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oc_第1页
全面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全面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君主专制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1)君主专制制度: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决策方式)(2)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组织方式)(3)两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皇权的强弱与中央集权的程度紧密相关。2.形成条件:(1)经济根源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2)政治因素地主阶级维护本阶级统治的需要。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王朝。(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4)地理原因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而领土面积广阔,需要统一的管理 3.特点(1)皇权的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2)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3)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4)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于中央集权制度。4.两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两对矛盾:(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趋势:(1)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矛盾基本解决是北宋初期推行文官制度,收地方权力)(2)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矛盾基本解决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演变(1)萌芽于战国(变法改革、法家思想)(2)建立于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3)巩固于西汉(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4)完善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5)加强于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6)发展于元朝(中书省、行省制)(7)强化于明清(废宰相、内阁制度、军机处)6.影响(见学案p19)二、中国古代选官标准和方式的演变:演变历程:世官制(夏商周):贵族子弟继承祖权:血缘等级察举制(汉朝)官吏察访推荐:品德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品评官评定授官:门第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考试选官:才学。演变趋势: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地方评论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方式: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三、明清内阁与近代西方内阁1.形成条件(l)明清内阁:卦建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加强。(2)近代西方内阁: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完成。2.权力、地位(1)明清内阁;明清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宰相的重设,其职权与地位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皇帝。(2)近代西方内阁: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英国的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建,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督,内阁首相实际上控制行政权、立法权等大权;总统制下的内阁由总统组建,不对议会负责。3.历史影响(l)明清内阁;是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