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素养.ppt.ppt_第1页
法律素养.ppt.ppt_第2页
法律素养.ppt.ppt_第3页
法律素养.ppt.ppt_第4页
法律素养.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 法律素养 第八讲 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会发现 某人某天见了老师没有主动热情地招呼 问好 于是人们谴责他 说他没有礼貌 某人在十字路囗正好遇见红灯 其视而不见 直接闯过去了 结果被交通警察罚款 某人在用人单位上班迟到了 结果用人单位扣减了其报酬 请问 为什么这些行为受到的处理各不相同 第一部分 何谓法律 法律符号 惩罚 制裁 权利 义务 责任 规则 规范 公平 正义 违法 犯罪 法律是 课程导入 有人说 法律的主要作用就是制裁违法犯罪 不违法犯罪就用不着学法 对这种观点你如何看呢 案例讨论 上海某名校男硕士研究生张某取出别人遗忘在 机里的信用卡里现金 元 是捡还是偷 是道德问题还是违法犯罪 罪还是非罪 某校大一女生从家人的来电中听说上海某著名品牌食品店使用的是地沟油 在微博上发帖请大家注意 不要再购买 此贴一经传开后 当天造成此家品牌店营业额急剧下滑 这女生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 法律的词源 汉字 法 的古体是 灋 刑也 平之如水 从水 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从去 摘自 说文解字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由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规范的是行为而不是思想和灵魂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的设定来规范人们行为的法律通过对行为的规范进而调整社会关系 行为 关系行为 重要的关系行为 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些行动和不做其他一些行为的准则和尺度 阿奎那 行为规范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与法律有什么不同 思考 道德与法律比较 道德是非善恶评价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良心 重内省自律 法律权利义务规范国家制定国家认可国家强制力重外律他律 行为规范 2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的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 所谓法的制定 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 所谓法的认可 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 赋予法律效力 法的制定和认可是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 所谓法的制定 是指国家机关通过立法活动产生新规范 所谓法的认可 是指国家对既存的行为规则予以承认 赋予法律效力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具有国家意志性 提出法律议案 审议法律议案 公布法律 表决通过法律 立法流程 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包括以下四个程序 法律权利 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 对法律关系主体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 以及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法律义务 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所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 法律是以法律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义务所限制的并不是自由 而只是自由的抽象 即不自由 义务就是达到本质 获得肯定的自由 黑格尔 法律的强制性体现为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如对犯罪行为要依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也体现为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合褒扬 国家强制力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法律意识 道德观念 纪律观念也促使人们遵守法律 保证法律得以遵守和执行 法律是由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 他们为甚么走上不归之路 道德的无奈 案情 刘丰收请求马立仁归还养女死亡抚恤金案讨论 这笔抚恤金应归谁 评析 善良的心愿 崇高的品质 仍需依法而行 否则 道德在法律面前也只能是无奈的 案例引入 相关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十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六条 养子女和生父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因收养关系成立而消除 父母是否应该承担你读书期间的学费 小部分人选 应该 观点很明确 多数人选 不好说 态度摇摆而不坚定 而选 不应该 则更是少数 有关大学生权利义务观念调查 请你分析这些调查数据能说明什么 社会调查分析 第二部分 何谓法治 1 法制从广义上 静态意义上来理解 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或法律制度的简称 2 法治从狭义上 动态意义上来理解 是指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的一种治国方式 原则和制度 法治是与民主密切相关的 它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 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 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要有良好的法律 另一方面这种良好的法律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要得到普遍的服从和遵守 核心是依法办事 一 法治与法制的含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亚里斯多德 二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法制legalsystem法律制度的总称 它只是一种制度工具 可以存在于任何性质的国家中 法治ruleoflaw法律的统治 它反映了一种价值目标与人文关怀 追求公平正义 保障自由和民主权利的价值观 原则和精神 我国的立法体制 法律没有禁止的 都是公民的权利 法谚 三 我国的法律运行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 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部门规章省级和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性法规省级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地方政府规章 一 法律制定 立法 我国法律渊源有三个层次 宪法 法律 地方性法规 自治法规 特区基本法 军事法规 国际条约 规章 行政法规 3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规范 1 以宪法为统帅 2 法律为主干 二 法律遵守 守法 1 含义 是指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 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2 要求 正确 良法得到普遍遵从乃法治 法谚 三 法律执行 执法 1 含义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2 要求 合法 行政权力退缩的空间有多大 民事权利伸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法谚 权利 法无禁止不得罚权力 法无规定不得为 四 法律适用 司法 1 含义 是指司法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2 要求 公正 思考 包公能不能主动寻案审理 包公能不能大义灭亲 史案分析 包公断案的思考 正义不仅要实现 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法谚 五 法律责任1 含义 指因行为违反法律上的义务而应承担带有强制性的不利后果2 构成要件违法行为 主观过错损害事实 因果关系 思考 1 见死不救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2 不知者不为过 对吗 名案分析 夏威夷的椰树为什么不结果 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 依法治国的含义 课堂讨论 对比法治国家 我国现阶段法治建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二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1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良法可依2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权利本位3 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司法公正4 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 权力制约5 培植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法律至上 赵作海冤案 推进中国法治进程的孙志刚事件 简单应用 某班级年终要评出三位三好学生 有两种方案 其一 有辅导员老师综合各方面情况挑选出最好的三位 其二 辅导员仅提评选要求 由大家投票选举 结果选出不是最好的三位 你认为哪种方案可取 五 法律思维 1 含义 是按照法律的规定 原理和精神 思考 分析 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取向 2 特征 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没有程序的正义就没有实体的正义 法谚 案例分析 世纪审判 辛普森杀妻案 毒树之果规则 为什么红灯坏了也 傻 等 有这样一个笑话 说德国人极守交通规则 哪怕交通信号灯坏了红灯一直亮着 德国人也会站在那里 傻 等 让法律成为一种信仰 六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规则意识 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 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 法谚 两次被甩 第三部分 关于法律你知道多少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什么是法律体系 宪法 实体法 程序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相互对应 我国的法律体系 宪法 诉讼法 刑法 社会法 经济法 民商法 行政法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 是指依照调整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调整的手段 对现行法律进行的一种分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七个门类 法律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各个部门法所构成的法律规范体系 宪法法律制度 宪法 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何时产生 何谓宪法 怎样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 1 1954年宪法 106条 2 1975年宪法 30条 3 1978年宪法 60条 4 1982年宪法 138条 我国现行宪法 88年宪法修正案 2条 93年宪法修正案 9条 99年宪法修正案 6条 04年宪法修正案 14条 第四部 1982年宪法 1982年宪法文本 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1982年宪法 现行宪法 宪法的核心 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宪法解决的问题 权力 国家权力的来源 分配 限制等 我国的国家制度 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宪法 法规规定的有关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方面的制度的总称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与人民有何不同 具有一国国籍 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公民 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42 43 44 45条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 国家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中央军事领导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行政机关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军事机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自治区 州 县 我国的国家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管理社会 维护社会秩序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 国家审判机关体系 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 基层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高级人民法院 军事法院 铁路运输法院 海事法院 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体系 专门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与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县 不设区的市 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检察院 军事检察院 铁路运输检察院 民事法律制度 1986年4月12日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她是我国基本法律之一 一 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1 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民法的基本原则 1 平等原则 2 自愿原则 3 公平原则 4 诚实信用原则 5 禁止滥用权利原则 民法的核心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 玛莎帝国 的危机 案例 二 民事主体制度 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包括 自然人 法人 其他组织和国家 A 一个犯人被剥夺了政治权利 是否还有民事权利 B 一个犯人 父亲被他气死了 在分割他父亲的遗产时 家人不分给他一份 对吗 思考 1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是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贯穿人的一生 始于出生 终于死亡 2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A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 B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三种情况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 以自己的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精神正常 智力健全 能完全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的精神病人 C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的精神病人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思考 每个人都有民事权利能力 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如何实现 思考 未成年人精神病人 12岁男童帮朋友IPAD装软件收费1000元 他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有效 为什么 案例 案例分析 12岁的小刚今年小学毕业 家境不错的他7月份去国外参加了夏令营 同营的还有个同样家境很好的小伙伴小强 小强在夏令营期间买了个IPAD 但苦于不会装软件 便求助于 苹果达人 小刚 小刚想了想提出自己的要求 给我1000元就帮你装 小强当时是 咬咬牙同意 的还是 根本想都没想 就同意了现在不是很清楚 反正他俩成交了 小刚拿着靠自己智慧赚来的1000元 开心之余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颇有孝心的他为父母各买了一块手表作为礼物带回了国 小强父母知道真相后要求返还1000元 此案如何处理 几种观点 1 有商业头脑2 有理财观念3 财商or情商 三 民事行为制度 1 民事行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2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4 依照法定的形式 A具有法律效力B受到法律保护 外在的表达与内心的想法一致 言行一致才能产生法律后果 四 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权利 4 继承权 5 人格权 6 身份权 1 物权 2 债权 3 知识产权 所有权是最典型 最完全的物权 人身权 人格权 人格权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 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的且与其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 人格权 肖像权 名誉权 婚姻自主权 人身自由权 生命健康权 姓名权 隐私权 名称权 人身权 身份权 身份权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享有的民事权利 身份权主要包括 配偶权和亲属权 五 民事责任制度 1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或侵犯国家 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 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 有损害事实2 民事行为违法3 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4 侵害人主观上有过错 财产的或精神的 故意的或过失的 3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一般方式 A 停止侵害F 修理 重作或更换B 排除妨碍G 赔偿损失C 消除危险H 支付违约金D 返还财物I 消除影响 恢复名誉E 恢复原状G 赔礼道歉 A在县城向B借了人民币2万元后 装入手提包交给乘搭其摩托车回家的C携带保管 当行至车站时 遇见D A回头对C说 要付款给D 此时 刚好有人叫A A停车离去一会 然后 A继续开车将C送回家 分手时 双方均未提手提包及2万元的事 事过5个月 A发现2万元落空 向C和D查询未果 C说当时按A的意思把这2万元给了D D则称那天根本没去过车站 一个月后 A向人民法院起诉 问 谁应对这2万元的下落负责 民事法律制度 综合案例 刑事法律制度 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一 刑法的概念和原则 刑法 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 根据自己的意志 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 规定犯罪 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简言之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二 犯罪概述 犯罪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 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我国 刑法 规定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 领土完整和安全 分裂国家 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 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 都是犯罪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构成 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 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 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总和 犯罪主体 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 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有的心理态度 它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等 犯罪客体 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