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西方法律制度.doc_第1页
论文西方法律制度.doc_第2页
论文西方法律制度.doc_第3页
论文西方法律制度.doc_第4页
论文西方法律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引 言3一、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历史发展3二、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51. 保障上诉权乃至人权的需要52. 维护我国两审终审制度的需要53. 控审分离,不告不理原则贯彻的需要54. 多方利益权衡之考量55. 国际惯例6二、 上诉不加刑原则实践中存在的问题61. 一定程度上冲击罪责刑相一致原则62. 变相加刑63. 实践中的请示汇报制度,减弱了二审程序的纠错功能64. 抗诉权的滥用75. 加重二审法院的负荷7三、 如何更好贯彻上诉不加刑原则71. 提高一审审判质量72. 提高检察院监督水平7四、尾声8 论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发展及制度建议摘要:上诉不加刑原则,是人类诉讼历史上重大的突破性成果之一。其最初是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为西方诸国所采用,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国家乃至世界范围。上诉不加刑原则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的存在有着诸多的必要性及意义。但从开始出现到存续至今,上诉不加刑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想要更好地实施上诉不加刑原则,还需从问题着手进行相关制度的改善。从而上诉不加刑原则才会永葆青春。关键词: 上诉不加刑 上诉权 人权 二审 两审终审制Abstract:The principle of No Additional Punishment Imposed upon the Convinced is one of the greatest breakthrough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human history. This principle was primarily used by western countries after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After that, the principle was used by communist countries and then become a worldwide principle in criminal procedure. It w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that gave the principle of No Additional Punishment Imposed upon the Convinced such vitality. But there still lots of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 of this principle. In order to keep the principles vitality,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from the principle it self to other relevant systems.Key Words: No Additional Punishment Imposed upon the Convinced Right to Appeal Human Rights Second Trail the Two-Tire-Trail System 引 言上诉不加刑原则最早出现在1877年的德国刑事诉讼法典,随后被西方诸国、社会主义俄国等所采用。我国的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法的一项审判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26条第1款规定:“第二审的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这是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我国法律规定中明确体现,表明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我国已经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上诉不加刑还包括例外情况,226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它的历史发展和现代意义非常值得考虑和研究。下面我将就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历史发展,必要性和意义,上诉不加刑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贯彻上诉不加刑原则谈论自己的看法。1、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历史发展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般情况下准予上诉但可以对上诉被告人处以更重刑罚的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剥夺了被告人的上诉权,致使被告人不能或不敢上诉,冤假错案难以得到纠正,纵容了不法官吏的贪赃枉法和“官无悔判”的陋习,阻碍着人类社会民主、文明的进程,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为实现自由平等、保障人权的主张和废除野蛮、落后的封建司法制度,必然要确立与它截然相对的上诉不加刑原则,完成人类诉讼发展史上的这一重大革命任务。19世纪80年代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反封建斗争的胜利。1877年2月1日,德意志帝国颁行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其中第398条规定:“被告一方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时,新的判决不得处较原则更重的刑。”这是人类诉讼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确认。由于这项规定的原则可以使被告人毫无顾忌地行使上诉权、保证上诉制度的实施、较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对上诉人任意加重刑罚的诉讼制度无疑是历史的进步,因而紧随德国之后,大陆法系国家率先确认了上诉不加刑原则。接着,二战以后简历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也采纳了上诉不加刑原则。德国、日本仔确立上诉不加刑的过程中出现过反复。德国和日本均在法西斯专政时期对上诉不加刑制度加以否定,这是法西斯独裁、强权政治的结果。二战后,随着法西斯统治的灭亡、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的恢复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日本1949年施行的刑事诉讼法和联邦德国1950年颁布的刑事诉讼法典又重新确立了上诉不加刑原则。英美法系国家才用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时间比较晚。在英国,一方面,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直接影响着其法律制度。1907年英国国会通过的刑事上诉法仍确认了封建制度下的做法,上诉审法院对上诉案件“根据自己对被判刑人罪刑的评断,不仅可以减轻,而且也可以加重原判决所处的刑罚”。但是,历史进步的趋势仍旧无法抗拒。随着资产阶级地位的提高和资产阶级人权的原则、法制原则的确立,随着判例法向成文法的转化,英国1968年刑事上诉发终于采纳了上诉不加刑原则。此后,英美法系国家、英属殖民地国家大多仿效英国,相继在其刑事诉讼立法中确立了上诉不加刑原则。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上诉不加刑原则较顺利。俄国十月革命后,根据列宁迅速进行法制建设的指示,结合本国实际,苏维埃政权在1922年苏俄刑事诉讼法典中采纳了上诉不加刑的原则。受其影响,罗马尼亚、那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原东德、北朝鲜、蒙古等社会主义国家在取得政权后,都很快在刑事诉讼立法中确立了上诉不加刑原则。从各国立法来看,对上诉不加刑原则内容的规定有两种情形:1、对被告人提起上诉的案件,上诉审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2、对被告人和为被告人利益提起的上诉案件,上诉审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它的适用范围则一般包括:1、以公诉、自诉行使提起刑事诉讼且至少经过一次审判而判决尚未生效的,由上级法院审理的案件;2、由被告人提起,或者由其辩护人、法定代理人提起,躲着检察官为其利益提起上诉的案件;3、实行两审终审的,第二审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实行三审终审制的,第二审、第三审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约束;4、第二审或第三审审理后裁定撤销原则,发回重审的案件;5、未上诉的共同被告人。此外,不少国家还将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附带民事诉讼和对裁判已生效案件的审理,使被告人“上诉不损利”和“申诉不加刑”。例如: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515条、516条、549条规定,如果是民事被告人提出的上诉,法院不得增加其根据原判所负的损害赔偿额。日本刑事诉讼法第452条规定:“再审后,不得宣判比原判决的刑罚更重的刑罚。”由于法律制度、国情及确立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历史条件不同,各国立法也作了一些特殊或例外的规定:1、部分上诉案件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例如,英国1791年法院法第9条规定:刑事法院审理不服治安法院判决的上诉案件时,在治安法院有权给予惩罚的权限内,可以减轻,维持或加重原判刑罚。2、上诉审可加处附加刑。例如,原民主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277条规定。3、对被告人可以增加不属于刑罚性质的其他措施。例如英国法律规定:上诉法院改判时不得加刑,但可增加宣告刑事破产、命了收容住院等处置。4、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前提下,可以重新认定罪名,适用较重的法条。例如日本刑事诉讼法规定:控诉审法院可以认定比原判决对被告人不利的事实,改定罪名,但不得加重实际执行的刑罚。 总起来讲, 在运用上诉不加刑原则上, 大陆法系国家、独联体(原苏联) 及东欧国家较为明确, 适用范围较广,而英美法系国家则较为含糊, 具有限制条件和特殊或例外的规定。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两者法律渊源上的差异: 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 遵循“遵照先例” 的原则,英国强调所有法院都须考虑有关的判例, 下级法院必须服从其上级法院的判例。上诉法院一般也要受自己判例的约束; 美国则强调下级法院必须遵守上级法院的判例。这样, 上诉审法院审理案件时, 如其上级法院或本院对同类情况的犯罪判处的刑罚其下级法院判处的刑罚相较, 前者重于后者, 则须遵循前者作出裁判, 即可加刑。虽然近几十年来, 英美法系国家也制定了许多成文法令, 但多系习惯或判例的汇集, 大多较枝节零碎. 因此, 英美法系国家在采纳上诉不加刑原则上有一些保留。大陆法系国家、独联体(原苏联)及东欧国家以成文法典为主, 内容比较严谨, 形式比较完整,自成一体。法官审理案件只根据成文法的规定, 无需受以前判例的约束。这样, 上诉加刑与否, 就得以成文法加以明确规定, 否则, 执法必然出现混乱。所以, 大陆法系国家及前苏联东欧国家在采纳上诉不加刑原则上较为彻底。 回顾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发展,不难得出如是结论: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与发展, 是人类近现代史上文明战胜蒙昧、民主战胜专制的重大成果, 是诉讼规律的必然要求和科学诉讼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2、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必要性和意义1. 保障上诉权乃至人权的需要上诉权是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实践中,被告人往往因担心加重刑罚而不愿或不敢提出上诉,这就需要一项制度对第二审加重刑罚加以严格限制和规定。上诉不加刑原则,有利于消除被告人上诉时的思想顾虑,保证被告人能够毫无顾忌地行使上诉的权利,进而从救济程序角度积极地保障人权。另外,在实践中,检察院对一审判决的抗诉往往存在“抗轻不抗重”的问题:对于一审量刑过轻的案件,检察院多会进行抗诉;而一审量刑过重的情况却鲜有问津。如此,法院审判过程中,控辩不平衡的问题便会加剧,亟待解决。因此需要在立法上通过特殊制度的构架,为已经倾斜极度失衡的控辩天平力量较轻的一方添加砝码,最终使其达到平衡状态。2. 维护我国两审终审制度的需要 我国设立两审终审制度的前提,便是根据我国国情,同一案件经过至多两次审判,能够保证案件的公正裁判。但是,依上述讨论,被告人因思想顾虑而没有行使上诉权,导致其无罪或罪轻的辩护没有得到充分的行使,极可能会产生对被告人不公正的判决。同时也使得上诉制度流于形式,我国的两审终审制度也就形同虚设。因为实体与程序公正才是刑事审判须考虑和解决的重大核心问题。因此,为保障两审终审制度,应实行上诉不加刑原则。3. 控审分离,不告不理原则贯彻的需要我国实行所的控审分离,不告不理的原则,要求人民法院不可自行扩大审判范围,不可代替当事人行使控诉的权利。因此需要设立上诉不加刑原则,充分考虑被告人上诉的诉求,不能在二审自行加重被告人刑罚而置被告人诉求于不顾。4. 多方利益权衡之考量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设立和贯彻,从制度上人为地制约二审法院加重被告人刑罚。在实践中,确有一审判决量刑着实过轻而被告人又提出上诉的情况,二审法院因为制度的限制而无法作出罪刑一致的判决。这样一来,便会使得二审法院对于少数案件的裁判过轻。这是上诉不加刑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上诉不加刑原则带来的效益在于:确保了两审终审制度的贯彻;保障了被告人的人权;实现实体公正;以及实现长期的司法效益:即通过二审,使被告人受到教育,服从判决,从而大大提升判决的获接受程度。在少数案件裁判过轻与上述效益之间进行权衡,我们认为实行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必要的、可行的。5. 国际惯例目前,上诉不加刑原则已是世界各国所较为普遍采用的一项诉讼原则。它最初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之一,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民主”、“自由”、“人权”的一种体现。这一原则同封建专制时期刑事诉讼中或者不许上诉,或者因上诉而招致更重的刑罚等公开专横的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历史进步。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后,大陆法系的国家都先后在本国的刑事诉讼法典中采用了上诉不加刑的原则。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英国1966年刑事上诉法和1968年刑事上诉法采用了上诉不加刑原则。俄国十月革命后,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先后建立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在其刑事诉讼立法中采用了上诉不加刑原则。到目前为止除了极少数国家外,世界各国都在其刑事诉讼法典申明文规定了或在司法实践中实际采用了上诉不加刑原则。2、 上诉不加刑原则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纵然上诉不加刑原则能够带来较大效益,但是,正如任何制度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缺陷一样,上诉不加刑原则在实践中也明显存在若干问题:1. 一定程度上冲击罪责刑相一致原则 上诉不加刑原则要求在经被告人上诉开启的二审程序中,法院不得对被告人作出加重刑罚的判决。这意味着,若一审判决刑罚畸轻而被告人仍然不服提起上诉,同时检察院没有依法进行抗诉,二审法院依照原则规定无法作出罪责刑相一致的判决。此种情况下,作为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罪责刑相一致原则便会受到冲击。这会一定程度上姑息犯罪,使犯罪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2. 变相加刑在刑诉法新修改之前,上诉不加刑原则在法条的体现上存在着漏洞。使得在实践中,许多二审法院利用这一漏洞,采用变相加刑的办法:对二审案件审判而选择发回重审,由原审法院再审的案件程序上仍属于一审,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导致最后的判决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在新修改的刑诉法中,第226条第一款增加了这一句:“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这样就弥补了原先法律规定的漏洞,使得上诉不加刑原则能够更好地贯彻。3. 实践中的请示汇报制度,减弱了二审程序的纠错功能我国独特的请示汇报制度,存在着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法院的审判指导有过度干预的倾向。如此一来二审法院独立审判,对一审判决纠错的功能便不可避免地被削弱。4. 抗诉权的滥用上诉不加刑原则的例外,就是检察院抗诉的情形。检察院提起抗诉而开启的二审程序,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同时有被告人上诉与检察院抗诉的,不适用上诉不加刑原则。在实践中,检察院既是公诉机关,又是审判的监督机关,对于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行为,检察院有时会产生被告人不服教育、认错态度不端正的印象,进而对一审判决进行恶意抗诉。另外的一种情形,是人民法院商情检察院进行抗诉。这两种情形都会导致检察院抗诉权的滥用,这亦是上诉不加刑原则实践中的一个问题。5. 加重二审法院的负荷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实施消除了被告人在上诉时的思想顾虑,被告人在认为自己的量刑过重时,可以积极主动地上诉,维护自身的利益。同时,实践中也会带来问题,被告人明白上诉后二审不会产生对自己的不利后果,不论自己认为一审判决是否公允,都提起上诉,造成上诉权的滥用。这就会使得二审法院的负荷量大大加重,在司法资源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办案质量下降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