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7946-1987 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的安装和安全运用》这一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的设计、安装、运行及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要求,旨在保障人员安全、防止非法入侵同时确保设备正常运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展开说明: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提供物理屏障和/或电气威慑为目的,通过非致命性电击阻止动物或人非法侵入的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系统。

  2. 基本要求: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应设计合理,结构坚固,能承受预期的环境条件和外力影响,同时确保电气性能稳定可靠,避免对人员和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材料与组件:标准对构成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的材料(如导电线、支柱、绝缘子等)有明确的质量要求,确保这些材料耐候性强、绝缘性能良好且不易老化损坏。

  4. 安装规范

    • 围栏线路应平直、紧绷,避免松弛导致触碰。
    • 支柱的间距、埋设深度需根据地形、土壤类型等因素确定,确保稳固。
    • 绝缘子的安装要确保良好的电气隔离,防止短路。
    • 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告知存在电击风险。
  5. 电气安全

    • 输出电压和能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 需配置合适的漏电保护和短路保护装置,确保异常时迅速切断电源。
    • 定期检测电气性能,确保系统运行在规定参数内。
  6. 维护与检查:规定了定期维护检查的周期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查围栏线是否断裂、支柱是否稳固、电气部件功能是否正常等,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7. 应急处理:标准还涵盖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流程,如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断电,并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救护措施。

  8. 培训与意识提升:强调对安装、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重要性,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87-06-10 颁布
  • 1988-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7946-87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的安装和安全运用(pdf 5页).pdf_第1页
GB7946-87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的安装和安全运用(pdf 5页).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7946-87带电铁丝网和电围栏的安装和安全运用(pdf 5页).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带 电 铁 丝 网 和 电 围 栏 的 安 装 和” D C 钾 胡 4 . 沪 安全运用G s 7 9 4 6 - 8 7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a n d s a f e o p e r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l y e n e r g i z e d e n t a n g l e m e n t s a n d e l e c t r i c f e n c e s 本标准适用于保卫用带电铁丝网, 牧用电围栏及动物自然保护区用电围栏( 以下简称电网和电围栏) 的安装和安全运用 。1 术语 以下术语适用于本标准。1 . 1 带电铁丝网( 电网) e l e c t r ic a l l y e n e r g i z e d e n t a n g l e m e n t 用于防止人体逾越的带电障碍物, 由工频电源、 电源引线、 铁丝网、 接地装置和信号装置等组成。1 . 2 电围栏 e l e c t r i c f e n c e 用于防止牲畜或野生动物逾越的带电障碍物, 由脉冲电源、 电源引线、 铁丝网、 接地装置和信号装置等组成 。1 . 3 铁丝网 e n t a n g l e m e n t 电网或电围栏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铁丝( 或刺铁丝) , 针式绝缘子和支柱等组成。1 . 4 防护网 b a r r i e r 装设于电网一侧或两侧的不带电障碍物, 用于防止人体靠近电网。2 设计安装要求2 . 1 安装电网或 电围栏需 向公安部门申请 , 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2 . 2 电源设备应为专用( 低压爷 电网除外) , 高压公“ 电网使用工频( 5 0 H z ) 单相双卷变压器作为电源设备, 输出电压不高于1 . AV。 电围栏使用脉冲电源设备, 如从电力网受电时应附双卷变压器, 输出峰值电压不高于5 k V, 并满足下列技术指标: a 脉 冲宽度 : 小于或等于 0 . 1 s ; b 脉冲间隔 : 不小于0 . 7 5 s ; c 每个脉冲输出电量: 小于2 . 5 m C ; d . 输出电流瞬时值: 0 . 3 m s以上时小于3 0 0 m A; e 脉冲停止期的 续流平均有效值: 小于。 . 7 m A, ,指对地电压在2 5 0 V及以下。 , 指对地电压在2 5 0 V以上。国家标准局 1 9 8 7 - 0 6 - 1 0 批准1 9 8 8 - 0 3 - 0 1 实施 G B 7 9 4 6 一 8 7 以上技术指标的试验条件见附录A( 参考件) 。2 . 3 电源引线可用架空线或电力电缆。2 . 4 铁丝网一般由1 2 ( 0 2 . 8 ) 镀锌铁丝或1 4 ( 0 2 . 2 ) 多股刺铁丝和针式绝缘子组成 。2 . 5 装设在围墙上的高压电网, 其围墙高度不低于4 . 0 m( 从地面算起) ; 低压电网的围墙高度不低于2 . 5 m。 铁丝间距及底部铁丝与围墙顶部接地部分间距均为2 0 0 m m,2 . 6 装设在平地上的电网, 一侧或两侧应装防护网, 其高度不低于1 . 2 m, 铁丝间距及底部铁丝至地面的间距均为2 0 0 mm。防护网与电网的净距不小于9 5 0 m m。防护网应接地, 重复接地间距为5 0 m,2 . 7 电网支柱间距不大于 4 m, 电围栏支柱间距不大于 6 m, 每五根支柱挂“ 当心触 电” 警告标志一块 ,其图形及尺寸按G B 2 8 9 4 -8 2 ( 安全标志 的规定( 其中观察距离可取1 0 m) , 电网尚应悬挂红色信号灯,每五根支柱悬挂一盏, 并与警告标志位置错开。2 . 8 相邻近的电围 栏, 其相邻铁丝网间和相邻电源引线间的距离不小于2 m。如需将相邻的电围 栏间的空挡封死 , 应使用绝缘材料。2 . 9 电网和电围栏的铁丝网及其电源引线与公用道路边沿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 m,2 . 1 0 1 k V及以下的架空电力线与电围栏的架空电源引线不得交叉, 且水平距离至少2 m。 在1 k V及以下的架空电力线两侧( 从外侧导线算起) 2 m范围内, 电围栏铁丝网的高度不得超过2 m, 1 k 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与电围栏的架空电源引线不得交叉。 当该引线电杆高度不超过6 m时, 架空电力线与引线的水平距离应为1 0 m; 当引线电杆高度超过6 m时, 水平距离应大于1 0 m, 在1 k 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两侧( 从外侧导线算起) 1 0 m范围内, 电围栏铁丝网的高度不得超过1 . 5 m 。2 . 1 1 架空电力线与电网的最小距离如表1 所示。 表 1 架空电力线与电网最小距离一一2 . 1 2 通信线路外侧导线与电网和电围栏的铁丝网及其 电源引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 m,2 . 1 3 不得 以金 属栏杆 , 水管和电力或通信线路 的电杆作为 电网和电围栏的铁丝网及其 电源引线 的支柱。2 . 1 4 电围栏如从电力网受电时, 开关应能 自动跳闸 , 切断各极, 且分合位置明显。 在户外应与电力线路固定连接, 在户内允许用插接件连接。2 . 1 5 电围栏的电源设备不得装在谷场, 料场等易燃建筑物内。2 . 1 6 电网和电围栏的电源高低压侧应安装防雷装置( 避雷器或放电间隙等) , 防雷装置的接地线应与电源变压器金属外壳连在一起接地。 G B 7 9 4 6 一 8 7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2 . 1 7 应防止植物沿电网和电围 栏向 上生长, 铁丝与植物间最小距离为2 0 0 m m.2 . 1 8 为防止人体触及电源高压设备, 可在其周围装设栅栏、 网状遮栏或板状遮栏, 并挂“ 当心触电” 警告标志。 栅栏高度不低于1 . 2 m, 其最低栏杆至地面的距离, 和栅条间的距离不大于2 0 0 m m , 网状遮栏高度为 1 . 7 m, 网孔不大于4 0 m m X 4 0 mm.2 . 1 9 屋外1 k V及以上带电裸导体至接地部分净距为2 0 0 m m, 至栅栏为9 5 0 m m, 至网状遮栏为3 0 0 mm, 出线穿墙套管带电部分至屋外通道的路面为4 m( 见图1 ) , JC ( a ) ( b ) ( C ) ( 。 ) 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 ( b ) 带电部分至栅栏和网状遮栏; ( 。 )出线套管至屋外路面。 图 1 屋外带电设备安全距离示意图2 . 2 0 屋内1 k V及以上带电 裸导体至接地部分为7 5 m m, 至栅栏为8 2 5 m m, 至网 状遮栏为1 7 5 m m , 网状遮栏高1 7 0 0 m m, 至板状遮栏为1 0 5 m m, 无遮栏裸导体至地面为2 3 7 5 m m ( 见图2 ) ,75立 ( a ) ( b ) ( C ) ( a ) 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 ( b ) 带电部分至栅栏 , ( 。 ) 带电部分至网状遮栏和板状遮栏。 图2 屋内带电设备安全距离示意图图中: A 带电裸导体至板状遮栏1 0 5 m m, 至网状遮栏1 7 5 m m,2 . 2 1 在空气污秽地区, 对屋外电气设备应采取防尘、 防腐及提高绝缘强度等措施。2 . 2 2 周围环境温度低于绝缘油凝点时, 应在屋外充油电器底部装设加热装置。 积雪、 覆冰严重地区, 应尽量采取措施, 以防止冰雪引起事故。2 . 2 3 台 风经常侵袭或常年风速超过3 5 m / s 的地区, 应加强设备与基础的固 定。 G B 7 9 4 6 一 8 72 . 2 4 地震烈度超过 8 度的地区, 应采取抗震措施 , 如增设 固定支点 , 加强基础等 。2 . 2 5 海拔超过1 0 0 0 m的地区, 应选用适用于该海拔高度的电气设备。2 . 2 6 电围栏的接地应与电力线路的接地分开, 且至少相距1 0 m,2 . 2 7 电网和电围栏的接地体应至少埋深5 0 0 m m, 并埋设在潮湿的地方, 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 00 .2 . 2 8 接地体可采用垂直敷设的角钢、 圆钢、 钢管或水平敷设的圆钢、 扁钢等。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规格, 不应小于表2 所列数值 表 2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导土遥2 . 2 9 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电围栏, 其蓄电池室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蓄电池室应防火、 防酸( 碱) 、 防爆。 b 蓄电池室应通风良好, 最低温度不低于0 Co c . 蓄电池室应可排水。 d 为减少各个电池电解液的温度差异, 蓄电池室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并防止灰尘等侵人室内。 e 蓄电池与墙的距离为1 5 0 m m 相邻裸母线间、 裸母线与接地部分间的距离为5 0 m m, 母线支持点间的距离为2 m, f 蓄电池宜安装在耐酸( 碱) 的台架上, 各蓄电池与台架间垫以玻璃绝缘垫, 在蓄电池底座与玻璃绝缘垫之间还应垫以耐酸( 碱) 的纸垫。蓄电池台架与地面间也应垫以玻璃绝缘垫。3 运行要求3 . 1 电网和电围栏的操作和维护必须由合格电工担任。3 . 2 电源设备的操作部分应 由绝缘材料制成 。室内电源设备周围宜铺绝缘垫。3 . 3 在高压设备带电的情况下, 电工不得越过栅栏或遮栏从事修理工作。3 . 4 在高压设备接地而未停电的情况下, 在室内人体不得进人以故障点为中心, 半径为4 m的范围内;在室外人体不得进入以故障点为中心 , 半径为8 m 的范围内。 如需进入上述范围时 必须穿绝缘靴 , 接触设备的外壳时 , 应戴绝缘手套 。3 . 5 电源中断时, 在拉开有关刀闸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 不得触及高压设备或进人栅栏( 遮栏) , 以防突然来电。3 . 6 拉合高压刀闸应戴绝缘手套 , 拉合高压熔断器应戴护 目眼镜和绝缘手套 。3 . 7 应定期检修电网和电围栏设备。 变压器及脉冲电源大修后, 应做交流工频( 5 0 H z ) 耐压试验。 高压输出侧耐压标准为1 0 k V持续1 min , 低压输人侧耐压标准为2 k V持续1 m i n ,3 . 8 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对蓄电池应每周测量电池电压 、 电解液比重和液面高度 。 G B 7 9 4 6 一 8 7 附录A 电围栏脉冲电源试验条件 ( 参考件)A . 1 峰值电压试验A . 1 . 1 试验负荷为1 Mn的无感电阻和0 -0 . 2 I .F的可调电容组成的并联阻容电路。A . 1 . 2 将该试验负荷跨在输 出端子间, 调整电容使电压最大 , 从示波器看到的最大峰值电压应不高于5 k V。A . 2 输出电流试验A . 2 . 1 试验负荷为5 0 0 L Z 的无感电阻和。 - 0 . 2 f .F的可调电容组成的并联阻容电路A . 2 . 2 将该试验负荷跨在输出端子间, 调整 电容使输 出电流最大, 在0 . 3 m s以上时输出电流瞬时值应小于3 0 0 m A,A - 3 脉冲宽度及脉冲间隔试验A . 3 . 1 试验负荷同A . 2 . 1 , 接线及调节同A. 2 . 2 ,A . 3 . 2 测量从脉冲开始到瞬时值降为5 mA时的宽度, 应小于或等于0 . 1 s , 脉冲间隔不小于0 . 7 5 s ,A . 4 脉冲间续流试验A . 4 . 1 试验负荷 同A. 2 . 1 , 接线及调节同A. 2 . 2 .A . 4 . 2 测量相邻二脉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