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营造理想家园,让创新的翅膀轻舞飞扬》.doc_第1页
德育论文《营造理想家园,让创新的翅膀轻舞飞扬》.doc_第2页
德育论文《营造理想家园,让创新的翅膀轻舞飞扬》.doc_第3页
德育论文《营造理想家园,让创新的翅膀轻舞飞扬》.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造理想家园,让创新的翅膀轻舞飞扬开启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内容摘要:教育阵地是文化、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注重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重任。因此,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我们要把培养创新性学生,创造型人才作为现阶段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活泼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我们力求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中挖掘一切能使学生主体作用形成的因素。下面,是本人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如何开启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关键词: 创新 意识 培养 教育 能力 一、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借以促进儿童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人格的发展。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儿童的心理特征也如此,一旦他们置身于一个宽松和谐、自由快乐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中时,那种浮想联翩、随意发挥、自我展示的感觉很容易发挥出来,这时就是他们创造性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如果善于在此时加以启发引导,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抓住这一特征,我为班里的学生在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方面下了一番功夫。硬件方面,改变了以往教室里黑白单调的颜色配比,力求使墙壁、黑板给学生一个色彩丰富、活泼启智、催人奋进的观感,如精心挑选了素雅清逸的荷花、松竹图和端正有力的名人警句、书法悬挂在墙壁两侧,有时又置换成工整的小学生守则或学习园地,有时则贴上各种中外文学家、艺术家肖像图或者奥运健儿英资图等,黑板报在保证内容充实健康的基础上,空留出园地让学生们轮流用各种颜色画上任意画或刊登自己的习作、学习体会等。这样,让学生有个活泼启智的学习环境,使他们产生一种求知欲和不断进取和探索的精神,促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软件方面,我鼓励他们积极与老师一起营造一个平等对话、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做到上课时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踊跃发言,下课时虚心请教、彼此尊重、尽情自我展示。这样,一个活泼严肃、色彩斑斓、品位高雅的班级文化无形中就形成了,学生们也很快被浓厚的文化气息所熏陶。我发现,他们很乐意把教室、课堂和课余当成全身心释放的地方,自我发挥,就像一个“理想的家园”。尽管他们有时会因激烈的讨论使得课堂秩序有点紊乱,有时会因自己冒失发表不成熟想法而面红耳赤,有时会因为第一次尝试失败而手忙脚乱,但我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往往一个富有创造性、思路新颖奇特的想法就在这时孕育出来。所以,每当这些时候,我总是以学生们作为主体,设身处置来对待,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变化,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用发现、表扬、赞许或鼓励的表情、眼神和言语与他们交流,从而激发起他们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对他们尽早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二、尝试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课余活动,借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研究学生们的创新热情以什么作为导火线较易被点燃激发出来,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儿童的爱好和兴趣广泛多样而又千差万别,但都有共通的地方,那就是对未知的领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求知欲望。作为教师可以尝试从这方面入手,多研究他们的心理需求,多发掘新、奇、特的领域,并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引领他们前往探索,达到激发起他们创造、创新热情的目的。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穿插讲述一些中外科学家们小时候创造发明的故事,学生们在此之前这方面的知识较少,但我从他们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听讲的神情知道,他们已对奥妙的科学领域,对智慧的科学家们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和崇敬的心理,从科学家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事例中得到启发,激发了爱科学、爱创新的热情。如在介绍爱迪生之前,我布置一个家庭作业,让他们从各个途径搜集爱迪生一生的发明种类。他们兴致勃勃地翻阅工具书或请教家长,甚至上图书馆查找,结果在课堂上汇总起来竟有几十种之多,最后我总结评价了一下,告诉他们爱迪生的发明计有一千多种,他们都表示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来;又如在介绍毕昇的发明时,我在黑板中出了一道选择题,其中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和几个外国故代发明,我故意混淆起来让他们选择,他们或凝神思考,或交头接耳,最后用排除法选对了答案。我告诉他们:“这是我国古人不断实践,创新研究的结晶,难道不值得你们自豪和效仿吗?”我还用讲故事的生动语言讲了李时珍爷爷如何历尽艰险地走遍千山万水,采集草药,无畏尝药,拜访前辈,积累药方,27年如一日地努力的事例,让他们感受到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这样潜移默化,学生们已经自觉地形成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从小树立创新志向的意识。课外活动同样也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热情的广阔天地。我和同年级的老师协作配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参观书画展、观看优秀影片、访问先进人物、举办班级体育比赛等,让学生在感受集体力量和生活乐趣的同时,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从而对周围世界产生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有益于创新人格的逐步形成。班里的主题活动也很有意义,如学期初,为了加强班里的凝聚力,我们举办了“我们拥有一个家”、“献上我们的爱心”等活动,教师节举办了“尊师颂”,国庆节举办了“祖国在我心中”,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又举办了“六年级的我”、“争当优秀毕业生”等活动。这样,活跃他们的思维,开启他们猜想、联想、畅想的创新意识,对他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将会产生积极深远的意义。三、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引导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个性。任何班级活动,只有把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真正地发挥出它的教育作用。如何成功地实现这种转化呢?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学生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才能够与他人更好地合作配合,才能够在活动中找准自己合适的位置并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作用,才能够把自的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体验到小小成功的快乐。例如2008那年,奥运会在中国举行,这是国家盛事。我了解到他们普遍存在的快乐、豪迈但又因无法亲自感受现场气氛而遗憾的矛盾心理,于是适时地对我担任的班级举办了一场“迎奥运,颂中华”的主题班会。我有意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体用,略加指导他们一下就不再过问。由班干部组成的筹备小组很快就拿出了班会活动的方案。全班学生自愿报名出节目,有的准备几道与奥运相关的知识竞赛题目,有的设计奥运五环及福娃的拼图游戏,有的自己撰写诗歌散文准备朗诵,有的准备口技三句半“奥运年”,有的编舞蹈“迎奥运”,有的排练大合唱“歌唱祖国”,有的练写书法和用彩纸制作奥运五环旗及奥运吉祥物(福娃等)准备布置教室花样百出,情趣各异,寓意深刻,充分表现了他们的独立、自主、创造能力。在准备的过程中,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气馁,不灰心,想方设法矫正动作和发音,筹借音乐唱片和表演服装,结果这场班主题活动举行得相当成功,余味无穷。这不正说明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班级活动中的效果吗?学生们有了一个能让他们自我展示、各展千秋、纷呈异彩的活动舞台,何愁没有创造的意识和创新的灵感呢? 总之,我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