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A卷 .doc_第1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A卷 .doc_第2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A卷 .doc_第3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A卷 .doc_第4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A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A卷 一、 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在粗盐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 A . 称量时,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垫上相同质量的纸片B . 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溶解C .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加快过滤D . 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2. (2分)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工业“三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A . B . C . D . 3. (2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B . 不同的花儿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C . 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D . 煤粉比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煤粉的着火点低于煤块的着火点4. (2分)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 . 漏斗B . 锥形瓶C . 集气瓶D . 长颈漏斗5. (2分)将铜绿Cu2(OH)2CO3隔绝空气加热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 SO2B . CuOC . CO2D . H2O6. (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 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多B . 证明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含量7. (2分)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 . 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C . 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D .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8. (2分)小李牙痛就医后,医生给他开了肿痛安胶囊和罗红霉素片,查阅资料后得知罗红霉素片的主要成分罗红霉素的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罗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B . 罗红霉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C . 罗红霉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 一个罗红霉素分子中共含134个原子9. (2分)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E一定是二氧化碳B . B可能为氢气或一氧化碳C . 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复分解反应D . D转化为A的反应可以为置换反应二、 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10. (6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磷元素属于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横行叫做第_周期,它们的共同点是_ 11. (5分)如图为速力菲补血剂的说明书 (1)蔗糖(C12H22O11)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只生成葡萄糖(C6H12O6),则1分子蔗糖完全与水作用可得_分子葡萄糖若向速力菲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将呈现_色 (2)琥珀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成人每日1片速力菲,每日的补铁量为_g (3)丁二酸钠(Na2C4H4O4)与硫酸亚铁发生复分解反应可制得琥珀酸亚铁,则反应方程式为_ 三、 实验题 (共1题;共10分)12. (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 (1)【提出问题】是什么离子导致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猜想假设】甲同学:可能与铜离子有关; 乙同学:可能与硫酸根离子有关;丙同学认为乙的猜想不科学,理由是_。(2)【实验验证】写出仪器的名称_。用A、B两组仪器进行实验: 步骤一: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AB,用拇指堵住导管口,从长颈漏斗加水至一定高度,静置,观察液面不下降,即为气密性良好。步骤二:量取2份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各20mL,第一份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mL,第二份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锌溶液1mL。称取2份形状相同锌粒各1g,分别与以上溶液反应。反应装置如图A所示。用此装置实验时,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目的是_。(3)步骤三:用B收集气体,分别记录收集一瓶气体(集气瓶规格均为125mL)所需的时间(如下表),什么时间开始收集气体?_。 编号20%的稀硫酸各20mL锌粒收集1瓶氢气所需的时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mL1g2分10秒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锌溶液1mL1g3分01秒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得出结论】硫酸中混有硫酸铜溶液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与_有关。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锌溶液1mL的作用是_。 (5)【反思质疑】丁同学认为:锌与混有硫酸铜的硫酸溶液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可能与铜单质有关,他质疑的理由是_。 (6)【继续探究】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丁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编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比较实验结论取1g锌粒于锥形瓶中,加入20mL 20%的稀硫酸_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快与铜单质有关_四、 综合题 (共1题;共10分)13. (10分)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操作的名称_。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 (4)【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小明、小军、小华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小明:纯净的NaOH 小军: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小华: _(5)【探究与验证】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小明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猜想成立小军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_有气泡产生猜想成立小华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碳酸钠溶液_猜想不成立(6)【反思与评价】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_。 (7)【拓展探究】小军同学定量分析所制取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检查好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连接并固定好装置;打开弹簧夹a,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精确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0g;关闭弹簧夹a,打开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瓶内无气泡产生;打开弹簧夹a, 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精确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1.1g实验分析: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_。实验步骤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14. (3分)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NaOH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 (2)A点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为_g。 (3)求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_g(写出计算过程)。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简答题 (共2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