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HC课题(正式版)培训课件.ppt_第1页
NHC课题(正式版)培训课件.ppt_第2页
NHC课题(正式版)培训课件.ppt_第3页
NHC课题(正式版)培训课件.ppt_第4页
NHC课题(正式版)培训课件.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陵 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活动计划 制表人 魏小波制表时间 2011 计划 课题讨论 5分 3分 1分 提高GX160风扇罩品质稳定性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本小组成员根据冲压系内需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了如下四个课题 选题理由 1 背景资料 GX160风冷罩从2004年开始量产 开始时使用板厚0 70mm的DC06冷轧板 2006年公司为降低成本 节约资源 增强市场竞争力 建立绿色工厂 活用武汉东风本田板厚0 75mmAC270FNN镀锌板冲压二次材 边角废料 重新剪切后进行制品生产 2010年10月后 因种种原因 恢复使用板厚0 70mm的DC06冷轧板进行批量生产 在使用DC06冷轧板进行生产调试时 当加工条件恢复到2006年正常时使用的相关参数后 产品的一次性不合格率猛增至19 严重超过目标线8 而且产品一次性不合格率占系内比重由原来的15 增加到47 GX160风冷罩一次性不合格率统计 目标线 8 冲压系制品一次性不合格分类比例统计 GX160风冷罩一次性不合格率急待降低 通过查阅 模具调试记录表 和 冲压稼动时间表 经统计如下表 选题理由 2 GX160风冷罩模具调试不稼动时间表 目标线 1 0 综述2010年10月材料更换后 GX160风冷罩产品一次性不合格率和模具的调试时间急剧上升 模具调试不稼动时间超过目标线1 0 已到达4 导致GX160风冷罩品质不稳定 急待解决 2010年12月模具调试时间 2675分钟 2010年5月 12月 GX16O风冷罩调试用时最长 GX160风冷罩调试推移表 2010年5月 12月 统计 李向前时间 2011 5 课题选定 提高GX160风冷罩品质稳定性 目标设定 我们活动的目标是 提高GX160风扇罩品质稳定性 GX160风冷罩一次性不合格率 GX160风冷罩模具调试不稼动率 GX160风冷罩成型工作步骤1调整好缓冲垫高度和模具加工高度2缓冲垫供气到2缓冲垫上升推动支持顶杆和压力顶杆3压力顶杆推动中模板到上限位置 4放入材料 5开动电机6压机上滑块带动成型凹模下行压住材料7压机上滑块带动成型凹模运行360度后至回到上始点8制品的成型加工完成 GX160风扇罩成型模具工作原理 成型原理 成型凹模 压力顶杆 压机下模座 成型凸模 中模板 缓冲垫 压机上滑块 模具调试 中型机组合模的顶杆位置分布在A B C3处 只有保证A B C3处的平行距离相同时时 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 A平面距离 B平面距离 C平面距离 顶杆位置编号平面图 限位块 当平衡度相差在 0 10时 就根据当时的情况 调节缓冲气压和和增减限位块得垫片来调节成型面处的冲击反作用力 以满足的品质要求 不良品分析 闭合间隙过小或气压过高 破裂 闭合间隙过大或气压偏低 拉皱 现状把握 数量 当2010年10月GX160风冷罩材料跟换回2004年8月 2006年12月生产材料后 加工条件也恢复到当时的条件 品质不良统计分解如下表 统计制表 徐燕2011年1月26日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材料更换后 制品的拉破 红 和起皱 黑 现象相对猛增 成为制约制品品质问题不稳定的重点 其它品质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上述品质不良现象发生位置分析得知 产品在成型模成型时的品质影响了品质不合格率上升 起皱走势图 拉破走势图 现状把握 品质 GX160风冷罩成型品质区域划分 加工调试参数 加工高度574mm缓冲高度351mm缓冲气压0 25Mpa 0 50Mpa加工速度20spm 通过在加工参数恢复到原生产同类产品时 增加气压后观察品质的变化 上图可以看出品质问题主要发生在BC面 调试记录发现当气压在0 40Mpa的时候除C面有拉皱外 其它方位均OK 0 40Mpa为最佳气压值 要因分析 提高GX160品质稳定性 人 作业方法 设备 模具 材料 物理性质 尺寸 成型模 顶杆 气压 润滑油 模座孔 化学成分 作业标准 检查标准 身体状况 技能 知识 疲劳 环境 偏析 合金成分 量具 平衡杠气压 质量 磨损 心情 参照物 比率 缓冲垫气压 滴入量 平整度 知识量 教育 点检项目 拉延性 下料尺寸 剪较尺寸 平整度 光洁度 外形尺寸 硬度 闭合间隙 厚度 光洁度 理解度 经验 遵守情况 平行度 圆弧度 制表人 魏小波制表时间 2011 要因分析 1 作业现场确认 材料 两种材料外观对比图 1 冷轧板比镀锌板表面质量光洁度好 2 抗拉强度越大时板材的拉延性越好 3 板材厚度越薄越容易拉破 DC06相对JNC270DNN GT成型性复杂 JNC270DNN GT DC06 JNC270DNN GT DC06 对比图 要因 要因分析 2 GX160风冷罩模具设计折旧为20万件2010年12月31日前已累计生产150万台以上 加上生产不同厚度的材料 模具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 作业现场确认 模具 单位 mm作成 刘辉 拉痕 拉痕 模具型面 成型平衡度调试 经过调节模具型面平衡度数据分析得知 成型面各区域由于模具上下模型面均有拉痕的现象 冲床运行到下始点时 成型型面间隙均不相等 红色区域相对突出 平衡度调试参数 加工高度663mm缓冲高度351mm缓冲气压0 15Mpa加工速度15spm测试介质3mm铝丝 要因 型面不平 型面不平 问题点分析 DC06成型性复杂 模具成型面变形 GX160风冷罩品质不稳定 对策讨论 C处起皱 压边力不足 经过小组成员在生产现场的分析和讨论 我们我们发现C面拉皱主要是因为在成型模具3 4 5处得压力不够大 导致在拉延过程中C面板材流动过快 在一部分拉延完成后 一部分板材没有受到均匀的拉延力而使板材挤压拉皱 所以我们先提高C面压边力使拉延过程平稳 解决C面拉皱现象同时防止其他部位破裂 对策分析 缓冲的作用在受到冲床压力时 缓冲垫下降 腔内空间减少 产生与冲床相反的压力 使成型面在拉延过程中由于冲床的压力和缓冲垫形成的反作用力的相对压力 影响板材的流动速度和拉延性能 2 成型面3 4 5位置加压的方法1 11 12号支撑顶杆增加在模具外 直接和冲床上模板接触 主要是加强和9 10号顶杆一起平衡成型面处10根顶杆在成型中的压力 2 主要考虑在9 10号顶杆支撑杆上增加垫片使成型平面向3 4 5位置方向约为偏移33由于缓冲垫下气压是流动的 经过试验发现 当在9号顶杆上增加一点高度后3 4 5位置方向压力便会增加 增加垫片 成型压力增加 增加垫片Lc 平衡时 L1 L2 增加垫片Lc La Lb 增加高度 倾斜 目标 确保c面无起皱 整体无破裂 对策拟定 1 在顶杆支撑杆上增加垫片 以减少3 4 5位置处的间隙 2 通过增减限位垫片 确保c面品质和整体无拉裂现象 对策拟定 9 上模模板 支撑顶杆 垫片 限位块 限位块 对策实施和效果测试 在9号顶杆上增加0 10 0 35mm垫片后的品质情况如下 加工调试参数 加工高度574mm缓冲高度351mm缓冲气压0 40Mpa加工速度20spm 根据上述品质情况在9号顶杆上增加垫片0 25mm垫片后 C面OK B1面却出现拉破现象 E 拉破面 压力过大 对比制品起皱面和模具型面可以得知 B1处拉破主要是因为上下模在闭合进行拉深加工中间隙过小导致压力加大 使板材在流动过程中不流畅导致拉延面破裂 为此 在NO2限位块下添加0 20mm垫片后 拉破现象消除 效果确认与反思 在NO2限位块下方增加0 20mm垫片后 C面拉皱和整体无破裂现象消除 对策1目标达成成 但是B2面出现拉皱 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解决B2面拉延后皱纹的方法 拉皱太严重 加工气压 0 40Mpa 中模板 压力顶杆 表面粗糙度 凹模 制表人 魏小波制表时间 2011 2 15 现状再把握 GX160风冷罩C面拉皱部拉延厚度统计 单位 mm 为了分析B2面拉皱的原因我们先将拉皱面的现状 拉延后的板材厚度 分9个区域进行了厚度测量 板材素材标准厚度为0 70mm 从上述列表可以看出 制品拉皱区域 红色区域 的板材在成型后的板材厚度和素材标准厚度相同 0 70mm 说明该区域成型时没有受到上下模成型平面拉延力的作用 要因再把握 上模拉延槽处打红丹 模具试转360度 下模拉延筋处红丹不均 拉延筋在模具型面接触时的实验 下模拉延筋处铺橡皮泥 模具试转360度 拉延筋接触间隙较大 间隙不平整 此处无接触 要因再分析 1根据前述现状和要因的把握 再根据拉延筋位置上下模的尺寸测量 可以的到下述结论 A截面 A截面拉延筋处图解 成型下模 成型上模 拉延筋 L R 模具闭合间隙0 80MM 板材厚度0 70MM 2成型过程分析 素材 成型素材流动方向 B2素材流动方向 板材流动集中 间隙过大 对策再提出 对策 修正拉延筋L R两处的闭合处间隙 让成型模的闭合间隙 0 60MM 让成型时B2面板材拉平后就不会出现拉皱的现象 对策前简图 对策简图A 对策简图B 增加0 20MM垫片 B2素材流动方向 分散素材流动方向 拉延筋修正完成后0 4Mpa的缓冲垫气压进行制品品质验证 效果确定 品质 A面OK B面OK C面OK 统计 艾德春2011 4 30 效果确认 目标 通过对策2实施后对GX160风冷罩一次性不合格率和模具调试不稼动率的统计 GX160风冷罩一次性不合格率和模具调试不稼动率均在目标线以下 目标线 8 目标线 1 模具调试不稼动时间统计表 GX160风冷罩一次性不合格率统计 作成 张雷2011年 月30日 本次活动目标达成 标准化管理 1 从新修改GX160风冷罩加工条件表 2 修改模具进行定期点检频率 3 填写模具维修调试记录表 以备查阅 4 加强对模具调试人员解决问题能力培训 活动实绩 计划 实绩 活动共计26次 耗时70小时 参与率100 我们的计划顺利完成 制表人 魏小波制表时间 2011 4 30 1 模具调试不稼动率由原来的4 降到1 有效的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480分 1650件 勤 X4 480分X1 19 2分 4 8分 14 4分 天2 减少了GX160风冷罩拉裂报废品和起皱后制品修正率的数量 节约费用统计 现有产量40万 年为例 仕损费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