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及现状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J斯蒂格勒曾说过:“几乎没有一家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与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能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确,纵观全球企业的经营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部兼并收购史。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萌发第一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至今,全球已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全球跨国并购开始于20世纪50年左右的第三次并购浪潮,而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基本上是同步的。分别以1984年保定纺织厂兼并保定市针织器材厂、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合收购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为标志,中国企业的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史。为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有更系统和深入的认识,本章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梳理,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引导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为下文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2.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演进国内学者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和阶段划分。吴茜茜(2011) 1 吴茜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1:20-22综合跨国并购历史和周期性特点,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6年)启航阶段、第二阶段(19971999年)回归效应阶段、第三阶段(20012007年)国际化效应阶段、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金融危机后阶段。 马建威(2011)2 马建威.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35-39根据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关键年份,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1984-1992)、准备阶段(1993-2001)、起步阶段(2002-2006)、增长阶段(2007-)。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芽准备阶段(1984-2001)、蹒跚起步阶段(2001-2007)、积极增长阶段(2007至今),主要考虑到:1、虽然1984年中国企业就出现了第一例跨国并购案例,但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缓慢转型、国企改革、产权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直到2001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2、2001年,随着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国,中国企业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积极参与海外经营和跨国并购,但也在此过程了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3、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随后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低迷,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海外快速夸张的良好机遇,因此这个阶段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2.1.1 第一阶段:萌芽准备阶段(1984-2001)以1984年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联合收购香港康力投资有限公司为标志,中国企业踏上了跨国并购的征程。这一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刚刚起步,国家正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走出去”战略适时提出并逐步渗入企业经营理念。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呈现出规模小、次数少、目的地局限等特征。以1992-2001年为例,这10年中中国企业每年的跨国并额占同期世界并购额份额的比例不足一个百分点1 葛晓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无锡:江南大学;2010:23-25,如下表2.1所示:表2.1 1992-2001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额占世界并购额的比重(单位:百万/美元)年份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额世界跨国并购额占比(%)1992573792800.721993485830640.5819943071271100.2419952491865930.1319964512270230.2019977993048480.26199812765316480.2419991017660440.01200047011438160.04200014525939600.08(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2.1.2 第二阶段:蹒跚起步阶段(2001-2007)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出现了许多“强强联合”的跨国并购案例(见表2.2),其中的很多案例已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长河中经典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2004年联想以17.5亿美元(12亿美元的现金+价值约5亿美元的19%联想股份)收购了蓝色巨人IBM的PC业务,成为了当年轰动一时的新闻。时至2012年10月,根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发布最新调查研究报告称,联想在PC市场份额已由2004年的2%上升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15.7%,超越惠普和戴尔,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并且还拥有了笔记本电脑的第一品牌ThinkPad。对联想来说,这无疑是一笔成功的跨国并购案例。然而,这一阶段也出现了很多在日后被众多中国企业引以为戒的失败的跨国并购案例。2003年,TCL分别并购了法国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试图打造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然而这两项并购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王增涛,庄贵军,樊秀峰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与分析框架南开管理评论,2005。2005年,明基并购了老牌通讯设备制造企业Siemens公司的手机业务,试图复制第二个“索爱模式”,然而在此后几年中,明基-西门子公司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最终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康荣平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若干因素的思考国际经济合作,2010:27-29。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迎来了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并购时机,开始了跨国并购喜忧参半的蹒跚起步。表2.2 2001-2006年中国企业主要跨国并购事件事件并购主体目标公司并购额2001.7上海建工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2亿港元2001.9华立集团皇家飞利浦公司在美CDMA事业部1.8亿美元2002.1中海油西班牙瑞索普公司5.85亿美元2002.4中石油美国戴文能源集团2.16亿美元2002.7中海油英国石油公司10亿美元2003.2京东方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3.8亿美元2003.3中海油/中石化英国天然气公司12.3亿美元2004.10上汽集团韩国双龙公司5亿美元2004.12联想集团IBM的PC业务17.5亿美元2005.6海尔美国美国美泰克公司12.8亿美元2005.7南京汽车英国罗孚汽车公司8700万美元2005.10中油国际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41.8亿美元2006.1中海油尼日利亚石油公司22.68亿美元2006.6中国移动凤凰卫视12.78亿港元2006.8中国建设银行美国银行(亚洲)97.1亿港元2006.12中信集团哈萨克斯坦卡拉赞巴斯油田19.1亿美元(数据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汇总)2.1.3 第三阶段:积极增长阶段(2007至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同时欧债危机带来的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这给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国外企业普遍估值偏低,濒临破产,股东出售意愿强烈,放松了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管制,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对能源、成熟技术、广阔市场需求日益激增,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企业从2007年至今迎来了跨国并购的快速增长阶段。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在2012年1月发布的2012年中国并购市场年度研究报告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共发生110起跨国并购交易,同比增长93%,几乎是2010年并购数的两倍,并购总额高达28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不论是并购交易数还是并购额,都达到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史的最高峰。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总体出于快速增长趋势,如下图2.1所示:图2.1 2007-2011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额2.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2012年,中国企业继2011年之后迎来了跨国并购的另一个高峰期,根据投中集团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企业共发生166起跨国并购交易,同比增长51%;并购总额高达306.23亿美元,同比增长9%。结合对2012年发生的166起跨国并购案例进行梳理,笔者发现,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特点:2.2.1 跨国并购行业以能源、制造业为主2012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共涉及18个一级行业,按行业分布来看,能源行业、制造业居前两位,交易案例分别为41、38起,占比25%、23%,如下图2.2所示:图2.2 2012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业分布(数据来源:China Venture)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行业分布我们可以看出,其目标主要是为了获取国际性战略资源(如中石油以16.3亿美元收购必和必拓澳大利亚Browse液化天然气项目)、品牌(如潍柴动力以7.38亿欧元收购德国工业叉车巨头凯傲集团25%股权)、技术(如小马奔腾联合印度媒体巨头信实媒体以3200美元收购美国著名Digital Domain的核心资产及视觉特效等核心技术)、市场(海尔以7.37亿美元收购新西兰厨房和洗熨用品制造商Fisher and Paykel Appliances 部分股权)等相对匮乏的资源。2.2.2 目标公司多为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从跨国并购目标国家来看,中国企业在经历了最初并购目标多以发展中国家企业之后,开始指向了欧美、澳洲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目标紧密相关。以2012年为例,跨国并购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交易完成案例分别为20、18 和13 起;交易总金额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葡萄牙,并购完成金额分别为58.58亿美元、58.17亿美元和56.94亿美元,如下表2.3所示:表2.3 2012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十大目标国目标国家并购交易额(单位:百万/美元)并购交易案例数美国5857.5120英国5817.4410葡萄牙5694.022澳大利亚5402.3018加拿大1587.388荷兰1405.815韩国1000.001德国911.2613新西兰737.121西班牙540.973(数据来源:China Venture)2.2.3 跨国并购主体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与国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并购主体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主,这与我国企业现有的股份制结构是相吻合的1 阮祥伦.2001-2007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58。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和China Venture相关数据显示,在2012年中国企业完成的十大跨国并购案例中,有7个并购主体是如中石化、中海油、中国五矿这样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如下表2.4所示:表2.4 2012年中国企业完成的十大跨国并购交易排名并购方被并购方并购金额(US$M)公司性质行业公司行业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企能源及矿产葡萄牙Galp能源公司能源及矿产5,156.00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国企能源及矿产葡萄牙电力公司能源及矿产3,362.503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企房地产AMC Theatres Inc.娱乐传媒2,600.004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企能源及矿产Devon Energy Co.能源及矿产2,440.00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企能源及矿产加拿大塔利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学院模特合同范本
- 酒店土建改造合同范本
- 维修协议合同范本模板
- 直播公司外包合同协议
- 阀门厂家采购合同范本
- 羊毛成品采购合同范本
- 美容项目购买合同范本
- 迁址通知转让合同范本
- 货物买卖合同结算协议
- 网签监管协议合同样本
- 肉毒梭菌课件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项目教程(产品开发与原型制造)课件 模块三 产品零部件创新设计
- 马士华主编《供应链管理》核心内容深度解析及技术应用
- 水库防汛抢险课件讲稿
- 3-6岁儿童社会发展指导手册
- 口腔根尖手术
- 总经理月度经营情况
- 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1
- 2025年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GB/T 24237-2025直接还原炉料用铁矿球团成团指数的测定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