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D 类功放的设计与分析姓名:陈剑专业:电子声像指导老师:戴鼎鹏2010-12-5、摘要: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各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自然特点,重点阐述了D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和脉宽调制方案。D 类功放采用脉宽调制技术来提高功放的效率,利用占空因数,建立了分析功放效率的数学模型;详细描述了D 类功放的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H桥的电路设计;列出了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不仅保证了功放的高效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音质效果。关键词:功放;脉宽调制;高效;音质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PAs description of PWM and operating principle of class-D audio Pas.In Class D Power Amplifie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technology is used to enhance its efficiency. The advantage of duty cycle is used to buil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analyzing efficiency. Three circuits of Class D Power Amplifier: triangle wave oscillator, comparator, H-bridge are presented. Some important methods are given. The technology improved the sound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power amplification; pulse width modulation; high efficiency; sound quality 第一章 音频放大器的概述1.1音频放大电路的回顾和展望随着晶体管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各项实用性指标和可靠性指标都有很大改善,并不断在向更大的输出功率,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更多的功能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如美国CROWN公司的MA-5000VZA功放,其最大输出功率可达4000W/8(桥接,单通道);完善的可靠性设计使它在苛刻的环境中可连续工作,使得生产者可作3年免维护的保证;插入可编程的输入处理模块USP3;可对12000台功放的工作状态进行程控调节和各种参数检测。各种完善的可靠性保护措施,使它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可与电子管功放媲美。晶体管功放具有许多宝贵优点,它的失真低于万分之一,但其音质听感总不如电子管功放那么逼真,细腻,尤其是在表现瞬态变化快而清脆的打击乐,弦乐和浑厚回荡的钢琴曲方面感觉最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欧洲有些专业公司开始研究晶体管功放与电子管功放之间的性能差异及解决办法。电子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需要的控制功率极微,开关速率很快。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需有较大的控制电流,转换速率较慢,这是最基本的差别。80年代中期欧洲首先推出了采用MOSFET音频场效应管功放。MOSFET场效应晶体管既具有晶体管的基本优点。但使用不久发现这种功放的可靠性不高(无法外电路保护),开关速度提高得不多和最大输出功率仅为150W/8等。90年代初,MOSFET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突破,出现了一种高速MOSFET大功率开关场效应晶体管。西班牙艺格公司(ECLER)经多年研究,攻克了非破坏性保护系统的SPM专利技术,推出了集电子管功放和晶体管功放两者优点结合的第3代功放产品,在欧洲市场上获得了认可,并逐步在世界上得到了应用。第3代MOSFET功放的中频和高频音质接近电子管功放,但低频的柔和度比晶体管功放差一些,此外MOSFET开关场效应管容易被输出和输入过载损坏。数字功放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进展一直较慢。1983年,M.B.Sandler等学者提出了D类放大的PCM(脉码调制)数字功放的基本结构。主要技术要点是如何把PCM信号变成PWM(脉冲调宽信号)。美国Tripass公司设计了改进的D类数字功放,取名为“T”类功1999年意大利POWERSOFT公司推出了数字功放的商业产品,从此,第4代音频功率放大器,数字功放进入了工程应用,并获得了世界同行的认可,市场日益扩大,最终将替代各类模拟功放。1.11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简介音频放大器已经有快要一个世纪的历史了,最早的电子管放大器的第一个应用就是音频放大器。然而直到现在为止,它还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前进。主要因为人类的听觉是各种感觉中的相当重要的一种,也是最基本的一种。为了满足它的需要,有关的音频放大器就要不断地加以改进。 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成为了电子设备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从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到作为娱乐设备的MP3播放器,已经成为差不多人人具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陆续将要普及的还有便携式电视机,便携式DVD等等。所有这些便携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音频输出,也就是都需要有一个音频放大器;另一个特点就是它们都是电池供电的,都希望能够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就是在这种需求的背景下,D类放大器被开发出来了。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能够在保持最低的失真情况下得到最高的效率。高效率的音频放大器不只是在便携式的设备中需要,在大功率的电子设备中也需要。因为,功率越大,效率也就越重要。而随着人们的居住条件的改善,高保真音响设备和更高档的家庭影院也逐渐开始兴起。在这些设备中,往往需要几十瓦甚至几百瓦的音频功率。这时,低失真、高效率的音频放大器就成为其中的关键部件。 1.12 音频放大器分类 长期以来,高品质音频放大器的工作类别,只限于A类(甲类)和AB类(甲乙类)。其原因在于过去只有电子管这样的器件,B类(乙类)电子管放大器产生的失真使它们甚至在公共广播用时都难于被人们所接受。所有的自称为高保真放大器均工作于推挽式的A类(甲类)。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出现和发展,放大器的设计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就放大器的类别而言,已不限于A类(甲类)和AB类(甲乙类)。这里将各种类别的放大器简介如下。不过需要指出,就目前来说用于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类别,A类(甲类)、AB类(甲乙类)和B类(乙类)这三类放大器仍覆盖着半导体放大器的绝大多数。1.A类(甲类)放大器 A类(甲类)放大器,是指电流连续地流过所有输出器件的一种放大器。这种放大器,由于避免了器件开关所产生的非线性,只要偏置和动态范围控制得当,仅从失真的角度来看,可认为它是一种良好的线性放大器。 A类放大器在结构上,还有两类不同的工作方式。其中一类是将两个射极跟随器相联工作,其偏置电流要增加到在正常负载下有足够的电流流过,而不使任一器件截止。这一措施的最大优点是它不会突然地耗尽输出电流,如果负载阻抗低于标定值,放大器会短期出现截止现象,在失真上可能略有增加,但不致出现直感上的严重缺陷。另一类可称作为控制电流源型(VCIS),它本质上是一个单独的射极跟随器,并带有一个有源发射极负载,以达到合适的电流泄放。这一类作为输出级时,需要在开始设计之前就把所要驱动的阻抗是多低搞清楚。2、B类(乙类)放大器 B类(乙类)放大器,是指器件导通时间为50的一种工作类别。这类放大器可以说是最为流行的一种放大器,也许目前所生产的放大器有99是属于这一类。由于大家比较熟悉,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3、AB类甲乙类)放大器 AB类(甲乙类)放大器,实际上是A类(甲类)和B类(乙类)的结合,每个器件的导通时间在50100之间,依赖于偏置电流的大小和输出电平。该类放大器的偏置按B类(乙类)设计,然后增加偏置电流,使放大器进入AB类(甲乙类)。 AB类(甲乙类)放大器在输出低于某一电平时,两个输出器件皆导通,其状态工作于A类(甲类);当电平增高时,两个器件将完全截止,而另一个器件将供给更多的电流。这样在AB类(甲乙类)状态开始时,失真将会突然上升,其线性劣于A类(甲类)或B类(乙类)。不过笔者认为,它的正当使用在于它对A类(甲类)的补充,且当面向低负载阻抗时可继续较好地工作。 4、C类(丙类)放大器 C类(丙类)放大器,是指器件导通时间小于50的工作类别。这类放大器,一般用于射频放大,很难找到用于音频放大的实例。 5、D类(丁类)放大器 这类放大器,其特点是断续地转换器件的开通,其频率超过音频,可控制信号的占空比以使它的平均值能代表音频信号的瞬时电平,这种情况被称为脉宽调制(PWM),其效率在理论上来说是很高的。但是,实际困难还是非常大的,因为200kHz的高功率方波是不是好的出发点尚不清楚;从失真的角度来看,为保证采样频率的有效性,必须将一个陡峭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插入放大器与扬声器之间,以消除绝大部分的射频成分,这至少需要4个电感(考虑立体声),成本自然不会低。此外,表现在频响方面,它只能对某一特定负载阻抗保证平坦的频率响应。 6、E类(戊类)放大器 这类放大器,是一个极端聪明的半导体技术应用,它在几乎所有工作时间内,通过的电压或电流是较小的,亦即功率耗散很低。遗憾的是,它仅用于射频技术,而不用于音频。 7、简介D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能读者都早就熟悉了A类、B类、AB类和C类放大器,其实所有这些放大器的区别只是在于静态工作点的选择。A类放大器具有最大的静态工作电流,也就是它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时候也会消耗电流,因而显然它的效率是最低的。但是,只要选择合适的工作点,它通常具有最低的失真。B类放大器则选择了50%的导通时间,它的效率肯定比A类放大器要高,但是失真也要严重很多。AB类放大器则是介于A类和B类之间。它的导通时间也是介于50%到100%之间。C类放大器是指那些导通时间小于50%的放大器,通常用于负载为调谐回路的射频放大器中。 D类放大器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放大器,其实称之为D类放大器似乎并不恰当。因为它并不只是放大器工作点的选择。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数字音频放大器”。似乎这个名称更为恰当。因为有一种D类放大器可以接收数字输入而省去D/A变换。 D类放大器所采用的技术其实就是脉宽调制技术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所谓脉宽调制技术也就是把模拟音频信号的幅度来调制一系列矩形脉冲的宽度。这样,一个模拟音频信号就变成了一系列宽度受到调制的等幅脉冲信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时候,要把信号放大,只要对这系列的脉冲信号放放大就可以了。而原来的模拟信号并不是包含在这个脉冲信号的幅度之中,而是包含在它的宽度之中。只要把这个放大以后的脉宽调制信号中所包含的低频分量滤出来就可以得到放大以后的音频信号。在没有信号的时候,输入信号就是对称方波。所以如果在放大的时候,幅度上产生失真并不会使原来的音频信号产生失真。在这种情况下的放大器就可以完全工作在开关状态。在开关工作状态,晶体管的效率是很高的。因为在完全导通的时候晶体管的电流很大但是压降很小(由其饱和电阻决定),而在截止的时候,加在晶体管的电压很高,但是流过晶体管的电流很小(只是其漏电流而已)。同时还可以使晶体管在没有音频信号时完全工作在截止状态,这样其效率就更高。这种脉宽调制可以用一个等幅三角波来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为了避免失真这个三角波的频率必须远高于音频信号的最高频率分量。 现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有电子管式功率放大器、晶体管式功率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等三种。目前,以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式功率放大器为主。电子管式功率放大器的生产工艺相当成熟,产品的稳定性很高,离散度极小。它的动态范围比较大,过负载能力强,不容易发生饱和削波失真;电路的负反馈深度较浅,也不容易发生瞬态互调失真。这些使电子管功放音色纯美动听。集成电路功放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大量涌现出来,它的突出优点是体积小、电路简单、性能优越和保护功能齐全等。晶体管功放是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它的谐波失真已经减少到0.5以下。场效应管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功率放大器件,它是一种噪音小、动态范围大的电压控制器件。另外它还具有负温度特性,音色和电子管机相似,保护电路简单。第二章 D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设计方案一:2.1工作原理D类功放设计考虑的角度与AB类功放完全不同。此时功放管的线性已没有太大意义,更重要的开关响应和饱和压降。由于功放管处理的脉冲频率是音频信号的几十倍,且要求保持良好的脉冲前后沿,所以管子的开关响应要好。另外,整机的效率全在于管子饱和压降引起的管耗。所以,饱和管压降小不但效率高,功放管的散热结构也能得到简化。若干年前,这种高频大功率管的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D类功放的发展。现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MOSFET已普遍运用于工业领域,特别是近年来UHC MOSFET已在Hi-Fi功放上应用,器件的障碍已经消除。 调制电路也是D类功放的一个特殊环节。要把20KHz以下的音频调制成PWM信号,三角波的频率至少要达到200KHz。频率过低达到同样要求的THD标准,对无源LC低通滤波器的元件要求就高,结构复杂。频率高,输出波形的锯齿小,更加接近原波形,THD小,而且可以用低数值、小体积和精度要求相对差一些的电感和电容来制成滤波器,造价相应降低。但此时晶体管的开关损耗会随频率上升而上升,无源器件中的高频损耗、射频的取肤效应都会使整机效率下降。更高的调制频率还会出现射频干扰,所以调制频率也不能高于1MHz。同时,三角波形的形状、频率的准确性和时钟信号的抖晃都会影响到以后复原的信号与原信号不同而产生失真。所以要实现高保真,出现了很多与数字音响保真相同的考虑。还有一个与音质有很大关系的因数就是位于驱动输出与负载之间的无源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工作在大电流下,负载就是音箱。严格地讲,设计时应把音箱阻抗的变化一起考虑进去,但作为一个功放产品指定音箱是行不通的,所以D类功放与音箱的搭配中更有发烧友驰骋的天地。实际证明,当失真要求在0.5%以下时,用二阶Butterworth最平坦响应低通滤波器就能达到要求。如要求更高则需用四阶滤波器,这时成本和匹配等问题都必须加以考虑。D类功放设计考虑的角度与AB类功放完全不同。此时功放管的线性已没有太大意义,更重要的开关响应和饱和压降。由于功放管处理的脉冲频率是音频信号的几十倍,且要求保持良好的脉冲前后沿,所以管子的开关响应要好。另外,整机的效率全在于管子饱和压降引起的管耗。所以,饱和管压降小不但效率高,功放管的散热结构也能得到简化。若干年前,这种高频大功率管的价格昂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D类功放的发展。现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MOSFET已普遍运用于工业领域,特别是近年来UHC MOSFET已在Hi-Fi功放上应用,器件的障碍已经消除。 调制电路也是D类功放的一个特殊环节。要把20KHz以下的音频调制成PWM信号,三角波的频率至少要达到200KHz。频率过低达到同样要求的THD标准,对无源LC低通滤波器的元件要求就高,结构复杂。频率高,输出波形的锯齿小,更加接近原波形,THD小,而且可以用低数值、小体积和精度要求相对差一些的电感和电容来制成滤波器,造价相应降低。但此时晶体管的开关损耗会随频率上升而上升,无源器件中的高频损耗、射频的取肤效应都会使整机效率下降。更高的调制频率还会出现射频干扰,所以调制频率也不能高于1MHz。 同时,三角波形的形状、频率的准确性和时钟信号的抖晃都会影响到以后复原的信号与原信号不同而产生失真。所以要实现高保真,出现了很多与数字音响保真相同的考虑。 还有一个与音质有很大关系的因数就是位于驱动输出与负载之间的无源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工作在大电流下,负载就是音箱。严格地讲,设计时应把音箱阻抗的变化一起考虑进去,但作为一个功放产品指定音箱是行不通的。实际证明,当失真要求在0.5%以下时,用二阶Butterworth最平坦响应低通滤波器就能达到要求。如要求更高则需用四阶滤波器,这时成本和匹配等问题都必须加以考虑。2.11整体框图D 类功放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系统和开关电源供电。音频信号全部信息被调制在PWM 信号的宽度变化中,功率管工作在饱和、截止两种状态,失真小,效率高。其工作原理是将模拟音频信号经PWM设备调制成数字信号;然后高效功率放大、低频滤波;解调信号后,驱动扬声器。为适应数字声源直接输出的脉冲编码调制(PCM)输入,一般机内还设置一个PCM/PWM 两种脉冲编程调制的转换装置。本文介绍的D 类功放其原理框图如图1 所示,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脉宽调制部分,输入的模拟信号经电压放大后,与固定频率的三角波相比较,比较器输出宽度被调制的高、低电平。第二部分是功率放大,PWM 信号控制H桥功率管的通/断,使电能驱动扬声器,产生声音。图1 中的电压放大电路可简单地通过运放来实现,本文不详细讨论,下面主要介绍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H桥等电路。2.12 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三角波的作用是用来调制音频信号,对此有两方面的要求。其一,调制后的信号可以被完整地恢复。根据Nyquist 采样定理,三角波的频率至少是音频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人类听到的声频范围是20Hz20k Hz,说明三角波的频率应在40 kHz 以上,为确保音频信号的采样,可取三角波的频率为65 kHz;其二,三角波要有稳定的频率和幅度,否则,调制后的脉宽会产生变形,从而降低音频输出的信噪比,音质变差,噪声增大。在高频的情况下,产生频率、幅度稳定的三角波,对一般的波形发生器来说很难实现,本设计选用了台湾凌阳公司的unsp061单片机,这种单片机的片内有两路DAC,可用其中的一路与图2 所示的电路直接相连。产生稳定频率的三角波。 图2 电压转换电路 图3 比较器、Schmitt 触发器unsp061 单片机输出三角波的软件编程可通过循环语句 (或者采用查表法)实现,但DAC 输出的是电流信号,必须用图2 所示的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实现电压转换。其中Rf 可调,以保证三角波的电压变化范围大于放大后信号的电压变化范围。2.13 比较器的设计比较器是带一个锁相环的脉宽调制电路,把三角波与音频信号比较,实现两者的调制,电路如图3 所示。调制后的电路与H桥的门控电路相连,地线被连接到公共地端。为了简单,音频信号以单一正弦信号u = 2U sinwt为例来说明PWM 信号。如图4 所示,当音频信号大于三角波信号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当音频信号小于三角波信号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值得注意的是:音频信号的幅值不允许大于三角波信号的幅值,否则,结果是一个错误的PWM 信号。如图4 所示,PWM 信号是一个数字脉冲信号,其脉宽的变化反映信号的全部信息,在正弦波的正半周时,正脉冲宽,负脉冲窄;反之,正脉冲窄,负脉冲宽;当正负脉冲等宽时,输入为0。脉冲信号的高、低电平控制H桥两组功率管的通/断,高/低两值之间的转换快慢决定两组功率管之间通/断的转换时间,所以,要求PWM信号高/低电平之间的转换时间要短,否则,输出到扬声器的信号会出现明显的交越失真,降低音频信号的失真度。比较器的实际输出如图5 所示,很显然不符合要求。为了缩短高/低电平的转换时间,在设计中,采用三个MM74C14 Schmitt 触发器来调整比较器输出的波形。MM74C14 的特点是磁滞现象和快速的转换特性。磁滞现象可使电路抗干扰能力增强;快速转换特性可使输出波形得到明显的改善,改善后的波形如图6 所示。如果只采用一片MM74C14,片中的电流大,芯片温度容易升高,因此,采用三片MM74C14,以减少每个触发器的电流,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运行时的温度。2.14 H桥与滤波电路H桥是由四个MOSFET 功率管构成,功率管的通/断由MM74C14 输出的PWM信号控制,从而控制通过扬声器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其原理图如图7 所示。其中A、B 是两组、共四个高频MOSFET 功率管,R、L 是扬声器的等效电路,与电容C并联构成低通滤波。当PWM信号为高电平时,A1、A2 导通,B1、B2 截止,电流从扬声器的正极流向负极;当PWM信号为低电平时,A1、A2 截止,B1、B2 导通,电流从扬声器的负极流向正极。功率管开关的频率等于PWM 信号的频率。整个H桥和滤波电路运行在大电压、大电流、大功率的环境下,与第一部分电路的电源无关。在设计中选用LMD18201 作为H桥,如图8 所示这种芯片附有一个散热片,即用来散热,也充当功率地;为了降低噪声,信号地和功率地都通过短且粗的导线连到散热片。 其中C1 是Ta 电容,以确保开关时有足够的电流供给H桥;C2、C3 是解耦电容,用来提高功率管的开关速度。H桥输出给扬声器的方波是PWM 信号的放大,经扬声器的滤波电路消除声频以上的高频信号,还原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在整个电路中用到三种电压:unsp061 单片机的电压是5 V;音频信号的放大电路、比较器采用10 V的双电源;H桥的电压是24 V。若采用常规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电路复杂、效率低,体积、重量大。由此,笔者采用开关电源,先把220 V 的交流电整流为高压直流电,然后经开关电路的精确控制分割,产生一种高压、高频的方波,最后经小型变压器变压、整流、滤波后输出所需直流电。因变压器线圈的匝数与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匝数越少,这样可以减少电源的重量和体积。在高频下,用型滤波可把方波转换为直流电,省略低效率的线性稳压电路,提高电源的效率。2.2 效率分析的数学模型第一部分电路运行在小功率的情况下,效率的高低无关重要,提高效率主要是第二部分电路,H桥的四个功率管总是工作在饱和/截止两种状态,在截止状态时,无电流,无能量消耗;在饱和状态时,内阻很小,等效电路如图9 所示。其中RS 是功率管的等效电阻,C 是很小的滤波电容,R、L 是扬声器的等效电路。为简便起见,设音频信号是单一正弦波: 其频率是f,周期是T,设该信号被频率是nf 的三角波所调制(n2),则PWM 信号是频率为nf 的方波,设一个周期内高电平的占空因数为ai(ai 1),则低电平的占空因数是1ai,负载中电流的波形可近似为PWM 波形的放大(L、C 很小),其占空因数相同,设其幅度为IO,则每一个周期T/n 中负载的平均电流是:电源提供的功率是:式中:EC 为电源电压负载消耗的功率:式中:UCES 为功率管内阻上的压降。电路的效率:由上式可知,功率管的饱和压降越小,效率越高;提高电源电压,可明显提高输出功率,也可提高效率,但处于安全考虑,只能适度。另外,由于开关信号和电磁干扰信号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所以实际值会略小于理论值。2.3 注意事项D 类功放采用脉宽调制方式,效率高,但设计者一般认为其音质不够理想。笔者认为,这并非理论上的问题,原因是制作不精细,对以下几方面考虑不周。(1)采用LC 振荡器产生的三角波,其幅度、频率都不稳定,甚至扭曲、变形。用来调制信号,使脉宽的变化不能真实反映信号的信息,引起输出噪声,甚至变声。(2)比较器输出的脉冲不理想,高低电平之间的转换时间太长,使H桥输出的波形产生较大的交越失真,导致音质生硬,不够圆润。(3)高频率MOSFET 功率管的饱和/截止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要快,这样可避免两组功率管同时导通或截止。( 4 )H 桥电路要进行有效的屏蔽, 以免MOSFET 功率管工作在大功率、高频率时,对外辐射电磁波,干扰音频信号。(5)可采用负反馈或局部负反馈来提高保真度。设计方案二.2.21设计条件设计一款额定输出功率为10 20W的低失真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要求电路简洁,制作方便、性能可靠。性能主要指标:输出功率:10 20W(额定功率);频率响应:20Hz 100kHz(3dB)谐波失真:1 (10W,30Hz20kHz);输出阻抗:0.16;输入灵敏度:600mV(1000Hz,额定输出时)2.22设计内容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某些电子设备中换能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矢量尽可能小,效量尽可能高。 功率放大器作为放大电路的输出级,具有一下几个特点: 1由于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向负载提供一定的功率,因而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幅度足够大; 2由于输出信号幅度较大,使三极管工作在饱和区与截止区的边沿,因此输出信号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3根据具体电路图计算电路参数4选取元件、识别和测试。包括各类电阻、电容、变压器的数值、质量、电器性能的准确判断、解决大功率放大器散热的问题。5了解有关集成电路特点和性能资料情况2.23双电源供电BTL音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用两块TDA2030 组成如图1所示的BTL功放电路,TDA 2030(1)为同相放大器,输入信号Vin通过交流耦合电容C1馈入同相输入端脚,交流闭环增益为KVC1R3 / R2R3 / R230dB。R3 同时又使电路构成直流全闭环组态,确保电路直流工作点稳定。TAD 2030(2)为反相放大器,它的输入信号是由TDA 2030(1)输出端的U01 经R5、R7分压器衰减后取得的,并经电容C6 后馈给反相输入端脚,它的交流闭环增益KVCR9 / R7/R5R9/R730dB。由R9R5,所以TDA 2030(1)与TDA 2030(2)的两个输出信号U01 和U02 应该是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即: U01UinR3 / R2 U02U01R9 / R5 R9R5 U02 U01 因此在扬声器上得到的交流电压应为: UY U01 -( -U02) 2U01 2U02扬声器得到的功率 PY 按下式计算: PY 4 PMONO BTL 功放电路能把单路功放的输出功率(PMONO)扩展4倍,但实际上却受到集成电路本身功耗和最大输出电流的限制,该电路若在VS14V工作时,PO28W。若在VS16V或18V(TDA 2030A)工作时,输出功率会增加,但调试中应密切注视两块电路输出端(脚 )的直流电平,它们对地的电平都近似为零,为了保护扬声器不被烧坏,通常要在扬声器回路中串联快速熔断丝。BTL电路元件清单(单声道)电容:1F122F20.22F22200F20.1F2电阻: 22K5 6802 11W2 二极管:1N40014 1N40044 电位器: 22K2.24、功率放大电路的测试基本内容注意:将输入电位器调到最大输入的情况。1测量输出电压放大倍数Au 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4v,输入信号1KH 70 mv(振幅值100mv),输出负载电阻分别为4和8。2测量允许的最大输入信号(1KH)和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4v,负载电阻分别为4和8。直流电源电压10v,负载电阻为8。3测量上、下限截止频率fH和fL测试条件:直流电源电压14v,输入信号70mv(振幅值100mv),改变输入信号频率、负载电阻为8。2.25.TDA2030简介: TDA 2030 是一块性能十分优良的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其主要特点是上升速率高、瞬态互调失真小,在目前流行的数十种功率放大集成电路中,规定瞬态互调失真指标的仅有包括TDA 2030 在内的几种。我们知道,瞬态互调失真是决定放大器品质的重要因素,该集成功放的一个重要优点。 TDA2030 集成电路的另一特点是输出功率大,而保护性能以较完善。根据掌握的资料,在各国生产的单片集成电路中,输出功率最大的不过20W,而TDA 2030的输出功率却能达18W,若使用两块电路组成BTL电路,输出功率可增至35W。另一方面,大功率集成块由于所用电源电压高、输出电流大,在使用中稍有不慎往往致使损坏。然而在TDA 2030集成电路中,设计了较为完善的保护电路,一旦输出电流过大或管壳过热,集成块能自动地减流或截止,使自己得到保护(当然这保护是有条件的,我们决不能因为有保护功能而不适当地进行使用)。 TDA2030 集成电路的第三个特点是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在现有的各种功率集成电路中,它的管脚属于最少的一类,总共才5端,外型如同塑封大功率管,这就给使用带来不少方便。TDA2030 在电源电压14V,负载电阻为4时输出14瓦功率(失真度05);在电源电压 16V,负载电阻为4时输出18瓦功率(失真度05)。该电路由于价廉质优,使用方便,并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款式收录机和高保真立体声设备中。该电路可供低频课程设计选用。第三章 电路板制作、调试及注意问题3.1 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电路板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原理图的设计,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理念。有必要熟悉设计电路板的基本过程。一般来讲电路板设计的基本过程可分为3个步骤:电路原理图设计,网络表的生成,PCB设计。由于此图较简单,在实验室我们能很快制作出电路板,下面我将制作电路板的详细过程列举出来:第1步:利用一个能生成图像的软件生成一些图像文件,比如用低版本的PROTEL组织SCH, 再利用网络表生成相应PCB图(不会PROTEL 的话,甚至是WINDOWS的画笔程序也行),以备打印。第2步:将PCB图打印到热转印纸上第3步:将打印好PCB的转印纸平铺在覆铜板上,准备转印。第4步:用热转印机加温(要很热)将转印纸上黑色塑料粉压在覆铜板上形成高精度的抗腐层。第5步:转印机加温加压成功转印后的效果!若你经常搞,熟练了,很容易成功。 第6步:准备好三氯化铁溶液进行腐蚀。第7步:注意不要腐蚀过度,腐蚀结束,准备焊接。第8步:清理出焊盘部分,剩下的部分用于阻焊。第9步:安装所需预定原件并焊接好。第10步:测试以验证其正确性。通过上面的方法能容易的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电路板,但是焊接完的电路成品的效果好坏取决于电路原理图设计的好坏以及制作出的电路板的好坏。3.11 原理图的绘制1、 启动Protel 99SE后,新建设计项目文件是设计图纸的第一步操作,然后建立原理图文件。2、 图纸页面设计是绘图前的准备工作,页面设计主要包括调入元件库,放置原件和调整元件位置。从元件库中找到元件进行放置是绘图最基本的前期工作。3、整体布局,要注意电路设计的规则,一般来说,从信号进入开始,电源在上地线在下且与电源平行,左端是输入端,右边是输入端,按信号流向摆放元件。4、进线和编辑是绘图的主要操作,包括放置导线,放置电源和地线,放置端口及网络接口,修改元件属性统一序号。5、 加入必要的文本注释,增强图纸的可读性,最后进行ERC电气规则检查,为PCB制作提供准备。综合以上讨论,利用protel 99软件画出双电源音频功率放大器原理图:3.12 PCB的绘制一、画出自己定义的非标准器件的封装库,将自己所画的器件都放入一个自己建立的PCB库专用设计文件。二、 设置PCB设计环境1、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版层参数,布线参数等等。大多数参数都可以用系统默认值,而且这些参数经过设置之后,符合个人的习惯,以后无须再去修改。2、规划电路版,主要是确定电路版的边框,包括电路版的尺寸大小等等。在需要放置固定孔的地方放上适当大小的焊盘。注意-在绘制电路版地边框前,一定要将当前层设置成Keep Out层,即禁止布线层。3、打开所有要用到的PCB库文件后,调入网络表文件和修改零件封装。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网络表是PCB自动布线的灵魂,也是原理图设计与印象电路版设计的接口,只有将网络表装入后,才能进行电路版的布线。在原理图设计的过程中,ERC检查不会涉及到零件的封装问题。因此,原理图设计时,零件的封装可能被遗忘,在引进网络表时可以根据设计情况来修改或补充零件的封装。当然,可以直接在PCB内人工生成网络表,并且指定零件封装。三、 布置零件封装的位置,也称零件布局。Protel99可以进行自动布局,也可以进行手动布局。如果进行自动布局,运行Tools下面的Auto Place,用这个命令,你需要 有足够的耐心。布线的关键是布局,多数设计者采用手动布局的形式。用鼠标选中一个元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住这个元件到达目的地,放开左键,将该元件固定。Protel99在布局方面新增加了一些技巧。新的交互式布局选项包含自动选择和自动对齐。使用自动选择方式可以很快地收集相似封装的元件,然后旋转、展开和整理成组,就可以移动到板上所需位置上了。当简易的布局完成后,使用自动对齐方式整齐地展开或缩紧一组封装相似的元件。提示-在自动选择时,使用Shift X或Y和Ctrl X或Y可展开和缩紧选定组件的X、Y方向。注意-零件布局,应当从机械结构散热、电磁干扰、将来布线的方便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先布置与机械尺寸有关的器件,并锁定这些器件,然后是大的占位置的器件和电路的 核心元件,再是外围的小元件。四、 布线规则设置,布线规则是设置布线的各个规范(象使用层面、各组线宽、过孔间距、布线的拓朴结构等部分规则,可通过Design-Rules的Menu处从其它板导出后,再导入这块板)这个步骤不必每次都要设置,按个人的习惯,设定一次就可以。在电路原理图的基础上,绘制PCB图如下:3.13 PCB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布线方向:从焊接面看,元件的排列方位尽可能保持与原理图相一致,布线方向最好与电路图走线方向相一致,因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焊接面进行各种参数的检测,故这样做便于生产中的检查,调试及检修(注:指在满足电路性能及整机安装与面板布局要求的前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工作总结教师
- 监理市场工作汇报
- 《论语十二章》课件
- 《西门豹》课件教学
-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总结课件
- 脑梗护理查房情景演练
- 事故案例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蝙蝠和雷达》课件
- 公司级员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公司级信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公路资料表格监理用表(A类表格)
- 卫生政策学课件第二版
- 道教学院考试试题2025及答案
- 共用道路纠纷协议书
- DB34T 5137-2025电化学储能液冷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 驾考宝典三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
-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2025年修订版
-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1200个高频
- 202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专题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