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二套).doc_第1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二套).doc_第2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二套).doc_第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二套).doc_第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二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二套)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二- 1 - / 37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北师大版一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知识点一、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知识点二、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a0)=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知识点一、四边形 特征边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角分别相等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知识点二、 1、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2、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第三单元 加与减第一节捐书活动知识点: 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二节运白菜 1、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2、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第三节节余多少钱 1、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第四节里程表(一) 1、根据里程表提出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2、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从多个角度画图去理解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位置变化,列式也随之变化.第五节里程表(二) 1、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的读数 2、解答算式谜时,要通过观察推理找到从哪一位先计算,然后一步一步推算出答案.列表总结知识点举例说明金点子连加256+274+361=891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连减786-284-249=253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786-(284+249)=253加减混合259+148-342=65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里程表中的问题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第四单元 乘与除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整十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2、整百数乘一位数,根据表内乘法,先用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3、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根据表内乘法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4、在口算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先看清楚整百、整千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要注意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相乘时得到的0不能丢.第二节 需要多少钱知识点: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先把前两位数看作几个十和几个一相加的和,再用一位数分别与它们相乘,最后把所得的两个积相加. 2、计算混合运算时,要先明确运算顺序,再计算.第三节 丰收了知识点:1、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先看一位数与什么数相乘能得到这个整十数(也就是被除数),结果就是那个数. (2)、按表内除法计算: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0填写在商的末尾. 2、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变(被除数不为0).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被除数越小,商越小.第四节 植树 知识点:1、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把被除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分别除以除数,再把所得的两个商相加. 2、(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1)2较大自然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之和1)2较小自然数, (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较大数,(两数之和两数之差)2较小数. 列表总结具体内容知识盘点金点子小树有多少棵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中的“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需要多少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看作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再用它们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个积相加丰收了整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按照表内除法算出商,再将被除数末尾的0添在商的末尾.植树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方法有三种:(1)想乘法,算除法;(2)先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用它们分别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除得的商相加;(3)用被除数十位数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一位数,把两次的商分别写在商的十位和个位上.第五单元 周长知识点1:什么是周长1、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的长度总和或者说绕一个图形边线一周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2、不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绳子测量法.3、规则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1)绳测法,(2)直尺测量法.知识点二: 长方形的周长1、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已知长和宽的长度.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4)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求长;“长=(周长-宽2)2”或“长=周长2-宽”(5)已知长方形的周 长和长,求宽;“宽=(周长-长2)2”或“宽=周长2-长”3、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可以把4条边长加起来;(2)用一条边长乘以4,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情况:(1)长边靠墙,(2)宽边靠墙.5、围成的两种长方形,宽边靠墙比长边靠墙所需的围栏多.第六单元 乘法第一节 蚂蚁做操知识点: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积. 2、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定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个数位上的数.第二节 去游乐园知识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列竖式计算时,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要把进位的数写到正确的位置上,不要写在积中.第三节 乘火车知识点: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每一步都不要忘记加上进位数. 2、笔算乘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向哪一位进1,就在那一位加1.第四节 去奶奶家知识点: 借助里程图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明确里程图中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后再进行计算. 第五节:05=?知识点:1、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2、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1)先用这个乘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乘数;(2)再看这个乘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3、在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个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是0,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4、结论:(1)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定有0.(2)因数的中间有0,乘积中不一定有0.第六节 买矿泉水知识点:1、连乘的估算方法:尽可能将其中两个数的乘积估成整十,整百数,再与第三个数相乘.2、连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3、三个数连乘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一个数;还可以把任意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再相乘.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一节 看日历(一)知识点: 1、一年有12个月. 2、1、3、5、7、8、10、12月每月有31天,是大月;4.6.9.11月每月有30天,是小月;2月有28天或29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一个月只有28天时,这个月有四个星期一至星期日;一个月有29天时,这个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一个是5天;一个月有30天时,这个月中星期一至星期日的某2个是5天;一个月有31天时,这个第二节 看日历(二)知识点:1、2月2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只有4年才出现.2、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他年份的二月份都只有28天.3、认识平年和闰年:(1)公里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的是平年,公立年份是整百年的,是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2)判断一个整百年份是不是闰年,要看这个年份数是不是400的倍数,如果是整数倍就是闰年,否者就是平年.(3)2月份是28天的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是闰年,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4)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365752(个).1(天) 366752(个).2(天)4、推算几周年的的时间问题,可以用终止年份直接减去起始年份,所得的差即为所求.第三节 一天的时间知识点:1、24时记时法: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共计24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作24时计时法. 2、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表示时刻的换算: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与普通计时法相同;中午12:00以后,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普通计时法去掉限制词后加12就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减12后就是普通计时法, 3、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进过的时间,可以根据钟表推算,也可以用终止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4、计算中午12时的经过时间,要么把时间都换算成24时计时法来计算,要么先算中午12时以前有多长时间,再加上下午的一段时间. 5、普通计时法在表述时要加上限制词上午、下午或者晚上等,这样才能将时间准确的表达出来.第四节:时间表知识点:1、时间表是管理时间的一种手段,是将某一段时间中已经明确的工作任务清晰的记载和表明的表格,用来提醒使用人和相关人按照时间表的进程活动. 2、制作时间表,最主要的是做好时间的分配,合理分配时间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守时习惯. 3、判断谁跑得快,只要看谁用的时间短就可以了.第五节 数学好玩知识点:1、同一段距离,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不同,在测量的结果相同的情况下,选简便的方法比较合适.2、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直线距离可以直接用直尺来测量.3、解决搭配问题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也能得到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4、数路线问题实际上也属于搭配问题,在确定行走路线时,一定不要重复和遗漏.5、日历中的数有很多规律,如横向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少1;纵向上面的数比下面少7等.第八单元 认识小数第一节 文具店知识点: 1、像3.15,0.50,1.06,6.66,.这样的数,都是小数.“.”叫作小数点. 2、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3、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数,它就是几位小数. 4、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数位上的数. 5、写小数时,要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 6、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元、角、分的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是几,就改写成几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是几,就改写成几角;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是几,就改写成几分.若那一位上是0,那一位就省略不写. 7、把带有元、角、分的数改写成一元为单位的小数时,元与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对应,角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相对应,分与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相对应.第二节 货比三家知识点 1、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一位,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上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的第二位,以此类推. 2、比较三个或三个以上小数的大小和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相同,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再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第三节 存零用钱知识点 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加,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相减,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第四节 寄书 1、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2、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3、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与整数加法一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千万不要忘记满十进一,也不要忘记下一位进上来的一.第五节 能通过吗 1、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小数可以使数据更加精确. 2、把带有米、分米、厘米的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时,米与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对应,分米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数相对应,以此类推. 3、如果米、分米、厘米中某一个单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在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时,就在那个单位所对应的数位上写0.22 / 37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二一、 本册知识点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数与代数数的运算1.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2.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3.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两步运算4.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除应用题常见的量1.质量单位千克.克.吨2.千克.克.吨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年.月.日与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测量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统计与概率不确定现象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单元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 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乘除法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节 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以上.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第二节 需要多少钱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第三节 参加科技馆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4.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测试题(基础篇)一. 填空题1. 7.20.63的积里有( )位小数2. 由7个1000,9个0.1和3个0.01组成的数是( )3. 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 )倍4. 8.60.72=( )7.25. 把0.836扩大成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是( ),小数点向( )移动了( )位6. 两个因数的积是3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7. 根据3845=1710,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0.3845=( ) 3.80.45=( )8. 在括号填上适当的数8.03千克=()千克( )克 0.45时=( )分 2.8平方米( )平方分米9. 在里填上“”.“”.或“”.47.60.9747.6 5.433.854.30.38二. 口算题0.75= 0.081000=0.16.7= 1.60.5= 2.54= 0.740.4=7.53= 3.740= 0.80.6= 0.050.08= 801.25= 0.137=三. 简算题2.412.5= 9.43101= 3.412.5+6.612.5 0.1259.30.8四.用竖式计算18.2534= 9.354.2= 15.079.8= 7.020.56=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81.250.69.3 153.6+4.83 98.422.5-83.7 7000.342.9= = = = = = =五. 文字叙述题1. 38.62的4.5倍是多少? 2. 把7.2与9.5的积扩大30倍,结果是多少?3. 4.25与0.9的差乘以0.8,结果是多少?六. 应用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24分 )1. 一只母鸡平均每天要吃0.3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5只母鸡一个星期需吃多少千克饲料?2. 菜站运来1.2吨黄瓜,运来的土豆是黄瓜的1.5倍,白菜是土豆的2.3倍菜站运来白菜多少吨?3. 有一小正方形边长1.5分米,如果用这样的4块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4. 新明小学的操场宽45.5米,是长的一半,操场的面积是多少?5.给一段公路铺沥青,2.5小时铺150米,照这样计算,铺225米需要多少小时?6.莹丰水泥厂七月份生产水泥7.15万吨,八月份生产的七月份的1.1倍,九月份生产的水泥是八月份的1.2倍,九月份生产水泥多少万吨?7.一块菜地的宽是34.2米,长是宽的1.5倍.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按照要求正确搭建图形 搭建图形 观察物体 通过提问与回答进行搭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图形 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第一课时知识点: 1.举出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让学生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引入由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给学生示范书中提供的搭建活动,边操作边讲解. 3.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所搭建的立体图形. 4.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第二课时知识点: 1示范书中提供的第二个搭建活动. 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对学生搭建活动予以指导和肯定,让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4指导学生多做几次搭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三单元 千克.克.吨第一节 有多重 (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第二节 1吨有多重 (认识质量单位:吨)第三节 搭配中的学问 (实践活动)第一课:有多重(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知识点:1.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掌握克.千克.吨质量单位.感受克.千克.吨的实际质量,能结合具体情景说出常见物体的质量.千克.克.吨的关系及其简单换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千克.克.吨之间关系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并能正确进行单位间换算.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了解它们的实际质量,建立千克.克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轻重,建立质量单位千克.克的概念,体验它们分别有多重.4.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能为物体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5.活动中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估重能力.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选择正确的重量单位,二是对重量的估计的准确性.6.理解1千克=1000克,学会简单的换算 千克可记作“kg”,克可以记作“g”.公式可以记作1kg=1000g.7.同一的物体,可以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表示,如:一个西瓜重2(kg),也可以说这个西瓜重2000(g). 8.通过实际的称量,使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称量工具:天平.台秤.电子称.学会使用称量工具给物体称重.第二节 1吨有多重(认识吨)知识点: 1.感知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质量的估计能力.4.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5.以大象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参照物,让学生感受一吨有多重,从而建立吨的概念.吨用字母表示为“t”.6、 能分辨出三个重量单位的大小,并能灵活运用它们为物体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7、 掌握三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1000000克.第三课:搭配中的学问知识点: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与策略.2.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3.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情境活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和策略.4.学生运用摆学具.画搭配线路图.画表格等多种方式解决搭配问题.并从中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5.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不重复.不遗漏的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6.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数学的愿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意识.第四单元:乘法第一节 购物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不进位) 第二节 去游乐场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进位 )第三节 乘火车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连续进位)第四节 05=? (有关0的乘法)第五节 买矿泉水 (连乘法)第一课:购物知识点: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师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过程,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乘法.4、 在计算中明确算理,学会竖式的书写.用乘数从个位起依次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把得数写在对应的数位上.第二课:去游乐场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进位法则: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4、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推能力和主动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第三课:乘火车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境,逐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在已有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体验算法的多样化第四课:05=?知识点: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2.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借助“乘法的意义”“找规律”等方法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4.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当因数末尾有0时,计算时0可以先不参加运算,计算结束后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后加几个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可以通过对比进行教学,如:4023=1206,3078=2456,同样是因数中间有0,为什么一个乘积中间有0,而另一个却没有.通过讨论4023积中间是0的那位,因为没有进位,积当中就保留了0,而3078,因为发生了进位,所以积当中的0就不见了.结论:因数的末尾有0,乘积中一定有0.因数的中间有0,乘积中不一定有0.5.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写法.6.通过小组讨论,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第五课:买矿泉水知识点:1、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3、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探索多样的估算和计算方法.4、 结合买矿泉水的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逐步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5、 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汇报的多种计算方法都要予以肯定,但要着重引导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第五单元 周长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什么是周长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周长 周长的计算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交通与数学 第一课时 什么是周长知识点:1.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数学情境,通过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摸一摸课桌数学书的边线,再量一量自己的腰围和头围,从而知道了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2.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可以画出并能计算出图形的周长.第二课时 游园知识点:1.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小公园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小公园的所有线段加在一起.2.算一算中出现了4种不同的图形,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好铺垫.第三课时 花边有多长知识点:1.学生要明确已知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发现(长+宽)2是求长方形周长最简便的方法.不必用公式化的算式去约束学生,他们可以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2.在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不同的长方形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周长.第四课时 地砖的周长知识点:1.学生要明确已知条件和问题,利用学习长方形周长的知识经验,知识迁移到怎样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把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加起来,还可以用边长乘4.2.做一做中出现的两个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解决.3.练一练中的第2小题要让学生明确求篱笆长多少米,就是在求正方形实验园地的周长.第五课时 练习六知识点:1.练习六中的18小题通过计算各种图形的不同周长,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计算周长的方法.而第9小题则是让学生发现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发现这四幅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2.在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计算三个周长的大小,并说出估计的过程或理由,然后再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可以独立测量,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进行,最后组织学生对其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估计和测量的结果.第六课时 交通与数知识点:在这节实践活动课中,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图片中的数学信息,从而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六单元 除法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零.00。被除数是0的除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不够除就添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除法 如果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被除前 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 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的一位数除法.除数小法法法法法法发法。看清运算顺序,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要是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第一课时 分桃子知识点:1.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分为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能整除除数和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前者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小猴子分桃子的情景下,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找到算法,在汇报时通过比较找到最好的办法.教师要指出列竖式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然后,要让学生理解商“2”要写在十位上,商“4”要写在个位上的算理,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部分学生可能会写成 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纠正这种错误的书写格式. 2.在教学被除数不能整除除数的这种情况时,学生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进一步理解48/3,先将40/3,每一份只能得到一个十,余下的一个十要和8合起来再除的算理.第2课时 淘气的猴子知识点: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说0/7.0/8各等于多少,最后给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2 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法 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部分学生可能不会写商十位上的“0”,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指导: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商是几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4,得商“0”.验算.3 练一练 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情境,进一步巩固“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一位数的除法.”其中第4小题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只要能想出买5瓶满足6人,买10瓶能满足10人买25瓶正好满足30人即可.第三课时 练习七知识点: 练习七中第1.2.3.6小题,在计算时要养成“先计算,再估算”的良好习惯.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夺红旗”“过小河”等方面的数学竞赛,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第四课时 练习七练习七中第4.5.7.8这四道小题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五课时 送温暖知识点:1 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法. 教师结合“送温暖”这个具体的情境,提出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说出计算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的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2 试一试 在试一试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3 练一练 练一练中的计算题要让学生逐步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第4小题,要让学生理解,余下的6袋,应再加运一次,共运8次;而第5小题,剩下的5朵,不能扎成1束,所以不能加.第六课时 买新书知识点:1 连乘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教师利用“买新书”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学生自己说说解决过程,进一步说清连除和乘除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2练一练第2小题 要引导学生理解“游了两个来回的意义”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第6小题 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进行研究.讨论,再组织汇报交流.除教材中的两个方案外,学生还可能提出其他的方案,如调换短一点的文章等,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应肯定,并给予鼓励.其他计算题要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注意解题的准确性.第七课时 练习八知识点:本节课要完成练习中的15题.第2题要引导学生感知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第3题则是继续培养学生先估算再计算的好习惯.一方面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第5小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第八课时 练习八知识点:本节课要完成练习中的611题.第6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再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过程.第7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图意,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交流,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8题“果篮一样大,价钱却不同”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给果篮配上合适的水果,再组织交流.配水果的方案各种各样,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第11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购买奖品的方案,并组织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各种不同的购物方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七单元 年 月 日 年: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月: 大月:1.3.5.7.8.10.12月时间 小月:4.6.9.11月 平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日: 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钟表: 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第一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