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地质研究工作室快速使用指南.doc_第1页
res地质研究工作室快速使用指南.doc_第2页
res地质研究工作室快速使用指南.doc_第3页
res地质研究工作室快速使用指南.doc_第4页
res地质研究工作室快速使用指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ResForm构架下的地质研究工作室快速使用指南西安海卓石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37目录概述1第一部分 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4第一章 准备数据和建立本地工区41.1 建立数据服务连接41.2 准备数据71.3 本地工区101.3.1 创建本地工区101.3.2 打开本地工区131.3.3 关闭本地工区14第二部分 单井综合分析16第二章 转换卡奔单井图16第三章 单井综合柱状图193.1 单井图的解释模式与绘图模式193.2 新建文档193.3 增加图道213.3.1 新建单个图道213.3.2 新建多个图道243.4 图道移动253.5 组合图道263.6 图面设置263.6.1 图框设置273.6.2 设置图面比例和图段273.6.3 道头高度调整273.6.4 单道列宽调整283.6.5 同时调整多道列宽283.6.6 调整图框外空白区域283.7 使用数据库导入与导出图道数据293.7.1 从数据库中提取或更新道数据293.7.2 道数据提交到数据库中303.8 模版323.8.1 建立模板323.8.2 应用模板333.9 在绘图模式下修饰单井图343.9.1 绘图模式与解释模式的切换343.9.2 插入自选图形343.10 将单井图复制为图片353.11 添加已有文档373.12 文档版本管理373.12.1 另存为新版本383.12.2 打开指定版本文档38第四章 各数据道属性设置与操作404.1 图道属性设置与操作404.2 深度道和海拔道设置与操作404.3 地层单位道、砂层组道、油层组道和产层段道的设置与操作404.3.1 道设置414.3.2 添加层414.3.3 移动层边界434.3.4 移动分层左右边界位置434.3.5 层删除444.3.6 层数据操作444.4 解释分层道的设置与操作444.4.1 道设置444.4.2 从粘贴板加载分层数据444.4.3 交互式添加(修改)解释分层454.4.4 扣夹层和清除夹层464.4.5 切分层与层合并474.4.6 删除分层474.4.7 分层道数据复制到粘贴板474.4.8 解释分层的四种绘制方法484.5 曲线道和离散数据道设置494.5.1 道设置494.5.2 图道名与图道标题设置494.5.3 设置刻度494.5.4 设置分层曲线读值方式504.5.5 设置曲线绘制式样514.5.6 设置杆状图绘制式样514.5.7 曲线左、右充填方法514.5.8 曲线间充填524.5.9 充填画刷和图案524.5.9 充填渐变颜色534.5.10 充填分层类图道的显示内容544.5.11 曲线读值554.5.12 曲线道数据复制到粘贴板564.6 岩性道设置574.6.1 岩性道设置574.6.2 岩性剖面显示式样584.6.3 增加岩性594.6.4 编辑岩性594.6.5 合并岩性604.6.6 复制岩性数据614.7 符号道设置614.7.1 符号图道设置614.7.2 在图道内添加符号624.7.3 调整符号大小624.7.4 复制符号数据到粘贴板634.8 试油数据道634.8.1 试油道设置634.8.2 添加试油数据634.8.3 设置试油层段显示方式644.8.4 试油层段左右边界调整654.8.5 复制试油数据到粘贴板654.9 射孔数据道654.9.1 射孔道设置664.9.2 添加射孔数据664.9.3 射孔层段的显示方式664.9.4 射孔层左右边界调整674.9.5 射孔数据复制到粘贴板674.10 取芯道设置674.11 岩样道设置684.11.1 岩样道设置684.11.2 添加样品位置684.11.3 样品显示设置694.12 图片道设置694.12.1 图片加载694.12.2 设置图片样式704.13 文本道设置704.13.1 在文本道内插入新层704.13.2 字体属性设置70第三部分 绘制地层对比图71第五章 卡奔多井图转换地层对比图71第六章 地层对比图746.1 新建地层对比图746.2 建立地层对比框架786.2.1 新建地层对比剖面786.2.2 在已有剖面中添加井816.3 对比槽82第七章 地层对比图操作827.1 截取井段827.1.1 在深度道上截取井段827.1.2 在地层道中截取对比层段837.2 连接分层857.2.1 按名称连接层857.2.2 手动连层877.2.3 层尖灭877.3 设置层的连接式样887.3.1 层内充填887.3.2 增加层分叉917.4 层拉平927.4.1 设置层拉平927.4.2 恢复真实海拔927.5 与单井图关联解释937.5.1 打开解释文档937.5.2 新建一个解释文档947.5.3选择一个已存在的解释文档947.5.4 从单井分析图返回对比图957.6 修饰地层对比图957.6.1 设置图面比例957.6.2 设置剖面的图上的井间距离967.6.3 设置井的绘制式样967.6.4 添加标注977.7 复制地层对比图为图片977.8 由地层对比图生成其它图表977.8.1 由地层对比图生成剖面图987.8.2 由地层对比图生成栅状图997.8.3 由地层对比图生成等值线图101第四部分 绘制油气藏剖面105第八章 卡奔多井图转换剖面图105第九章 新建剖面图与操作1099.1 新建文档1099.2 圆滑连接层1129.2.1 圆滑所有连接层1129.2.2 圆滑选中的层1139.2.3 拉直连接层1149.3 连接层的显示设置1159.3.1 连接层形态调整1159.3.2 层内充填1179.3.3 层内界面控制1189.3.4 设置层内两相过渡式样1189.3.5 设置不整合1199.4 层尖灭式样设置1209.4.1 拉出层尖灭1209.4.2 设置层尖灭1209.5 设置层延伸形态1219.6 设置井绘制样式1229.7 设置断层1229.7.1 添加断层1229.7.2 设置断层属性1239.7.3 增加断层线控制点1239.7.4 封堵流体和分隔岩性1249.8 设置斜井1259.8.1 加载井斜数据1259.8.2 设置斜井显示1269.9 在剖面图中加载地震剖面1289.10 复制剖面图为图片131第五部分 平面图132第十章 平面图13210.1 新建平面图13210.2 图层设置13410.3 数据生成平面图13510.3.1 加载工区井位13510.3.2 导入图元坐标13610.3.3 导出坐标数据13810.4 插入图框13910.4.1 插入图框13910.4.2 编辑图框属性14010.5 复制平面图为图片141第十一章 平面图图元14211.1 点状图元14211.1.1 插入井位14211.1.2 插入子图14211.1.3 插入文字14311.2 线状图元14311.2.1 添加和编辑线条14411.2.2 添加编辑断层14711.2.3 添加编辑构造轴线14711.2.4 添加编辑剖面位置14811.2.5 添加编辑等值线14811.2.6 添加编辑道路14811.2.7 添加编辑地层界线14911.2.8 添加编辑油气水边界15011.3 面状图元15011.3.1 插入序列点多边形15111.3.2 插入面积权衡图15111.3.3 插入多边形15311.3.4 插入圆滑多边形15311.4 插入等值线15311.4.1 导入等值线图样点的坐标数据15411.4.2 编辑等值线图15511.4.3 提取等值线图元15711.5 徒手绘制线和面15711.5.1 绘制线条15711.5.2 点绘线条15711.5.3 线图元生成面图元15811.5.4 连接线条158第六部分 自选图形的嵌入和编辑159第十二章 自选图形15912.1 文本框15912.2 图片16012.3 基本图形16112.4 标注16212.5 箭头16212.6 线条和多边形16312.7 图表16412.7.1 表格16412.7.2 饼图16612.7.3 直方图16812.7.4 交会图17312.8 石油地质图例18312.8.1 添加线段比例尺图例18312.8.2 添加单个图例18412.8.3 添加图例组18712.9 嵌入文档18812.9.1 嵌入平面图文档18912.9.2 嵌入剖面图文档19212.9.3 嵌入单井图文档194第七部分 绘图符号及分层属性配置196第十三章 绘图符号19613.1 绘图工具19713.1.1 矢量画刷19713.1.2 矢量画笔19813.1.3 自定义画刷图案19913.2 绘图符号20013.2.1 添加新符号20013.2.2 编辑符号大小和形态20113.2.3 编辑图案显示属性20213.3 分层定义20213.3.1 分层类型定义20313.3.2 地层单元及层组定义20313.4 属性定义204第八部分 数据服务206第十四章 数据服务20614.1 配置数据服务20614.2 准备数据20914.3 加载单井数据21214.3.1 加载测井曲线21214.3.2 加载离散道数据21714.3.3 加载文本道数据21814.3.4 加载岩性道数据21914.3.5 加载解释分层道数据22014.3.6 其它道数据的加载22114.3.7 批量加载多井道数据22114.4 不同数据服务之间的数据迁移224附录226附录1 地质研究工作室图标索引表226附录2卡奔软件老图转换流程和注意事项235附录概述如果您是卡奔软件的老用户,用过卡奔单井软件(IntellExplore)和多井对比软件(BendLinkEx),那么,在这里可以找到您熟悉的操作风格。如果您还不太熟悉卡奔软件,那么也没关系,因为ResForm系统里的操作,都符合Windows操作系统标准,您要学习的只是基于ResForm架构下的地质研究工作室的工作流程。一ResForm是什么?ResForm是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工具开发的,用于构建和实现一系列应用软件系统的平台。这个平台基于本地和网络数据源,是一个协同与集群工作环境。ResForm构架由五个组成部分:公共配置、公共服务、公共成果管理、文档管理和安全认证体系。ResForm构架有三个管理机制:安全机制、文档版本管理机制和目录功能扩展机制。基于ResForm构架下的应用程序,有三种运行模式:本地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二基于ResForm构架下的地质研究工作室基于ResForm构架下地质研究工作室,依然保留着卡奔软件“好用、实用、耐用”的特点,重新构建了全新的地质研究工作环境,具有单井图、对比图、平面图以及综合图表的编绘能力,可以多人协作完成同一组研究任务。比早期的卡奔单井软件和多井对比软件应用领域更广泛,功能更完善,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1. 全新的软件平台,合成一个整套的地质研究环境老卡奔单井软件和多井对比软件是独立的研究绘图工具,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则是由整套工具组成的全新平台。除了单井和多井模块软件外,新增了地层对比模块、栅状图模块、平面图模块和综合编图模块,贯穿了油气田研究的全流程。2. 数据服务与工区,研究工作的基础配置与卡奔老软件不同的是,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所有工作,都是基于数据库的支持。所以要先准备好你的数据。但是你不必担心,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把所有数据都准备好,只要井位坐标,就可以开始你的工作。也许你同时要进行几个研究项目,那么,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就是分别建立不同的工区。每个工区有自己的数据服务,有自己的任务内容,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打开ResForm,做你今天要做的研究工作。3. 目录管理,帮你管理所有文档打开工区的任务窗格,有一个像资源管理器的目录列表,这个就是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所有工作内容。首先是配置列表,这里不仅可以随时定义各类符号,更主要是定义工区的分层,包括地层单元、砂层组、油层组、产层段以及解释分层,然后在整个工区的研究和绘图中使用。再向下看,是单井图、地层对比图、剖面图、栅状图、平面图以及综合图表的列表目录。仔细琢磨一下,这个目录列表,不就是你在这个工区的文档目录吗?是的,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工作,她会帮你管理每一张图表,而且可以有不同的版本。你可以非常快捷地找到你想要的每一张图,不会像卡奔老软件一样,时常出现因为项目繁多而到处找不到文件的尴尬。4. 统一的数据源和图形格式,保证着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效率你也许对卡奔两个老软件很熟悉,可能还抱怨过单井和多井软件之间数据不能完全共享,还有几个道也不一致。现在不必担心,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有了统一的数据源和统一的图形格式。单井解释研究做完,接着可以做多井对比分析,对比做完就可以绘油藏剖面,然后再接着做平面研究。如果发现前面的工作结果不合适,马上就可以回去修改,完了只需简单刷新一下,你的图表就是最新的研究成果了。5. 动态显示的工具栏,始终为你的操作导航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你会发现选中不同的操作对象,工具栏上的工具条也在不停的随之变化,出现的总是你需要用的那些按钮。这是因为ResForm采用了工具条动态显示隐藏技术,窗口上的工具条随着你选中的不同对象,自动显示或隐藏。跳动的工具栏按钮就像一个个指路牌,引导着你一步步完成操作。6. 操作更加灵活,也更加简单老卡奔软件之所以广受欢迎,除了明显的地质研究工具特点外,更多的人是喜欢老软件的操作简单和灵活。但当你试过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后,也许你会觉得老软件有点繁琐了,因为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少了许多对话框,大部分功能都是通过点击工具条上的按钮实现的,操作更加简单,更加灵活,更加细腻。7. 绘制综合图表,更方便,更漂亮也许你会对卡奔老软件心存一点点遗憾,就是单井或多井的成果图不能编辑到一起。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你可以完成从单井图到平面图的所有图形编绘,当然还包括常用的分析图表和综合编图,甚至还可以插入地震剖面,做井震研究。图形嘛,当然更漂亮。8. 以前的老文档,一个都不会浪费许多用户使用卡奔软件都有很多年了,积累了大量的卡奔软件老文档。不过你可以放心,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对这些老文档通吃,简单点击几下鼠标按键,就可以轻松把老文档转换过来,让你的新软件即刻拥有以前的历史资源。实际上不只是卡奔的老成果图可以用,还可以转换像MapGis这类第三方软件的成果图呢。相信当您试过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就不想再用以前的老软件了。还有更多功能在等待您的发现,还等什么,现在,让我们打开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一起在实际的应用中去体会这些变化吧。第一部分 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第一章 准备数据和建立本地工区在ResForm架构中,数据服务是基本组成部分。所有应用程序都基于ResForm统一的数据服务。因此,在开始地质工作研究室之前,要建立自己的数据服务。数据服务的数据源,可以使用网络数据源,也可以使用本地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如果是第一次使用,或者开始一个新的工区,那么就是需要建立一个数据服务连接。1.1 建立数据服务连接打开ResForm后,在窗口右侧的任务窗格内,在“数据”一栏内,有“配置数据服务”和“准备数据”两个选项,如图1-1所示。图1-11点击“配置数据服务”,打开“配置数据服务”窗口,有“新建”、“删除”、“测试”和“保存”、“关闭”五个按钮,如图1-2所示。图1-22点击“新建”按钮,弹出“新建数据服务连接”设置窗口,首先定义数据连接的名称,然后选择“使用本地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如图1-3所示。图1-33单击“新建”,打开“创建Microsoft Access数据文件”对话框,选择新建数据库的本地路径,然后在文件名内给出数据库文件名,按“保存”键,如图1-4所示。图1-44“确定”后,在“配置数据服务”对话框内,会出现刚刚建好的数据服务名称和位置。按“保存”后,数据服务就配置好了,如图1-5所示。图1-5数据服务配置完毕以后,就可以准备数据了。1.2 准备数据1选择数据服务点击任务窗格数据栏下的“准备数据”,打开准备数据下拉选项,选择已经建立的数据服务,如图1-6所示。图1-62建立油气田/区块按“确定”,打开“准备数据”窗口。在窗口内右上角,有一个“新建油气田/区块”按钮,点击后,打开“新建油气田/区块”对话框,分别填写油气田/区块和所属行政区域名称、区域构造位置,最后按“确定”,如图1-7所示。图1-73导入井位坐标油气田/区块建好以后,在准备数据窗口的左侧,会出现井位数据和井数据文件夹,右侧是数据列表。我们要做的是首先导入井位数据,如图1-8所示。方法是在井位数据窗口内打开右键菜单,选择从文件导入井位坐标数据,或者通过粘贴板粘贴井位数据。图1-8编辑井位坐标,内容包括井名、井别、完钻井深、纵坐标、横坐标、补心海拔等六项内容,如图1-9所示。图1-9加载井位坐标后,点击“提交编辑结果”,把井位数据提交到数据服务后,在左侧油气田名称下,就可以看到井名列表,如图1-10所示。打开右键菜单,还可以浏览示意井位图。图1-102加载其它道数据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井数据分为14个道类型和1个井身轨迹数据,加载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剪贴板加载道数据,另一个是直接从文件加载道数据。详细的数据加载方法请参阅第14章数据服务。1.3 本地工区在ResForm架构下,有两类工区,即本地工区和网络工区。本地工区基于本地数据服务,数据库采用Access,不配备安全管理。而网络工区具有严密的安全管理,并且连接网络数据库,需要专门的配置。因此,在本书仅介绍本地工区中的使用方法。1.3.1 创建本地工区当数据服务的“油气田/区块”建立之后,无论是否已将加载数据,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研究工区。1创建本地工区在任务窗格内单击新建工区,弹出“创建工区”对话框,如图1-11所示。工区类型选择“地质研究工作室”,然后单击“下一步”。图1-112创建工区名称和位置在“创建工区”对话框中,如图1-12所示。分别给出工区名称和工区创建位置,然后单击“下一步”。图1-123选择数据服务和油气田名称在对话框中,如图1-13所示。分别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数据服务和油气田名称,然后单击“下一步”。图1-134导入基本配置最后,分别导入已经配置好的符号文件,或者使用原始设置,完成创建工区,如图1-14所示。图1-14工区创建之后,自动进入打开工区页面,马上就可以开始工作了。1.3.2 打开本地工区1打开已有的本地工区当ResForm启动以后,直接从右侧任务窗格中,点击“打开本地工区”,弹出“打开本地工区“对话框,从文件目录中找到工区配置文件(*.rfm),打开工区,如图1-15所示。图1-15另外,还可以从菜单“文件”中,选择“打开”,然后“打开”对话框,打开工区配置文件。或者选择“最近的工区”,从最近打开过的工区列表中,选择工区配置文件。2查看工区中的内容打开工区后,在任务窗格中,可以看到以下栏目(如图1-16所示):(1) 配置:配置中包括了绘图工具、绘图符号、分层定义和属性定义等4各部分。这些配置,在这个工区内都可以调用,并且可以随时修改和新增加这些配置中的各类符合(详见第13章绘图符号)。(2) 单井分析图:存放单井分析图,是地质研究工作室的基础,可以在对比图、剖面图、平面图以及综合图表中被应用。(3) 地层对比图:在单井图基础上生成的对比成果图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下。由地层对比图可以生成油藏剖面图、油层栅状图和平面等值线图。(4) 剖面图:由单井直接生成,或者由地层对比图生成的剖面图的存放处。(5) 平面图:存放平面图,平面图可以由地层对比图直接生成,也可以重新加载井位坐标等数据,编制各种平面图。(6) 油层栅状图:由地层对比图生成,可以在3维显示。(7) 综合图表:在这里可以组合出任意式样的综合图表,而且可以随时根据单井图、对比图或剖面图刷新综合图。图1-161.3.3 关闭本地工区直接点击任务窗格中的“关闭工区”,弹出“关闭工区”对话框,选择“是”即可,如图1-17所示。图1-17第二部分 单井综合分析卡奔单井软件作为单井综合分析工具软件,已经成为广大地质研究工作者最常用的桌面软件,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卡奔单井软件已经很好用了,而且功能强大,新地质研究工作室有那些更好的改进和提高吗?做为一个全新的综合性软件,能像卡奔单井软件那样好学吗?以前用卡奔单井软件做了那么多成果图,还能用吗?那么,我们还是从建立单井柱状图开始,全面了解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吧。在地质研究工作室中建立单井分析图,有三种方法,都非常简单:第一种方法,转换卡奔单井软件的老文档,到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形成新的单井分析图;第二种方法,使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直接做单井分析图;第三种方法,导入已有的ResForm单井图。下面就给您介绍一下如何生成单井柱状图。第二章 转换卡奔单井图卡奔单井软件用了很多年了,每个用户手里都有大量成果图,都非常宝贵,不用就太可惜了。别担心,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兼容原卡奔软件形成的老文档,原文件转换到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后,图形格式、显示属性以及原图数据,均能保持一致,基本上不需要任何修改,就可以继续使用。那么我们现在开始,把原来卡奔单井软件中做好的成果图都转换到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去。1.在任务窗格的“单井分析图”上点右键,选择菜单里的“导入卡奔老单井图”,如图2-1所示,把目录中的所有要转换的单井文档都选中,如图2-2所示, 并打开它们。图2-1 图2-2 转换完成后,会弹出一个转换报告窗口,列出了所有老文档的转换结果,如图2-3所示。如果您对转换后的文档不放心,不妨保存一下“文档转换报告”。图2-3 现在,你再看任务窗格的“单井分析图”下,整个目录中的所有老单井文档,已经全部转换成了ResForm的地质研究工作室新文档,如图2-4所示。图2-4 第三章 单井综合柱状图在卡奔单井软件新建一张单井分析图,一般都是从添加图道开始,逐道添加,多少有点繁琐,虽然有模板功能,但使用上不太方便。试一试回退功能:原来只有一步回退,现在有24步回退,所以完全不要担心操作失误,错了再退回来嘛。由于ResForm具有统一的数据服务和统一的图道类型,无论单井还是多井对比,都使用一样的数据道。建立单井图,既可以逐个添加数据道,还可以从数据服务中,同时新加全部的数据道。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的模板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比以前好使多了。3.1 单井图的解释模式与绘图模式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单井图分为解释模式和绘图模式,在单井图窗口的左下角进行切换,。缺省为绘图模式。在解释模式下,图头保持不动,只有图道随深度上下滚动,而且不显示绘图模式下添加的各种标注,可以专心进行测井曲线的解释、油气水层划分等研究分析工作;切换到绘图模式后,整个图形都可以上下滚动,并且可以在图面任意位置添加自选图形,进行各种编图操作。3.2 新建文档1点击鼠标右键,打开位于右侧任务窗格中的“单井分析图”选项菜单,选“添加新图”,如图3-1所示。图3-1 2选择“添加新图”后,弹出的“创建单井分析图”对话框。在对话框中“图名”的文本框内填写单井图的名称;在“井名” 框内选择井名(这些都是数据服务中已经存在的井名);还可以从“模版”列表选择一个模板,如图3-2所示。图3-2 3选择模板后,按“确定”按钮,这张图就按模板格式完成了。如果不选择模板,单击“确定”按钮,新建后的文档窗口,如图3-3所示,就像一张画好图框的白纸,需要继续添加数据道。图3-3 3.3 增加图道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与卡奔单井软件相比,新增加了海拔道、地层单位道、砂层组道、油层组道和产层段道等5个新图道,另外,卡奔多井对比软件中试油数据道、射孔数据道,在新地质研究工作室中也设置成了统一的图道类型,这样,在新地质研究工作室中共有深度道、海拔道、地层单位道、砂层组道、油层组道、产层段道、测井曲线道、离散曲线道、文本道、岩性道、解释分层道、符号道、取芯数据道、试油数据道、射孔数据道、图片道和岩样道等17个图道类型。3.3.1 新建单个图道1在新建的单井柱状图文档窗口中逐个增加图道:(1)在工具栏打开“新建图道”下拉按钮,或在窗口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新建图道”,在菜单中选择图道类型,如图3-4所示。图3-4(2)选择要新建道后,弹出的对话框,如图3-5所示。图3-5在“数据道”下拉列表中选择数据服务中对应的数据(也可以不选);在“道名”栏内输入该图道的名称,图道名是这个图道的识别名称;在“标题”栏内输入该图道的标题,标题显示在图道头的标题栏内,可以与道名一致,也可以另外命名;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在文档窗口内生成新图道,如图3-6所示。图3-6 以同样的方式,逐个增加所需的全部图道类型,形成一张单井图。如图3-7所示。图3-73.3.2 新建多个图道在窗口内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上选择“新建多个图道”,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勾选需要添加的图道(这些图道都是数据库中已有的),如图3-8所示。图3-8单击“确定”后,新建图道自动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如图3-9所示。图3-93.4 图道移动在道头按下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到指定位置,松开鼠标,完成图道拖动。3.5 组合图道在卡奔单井软件中,虽然道的组合非常方便,但左、右道组合只有一层,组合标题也要通过右键菜单打开组合名称对话框内来填写,如果不熟悉,第一次往往找不到写组合标题的地方。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对此做了全面改进,左右道组合层数没有什么限制,组合后,直接在图栏内写组合标题名称。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各类图道都可以横向组合,而且相邻组合还可以再进行横向组合。曲线道仍然可以竖向组合。组合与解除,都通过工具栏中 “横排图道”、“竖排图道”、“组合图道”、“取消组合”四个按钮或右键菜单来实现。组合图道的操作方法是:(1)按住CTRL按键后,在用鼠标选择多个道头,然后点击工具栏中的“组合图道”按钮,OK了。(2)双击组合标题栏,直接在上边写组合名称。(3)对曲线数据道和离散数据道,选择组合图道后,先点击组合标题栏,再点击工具栏中的“竖排道头”按钮,还可以实现曲线道竖排效果,如图3-10所示。123图3-103.6 图面设置在卡奔单井软件中,图头标题、道头高度和图道宽度的调整,都是通过鼠标拖动完成的,让人略感不方便的地方,就是图面的设置,要在图面设置对话框中完成。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保留着用鼠标拖动调整图道宽度、道头高度的灵活特点,只要你注意光标在道头和边框的变化,就非常容易实现道头高度和图道宽度的变化,并且边框线形和边框颜色都丰富了许多。3.6.1 图框设置找到工具条上的按钮,在下拉菜单选项中,选择边框线形和边框颜色,图框就会按照你的选择变化。分割线的设置按钮就在旁边,同样可以设置各道边线的线宽和颜色。3.6.2 设置图面比例和图段在工具条的井号旁边,有深度比例尺设置,可以设置从1:50到1:5000的19个比例档次。如果想给出一个其它比例,可以在图框外空白处,通过右键菜单的“属性”选项,打开井的页面属性对话框,直接输入比例尺数字,如图3-11所示。图3-11图段设置有顶深和图长两个数据,填好后别忘了按回车键。如图3-12所示图3-123.6.3 道头高度调整在道头下边框处,当光标变为上下箭头后,按鼠标左键拖动,道头高度在窗口底部状态栏中显示。3.6.4 单道列宽调整在道的右边框上,当光标变为左右箭头时,按左键拖动鼠标即可。这里要注意的是,调整最后一列的宽度时,操作位置是在道头上的右边界处,因为道头以下,当鼠标放在图框上,调整的是整个图的宽度。3.6.5 同时调整多道列宽在工具条上有直接输入道宽数值的功能,所以你还可以统一设置道的宽度,方法是:按住Ctrl键,鼠标单击需要统一调整宽度的道,或者在道头上打开右键菜单,按“全选”,选择同类道,然后在工具条的道宽栏内输入一个宽度数值,再按回车键,如图3-13所示。图3-133.6.6 调整图框外空白区域1调整上下空白区高度在图框上下外空白区域,由2条虚线。按鼠标左键上下拖动,可以分别调整图顶和图底空白区的高度。2调整左右空白宽度按鼠标左键,左右拖动左边图框,可以调整图框左侧空白区域的宽度;在图的右边界,按鼠标左键左右拖动,可以调整图框右左侧空白区域的宽度。3.7 使用数据库导入与导出图道数据如果使用过卡奔单井软件数据库,你一定对使用数据库加载道数据,或将道数据导入数据库的操作留有印象。只不过那个小小的数据库功能比较有限,只能给卡奔单井软件提供简单数据服务,卡奔多井对比软件还不能连接这个数据服务。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与卡奔单井软件和卡奔多井对比软件相比,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完善的数据服务功能,数据库配置是ResForm运行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数据服务支持的是具体图道对象,不管这个图道在单井图中,还是对比图、剖面图中。在操作上,可以随时从数据库中加载更新图道数据,或将新的图道数据提交到数据库中。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两步操作就可以完成:点击工具条打开对话框,选择数据道后按确定。3.7.1 从数据库中提取或更新道数据直接点击工具栏上的“加载和更新图道数据”,在“加载更新道数据”对话框内选中需要加载的道数据,再点击“确定”,如图3-14所示。更新后,图上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一致。图3-143.7.2 道数据提交到数据库中操作与上述类似,点击工具栏上的“将图道数据提交到数据源” 图标,在“图道数据提交到数据源”对话框内选中需要提交数据的图道,点击“确定”,如图3-15所示。提交后,数据库中的数据被更新,与图上数据一致。图3-15 从其它工区添加到当前工区的单井图,或者是导入的卡奔老单井图,当进行图上数据提交到数据库操作时,如果数据库中没有对应井名时,会弹出“Resform提示”框,询问是否将该井数据提交到数据服务,如图3-16所示。图3-16 当选择“是”以后,弹出一个“编辑井位数据对话框”,这时,从数据服务的井名下拉列表中,选择一个对应的井名,或者重新录入一个井名,并同时录入井位坐标、补心海拔、完钻井深等数据,如图3-17所示。保存后,才能将图上数据提交到数据服务中。图3-173.8 模版使用绘图模板,曾是卡奔单井软件特点之一。但在卡奔单井软件中,模板的使用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只能在开始作图时使用,另外,卡奔单井软件没有模板管理功能,在使用中经常因为忘了模板存放路径,找不到模板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直接把模板保存在工区内,对模板使用没有了限制,不管是在开始,还是做图过程中,或者做完图之后,随时随地可以使用模板。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的模板不仅是图形格式,而且与数据库关联。采用模板做图可以做到快速成图,并且格式统一,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只需点几下鼠标。3.8.1 建立模板当一张单井图编辑完成之后,随时可以保存成模板,以方便以后使用。方法是:打开“文件”下拉菜单,选择“保存文档模板”项,弹出“保存为模板”对话框。这时给出模板名称,也可以从下拉列表中选择以前的模板名称,点“确定”保存,如图3-18所示。这里保存模板,不用考虑具体保存位置,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自动管理模板。建议给模板起名字的时候,要给出模板描述信息,这样在以后选择模板时,根据模板信息,就知道模板内容或式样。图3-183.8.2 应用模板模板应用与保存一样简单。在图框外点击鼠标右键下拉菜单中选择“应用模板”,再“打开模板”对话框中的模板名称列表,选择合适的模板,如图3-19所示,最后按“确定”,图形瞬间调整为模板式样。图3-19 当新建图使用模板时,可以按照模板式样,一步成图。在编图过程中,或编图完成后,随时模板,将正在编辑的图形改变成模板式样图形。3.9 在绘图模式下修饰单井图讲到现在,你也许会感觉到都是图道上的各种设置和操作。原来卡奔单井软件中,还可以在图上添加一些符号、标注、图例以及表格等等。现在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中,该如何实现呢?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把单井图分成两种模式,即解释模式和绘图模式,在解释模式下,你可以去全心做各种数据的解释和分析,努力做出一个一流水平的解释成果;在绘图模式下,就是考虑怎样编制出一个最漂亮的图,完美表达解释分析的成果。3.9.1 绘图模式与解释模式的切换细心的用户也许早已发现,在单井图窗口的左下角,有两个小图标,分别是“绘图模式”和“解释模式”,如图3-21所示。用鼠标左键点击这两个图标,两种模式随时切换。即使在解释模式下,只要有插入自选图形操作,系统会自动切换到绘图模式。图3-213.9.2 插入自选图形在ResForm窗口的底部工具条中,有绘图和自选图形两个菜单选项。在自选图形中,你会发现有许多内容,其中图表、石油地质和嵌入图形是ResForm特有的图形选项,如图3-22。图3-22在绘图模式下(即使在解释模式下,只要打开自选图形,也自动转入绘图模式),可以在图面上任意位置插入各种自选图形式样,具体包括文本框、图片等9个类别。插入自选图形的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先选中要插入的自选图形,然后在图面上拖动鼠标,形成一个插入区域,松开鼠标,便完成插入操作。最后对插入的图形进行修改、添加文字、锁定位置等一些修饰性操作。以插入标注为例,打开“自选图形”,在“标注”一栏,选择“圆角标注”,然后在图道任意位置,拖动鼠标,形成一个区域,松开鼠标后,便插入一个圆角标注框。之后可以改变这个标注的大小、位置、文字、颜色等,如图3-23所示。图3-23标注插入后,能够被锁定在某一深度点上,这个点可以在某个层上,还可以在曲线的某个刻度线上。当标注锁定后,图面比例尺的变化,都不回会影响定位点。关于自选图形的具体内容和使用方法,请参考自选图形一章。3.10 将单井图复制为图片卡奔单井软件将图形保存为图片的功能,方便了用户制作多媒体和成果文档,但是只能保存成位图(bmp)和增强型图形元源文件(emf)两种格式。Resform地质工作研究室中,任何图形都可以随时另存为图片,图片格式也增加到6种类型,可以方便插入的任意文档材料中。在图框外任意位置打开鼠标右键菜单,选择“另存为图片”,如图3-24所示。图3-24弹出“另存为图片”对话框,在保存类型列表中,共有bmp、emf、jpg、gif、png、tif等6种图片类型,如图3-25所示。图3-253.11 添加已有文档除了转换卡奔老单井图文档和新建单井图文档外,还可以直接添加已有的ResForm单井图文档。整个步骤只有两步:1在单井分析图上,打开右键菜单,选择“添加现有文档”后,弹出“添加文档”窗口。如图3-26所示。图3-262选择已有的单井图文档(*.wlp),可以单选或批量选择,然后按“打开”按钮,完成添加现有文档。文档添加后,可以将图上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对应的井中。3.12 文档版本管理 无论建立新单井图文档,还是导入其它单井图,在文件名上,都有一个版本后缀,缺省为“:V001”。Resform有一套完整的文档管理机制,有效解决版本之间相互调用和继承问题。在Resform中,文档由工作版本、默认版本和自定义版本三种版本类型。在工作状态缺省打开的就是工作版本,一般为工作阶段的中间版本。可以将工作版本释放为默认版本,或另存为或自定义版本。3.12.1 另存为新版本打开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弹出“另存为新版本”对话框,输入新的版本号和版本描述,确定后就保存为新的版本,文档名称的后缀也变为新的版本号,如图3-27所示。图3-273.12.2 打开指定版本文档在单井文档名称上打开右键菜单,选择“打开指定版本文档”,如图3-28所示。图3-28然后弹出“打开指定版本的文档”对话框,其中列出了单井图的版本名称、继承版本号、创建时间、版本描述等全部版本信息。从不同版本文档中选择要打开的文档,如图3-29所示。图3-29第四章 各数据道属性设置与操作4.1 图道属性设置与操作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一共有17个道类型,虽然图道类型比较多,但图道的显示属性设置方法都是一样的,当你选中不同的道,看到工具条上随之弹出的按钮图标的式样,你对它的含义肯定就猜出各八九不离十。如果不太确定,就把光标放在按钮上,看看这个按钮是什么提示。4.2 深度道和海拔道设置与操作 海拔道是新增的道类型,与深度道有相同的设置属性,如图4-1所示。在深度道工具栏上,可以设置主刻度和分刻度的式样和线性、颜色。图4-1 深度道的式样有4种,分别是无刻度线、刻度线居左、刻度线居右和刻度线贯穿。4.3 地层单位道、砂层组道、油层组道和产层段道的设置与操作许多使用卡奔单井软件和卡奔多井对比软件的用户,通常是用文本道,加载地层分层、砂层组、油层组以及产能段数据。虽然也能到达图面效果,但是操作起来也颇费时,因为文本道没有包含这些层段的属性,仅要保持层段颜色一致,就需调整一阵子。ResForm地质研究工作室新增了地层单位道、砂层组道、油层组道、产层段道这4个专业的分层图道类型。这4个图道类型,都可以在配置里对它们进行层段定义,然后只要在一个工区内,无论在单井柱状图,还是地层对比图、剖面图上,都具有统一的显示属性,名称和颜色始终保持一致。尤其是在做油藏剖面图的时候,地层分层会自动根据层名称连接,给编图带来很大方便和统一性。地层单位道、砂层组道、油层组道和产层段道的设置与操作类似,故放在一起介绍。4.3.1 道设置 单击道头,在工具栏上弹出该道的设置属性工具条,可以编辑“道名”和“道宽”,在“层名”下拉列表中选择数据服务中已配置的名称,如图4-2所示;图4-24.3.2 添加层1在道中按下鼠标左键,沿分层道上下拖动之合适位置,如图4-3所示;图4-32松开鼠标左键,弹出“是否插入新层”提示,按“是”插入新层,如图4-4所示;图4-43在工具栏中,选择配置中定义的层名,如图4-5所示。图4-54.3.3 移动层边界直接用鼠标拖动,如图4-6所示。图4-64.3.4 移动分层左右边界位置1当鼠标光标移动至分层的左右边界时,光标会分别变为左箭头“”和右箭头“”;2。按鼠标左键左右拖动,就可以调整分层符号在分层道中的左右边界位置,如图4-7所示。图4-7提示:所有的带有分层的道(地层道、岩性道、文本道、符号道等),都可以按此方法调整左右边界位置。4.3.5 层删除选中层,打开右键菜单选择删除操作,或者直接按键盘上的Delete键。4.3.6 层数据操作 在道中选中层对象,打开右键菜单,可进行剪切、复制、粘贴、全选和合并层等操作,如图4-8所示。图4-84.4 解释分层道的设置与操作4.4.1 道设置点击解释分层道内,解释分层设置工具条弹出,除了道名、道宽和层名可以进行编辑外,还可以定义解释分层类型,如图4-9所示。图4-94.4.2 从粘贴板加载分层数据1把其它文件中的分层数据复制过来;2在分层道内打开鼠标右键菜单,点击“粘贴数据”;3打开“粘贴分层数据”,调整好数据与道名的对应关系(如果数据列没有分开,可以重新切分一下);4按“确定”完成,如图4-10所示。图4-104.4.3 交互式添加(修改)解释分层1在分层道分层位置,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