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语下第二单元试卷 (2).doc_第1页
六语下第二单元试卷 (2).doc_第2页
六语下第二单元试卷 (2).doc_第3页
六语下第二单元试卷 (2).doc_第4页
六语下第二单元试卷 (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练习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运用1.根据所给的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10分2008年1月26日lng chn( ),因铁塔坍塌,湖南省三位除冰员工遇难。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为他们送行,盈眶的热泪犹如无声的n hn( )。“面对肆意wng wi( )的冰雪,我们毫不畏惧,绝不g f( )人民重托!”这是战斗在抗灾一线的指战员们向党中央作出的庄严chng nu( )。2.选择正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挑衅(xn) 厄()运 耙 (p) B魔爪(zhu) 狼狈(bi) 猝(c)不及防 C半截(ji) 歼(jin)灭 恼(no)羞成怒 (2)选择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书厨 嚎叫 不屑一顾 B迫不及待 伪装 尉为壮观C爹娘 喉咙 诚诺 D烽烟四起 惊涛骇浪 负隅顽抗(3)欲欲望 想要 希望 需要 将要求知欲( ) 震耳欲聋( ) 欲盖弥彰( )胜 赢 胜利 能胜任,能承受 超过 优美的 尽胜利( ) 不胜喜欢( ) 旅游胜地( )3.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4分(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 )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2)邓小平的塑像刚落成,来( )的人就很多。(3)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 )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4)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发出由衷的赞叹4.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6至仁至( ) 蓄( )已久 如火如( ) 同仇敌( ) ( )不及防 震耳( )聋(1)这场风暴来得( ),造成了很大的损失。(2)警方称这起案件系( )的暴力袭击活动。(3)我们党对失足少年的教育和挽救可谓是( )。5.根据要求写句子。12分(1)雅芳对东东说:“我叔叔当过兵,到你家乡去过。”(2分)改为间接引语: (2)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2分)改成双重否定句: (3)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2分_(4)品读句子,补写句子大自然留给我们许多启迪:一群蚂蚁抬着一只昆虫,那是在告诉我们要同心协力;青青的竹子节节都是空心,那是在告诉我们要虚心; , 。 2 (5)露珠在绿叶上闪光。(4分)改为比喻句: 改为拟人句: 6.课文填空(19分)(1)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年 月 日,又称“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 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 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3(2)半截蜡烛记叙了在 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 与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他们的 、 、和 精神。5(3)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 ,称他为“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 2(4)开卷有益,书中有一个美好的大千世界。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发现书中有伟大的人物: 的聂荣臻、 的伯诺德夫人、 的抗日将士;书还让我认识了很多农具,“昼出耘田夜绩麻”中的 ,“ ”中的木犁。4(5)夏日绝句中 , 李清照的人生观,也是她对南朝统治者强烈的讽刺和谴责。这首诗中讲述的与项羽有关的故事是 ,我还知道有关项羽的成语有 、 5分二、理解表达(一)半截蜡烛节选10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厉 历)声喝(h h)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 叶),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s sh)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用“”画出来。22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2 3厄运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什么?3 4面对着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克会想些什么呢?写出杰克的心理活动。3 (二)悠悠寸草心13分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外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很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十元钱。”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青年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学。直到今日,母亲还去做拥,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有回来。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先替母亲洗脚。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替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放进水盆里。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的脚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送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1理解词语意思:(2)分令人生畏: 潸然泪下 2母亲先前为什么不同意儿子为自己洗脚?后来又为什么同意了?(2)分 3青年在替母亲洗脚时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2)分 4儿子对社长说:“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这“道理”是什么?请简要陈述。(2)分 5将文中描写青年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上“”线。(2)分6本为题目悠悠寸草心的深刻含义?这句话的出处你知道吗?写出诗题3 (三)一罐水(10分)一百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小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带领下,到处找水喝。它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来到屋前,只见井已被石头填没了。法国兵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们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维龙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在屋里翻开了。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声:“搜到啦!”声音刚过,只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士兵们一拥而上,争夺水罐。维龙命令他们放下。他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口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就喝。 可是维龙没有喝。他先斟了一小杯,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小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的眼睛抽动了一下,缓缓地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半杯水。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每个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里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西班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造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直到现在,纪念碑还常常有人去敬献花圈。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联系上下文,注意加点字,这位母亲当时是怎么想的?(2分) 3. 维龙上尉为什么让西班牙妇女母女先喝?(2分) 4.如果你是西班牙人,来到这座纪念碑前,你会说些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3分)第四部分 写作天地401.综合改错:下面一段话中有错别字、用词不当、词序颠倒、词义重复、标点不当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