔等缺陷,轴瓦钨金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纹,无刻划的沟道,无气孔、不夹杂物、无破损,瓦套与钨金应结合严密,不脱胎,当发现钨金表面有严重磨损应酌情研刮或重新浇铸钨金。 (4)、轴瓦表面和轴用着色法检查接触面,下瓦在60圆弧内每平方厘米应有2点左右,上瓦1点左右,刮瓦中接触点均匀分布于下瓦全长,轴瓦在轴承外壳内不得转动,一般用0.020.04mm过盈,球面瓦结合面用色印检查,不得少于1点cm2,且接触点分布均匀,并不得加垫,球面应灵活无卡涩现象。其配合间隙应符合电机制造厂之要求,如无资料一般就符合下表规定: 配合间隙mm轴径:5080 80120 120180间隙:0.10.16 0.120.2 0.160.28滑动轴承轴向窜量为轴颈的4%,过大过小都应找出原因进行调整。 (5)、轴承组装后应油标干净,不渗油,轴承盖挡油毡垫应好,封盖严密,运行时不漏油,轴瓦应不活动,各部油道畅通,迷宫轴封正常完好,轴和迷宫间隙要尽可能小,不应超过0.10.3mm。电油环螺丝紧固,用油量正常,注油量应在油标的1/21/3之间,检修后轴承座应用四氯化碳清扫干净,瓦座对地绝缘电阻要大于0.5M。4.5.2 滚动轴承的检修质量标准。4.5.2.1 检修项目 (1)、轴承清洗和检查。 (2)、轴承的拆装,当轴承磨损严重或损坏时须进行轴承更换,较小的轴承可以直接用专用工具扒下,但紧力大或轴承较大时需加热扒下。装轴承时须用油加热,不准用火烤,轴承加热时要用温度计监视油温,油温不得上升太快,一般30分钟大约上升6070,停止加热保持30分钟后再继续加热,温度保持在90100即可,不得超过100,在此状态下保持10分钟即可。 (3)、轴颈及轴承的检查,安装轴承前应对轴颈进行检查及测量,轴承安装前应做外观检查并测游隙。(4)、轴承加润滑脂,加润滑脂前要将旧脂彻底洗净,轴承的油室内所加润滑不能太多或太少,以免轴承发热。4.5.2.1 质量标准 (1)、用煤油或四氯化碳把轴承洗净、擦干,检查轴承架应无损伤,铆钉紧固,内外滚道和滚件清洁光滑,不应有麻点、擦伤、纹道等现象,滚动自如,无转动不良、卡涩、咬住,轴承不脱皮、无锈蚀,间隙不超标。 (2)、扒轴承时,不得用力敲打轴承,以免损伤轴颈,加热扒下轴承时不得使转轴过热,对于端部线圈等也要做好防护措施。装轴承加热时不得将轴承放在槽底,以免轴承退火而降低它的硬度,往轴上装轴承时不得用铁锤直接敲打轴承。应用铜棒或贴有铜圈的钢套敲打轴承内套,轴承不得冷态打入。 (3)、轴颈应光滑、无裂纹、无磨损,椭圆度及锥度均不得大于0.05mm轴承外观应无裂纹、无重皮和锈蚀等缺陷,游隙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所加润滑脂的型号应符合电机制造厂之规定。所加润滑脂量对于低速电机一般不超过整个轴承室容积的2/3,对于1500转以上的电机不宜多于1/2,对于润滑油润滑的滚动轴承,轴承底部滚子应浸入油液中1/31/2。4.6 电刷滑环机构的检修质量标准。4.6.1 检修项目4.6.1.1 清扫、检查、研磨电刷,处于检修状态的电机更换电刷时,最初用粗砂纸塞进电刷与滑环之间,有砂一面向电刷,一只手按下电刷,另一只手沿着转子转向抽动砂布待电刷圆度大体已形成时,改用100号砂纸来研磨,最后吹去碳屑砂粒。4.6.1.2 检查刷握,刷握弹簧的弹性不能调整时,应更换新弹簧,如果刷握内表面不光滑,有毛刺、烧伤或裂纹等应进行修理或更换。4.6.1.3 检查滑环,如果滑环表面有轻微损伤,如斑点、刷痕、轻度磨伤等,可先用细锉、油石等研磨,磨到表面故障清除后再用100号砂布在高速旋转下抛光,表面达到56级光洁度就可以恢复使用,如果滑环表面的槽纹烧伤、凹凸程度比较严重,低于平面1mm以上,损伤面积占滑环面积的2030%,并位于电刷磨擦面,应该在车床上车修,车修后偏心度不许超过0.030.05mm光洁度在67之间,滑环有裂纹时一般应更换。4.6.2 质量标准4.6.2.1 电刷的接触面应在滑环圆柱表面中部,电刷工作面应光滑无划痕,电刷无缺损,刷辫不断股,不脱落及过热现象,电刷与滑环接触良好,电刷的高度不得低于原高的1/4,刷握下与滑环的距离应为24mm,电刷在刷握内上、下移动灵活,无卡涩现象,刷簧的压力应均匀,应在0.01470.0245MPa之间,刷架及刷握杆应牢固,绝缘衬管应完整无损,其绝缘电阻不应少于1M。4.6.2.2 无4.6.2.3 滑环表面不得有斑点、刷痕、黑带、凹凸不平、烧伤、磨损、粗糙、表面剥离等。光洁度应达到56。4.7 冷却器的检修质量标准。4.7.1 检修项目4.7.1.1 拆开冷却器两端并作好相应和记号,清扫端盖和冷却器,清扫端盖内的锈蚀并涂防腐漆,清扫冷却器铜管内部,可用尼龙刷清扫,风冷却器可用水或碱水进行清扫。4.7.1.2 冷却器铜管的检查。4.7.1.3 冷却器的水压试验,要仔细检查橡胶密封垫情况,更换要注意其螺栓孔的位置应恰当,不准偏斜和孔经过大,胶垫两面涂密封胶,紧固螺栓不能拧得太紧。4.7.2 质量标准4.7.2.1 端盖内涂防腐漆,散热网或片应完好且无杂物、清洁,用水冲洗冷却器时,应将冷却器吊离电机或将电机作好防潮措施。4.7.2.2 冷却器铜管胀口处应无裂纹、砂眼和渗漏,有渗漏的管子可将两头堵死,但堵住的铜管数不应超过总数的5%。4.7.2.3 试验压力应按制造厂规定进行,无制造厂规定时按最高工作压力的1.25倍进行,应30分钟无渗漏。4.8 电机组装质量标准。4.8.1 组装前用吸尘器将定、转子吸扫干净,用刮刀刮去止口、定、转子表面及其它配合面的绝缘漆迹和油污积尘等,应确保电机内清洁无遗物。4.8.2 穿转子。小型转子可以直接穿入,较大的转子可用接假轴法,穿转子时不得损坏定、转子线圈和其它零件,要注意轴伸端和出线盒的相对位置。4.8.3 装端盖。装配前先清除端盖内的灰尘,有锈蚀的地方应把它擦掉后涂上防腐漆,装端盖时严禁用铁锤直接敲打,以免造成端盖裂纹或敲碎,拧端盖螺丝时要对角轮流拧并用铜锤轻敲四周。4.8.4 紧轴承盖螺丝时要对角轮流拧,以免轴承盖发生歪斜而卡住轴端。4.8.5 装第二个端盖时,用吊车把转子吊成水平,对合止口,拧上螺栓。如端盖上无通风孔,则端盖未装前须用长螺丝杆穿过端盖上的螺孔把内小盖拉住,否则端盖装好,很难对准内轴承盖的螺丝孔。4.8.6 电机前、后端盖及轴承盖装配完毕后应盘车检查电机有无卡涩现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8.7 对装滑动轴承的电机,装配后须测量定、转子间隙,测量时应将塞尺塞在转子与定子的齿顶上而不能放在槽楔上,选上、下、左、右四点测量,对电机两端部应测量,所测各点间隙值与平均气隙之比,不得大于5%,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少于30mm,同一方向铁芯两端气隙之差不应超过气隙平均值的5%,一般应调整到上端气隙比下端气隙大0.05mm。4.8.8 对于滑动轴承电机应测量转子的轴向游隙1.52mm。4.8.9 电机组装后应测量线圈的绝缘电阻,检查引出线的连接是否正确。4.8.10 电机的找正标准。4.8.10.1 地脚螺丝应拧紧,接地线紧固,无折断压伤。4.8.10.2 电机找中心时地脚垫片不应太多(一般34处片)两个对轮不能碰上,平面间隙参考下表(表中为最小值)。 对轮平面间隙值 单位mm对轮直径间隙901401.251402602.54260500464.8.10.3 验收和试运质量标准。电机组装后经三级验收合格后方可送电试转,电机单独试转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小时,试转的电机应轴承无异音、温度正常,油环转动灵活,带油量充足,瓦座无渗油,油位指示正确。试运时应做好下述记录:空载电流、电机温升、轴承振动值。电机轴承的振动值不应大于下表数值:同步转速(转/分)300015001000750以下双振幅振动值mm0.050.0850.100.12电机各部温升不应超过下表数值:电机绝缘等级AEBFH绝缘级限工作温度105120130155180温度计法热点温差1515203035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105110125145温升限度50657085105电阻法热点温差55101515最高允许工作温度100115120140165温升限度607580100125注:1此表环境温度为40海拔1000m以内,对于标准环境温度为35的JD、JR、JS电机使用本表时温开需加5。 2短时工作电机的温度限度加10。5 轴瓦测试标准附录1、轴瓦间隙与紧力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a1=c1-(b1+b2)/2 a2=c2-(b3+b4)/2 c1、c2、b1、b2、b3、b4为相应各点铅丝厚度,a1和a2为轴瓦与轴的间隙彼此相差不能大于10%。a3=c3-(b5+b6+b7+b8)/4 a3为上轴瓦盖与轴瓦的紧力。c3、b5、b6、b7、b8为相应各点铅丝厚度。附录2: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表:级别绝缘材料耐热温度Y木材、棉花、纸、纤维等天然纺织品,以醋酸纤维和聚先胺为基础的纺织品,以及易于热分解和熔化点较低的塑料90A工作于矿物油中的和用油或油树脂复合胶、浸过的Y级材料漆包线、漆布、漆丝及油性漆、沥青漆等。105E聚脂薄膜和A级材料复合、玻璃布、油性树脂漆、聚乙烯缩醛高强度漆包线。120B聚脂薄膜经合适树脂浸渍涂覆的云母,玻璃纤维、石棉等制品聚脂漆、聚脂漆包线、乙酸乙烯耐热漆包线。130F以有机纤维材料为补强的石棉带、云母制品、玻璃丝和石棉、玻璃漆布,以玻璃漆布和石棉纤维为基础的层压制品,以无机材料作补强和石棉带补强的云母粉制品,化学热稳定较好的聚脂和醇酸类材料复合硅有机聚脂漆。155H无补强和以无机材料为补强的云母制品,加厚的F级材料,复合云母,有机硅云母制品,硅有机漆,硅有机橡胶,聚酰亚胺复合玻璃布,复合薄膜,聚先亚胺漆等。180附录3:B、F级无溶剂漆沉浸工艺序号工序名称B级5152无溶剂漆F级319-2无溶剂漆温度时间h热态绝缘电阻M温度时间 h热态绝缘电阻M1预烘1306201306502第一次浸漆浸漆50600.550600.5滴干室温1室温1干燥1401081506103第二次浸漆浸漆50603min50603min滴干室温0.5室温0.5干燥140122150105附录4:电动机规范:序号名称型号功率KW电压V电流A1冷却水补水泵Y112M-243808.22轴封风机Y160M2-21538029.43氢冷开压泵Y250M-455380102.54除氧器循环泵Y160M2-21538029.65凝结水收集泵Y112M-243808.26热网凝结水泵Y160L-218.538035.57停机冷却水泵Y160M1-21138021.88热网循环泵Y250M-455380102.59发电机交流密封油泵Y132SI-25.538011.110发电机直流密封油泵Z2-415.522030.311发电机内冷水泵Y180M-22238042.212汽动给水泵直流辅助油泵Z2-415.522030.313汽动给水泵交流辅助油泵YB160M2-215380/66029.4/1414污水泵Y180M-418.538035.915给水泵前置泵Y315S-411038020016闭式循环冷却水泵Y225M-24538083.917生加疏水泵YB200L1-230380/66056.9/32.1818油烟风机YB112M-24380/6608.2/4.719螺杆冷却水转子活塞泵Y100L2-433806.820EH油泵Y200L-43038056.821发电机顶轴油泵Y180M-418.538035.922冷却水循环泵Y280M-455380102.523冷冻水循环泵Y225M-44538084.224发电机直流密封油泵Z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