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秘密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填写名片卡使学生感受到幼龟的危急处境,能够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默读画批、班级讨论等形式体会文章所蕴含的“自然之道”的含义。3.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自然之道,遵循自然规律。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默读画批、班级讨论等形式体会文章所蕴含的“自然之道”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默读画批、班级讨论等形式体会文章所蕴含的“自然之道”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习单教学过程:回忆导入1.上节课我们跟随美国作家伯罗蒙塞尔目睹了加拉巴哥岛幼龟入海的一幕。我们一行人在这过程中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所以,作者在原文开篇就说“愚蠢的相助,往往只会适得其反。”为什么我们的相助会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呢?这其中又蕴含着哪些自然之道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学习之前,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请你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一个同学上黑板默写。(1)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2)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3)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4)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3.(出示一段内容)请看这段话,请你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好后读一读。 我们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观察幼龟入海。我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 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二、了解幼龟1.过渡:加拉巴哥岛幼龟入海的一幕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太平洋幼龟你都了解多少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试着填写表格。太平洋幼龟离巢时间四五月份体重1.5公斤左右天敌食肉鸟入海的过程是否安全极其危险体重:成年海龟有300斤左右,大约5、6个同学合起来体重那么重。幼龟2. 为什么填极其危险?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从龟巢到大海食肉鸟的美食。”)能用你的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种危险么?全班读。三、体会幼龟和食肉鸟的自然之道1.过渡:短短一句话对幼龟离巢入海的描写就道出了每年幼龟离巢奔赴大海的路途真是危险重重,期间有着许许多多的残忍。幼龟入海途中蕴含着什么自然之道呢?请你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描写幼龟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批画在书上。2.交流画批。出示7个句子。哪些句子是直接写幼龟入海的动作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句子。关于幼龟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句1: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探:什么意思?(伸出)为什么不用伸出?(探在这里是不让别人看见它,能看出它很小心、谨慎。)(欲出又止,能看出幼龟很机警,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这也是幼龟的生存之道。)这句话中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了幼龟生存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句2:向导刚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句3: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句4: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在他们离巢前会有幼龟前兵,如果有天敌在,那么前兵注定牺牲,而后面的幼龟就有机会生还。这个种群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则。)幼龟离巢数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幼龟数量很多?(成群、鱼贯而出、龟群、争先恐后、结伴)海龟每次产卵52至214枚。小结:通过抓住关键词和读描写幼龟动作的句子,我们读懂了幼龟虽然渺小,但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方法。这也就是幼龟的这个种群的自然之道。3.再来看看描写食肉鸟啄食的句子,你又读懂了什么自然之道?(1)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2)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3)不一会儿,数十只鸟吃得饱饱的,发出的欢乐叫声,响彻云霄。作为岛上幼龟的天敌,食肉鸟的生存之道又是什么呢?(一旦遇到捕食的时机,趁其不备捕食凶猛异常,非常的强势,猎食时不遗余力。弱肉强食就是食肉鸟这类种群的生存之道。)4.我们整体来读读这些描写动物的句子,你读懂动物作为大自然的生物,他们的自然之道是什么吗?5.结合资料谈感受。关于幼龟离巢请看老师出示的资料。请你读一读,关于自然界动物的自然之道你又有什么新认识?资料:海龟这个种群在幼年时离巢返回大海是生死的抉择。遇到天敌的时候,靠的是以数量取胜,根本没有招架之功或者还手之力,也不会躲避隐藏。幼龟还是狐狸、螃蟹等动物的猎物。进入大海后的幼龟还将面临大型鱼类的追捕和偷袭。实际上,只有千分之一的幼龟能活到成年。动物的自然之道你读懂了什么?(每个动物都在生存过程中存在着天敌和危险,在和大自然的竞争和搏斗中,能适应的生物便会存活下来,接着生存发展。而不适应者,将被自然所淘汰。大家说的意思正应合了一个生物界的术语物竞天择。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板: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小结:通过阅读描写幼龟的句子并结合资料,我们读懂了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自然之道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今天读书得到的结论正与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对自然之道的阐述相一致。可见,幼龟入海事件正是大自然种群间优胜劣汰的一个现象。四、人与动物的关系1.在幼龟入海这件事中“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虽然我们竭力去补救了,但仍旧无济于事。看着沙滩上血迹斑斑的幼龟残体,回想我们的举动,在课文的结尾写到(出示最后一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悲叹:而不是感叹,读出什么?(后悔不已。不应该去破坏自然规律。自责。尊重自然规律。)2.动笔。原文的结尾有这样的一段话:(引原文)“大家垂头丧气地沿着沙滩缓缓而行。这帮过于富有人情味的人此时变得沉默寡言了。这肃静也许包含着一种沉思。”假如你就是目睹这起事件的我们中的一员,此时你在沉思什么呢?请你动笔写一写。3.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大自然是那样神奇而美好。每种动物都有他们自己的生存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我们人类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才不会好心办坏事,这也是我们人类和大自然相处的规律法则,这也是自然之道!五、比较阅读1.通过课外阅读,你了解哪些违背自然之道的事例吗?(拔苗助长、候鸟不能挽留、温室难育参天树)这样体现自然之道的事例比比皆是。请同学们看手中的资料。这则小故事又给你什么启示呢?(鹿和狼的故事)2. 高傲的人类总是凭借自己主观意识去判断事物,认为狼是一种残忍的动物,应该猎杀。而当鹿多到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时,又将是一场毁灭的灾难。告诉我们,人类不但要改变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动物的对错。森林里需要狼,也需要鹿,两者不可缺少。人们必须要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大自然,人们也要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的关系。这也是自然之道!六、总结大自然气象万千,充满生机。这“道”不仅仅是我们第一节课理解的简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组织开展西安地区校园招聘的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漳州市诏安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募见习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东东莞麻涌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罗山科技园开发运营服务有限公司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拟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劳务派遣人员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福建南平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未达开考比例及核减岗位招聘数情况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HO-PEG-AS-MW-34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昆明市盘龙区面向全国引进高中教育管理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小学劳动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中国零售用显示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视觉点胶机市场运行状况与未来发展走势预测报告
- 种草莓劳动课件
- 雀巢牛奶购销合同范本
- 100MW光伏发电场光伏电站建设与环境影响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
-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连铸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华中师大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2025兵团普通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格拉斯哥(GCS)昏迷评估量表(详xi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