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C系列道岔安装手册(中铁重工 ).doc_第1页
GLC系列道岔安装手册(中铁重工 ).doc_第2页
GLC系列道岔安装手册(中铁重工 ).doc_第3页
GLC系列道岔安装手册(中铁重工 ).doc_第4页
GLC系列道岔安装手册(中铁重工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LC系列道岔(有砟)安装手册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分公司二一一年八月文件版本版本编写批准备注姓名日期姓名日期00目录1. 主要技术参数11.1 平面线型尺寸11.2 主要组件参数11.3 平面线型图22. 岔枕32. 1平面尺寸32. 2 特殊岔枕32.3安装工具32.4安全说明42.5 安装说明43. 铁垫板73.1通用扣件73.2 特殊垫板73.3安装工具83.4安全说明83.5安装说明84转辙器134.1直基本轨与曲线尖轨组件134.2曲基本轨与直线尖轨组件144.3安全说明164.4安装工具164.5安装说明165. 导轨及胶接轨215.1安全说明215.2安装说明216. 辙叉及护轨256.1辙叉组件256.2安全说明256.3安装工具256.4安装说明277. 转换锁闭装置297.1主要组成与主要参数297.2安全说明298. 道岔钢轨焊接298.1 焊接顺序298.2焊接轨温298.3 焊接的其他要求299. 道岔的装卸、运输与存放299.1 总体要求299.2 出厂运输形式(见装车发送单)299.3装卸299.4 储存3110. 附件33 主要技术参数1. 主要技术参数1.1 平面线型尺寸表1-1 平面线型尺寸图号道岔号数全长(m)前长(m)后长(m)辙叉角GLC(08)011243.20016.59226.60844549GLC(07)021869.00031.72937.27131047GLC(07)031864.21726.96137.256310471.2 主要组件参数表1-2 主要组件参数GLC(07)0260-18有/无砟尺寸质量吊装长度L宽度W高度H总计最少起吊点数量mmmt区段基本轨尖轨组件24.5920.80.2053.926导轨组件(6)根单根2596辙叉组件211.50.2058.76其余零部件装箱1.3 平面线型图图1-1 GLC(08)01 12号道岔线型及主要尺寸图1-2 GLC(07)02 18号道岔线型及主要尺寸图1-3 GLC(07)03 18号道岔线型及主要尺寸1 岔枕2. 岔枕2. 1平面尺寸不分左、右开。岔枕顶宽260mm、底宽300mm、高220mm。最短2.30m、最长4.72m,共计23种。垫板安装螺栓孔T30图2-1 断面图 图2-2 普通岔枕示意图2. 2 特殊岔枕托架安装M24螺栓孔图2-3转辙机安装岔枕示意图转辙机安装岔枕两端各有3个M24螺栓孔,安装转辙机托架。2.3安装工具钢卷尺(50m)钢卷尺(3m)撬棍水准仪2.4安全说明方式一:岔枕上专用夹具/吊钩对称布置,吊带/吊链与水平线所成夹角不小于60,该方式对岔枕长度没有限制方式二:吊带必须始终对称布置且固定,吊点最小间距为岔枕总长的一半,吊带与水平线夹角须不小于60,该方式对岔枕长度没有限制 图2-4 岔枕吊装2.5 安装说明2.5.1岔枕排列分别布置图中各种规格的岔枕按图纸所示位置摆放。说明摆放过程中要防止岔枕被磕碰2.5.2岔枕按位置摆放后,分别在第一根岔枕和最后一根岔枕直股第一个孔旋入一颗岔枕螺栓,并在两螺栓之间绷一根钢丝线,然后以钢丝线为岔枕方向的基准线,将所有岔枕第一螺栓孔边与该线对齐。也可用10m线绳交错5m进行调整。2.5.3将方正尺或直角尺的一边靠在钢丝线上,调整第二根岔枕方向,使岔枕和钢丝线垂直,再调整第一根岔枕和第二根岔枕的600mm间距。以第一根岔枕为基准,分别用2把长50m或100m的卷尺,先每隔10根岔枕进行调整并将其固定,然后再调整其余岔枕间距。2.5.4将标杆放在岔枕顶面,用水准仪找出最高点,然后以该点为基准,每隔5个岔枕用水准仪找平(如下图所示),其余岔枕可以这些岔枕为基准,拉线进行高低找正。图2-5 测量岔枕水平高差 说明岔枕摆放时应用长钢尺,避免积累公差2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分公司 铁垫板3. 铁垫板3.1通用扣件采用弹条II型分开式扣件。图3-1 扣件系统铁垫板的各个零部件1 垫板 2 T型螺栓 3 限位板4 盖形螺母 5 型弹条 6 轨距块7 岔振螺钉 8 弹簧垫圈 9 定位套10 轨下胶垫 11 板下胶垫3.2 特殊垫板3.2.1 滑床板图3-2 滑床板滑床板各个零部件1 弹片 2 楔形调整块 3 销钉3.2.2 辊轮与辊轮滑床板3图3-3 辊轮滑床板辊轮滑床板的各个零部件:1 辊轮装置 3.3安装工具扭矩扳手钢卷尺塞尺3.4安全说明涂抹油脂时避免与皮肤及眼睛接触防止油脂接触橡胶3.5安装说明3.5.1垫板摆放顺序:垫板就位复合定位套就位板上胶垫就位岔枕螺栓(含弹簧垫圈)就位螺栓预紧。说明在垫板表面压有区分垫板种类的标记,垫板1:40轨底坡较低一侧朝向轨道内侧。轨道内侧是指朝向岔枕中心方向,外侧是指朝向岔枕端头方向1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分公司 转辙器4转辙器4.1直基本轨与曲线尖轨组件4.1.1GLC(08)01基尖轨组件重量约2.78t,GLC(07)02基尖轨组件重量约3.92t,GLC(07)03基尖轨组件重量约3.8t。4.1.2长度约分别为18.592m、24.592m、20.992m。表4-1 GLC(08)01道岔曲线尖轨降低值列表尖轨类型检测位置降低值(mm)轨头宽度(mm)曲线尖轨尖轨尖端230距尖端489mm155距尖端1955mm420距尖端3418mm1.835距尖端4666mm050表4-2 GLC(07)02道岔曲线尖轨降低值列表尖轨类型检测位置降低值(mm)轨头宽度(mm)曲线尖轨尖轨尖端230距尖端964mm145距尖端3855mm420距尖端6574mm1.735距尖端8604mm050表4-3 GLC(07)03道岔曲线尖轨降低值列表尖轨类型检测位置降低值(mm)轨头宽度(mm)曲线尖轨尖轨尖端230距尖端734mm145距尖端2936mm420距尖端5204mm1.835.5距尖端7007mm0504.1.3吊点设置及组件示意图:组件共设置6个吊点,位置如图4-1所示。图4-1 吊点位置示意图4.2曲基本轨与直线尖轨组件4.2.1GLC(08)01基尖轨组件重量约2.78t,GLC(07)02基尖轨组件重量约3.92t,GLC(07)03基尖轨组件重量约3.8t。4.2.2长度约分别为18.592m、24.592m、20.992m。表4-4 GLC(08)01道岔曲线尖轨降低值列表尖轨类型检测位置降低值(mm)轨头宽度(mm)曲线尖轨尖轨尖端230距尖端426mm155距尖端1705mm420距尖端2983mm235距尖端4261mm050表4-5 GLC(07)02道岔曲线尖轨降低值列表尖轨类型检测位置降低值(mm)轨头宽度(mm)曲线尖轨尖轨尖端230距尖端964mm145距尖端3852mm420距尖端6569mm1.735距尖端8598mm050表4-6 GLC(07)03道岔曲线尖轨降低值列表尖轨类型检测位置降低值(mm)轨头宽度(mm)曲线尖轨尖轨尖端230距尖端733mm145距尖端2933mm420距尖端5198mm1.835.5距尖端7001mm0504.2.3吊点设置及组件示意图:组件共设置6个吊点,位置如图4-2所示。图4-2 吊点位置示意图图4-4 曲基本轨与直尖轨示意图图4-3 直基本轨与曲尖轨示意图132曲基本轨与直线尖轨组件1 曲基本轨 2 曲线尖轨 3 弹性铁垫板直基本轨与曲尖轨组件1 直基本轨 2 曲线尖轨 3 弹性铁垫板1321 说明吊点位置贴有图标4.3安全说明轨件吊装时应使用合适的吊装工具吊装时应多点起吊,避免轨件变形吊装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证4.4安装工具弦线轨距尺扳手塞尺卡尺支距尺钢卷尺4.5安装说明4.5.1直基本轨与曲尖轨安装及定位在距直基本轨前端头296mm处的轨肢上表面用粉笔画一条细线,基本轨就位时,将该线与垫板中心线对正。然后按8mm轨缝从前到后依次进行调整。说明标准轨缝为8mm,允许2mm的正负偏差。尖轨允许有3mm的负偏差,其余轨件允许有3mm的正负偏差。4.5.2直股工作边直线度调整定出基本轨的正确方向,用10m线绳5m交错的方法从基本轨前端头开始测量直股工作边直线度,直线度要求:10m最大弦高不超过2mm。4.5.3直股前后高低调整:道岔高低是指钢轨沿长度方向上各点的相对高度,要求前后高差不超过5mm,每10m高差不超过2mm。4.5.4曲基本轨及直尖轨安装及就位曲基本轨就位时,用方正尺检查并调整直曲基本轨端头方正差(即直曲基本轨前端面在同一平面内)。然后按8mm轨缝从前到后依次进行调整。说明方正检查及调整方法:用支距尺以直股工作边为基准,用卷尺测量方正尺距钢轨端头的距离,然后看其差值,方正差不能超过1mm,若超差,可窜动基本轨4.5.5接头联接钢轨接头的连接采用鱼尾夹板和夹板卡兰,连接时,先将夹板贴靠轨腰,然后将卡兰套在轨肢上,并穿入螺杆。尖轨跟端部位的卡兰由于空间所限,要错开安装,其余部位可装在轨缝处。4.5.6尖轨跟端支距控制分别在尖轨跟端里侧和外侧安安装轨距块,并按图纸尺寸,调整直基本轨与曲尖轨各处支距。说明支距尺寸以钢轨工作边测量。4.5.7辊轮安装表表4-7 道岔辊轮安装表辊轮类型安装位置数量(组)双辊轮GLC(08)01序号4、9号岔枕垫板4GLC(07)02序号4、9、14号岔枕垫板6GLC(07)03序号3、9号岔枕垫板4单辊轮GLC(08)01序号13、17号岔枕垫板4GLC(07)02序号19、24、28号岔枕垫板6GLC(07)03序号15、22号岔枕垫板44.5.8辊轮安装和调整图4-5 辊轮装置(1)安装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道岔装配闭合侧,确保道岔的正确定位且完全闭合 确定辊轮的安装位置并做好标记 安装调整工具:套筒扳手、活动扳手、游标卡尺、小榔头、塞尺图4-6 安装调整工具(2)辊轮预调整 双辊轮:靠近尖轨轨底边的辊轮高度调整到2mm,另外一个辊轮高度调整到3mm。 单辊轮:高度调整到3mm。(3)辊轮的安装调试 图4-7 辊轮安装调整示意图 尖轨闭合状态下标记确定单双辊轮安装位置 闭合状态下,检测滑床台表面与尖轨轨底间隙,理论值应为0mm,实际检测值如果是Amm,相应辊轮的高度增加Amm。 双辊轮的安装:松动辊轮架的两个螺母,移动辊轮架,由塞尺控制内侧辊轮与尖轨轨底(1+A)mm间隙。调整内侧辊轮高度到(2+A)mm,外侧辊轮高度到(3+A)mm。用小榔头敲击辊轮架使塞尺夹在内侧辊轮和尖轨轨底间,用扭矩扳手紧固辊轮的两个螺栓达到标准要求,取出塞尺,完成安装。(4)安装完检查安装完成后在道岔打开状态下对两侧辊轮进行检查。 要保证闭合状态下,尖轨轨底与辊轮间隙1mm 打开状态下,尖轨轨底与滑床台表面间隙在1.5mm2.5mm之间。说明调整辊轮间隙的人员须经过厂家培训。4.5.9间隔铁图4-8 间隔铁安装图间隔铁组装零部件1 间隔铁 2 螺母 3 垫圈 4 夹板4.5.10限位器图4-9 限位器安装示意图限位器各个零部件1 限位器A 2 限位器B 3 螺栓 4 螺母 5 垫圈4.5.11防跳限位滑床板1图4-10 防跳限位滑床板防跳限位滑床板零部件1 滚轮 2 铁卡 3 螺栓 4.5.12顶铁图4-11 顶铁安装示意图顶铁安装零部件1 顶铁调整片 2 螺母 3 防转垫圈 4 弹簧垫圈5 钢轨垫圈 6 顶铁 7 螺栓5. 导轨及较接轨5.1安全说明轨件吊装时应使用合适的吊装工具吊装时应多点起吊,避免轨件变形吊装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证5.2安装说明5.2.1轨件吊装装就位5.2.2扣件紧固8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分公司 辙叉及护轨6. 辙叉及护轨6.1辙叉组件5.1.1组件重量分别为7.0t、8.7t、8.6t。5.1.2组件长度约21m。5.1.3组件如图所示。6.2安全说明轨件吊装时应使用合适的吊装工具吊装时应多点起吊,避免轨件变形吊装人员应持有特种作业证6.3安装工具轨距尺支距尺塞尺卡尺钢卷尺(50m)钢卷尺(3m)卡钳扭矩扳手撬棍图6-1 辙叉组件示意图6辙叉组件各个零部件1 序号1翼轨 2 序号2翼轨 3 弹性铁垫板4 短心轨 5 叉跟尖轨 6 间隔铁7 长心轨7543216.4安装说明6.4.1护轨组装护轨为槽型护轨,安装前先将护轨吊运到安装位置,并将非工作边侧面贴靠在护轨撑板立墙面,为防止钢轨翻倒,可先插入2个T型螺栓,然后按图6-2所示装配关系固定护轨。213654图6-2 护轨安装示意图护轨垫板安装零部件1 螺母 2 垫圈 3 调整片 4 槽型护轨 5 螺栓 6 护轨垫板6.4.2护轨轮缘槽尺寸调整:护轨轮缘槽尺寸如图所示,调整时,用卡轨进行检查,当轮缘槽尺寸超差时,可通过适当增加或减少调整片来进行调整。说明调整片规格有2mm厚和3mm厚2种6.4.3辙叉吊装方法:由于辙叉为一个组件,起吊时为防止产生较大的变形,要按下图所示位置及吊点进行起吊,共设置6个吊点,间距不大于3.6m。 图6-3 辙叉吊点位置示意图说明吊点位置贴有图标6.4.4辙叉安放先将辙叉前端(趾端)与导轨对正,并留8mm轨缝,将心轨拨通到直股开通状态(即短心轨与翼轨密贴),以直上股钢轨为基准,用轨距尺检查并调整直股轨距。6.4.5辙叉直股轨距调整:先将辙叉前端(趾端)与导轨对正,并留8mm轨缝,将心轨拨通到直股开通状态(即短心轨与翼轨密贴),以直上股钢轨为基准,用轨距尺检查并调整直股轨距。说明轨距均为1435mm。3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分公司 道岔钢轨焊接7. 转换锁闭装置7.1主要组成与主要参数转换锁闭设备主要包括转辙机、外锁闭装置、密贴检查器、安装装置等。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7-1 GCL(08)01动程位置尖轨开口(mm)尖轨一动160尖轨二动91心轨一动122.9心轨二动75.9表7-2 GCL(07)02动程位置尖轨开口(mm)尖轨一动160尖轨二动118尖轨三动71心轨一动115心轨二动57表7-3 GCL(07)03动程位置尖轨开口(mm)尖轨一动160尖轨二动118尖轨三动75心轨一动100.6心轨二动55.5说明如果使用电液转辙机主辅机方式,则尖轨二动、尖轨三动、心轨二动采用转换锁闭器,动程为170mm、150mm、150mm。7.2安全说明转换锁闭装置测试时前,应清理尖轨及心轨动程空间,不要放置异物防止触电3中国铁建重工集团道岔分公司 道岔钢轨焊接8. 道岔钢轨焊接8.1 焊接顺序首先焊接岔区内部钢轨接头,建议采用的焊接顺序如图8-1。图8-1 钢轨焊接顺序图说明建议焊接顺序依次为:1、2、3、4、5、6、7、8、9、10。焊接后按技术要求进行接头打磨。8.2焊接轨温8.2.1无缝道岔岔区内部钢轨接头的焊接宜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无缝道岔与相邻无缝线路的焊联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8.2.2无缝道岔与相邻轨条的锁定轨温差不应大于5。8.3 焊接的其他要求8.3.1原则道岔钢轨不得进行应力放散。8.3.2特殊条件下需要进行钢轨应力调整时,可调整道岔两端的钢轨应力。8.3.3道岔锁定后的几何尺寸精调工作严格按照铺设技术条件和本手册进行,不得损伤钢轨扣件。8.3.4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应在轨面高程、轨向和水平达到设计标准的条件下施焊,并准确记录实际锁定轨温。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的锁定焊接位置应距道岔不小于100m。8.3.5焊接完成后,两尖轨尖端相错量不得大于5mm。辙跟结构采用限位器的道岔铺设应使尖轨方正、限位器子母块居中,两侧间隙差不大于0.5mm。 装卸运输与存放9. 道岔的装卸、运输与存放9.1 总体要求9.1.1现场装卸与运输作业应在专业技术人指导下执行。9.1.2出厂加固措施除层间包装外,在铺设前不得拆除。9.1.3装卸与运输作业必须采用专用吊具按照本手册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9.1.4装卸、运输与存放作业不得变形、损坏、污染所有组件和零部件。9.2 出厂运输形式(见装车发送单)9.3装卸9.3.1机具要求必须采用符合起重要求的起重机械,满足吊点设置的横梁吊具、尼龙软索(吊带)。尼龙软索横梁图9-1 道岔装卸示意图9.3.2起吊作业要求9.3.2.1存放场地应平整,面积不小于轨排的1.3倍;9.3.2.2预先设置好木垫楞,当现场平整程度不大于10mm时可直接利用岔枕支撑;9.3.2.3按照技术要求布置吊点,吊具与钢轨连接完成后,要对锁具锁紧可靠性和平衡性进行检查;9.3.2.4先进行不大于100mm起升高度的试吊,验证起吊机具、吊具机锁具的可靠性,轨排最大变形量不超过100mm、平衡差不超过100mm;9.3.2.5试吊无误可直接起吊,起吊时应慢速启动,注意保持平稳;9.3.2.6起升与转向应分开进行,严禁边起升边转向;9.3.2.7轨排离存放位置高度小于1000mm时要注意减小下降速度;9.3.2.8落地后要保持起重机具存在一定受力状况,检查无误后方可落实。9.3.3吊点布置(见各部分说明)9.3.3.1单根钢轨吊卸(1)长度15m25m的钢轨件,吊点间距允许最大值为6m。单根标准断面钢轨吊装时,吊点位置按下图布置,且钢轨端头距离最近吊点间距不大于8m;当吊装尖轨时,所有吊点位置向右移动1m。同时严禁采用吊活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