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1437020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规范更新培训GB/T143702015规范于2015-09-11发布,2016-08-01日实施。本标准是对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修订,本标准与GB/T14370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术语和定义、符号(见第3章,2007年版的第3章);修改了产品分类、代号与标记(见第4章,2007年版的第4章);删除了“使用要求”(见2007年版的5.1);修改了零件锻造毛坯的要求(见5.1.2,2007年版的5.3.4);增加了锚垫板材料的性能要求(见5.1.3);增加了防锈处理的要求(见5.2.5);修改了静载锚固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1和7.3,2007年版的5.5.1和6.2);修改了疲劳荷载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2和7.4,2007版的5.5.2和6.3.1);删除了周期荷载性能及其试验方法和相关检验规则(见2007年版的5.5.3、6.4和7);增加了锚固区传力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3和附录A);增加了低温锚固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4和附录B);增加了锚板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5和7.7);修改了内缩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6和附录C,2007年版的5.5.4.1和6.6.1);修改了锚口摩阻损失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7和附录D,2007年版的5.5.4.2和6.6.2);修改了张拉锚固工艺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8和7.10,2007年版的5.5.4.3);修改了夹具静载锚固性能的要求(见6.2,2007年版的5.6);修改了硬度检验的方法(见7.2.3,2007年版的6.5.3);增加了总伸长率的计算方法(见7.3.5);修改了产品检验项目的规定(见8.2,2007年版的7.2);修改了组批和抽样的规定(见8.3,2007版的7.3);修改了检验结果的判定(见8.4,2007版的7.4);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见第9章,2007年版的第8章)。本标准是对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与GB/T143702007相比主要技术要点:1、增加了锚垫板材料的性能要求(见5.1.3);锚垫板的材料采用灰口铸铁时不应低于HT200,并符合GB/T9439的规定,采用球墨铸铁时应符合GB/T 1348的规定2、 增加了防锈处理的要求(见5.2.5);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零件表面宜做防锈处理,应优先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防锈处理工艺。锚垫板和螺旋筋表面不应有影响其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油漆或油脂;3、 修改了静载锚固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1和7.3,2007年版的5.5.1和6.2);4、 修改了疲劳荷载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2和7.4,2007版的5.5.2和6.3.1);5、增加了锚板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5和7.7);6孔及以上的夹片式锚具的锚板应进行强度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合格并卸载之后的锚板表面直径中心的残余挠度不应大于配套锚垫板上口直径D的1/600。6、内缩量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6和附录C,2007年版的5.5.4.1和6.6.1);采用无顶压张拉工艺时,15.2钢绞线用夹片式锚具的预应力筋内缩量不宜大于6mmm7、修改了锚口摩阻损失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7和附录D,2007年版的5.5.4.2和6.6.2);夹片式锚具的锚口摩阻损失不宜大于6%。8、修改了张拉锚固工艺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8和7.10,2007年版的5.5.4.3);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张拉工艺的要求,张拉锚固工艺应易操作,加载力值均匀、稳定;9、修改了夹具静载锚固性能的要求(见6.2,2007年版的5.6);夹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符合公式(3)10、修改了硬度检验的方法(见7.2.3,2007年版的6.5.3);硬度检验应根据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表面位置、硬度值种类、硬度范围,选用相应的硬度测量仪器,按GB/T230.1或GB/T231.1的规定执行;11、增加了总伸长率的计算方法(见7.3.5);12、修改了产品检验项目的规定(见8.2,2007年版的7.2);13、修改了组批和抽样的规定(见8.3,2007版的7.3);每个抽检批不应超过2000件(套);14、修改了检验结果的判定(见8.4,2007版的7.4);15、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规定(见第9章,2007年版的第8章)。 锚具、夹具、连接器的力学性能要求新旧规范对比表标准号检测项目力学性能要求GB/14370-2007锚具静载载固性能同时满足:1、效率系数0.95;2、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2.0%疲劳荷载性能1、 试样经过200万次循环荷载后,锚具零件不应发生疲劳破坏;2、 预应力筋因锚具夹持作用发生疲劳破坏的截面面积不应大于原试样总截面的5%周期荷载性能试样经过50次周期荷载试验后,预应力筋在锚具夹持区域不应发生破断夹具静载锚固性能1效率系数0.92连接器1、 永久留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的连接器力学性能要求与锚具的相同;2、 张拉后还需放张和拆卸的连接器力学性能要求与夹具的相同GB/14370-2015锚具静载载固性能同时满足:1、效率系数0.95;2、实测极限拉力时的总应变2.0%疲劳荷载性能3、 试样经过200万次循环荷载后,锚具零件不应发生疲劳破坏;4、 预应力筋因锚具夹持作用发生疲劳破坏的截面面积不应大于原试样总截面的5%周期荷载性能删除取消锚固区传力性能实测破坏荷载Fu1.1Fptk*Fcm,e/Fcm,o锚板强度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合格并卸载之后的锚板表面直径中心的残余挠度不应大于配套锚垫板上口直径D的1/600低温锚固区传力性能实测破坏荷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