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论文.docx_第1页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论文.docx_第2页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论文.docx_第3页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论文.docx_第4页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论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毕业课程设计题目:高校学生管理综合系统院 (系): 计算机系 专 业: 信息与管理 学 生: 罗展 学 号: 1030630101 指导教师: 余欣 2013年3月摘 要近年来,由于我校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使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教学资源日益紧张,学生管理工作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核心。如何充分利用紧缺的教学资源,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已成为学生管理乃至整个学校管理的焦点。 本论文主要研究在Internet环境之上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并设计了一个基于web技术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模式作为主要开发模式,使用的web技术包括三层结构的实现技术、开发平台技术等。基于web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系统的设计包括数据库表的设计和各功能模块的设计。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阐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模块化的软件结构,给出本系统各模块的数据流图,设计了系统的逻辑模型。以此为基础,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对系统进行设计,在系统功能结构图的基础上,对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进行详细的设计,为系统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B/S结构;学生管理;管理信息系统;ASPAbstractRecently, with the expention of the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enrolling scale,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hool running scale, with the sharp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 students ,which togeher causes the troublesome of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has become the very core of the teaching adminisra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Information needs to be well-regulatedly managed, scientifically counted, and rapidly inquried under the limited teaching resources, which is vital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even to the whol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A web-base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B/S mode, where some web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are used including three-leveled hierarchies,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etc. There are several functions of this web-based higher learning instrati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including raw data management, school rolls management, selecting lessons,examinations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and so on. Designings of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he designings of the database tables and each functional module. In the dissert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the modularization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detailed demands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is introduced, fun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system is established. Further, the system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designing method. Based on the functions architecture outline of the system, function modules and database is detailedly designed, which is vital to the implement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B/S pattern; Student management; Managemen Information System; ASP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1.1管理信息系统定义(1)1.1.2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1)1.2 国内外研究情况(2)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4)1.4.1系统主要组成模块(4)1.4.2系统开发思路(4)2技术理论与原理(5)2.1 B/S结构概述(5)2.2 ASP技术(6)2.2.1 ASP概述(6)2.2.2ASP工作原理(7)2.3 数据库技术(7)2.3.1Access简介(8)2.3.2数据库连接技术(9)3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10)3.1开发背景(10)3.2可行性分析(10)3.3系统的功能需求(10)3.4系统的性能需求(10)4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13)4.1总体设计目标(10)4.2系统业务流程分析(10)4.3系统逻辑模型(10)4.3.1系统功能结构图(10)4.3.2系统数据流图(10)4.3.3E-R图(10)5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17)5.1 各功能模块数据流图(17)5.1.1登录程序流程图(17)5.1.2用户注册程序流程图(17)5.1.3成绩管理程序流程图(18)5.1.4用户管理程序流程图.(19)5.2 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19)5.2.1开发环境(19)5.2.2运行环境(19)5.3 数据库设计(20)5.4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24)6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运行和维护(27)6.1测试范围和结果(27)6.2运行和维护(27)7结论(30)致 谢(31)参考文献(32)附录 I 部分程序代码(33)附录 II 英文资料(41)电子科大成都学院毕业设计(论文)1 绪 论信息化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尺度。这证明,世界已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从宏观上看,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将提高人类所支配的资源的质量,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限制,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由当前信息技术令人震惊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预见,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信息产业将始终具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力。1.1 研究背景信息技术在管理活动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要高效率地把学校学生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即加强对学校内部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的有效管理,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打造完整的信息化平台。1.1.1 管理信息系统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在管理工作中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应用,是信息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存储及加工处理,是用于辅助决策、进行事务管理的一种人机交互的智能化计算机系统。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1.1.2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效的管理,随着教学改革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学生管理系统也在不断的变化。最早的是基于单机的学生管理系统,该类系统一般运行在PC机上,采用Dbase、FoxPro、visualFoxPro等小型的DBMS,而学生管理系统也主要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管理,用来打印学生的成绩。因此该类系统设计比较简单,而且系统相当封闭,仅仅供教务人员使用。目前仍有少数高校采用这种管理模式。随着网络硬件的发展,在1998年左右,基于校园网的学生管理系统成为开发的重点,在此阶段,C/S开发模型占主导地位,一般都采用集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各个院系的教务秘书和教务处的工作人员通过校园网络连接数据库服务器上存取数据,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对于教务秘书和教务处而言,数据得到了共享,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学生的层次不断增多,使得学生管理的逻辑也日趋复杂,传统的C/S系统逐渐地暴露出其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负担过重的现象,三层结构的开发模式逐步成为主导。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快速兴起和发展,特别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这种基于传统的学生管理系统逐步跟不上管理的要求。因为这类系统的数据非常独立,只能通过其客户端访问,这样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无法提供给领导做决策和提供给学生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同时教学管理的模式从学年制向学年学分制过渡,一般高校都提供一定数量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选课成为学生管理中非常迫切的要求,而传统的基于C/S的模式很难满足大量的学生同时进行选课,因此网上选课成为必然的趋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以教务门户网站开发为核心,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建成了各自的教务主页,提供选课、成绩查询等功能。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a. 以单机和独立的业务系统为主体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时间大致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IT发展特征是计算机硬件的价格开始降低,为其在国内普及应用提供了条件。正是在这一时期,计算机走入了教育行业。但这时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几乎都处于功能间的相互独立状态,大量的数据是以独享方式存在的,没有实现信息的整合。b. 以局域网和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时间大致为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阶段的IT发展特征是网络的迅速崛起及网络数据库的普遍应用。这时的学生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基于web的教务计算理念为指导,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及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式、交互式、共享式为原则,建设一个信息安全可靠、传输快速、分散处理、集中优化、资源共享的学生管理环境。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始注重数据共享,即开始考虑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这使学校整体学生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重复工作也逐渐得以避免。目前,教育部正着手本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工作,制定学生管理系统的元数据体系,采用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等先进的标注语言描述数据。目前,国外许多高校对学生管理利用的方式于国内大致相同,但是在自体管理软件的使用上却大都是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具有独立的子系统,从而实现了本校学生管理的自动化管理模式。通过和国外的学生管理系统的比较可以得出,由于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多层次性等特点,实现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选择特色、设计特色、创造特色,从而实现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学校特色发展非常重要,科学定位决定了高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是高校制定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高等教育的结构是复杂的,科学定位要从这一复杂结构的不同层面选择自己的坐标,所以要设计出一套完全适合各个高校的学生管理系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针对高校教务的管理工作主体流程的需要开发设计是完全可行的。建立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基础。所谓好的管理基础,指的是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与企业管理相比,我国的学校管理在这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校园网络的建成,高校各个部门都采用了计算机作为辅助的管理手段,开发了各类的管理系统作为支持。目前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以及学生管理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在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管理理念。但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在建设初期没有IT全局战略和方向,缺乏一个标准的IT环境,所以建立起来的各个系统是分散的。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比如人事管理系统负责管理有关教师的信息,但是在财务、设备、学生管理系统中同样也都需要教师的信息。在现实世界中,各个系统都是相互交叉、相互调用的,但是在计算机软件设计实现中,由于编程语言的限制,使得各个系统无法相互直接进行调用,无法共享数据,只能通过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数据交换。这样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各系统间的数据无法及时更新。因此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的趋势是对现有的和将要开发的系统进行集成,使得各个系统能够共享数据,无缝衔接。信息只有集中统一,才能成为资源,才能为学校各部门所共享,达到其最大的效益。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主,学生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全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对教学资源使用进行配置,所以在整个校园信息化建设中,学生管理系统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学生管理系统,不仅仅对高校的整体教学资源进行了合理高效的管理,而且对学生管理的模式、管理的水平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专业知识和学院的实际需要相结合,调研和开发一个符合本学院的个性需求,对本学院的学生、教师、党团建设以及学生会信息进行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a. 实现对本学院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提升学院学生管理的水平。b. 简化学生管理的活动、梳理相关的业务流程,为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构建一个集中高效的平台。c. 降低教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让辅导员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提升管理质量的核心工作中来。d. 提升学院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次毕业设计将通过对经管学院的学生管理活动及业务流程研究和教师辅导员的需求调研,提出一套开发学院学生管理平台的思想和方法,并且结合数据库、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其它相关管理常识,针对学院的学生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拟定开发环境、开发方案、开发思路。1.4.1 系统主要组成模块a. 学生管理模块。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学生的成绩管理、学生选课功能b. 学院新闻管理模块。包括新闻和日常工作展示、统计和通报等、重要活动信息c. 系统管理员模块。系统管理员的添加、修改、删除,信息的操作1.4.2 系统开发思路 本文框架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 论文框架结构图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 技术理论与原理本文采用B/S结构浏览器/Web服务(Browser/Web Server)三层体系结构,是因为B/S模式是Intranet上一个典型的分布式计算机模式。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远程数据交互系统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多数管理信息系统都采用二层客户机/服务(Client/Server)模式(简称C/S模式),并用该模式实现与内联网(intranet)的数据交互。基于这种模式下的系统,其每个客户机端都必须安装必要的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相关的支撑驱动程序,才能对服务器进行访问,因此不能实现信息的web发布和远程数据交互。也不便于数据信息的充分交流。目前,采用客户机/Web服务器(Browser/Web Server)体系结构(以下称B/S结构)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B/S结构中最典型的是三层结构,三层结构中浏览器主要是便于用户浏览页面,Web服务器进行系统和应用的逻辑处理,数据库服务器提供一定结构的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维护。下图2.1为三种不同的(B/S)计算模式: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浏览器Web服务器浏览器Web服务器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a.两层结构 b.三层结构 c.四层结构图2.1 浏览器/Web服务器(B/S)计算模式2.1 B/S结构概述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客户端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它具有以下优点:a. B/S模式简化了客户端,使用方便、界面友好,可节省应用系统开发的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它无需像C/S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端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而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客户机的硬盘空间与内存,而且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网络结构更加灵活。b. B/S模式简化了系统的开发,整个系统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好。系统的开发者无须再为不同级别的用户设计开发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只需把所有的功能都实现在Web服务器上,并就不同的功能为各个组别的用户设置权限就可以了。各个用户通过HTTP请求在权限范围内调用Web服务器上不同处理程序,从而完成对数据的查询或修改。c. 相对于C/S而言,B/S的维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B/S三层体系结构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B/S模式使用户的操作变得更简单,采用B/S模式时,客户端只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浏览器软件。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操作层的人员都无需培训,就可以直接使用。d.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高,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2.2 ASP技术 2.2.1 ASP概述活动服务器网页(Active Server Pages),由微软公司开发的服务器端运行的脚本平台,它被Windows下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IIS)的程式所管理。ASP,也就是Active Server Page(活动服务器网页),是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开发平台。ASP是建立交互式站点的一个快速、强大而稳定的WEB应用程序服务器和程序语言,而且是免费的。利用ASP,你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将服务器、浏览器和数据库技术相集成,建立强大的、高度可扩展的WEB应用程序,而且,它可嵌入到 HTML中。使用ASP,可以将HTML页、脚本命令以及COM组件组合在一起,创建交互式网页或者功能强大的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并且开发和修改文档也非常简单。五个组件包括:a. Application:在一个 ASP-based application 让不同使用者共享资讯。 b. Request:从使用者处理取得资讯 c. Response:将资讯送给使用者 d. Server:提供一些 Web Server 的工具 e. Session:储存在一个 session 内使用者的资讯 要运行一个ASP程序,必须先安装Web服务器,设置好虚拟目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使用虚拟目录,否则ASP程序就不能正常运行。一个ASP文件相当于一个可执行文件,因此必须放在Web服务器上有执行权限的目录下。当浏览器向Web Server请求调用ASP文件时,就启动了ASP。Web服务器开始调用ASP,按顺序读取被请求的.asp文件内容,执行每一个命令,然后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并送到浏览器。通过ASP内置的对象、服务器组件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而且用户还可以开发或利用其它服务器组件完成专门的任务。2.2.2 ASP工作原理 与常见的在客户端实现动态主页的技术如Java applet、ActiveX Control、VB Script、JavaScript等不同,ASP中的脚本程序是由服务器来解释执行的,执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浏览器,而客户端技术的脚本程序则是由浏览器来解释执行的。ASP的工作原理如图2.2所示:图2.2 ASP工作原理图利用ASP,可以把HTML文本、脚本命令及ActiveX组件混合在一起构成ASP页,实现对Web数据库的访问。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ASP网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并返回用户端。2.3 数据库技术在动态网页的设计中,常用数据库向Web服务器提供数据,采用一种三层客户端/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即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Browser/Web Server/Database Server,简称B/W/D)结构。它是一种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由传统的二层Client/Server(简称C/S)结构变化或改进而来的三层Client/Server结构在Web上应用的特例 。B/W/D三层体系结构如图2.3所示。客户机浏览器Web服务器请求页面URL数据库服务器运行脚本程序序显示结果产生HTML文件执行SQL查询返回查询结果HTML文件SQL查询查询结果图2.3 B/W/D三层体系结构用户通过URL向Web服务器请求页面,Web服务器运行脚本程序并通过SQL查询调用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数据,数据库服务器执行查询后将查询结果返回到Web服务器,脚本程序产生特定格式的HTML文件,客户端接收到HTML文件后由浏览器将结果显示出来。本系统设计采用的数据库服务器是Microsoft Access 2003。2.3.1 Access简介Access 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的桌面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是Office系列应用软件之一。它提供了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种用来建立数据库系统的对象;提供了多种向导、生成器、模板,把数据存储、数据查询、界面设计、报表生成等操作规范化;为建立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方便,也使得普通用户不必编写代码,就可以完成大部分数据管理的任务。Microsoft Access在很多地方得到广泛使用,例如小型企业,大公司的部门,和喜爱编程的开发人员专门利用它来制作处理数据的桌面系统。它也常被用来开发简单的WEB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都利用ASP技术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运行。比较复杂的WEB应用程序则使用PHP/MySQL或者ASP/Microsoft SQL Server。a. 表(Table)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是创建其他5种对象的基础。表由记录组成,记录由字段组成,表用来存贮数据库的数据,故又称数据表。 b. 查询(Query)查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记录,按要求筛选记录并能连接若干个表的字段组成新表。 c. 窗体(Form)窗体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浏览、输入及更改数据的窗口。还可以创建子窗体显示相关联的表的内容。窗体也称表单。 d. 报表(Report)报表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类汇总,然后打印出来,以便分析。 e. 宏(Macro)宏相当于DOS中的批处理,用来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Access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供用户选择,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f. 模块(Module)模块的功能与宏类似,但它定义的操作比宏更精细和复杂,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程序。模块使用Visual Basic编程。2.3.2 数据库连接技术开发ASP应用程序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连接数据库、查询数据库和操作数据库。为了实现这些操作,需要ASP中与数据库打交道的组件ADO(Active Data Objects)的参与和应用。ADO技术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最新的数据库连接技术,利用它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对数据库(SQL Server,Access,Oracle,Sybase等)的查询,存取操作,它代表了数据访问方法的未来,是统一数据访问的一个基本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是一组优化的访问数据库专用对象集,为ASP提供了完整的站点数据库访问解决方案。它可作用于服务器端,以提供含有数据库信息的主页内容。通过执行SQL命令,让用户在浏览器画面中输入、更新和删除站点服务器的数据库信息。 ADO使用内置的RecordSets对象作为数据的主要接口。ADO可使用 VBScript、JavaScript语言来控制对数据库的访问,以及查询结果的输出显示。 ADO对象是一个集合,在其中包含了Connection对象、Recordset对象和Command对象,还有Errors、Properties、Fields、Parameters四个集合,这四个集合中分别包含Error、Property、Field、Parameter四种对象。在ASP中通过ADO访问数据库,一般要通过以下四个步骤:a. 创建一个到数据库的Connection。b. 查询一个数据集合,即执行SQL,产生一个Recordset。c. 对数据集合进行需要的操作。d. 关闭Connection。本系统在建立数据库连接时采用的方法是先建立一个名为conn.asp的页面,在该页面中将数据库连接的代码写入,当用户需要增加、修改、删除和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就直接用来调用该页中数据库连接的代码就可以了。数据库连接的关键代码是:dim conn /*定义新连接*/dim connstr /*连接字符串*/connstr=DBQ=+server.mappath(./data/xin.mdb)+;DefaultDir=;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 /*连接字符串赋值,包含数据库路径、数据库驱动类型*/set conn=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 connstr /*打开新建立的连接*/3 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3.1 开发背景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全部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建设,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采用相应的应用软件对提高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现有的校内网面向的是全校的师生和组织机构,由于服务人群众多、网速有限,有时难以访问;而且在满足经管学院的特殊需求时,难以实现兼顾。 随着学院学生数量增加,学生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给学院的日常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继续采用以前的人工方法,不仅增加教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导致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质量下降。学院急切需要学院学生管理系统来规范学生的档案信息,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有必要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3.2 可行性分析系统的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考虑。对于学校管理系统应着重分析其社会效益。重点考虑设计的系统在投入运行后对信息的及时提供程度,管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程度,劳动强度降低程度,用户查询和使用信息方便程度,辅助管理人员决策程度等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设计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是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作为分析平台,充分考虑到学院现有的办公条件和设施(包括网络、计算机、打印机等)和学院领导对系统开发各个方面的支持及全力配合,吸取相关的教育管理软件的优势,选择有普遍性的开发工具,很大程度上可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在预算内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技术可行性研究指客户提出的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从技术的角度研究实现系统的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关键,主要研究新系统所需关键技术开发人员是否已具备。现今的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其中有熟悉信息管理及网络技术的教授,熟悉数据库开发与网络开发的老师和学生,有熟悉学生管理业务的学院管理人员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支持配合,己具备开发本软件的条件。目前,电子科大成都学院的校园网规模已覆盖全院各教学楼、办公楼,为网上数据交换提供了现成的信息通道。为综合学院学生管理系统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运行可行性分析指新系统运行后给现行系统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进行估计和评价。同时还应考虑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补充,分析在给定时间里能否完成预定的系统开发任务等。本系统完成后可以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网络数据库的设置,使信息能作到一次录入,处处共享,减轻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因此在系统的调查和分析阶段也能得到他们的积极支持。另外,学院教务处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比较熟悉,在系统开发完成之后只需对办公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就能够很快地掌握和熟练应用,部分办公人员不仅熟悉业务,并且懂得软件开发,可以参与简单的日常系统维护工作。3.3 系统的功能需求本设计的目标是使该系统具有对学生个人信息、课程信息、所选课程信息进行管理及维护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个人信息、考试成绩查询以及完成选课功能。本系统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功能需求包括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和学生对功能的需求两部分。3.3.1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管理员权限最大,可以对学生、班级、课程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如下:a. 有关学生信息的浏览,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入学时间、所在班级、籍贯及备注信息。b. 学生信息的添加(本系统由管理员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c. 班级管理信息的浏览,包括班级设置、年级信息等,班级管理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d. 教师信息的添加(本系统管理员对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教师权限的修改(管理员可将教师的权限设为管理员)。e. 学校基本课程的浏览,包括课程名、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和课程具体描述;学校基本课程的添加,修改,删除。f. 学生成绩信息的浏览与统计,可按成绩具体范围(如系、班级等)、课号、年度、 统计内容等方面对成绩进行统计;学生成绩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g. 学生选课信息的管理,包括修改与删除及学生选课人数的统计。h. 新闻中心的管理。新闻的添加修改,模板的编辑修改。3.3.2.学生对功能的需求学生只是利用此系统进行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查询、输入等,不必多关心其他内容,学生对功能的需求如下:a. 浏览、修改个人基本信息,具体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学号、民族、出生日期、籍贯、所在班级、备注等。b. 学生登录系统后,浏览个人成绩信息。c. 浏览课程信息,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名、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和课程具体描述。d. 学生利用此系统选修课程,在选课过程中,学生可查询待选课程的基本信息及教师情况,浏览个人的选课情况及个人成绩信息。3.4 系统的性能需求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a. 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本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企业对信息处理的需求。由于本系统的各种数据对于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举足轻重,因此其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功能和性能。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采用一定的数据验证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b. 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为以后系统的对接做好接口。c. 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本系统是直接面向业务操作员的,而使用人员往往对计算机并不时非常熟悉。这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和中文信息的界面,针对用户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要提供足够的在线帮助,缩短用户对系统熟悉的过程。d. 系统的标准性系统在设计开发使用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硬件、软件。所有这些都要符合国际软件行业标准。例如在开发中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系统、开发工具都必须符合通用标准。如规范的数据库操纵界面、作为业界标准的TCP/IP网络协议及ISO9002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规范等。4 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4.1 总体设计目标系统规划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面对庞大的信息量,要做到对学生的各类信息有准确、快速了解,有科学的统计和快速的查询,在这样的形式下需要有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4.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是系统分析中的基础环节。系统功能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基础上完成的。依据西安工业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况,并采纳有关专业管理人事的意见和建议,对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设计有:a. 学生管理模块: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学生的成绩统计,选课管理b. 学院新闻管理模块:包括日常工作展示、统计和通报等、重要活动信息c. 系统管理员模块:系统管理员的添加、修改、删除,信息的操作如图4.1所示: 图4.1系统业务流程图4.3 系统逻辑模型为了实现整个系统,仅仅用文字来描述信息的流动和存储还远远不够,还要进一步调查分析,舍去物质流,抽象出信息流,绘制出数据流程图,并对各种数据的属性和各项处理功能进行详细分析,本系统主要以功能结构图、E-R图为和数据流图为主要描述工具来勾画系统的概貌。4.3.1 系统功能结构图系统功能结构反应了一个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以及功能结构或模块间的关系.本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和功能分析设计功能模块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同时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设置不同的功能权限,学生可以查询成绩、选修课程、修改个人信息,教师录入成绩,管理员管理用户和新闻信息。如图4.2所示: 图4.2系统功能结构图4.3.2 系统数据流图数据流图(DFD,data flow diagram),是采用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和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的表达工具,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本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下图4.3所示:图4.3 顶层数据流图 本系统的第二层数据流图,如下图4.3所示: 图 4.4 第二层数据流图4.3.3 E-R图E-R图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实体型、属性和联系。a. 系统的E-R图。三种操作员:教师授权成为管理员,管理员管理学生和教师用户,教师可以管理学生成绩,学生可以查看个人成绩和选课。如图4.5所示:图4.5 系统E-R图b. 各实体的属性值。(1) 学生(用户ID,学号,用户名,真实姓名,性别,密码,出生日期,专业,班级,家庭电话,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电子邮箱,家庭住址,邮政编码,专业代码,系别)(2) 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编号,用户名,真实姓名,性别,密码,出生日期,职称,职务,所在专业,所在教研室,家庭电话,联系方式,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备注,权限)(3) 管理员信息(管理员ID,管理员用户名,密码,管理员权限类型)(4) 课程信息表(学生学号,课程名称,分数,学分,是否已选修)(5) 新闻信息表(标题,内容,类型标题,类型编号,网页名称,内容,作者)(6) 新闻类型信息表(类型标题,类型编号,名称名称,创建时间)6 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测试、运行和维护5 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详细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所需的局部数据结构。详细设计的目标有两个:实现模块功能的算法要逻辑上正确;算法描述要简明易懂。传统软件开发方法的详细设计主要是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法。详细设计的表示工具有图形工具和语言工具。图形工具有程序流程图、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图、NS)图。语言工具有伪码和 PDL(Program Design Language)等。5.1 各功能模块数据流图5.1.1 登录程序流程图登录界面包括学生登录和教师登录界面。所有用户登录都要进行身份的验证,通过身份的标志确定不同的用户权限和功能界面。如图5.1所示:图5.1登录程序流图5.1.2 用户注册程序流程图注册界面包括学生注册和教师注册,注册时都要输入学号和教师编号,以此来确认学生和教师身份的合法性。如图5.2所示:图5.2注册程序流程图5.1.3 成绩管理程序流程图成绩管理为教师和成绩录入员具有的权限。首先要确认用户身份是否可以执行管理权限,进入成绩录入界面后,输入学号、学分、成绩即可录入成绩,录入成绩后进入成绩核对界面,输入查询条件,在查询界面修改成绩。如图5.3所示:图5.3成绩管理程序流程图5.1.4 用户管理程序流程图.管理员可以查看用户信息,并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如图5.4所示:图5.4用户管理模块流程图5.2 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5.2.1 开发环境a. 操作系统:Windows XP b. 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 6.00c. Web服务器:Microsoft IIS(即 Microsoft 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5.0,可作为管理系统的 Server端的开发和测试平台。 d. 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 Access 2003,它提供了对高效的存储过程和灵活的用户自定义函数的支持,并在核心层实现了数据完整性控制。 e. 开发工具:Mi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中文版,方便快捷的创建高质量的可视网页,自动生成全部的HTML代码。5.2.2 运行环境a. 服务器运行环境B/S 结构系统的运行规模、稳定性等特性主要取决于服务器端的软硬件配置和网络系统的配置,如果采用三层 B/S 结构,则需要 Web 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联合作为服务器。 b. 客户端运行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