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测量工具的是( )A . 米尺B . 剪刀C . 温度计D . 天平2. (2分)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 A . 184cmB . 18.4cmC . 1.84cmD . 184.0cm3. (2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 )A .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B .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C .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D .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4. (2分)图示为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B . 030 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 甲的运动速度为10 m/sD .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5. (2分)测量物理课本1张纸的厚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用刻度尺( )A . 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B . 多次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 . 测量5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D . 测量100张纸的总厚度求平均值6. (2分)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 . 1 N,0B . 0,1NC . 2N,1ND . 1N,1N7. (2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直线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为2B . 甲乙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C . 6s末甲乙相距6mD . 6s末甲乙相遇8. (2分)一个骑自行车沿水平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路程是2m,第2s内通过路程是3m,第3s内通过路程是4m,则( ) A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 . 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 . 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9. (2分)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 . 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 . 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 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10. (2分)下列不属于噪声的( ) A . 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B . 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C . 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D . 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11. (2分)(2012深圳)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用钢琴、小提琴和手风琴三种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 音调B . 音色C . 频率D . 响度12.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 . 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13. (2分)女高音、女低音,主要是指演员表演时声音的( ) A . 响度大小B . 音调高低C . 音色好坏D . 语速快慢14. (2分)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提琴发出的琴声主要来自弦的振动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 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测距D . “禁止鸣笛”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15. (2分)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来改变发声的音调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色越好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D .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16. (2分)(2012泰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C . 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 . 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17. (2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们小声说话,声音的音调一定低B . 用力敲鼓,站在近处和远处的人听到的鼓声的响度是一样的C . 能听出电话里谁在说话,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的D . 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消除了噪声18. (2分)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在离演奏者( )A . 30m远B . 17m远C . 约1.655m远D . 无法知道19. (2分)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 . 人体的正常温度B . 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 . 让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20. (2分)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很容易断,这是因为( ) A . 灯丝凝华的缘故B . 灯丝升华后逐渐变细的缘故C . 使用时不细心造成的D . 钨丝用久了熔点降低的缘故21. (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 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 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D .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此显示温度为11 B . 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C . 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会冒“白汽”,是汽化现象D . 小明从游泳池里出来会感觉冷,这是蒸发吸热23. (2分)某同学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实验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B . 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 . OB段表示沸腾过程,且温度先上升后不变D . AB段虽然温度不变但也在不断吸热24. (2分)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B . 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 . 水汽化时放出热量D . 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这水滴是熔化形成的25. (2分)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 A . 白雪融化B . 冰冻的衣服变干C . 阳光下露珠变小D . 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3分)26. (2分)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 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N.27. (2分)三月的桃园桃花盛开,行走于桃园中,芳香四溢,沁人心脾。人们能闻到桃花的香味,这是_现象;以走过花丛的行人为参照物,桃树是_ (填静止”或“运动”)的。 28. (3分)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于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1)是在_中减弱:(2)是在_处减弱噪声;(3)是在_处减弱噪声。29. (3分)(2016苏州)如图所示为液态烛蜡和水在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则图_是表示水的凝固图象。甲图中该物质在t1至t2时间内的状态是_,内能_(增加/不变/减少)。30. (3分)(2017盐城)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该物质是_(晶体/非晶体),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_态,此过程中物质_(吸收/不吸收)热量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31. (3分)2015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将再次进行长途测试,之前的测试中,该车的平均车速约90km/h,合_m/s,车载高精度GPS系统可对车实时定位,该系统定位时利用了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是_的 32. (7分)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各200g,用如图甲所示两组相同的器材进行了实验,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请在图乙所示的坐标图上,作出两组实验数据的“温度一时间”图象.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_的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食用油”); (3)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_的末温高(填“水”或“食用油”)。 33. (5分)如图1所示是小明实验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的错误之处:_;_.(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2中的_图,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 (3)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8 ,说明当时的气压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0分)34. (15分)图是修建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以0.3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的情景。图乙是A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求: (1)长方体A的高度; (2)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A的密度。 35. (5分)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6s返回海面。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