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11.doc_第1页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11.doc_第2页
第二章第二节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东县真学课堂初一生物导学案 第三章 第2节 生物生存的家园生物圈(P44)【学习要求】1说出“生物圈号”实验失败的原因。2描述生物圈的范围。3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4选取多方面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学习重难点】 第三章第2节 第3页通过资料分析、模拟实验能够感受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 1生物圈及其唯一性。2自制生态瓶的模拟实验。学习活动一 说出生物圈的概念、组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4页内容,思考填写下列内容:1、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 与它们所生存的 共同构成的 。2、生物圈的地位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是 。3、认识生物圈,了解生物圈的范围 (1)生物圈的范围包含 的下层、 、 的上层。 (2)在大气圈生活的生物主要有 等,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生存,在岩石圈的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 。【正误判断】1生物圈的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典例训练】初中生物学同步练习(配苏科版)P32 5,P33 8。学习活动二 分析“生物圈号”【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44-45页和46页内容,思考并填写下列内容:(1)“生物圈号”实验的背景当前环境恶化如 污染、 污染、 污染等影响了生物的生存。 20世纪80年代,为了更好的研究生态系统,探讨人类的生存环境,美国科学家们耗巨资建造的一个模拟地球生物圈的完全封闭的实验基地 “生物圈号”里面有人工建造的沙漠、湖泊、海洋、沼泽、海滩、草场、热带雨林等,除了 可以进入外,“生物圈号” 是与世隔绝的。“生物圈号”为科学家的生存提供了空气、 、 、 等生存条件 。 (2)“生物圈号”实验的过程(3)分析“生物圈号”失败的原因 “生物圈号”一年多的时间后,科学家发现“生物圈号”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越来越少 。 浓度升高后导致了疲劳和失眠。近1/4的生物死亡,使他们彻底散失了继续在“生物圈号” 生活下去的信心,不得不提前撤离。 【合作探究】 1. “生物圈号”为什么会失败?2.“生物圈号”的失败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典例训练】初中生物学同步练习(配苏科版)p34 11学习活动三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的家园【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5-46页内容,思考并填写下列内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 、 、 必不可少的条件。【合作探究】立足于现实生活,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圈做些什么呢? 【典例训练】初中生物学同步练习(配苏科版)p33 6 10【课堂小结】生物圈 概念 为人类生存提供的条件生物圈号的启迪【课堂巩固】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D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上层2.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个家就是 (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3.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 营养物质 空气 阳光 适宜温度 一定生存空间 水A B C D4.生物学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继续学习,不断探索,理智地运用科技成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生物圈的资源、空间是有限的,必须控制人口的膨胀B西部大开发中,实施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还草措施,可改善生态环境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我国地大物博,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5. 将来的你, 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 那时, 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 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 )A. 氧气袋、矿泉水、各种吃的B. 太阳能电池、保暖内衣C. 宠物猫、电脑、光盘D. 驱蚊器、盆花、照相机6.生物圈号实验的失败给你什么启示? ( )A.说明人类的科学还不够发达 B. 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C.人类可以离开生物圈D.科学实验总会有失败的.7.以下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岩石圈的上部C水圈的大部 D.大气圈的顶部8.随着人口的激增,地球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