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ppt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ppt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ppt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ppt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2级历史学4班马艳艳 专题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 了解 权力法案 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主要内容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 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结构 线索梳理 2 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上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 统一性的表现 一个核心 即代议制民主 如何解决人民行使权力问题 代议制民主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 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和完善普选制 两种政体 一种是君主立宪制 一种是民主共和制 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为目的 三项原则 一是民主化原则 二是法律化原则 三是制度化原则 2 多样性的表现 法 德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典型国家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1875年颁布宪法 确立共和政体 但与美国的共和政体又有差别 法国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而美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在总统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 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但与英国不同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而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与宰相是国家权力中心 3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否定了专制制度 避免了少数人独裁 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 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 对于经济发展 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 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 有效防止封建势力复辟 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 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 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合法利益 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与法国总统制的异同 归类比较 学科前沿 对于本专题下的知识内容 学界已有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 研究涉及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确立与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史学家也会产生新的颠覆性认识 1 关于1640年英国革命性质问题的争论 17世纪英国内战和光荣革命是研究英国史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对于1640年至1688年期间的英国革命 学术界就其爆发原因 性质 影响和意义 参与者等都进行了长期而充分的探讨 并出现了一批崭新的研究成果 1 苏联学界很普遍地将1640年革命定位为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2 刘祚昌认为是 资产阶级革命 抑或是 宗教革命 这成为后来学者为英国革命问题立论与争论的主要的思想来源 3 王觉非先生主张英国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4 钱乘旦先生认为1640年英国革命是一场宗教革命 钱乘旦先生认为 借宗教改革之名而掀起的1640年革命尚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不是封建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由于长期矛盾累积到不可调和的地步而导致革命爆发 而是国王和议会争夺国家政治主导权发生冲突对立的结果 2 英国议会斗争与改革问题的研究 英国议会传统悠久 从盎格鲁一撒克逊时期英国议会制度的萌芽 到世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确立 议会的存在与发展几乎贯穿整个英国历史 1 洪永珊编 英国议会史话 属于较早的议会研究著作 国内第一部关于英国议会政治发展的通史著作是沈汉 刘新成的 英国议会政治史 还有程汉大所著 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英国议会制度 2 针对特定时段英国议会的研究关于早期中世纪议会发展史研究 程汉大在 十四世纪英国议会的发展 论中世纪晚期英国议会政治 等文章中均有详细研究 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的英国议会研究 刘新成在 英国都铎王朝议会史研究述评 都铎王朝的经济立法与英国近代议会民主制的起源 和 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 一书中均有论述 近代以后 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逐步确定 英国议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新阶段 王权与议会的斗争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资本主义议会的内部改革与调整 3 英国政治制度史与政党政治问题的讨论 程汉大的 英国政治制度史 被人们认为是国内英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阎照祥的 英国政治制度史 继程汉大之后进一步拓宽了英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领域 考察的时间跨度纵贯整个英国历史进程 一直延伸到世纪末 在此基础上对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原因及特点都进行了到位的分析 4 英国近代史的开端问题 国内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俄国学者的观点 即认为1640年革命这一起事件是英国近代史的开端 因为这一起事件以王权在议会之下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全面建立 英国近代历史开端或许应该由三个阶段构成 一是13 14世纪个体的存在及其权力得到重视和维护 是英国近代历史开端的萌芽阶段 具体的标志应该是威廉 奥卡姆的现代路线和1215年的 大宪章 二是15 16世纪 宗教观念的变革与生产方式的变迁 是英国近代历史开端的发展阶段 具体地说 是英国国教的建立及其新教伦理与圈地运动的拓展在宗教观念的信仰与经济的生产方式两个方面为英国近代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三是英国1640年与1688年革命 是英国近代历史开端的完成阶段 1640年以后 国王与国会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 经过四十多年的起承转合 尽管君主制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但是国王与国会 国王与法律的关系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光荣革命以后 国家权力形成了国王 国会 政府和法院等多级制衡的状态 政治 经济 法律和宗教等均以近代形态成为英国近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 应该被看成英国近代社会全面形成的阶段 5 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 有学者指出高中历史教材中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存在诸多问题 如 教材用一分为二的中庸方式对1787年宪法进行评价 有违 课程标准 所提出的 给予积极 客观的评价 的原则 因此不是正确的评价方式 教材所提到的1787年宪法的种种不足 即 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 不承认妇女 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等 在当时条件下 是否真的是 缺陷 简单套用一分为二式的评价 虽符合应试的要求 但是明显导致了价值缺位 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不能单纯的一分为二 而需要联系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与时代背景 不应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古人 而只能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 1781年宪法所开创的一系列政治原则 成为美国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 1787年宪法使用共和制而永远废除贵族制和君主制 不仅直接体现了 主权在民 的原则 更是人类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当时君主制一统天下的历史背景下 美国的政体形式显得那样与众不同 卓然不群 6 法国和德国的政体变化问题 必修一教材里提到的代议制是指西方各国在近代确立的代议制 有的国家在近代确立的代议制 在后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如 英国和美国 而有的国家在近代确立的代议制到了后来几经历史的变迁 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 法国和德国 由于学生对一这点并不了解 教材对这一现象也没有系统地介绍 所以重点说一下后来发生很大变化的法国和德国 法国 在1875年通过的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中规定 总统和议会的权力都很大 那么此时的法国确立的代议制应该是什么制度呢 对于这一点教材并没有明确说出 所以应该让学生明确 在近代该国确立的是议会制共和制 学生只有明确了这一提法才可能理解在共和派和保皇派妥协的情况下 法国所确立的代议制很特殊 双方的权力都很大就说明了这点 但如果知道了此时的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 就会明白 双方权力都很大 但一切权力的中心是议会 这样看 法国在近代确立的代议制是议会制共和制 当时的法国处于第三共和国时期 在二战中 法国被希特勒灭亡 存在了70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解体 二战结束后 法国进入第四 第五共和国时期 权力中心逐渐由议会转移到总统 这表明现在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已经不再是议会制共和制 而是一个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了 德国 在1871年的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规定德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但它的君主立宪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同的 英国的世袭君主是虚君 统而不治 德国的世袭君主权力则很大 是一切权力的中心 所以学生应该明确 此时的德国实际上确立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知道了这一提法 就能明白 同样是君主立宪制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 权力的分配是不同的 所以 德国在近代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代议制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此时的德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而后来德国的历史又几经变迁 先后经历了 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一战战败后建立了魏玛共和国 之后是希特勒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 之后在东欧剧变中两个德国合二为一 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 所以现在的德国就是联邦德国 而联邦德国所实行的代议制与教材中涉及到的德国的代议制是不同的 那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实行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而现在的德国实行的是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确保知识的准确性 并尽可能地联系当前学术最新研究成果 本专题中的知识内容不仅包括具体的历史史实 还涉及一些基本的历史概念 颇具抽象性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理解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相关概念 注重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 四个国家 四部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