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眼睛教学要求1.通过大眼睛女孩的眼神,感受贫困地区的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对求知的渴望。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情感。3.学会查找资料、筛选资料、使用资料。重点难点1.通过大眼睛女孩的眼神,感受贫困地区的孩子对学习的渴望,对求知的渴望。2.学会查找资料、筛选资料、使用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 交代了发现“大眼睛”的时间、地点和背景。“跋涉30里”写出了孩子们上学的路程之远。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两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蜿蜒的山路、在一座大水库上面”说明孩子们上学的路十分危险,情况让人担心。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wn yn)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用“不管总是”的句式写出了小姑娘的什么品质? 写出了小姑娘的坚强品质,也从侧面反映了她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大眼睛”照片的来历,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 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听课十分认真的小姑娘,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求。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渴望”写出了小姑娘渴望读书、渴望知识的心情;因为她害怕失去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所以她的眼睛里还充满了“忧郁”。从这双大眼睛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姑娘?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怎样理解“渴望”和“忧郁”这两个词语的含义?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 两个“虽然”道出了小姑娘学习条件的艰苦,一个“可是”说明她对知识的渴望,并点出了“忧郁”的原因。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虽然、可是”在这里有什么含义?段导读:第2、3自然段用相同的结构和排比句式写出了大眼睛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联想,两处省略号省略了由大眼睛引发的更多联想,含蓄自然,让人思考回味。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bn)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段导读:第4、5自然段将人们的视角引向那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孩子,那一双双眼睛仿佛看到人们的内心深处,激起人们对失学儿童的深切同情。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用简练的手法传神地勾勒了一双清澈、专注、会说话的眼睛,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大眼睛”照片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他们向“希望工程”伸出了无数援助之手。请概括一下“大眼睛”照片展示的魅力。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 具体的数字指出了“希望工程”取得的巨大成绩。作者为什么列举这些数字?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比喻。把“希望工程”比作丰碑,指出了“希望工程”的深远意义,与开头相呼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大眼睛”照片所展示的魅力。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总述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直到今天仍召唤着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支持“希望工程”,激励着许多孩子更加努力学习。1.学会本课的生字。2.交流信息资料。一导入新课1.揭示课文题目,齐读题目。2.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这是谁的眼睛?这双眼睛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贫穷地区的一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三再读课文1.分别指名读照片的来历、对这双眼睛的具体描述、大眼睛照片展示的魅力这三部分内容。2.自由读课文,向同学介绍你搜集的相关资料。四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1.比一比,再组词。拔()跋() 蜿()碗() 挺()蜒() 赞()攒() 忆()亿()2.教师重点讲解:“碑”字的第十一笔是撇,与下面的横不是一笔。“蜒”第十笔是竖折。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大眼睛”照片的来历。对照片的描述以及展开的想象。“大眼睛”照片产生的魅力。我们首先去关注课文中的这幅插图“大眼睛”。看到这张照片时,我们都会想去解读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这眼神中包含着什么,然后才想知道它的来历及其他的情况。教师要本着这样的想法设计教学,准备图片和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升华;同时,通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体会贫困地区的儿童在恶劣的条件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首先,直观的图片导入、音乐的渲染、深情的朗读,让学生很快理解了作者的联想,并由此逐步去了解照片的来历、希望工程、人们的爱心援助等;接着,相关的补充图片、老师的情境铺设,更使学生的情感在这一刻深深地被震撼;之后,在讨论中学生真挚地谈论自己的想法,表示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1.熟读课文。2.积累本课的词语。(崎岖)(蜿蜒)的山路(深刻)(永不磨灭)的印象(闪亮)(炯炯有神)的大眼睛3.按拼音填空。y:才华横(溢)文(艺)回(忆)(亿)万容(易)翻(译)(意)思友(谊)sh:叙(述)(树)木(竖)直陈(述)(数)学bi:(悲)伤(背)包茶(杯)石(碑)4.希望工程是什么?5.你对“大眼睛”小姑娘还有哪些了解?1.熟悉背景,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1自然段和查找到的背景资料理解文章的内容。2.了解“希望工程”的意义。1.有关“希望工程”的资料。2.对这位“大眼睛”小姑娘的介绍。一交流背景,帮助理解交流搜集的相关信息。“希望工程”是什么?你对“大眼睛”小姑娘还有哪些了解?二练习朗读,联想感悟1.观看插图,这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你联想到了什么?2.朗读第1自然段,标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你的体会。3.你看图后的联想与作者所写的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有不同?(说明了解背景的重要性。)4.练习朗读。(1)体会关联词“虽然虽然可是”的表达作用。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2)朗读第4、5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情感。三升华情感1.这张照片发表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让无数人为“希望工程”伸出了援助之手。)2.围绕“我们如何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伙伴”进行讨论。(捐钱捐物,与灾区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互通书信,进行心灵沟通。)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这张照片让你受到的最大的教育是什么?(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珍惜时间,珍惜机会,努力学习。献爱心,让更多的孩子读上书,学到知识。)四拓展练习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感受到人的许多心理活动。请你观察周围熟悉的人,以“眼睛”为题写则日记。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虽然虽然可是“希望工程”努力学习这是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熟悉背景,帮助理解。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要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阅读、勾画与本文有关的背景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为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作好铺垫。二是朗读抄写,联想感悟。第25自然段叙事中有抒情,要先让学生看插图,谈谈这是怎样的一双大眼睛,能联想到什么;然后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精彩段”,看看作者感受到的是什么,联想的内容和我们大家的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进一步感受故事背景的重要性。三是升华情感,努力实践。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我们如何帮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伙伴”进行讨论,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切身体会,并号召其他同学也投入到帮助贫困儿童的实际行动中。1.摘录作者对照片产生的联想。2.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1)填写的内容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填写的内容让我体会到大眼睛女孩对获取知识的渴望,对失学的恐惧。(2)上文中两次出现省略号,你能补充出省略的内容吗?3.请根据提示,把下面这些“看”的同义词填到合适的成语中。顾瞻盼观瞩睹察览高(瞻)远瞩瞻前(顾)后举世(瞩)目左顾右(盼)(察)言观色坐井(观)天熟视无(睹)一(览)无余1. 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种板栗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1991年5月,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到金寨县了解希望工程,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化热管理技术助力2025年储能电池产业创新发展报告
- 2030年绿色金融推动新能源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报告
- 新型废旧塑料回收技术革命性进展报告
- 鸟鸣涧课件文库
- 职工追悼会悼词范文
- 考研物理学史资料(3篇)
- 绘画创意初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 道路客运调度员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木焦油工岗前考核试卷及答案
- 焦化厂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化验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阴挺的中医护理
- 中药熏洗法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化图册
- 2023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处理专家共识
- 医院装修项目中的安全措施与难点处理
- 消化内科护理进修汇报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监测与评价规范
- 让剪影动起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 MBA硕士论文案例研究范文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