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散文ppt课件.ppt_第1页
年代散文ppt课件.ppt_第2页
年代散文ppt课件.ppt_第3页
年代散文ppt课件.ppt_第4页
年代散文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30 第一节30年代散文概述 30年代的散文创作 传承了五四散文对人生的探索和心灵的书写 也传承了五四散文风格多样化的传统 小品散文蔚然可观 代表作家林语堂 郁达夫 丰子恺 夏丏尊等 他们提倡闲适 性灵 幽默 独树一帜 青年作家有何其芳 李广田 丽尼 陆蠡 缪崇群等 杂文因鲁迅而大放异彩 报告文学也成为30年代散文园地的一个新景观 叙事性散文 开明 散文 1 丰子恺十七岁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从李叔同学绘画音乐 从夏丐尊学写作 奠定一生的事业与前途 1898 1975 丰子恺1898 1975 浙江崇德石门湾 今属桐乡 人 原名丰润30年代结集 缘缘堂随笔 随笔二十篇 车厢社会 缘缘堂再笔 等他的散文受佛教思想影响 探究人生 自然的奥秘 浸润着佛理 玄思 散文有三类 探究人生 自然的奥秘 浸润着佛理玄思 如 渐 秋 描绘直率无邪的儿童生活及其纯洁的情趣 如 儿女 给我的孩子们 入世之作 车厢社会 丰子恺散文风格 漫画式的独特视角和幽默的表述法 善于从日常琐事中写出耐人寻味的人生意味 散文多用随笔体 叙述婉曲 描写细腻 运笔如行云流水自然洒脱 形成一种清幽淡远 率真自然的艺术风格 2 夏丏尊散文不多 结集出版 平屋杂文 其中 白马湖之冬 是名篇 构思谨严 含义深远 笔法老到 其散文对巴金 丰子恺等人产生过影响 白马湖作家群 20年代在浙江白马湖地区 春晖中学 夏丏尊 丰子恺 朱自清 李叔同等 由于人生追求与艺术旨趣相近 在散文创作中所形成的作家群 风格朴素清新 淡雅隽永 满贮温馨与韵味 他们都推崇日本自然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并模仿他 夏丏尊是 白马湖作家群 的代表 新诗人散文群 以何其芳 李广田 丽尼 陆蠡 缪崇群等人为代表 他们创作的思想情调普遍低沉哀婉 精心营造散文在情绪结构 叙述方式 话语氛围等多方面的最佳境地 他们特有的审美情致 是他们对现代散文的独特贡献 说他们是 新诗人散文群 不仅因为何其芳 李广田等人早先曾致力于诗歌艺术的探索 更因为他们的散文创作分明透露出对诗的意蕴及诗的形态的自觉追求 李广田 1906 1968 出生于山东邹平 汉园三诗人 之一 何其芳 卞之琳 诗集 汉园集 30年代有 画廊集 银狐集 雀蓑集 三集 李广田追求 素朴的诗的静美 风格平实浑厚 感情沉郁而略带悲凉 具有较明显的柔美格调 丽尼1909 1968 湖北孝感人 原名郭安仁他的散文创作经历了从低吟悲风曲到高歌抗争曲的嬗变 第一个散文集 黄昏之献 唱出了飘流者的漂流曲 悲风曲 无言之曲 初期作品大多有散文诗味 后期作品重于写实 抒情性有所减弱 艺术感染力也有所减损 抗战爆发后 他只写了 江南的记忆 一文 坚信 江南 美丽的土地 我们底 后因生活所累脱离文坛 遂不再有创作 令人惋惜 陆蠡1908 1942 浙江天台人散文创作与丽尼齐名 著有 海星 竹刀 和 囚绿记 海星 中的作品多写年轻人的回忆 幻想和沉思 通过对童真和自然的描写 着意探求人情美和人间爱 但时有孤寂情怀的流露 陆蠡散文善于编织故事 勾勒画面 抒情含蓄委婉 具有隽永的意境 语言凝练优美 节奏舒缓 具有散文诗的风味 缪崇群1907 1945 江苏人 他一生坎坷 贫病交迫 呕心沥血从事散文创作 早期作品辑为 晞露集 寄健康人 废墟集 大多回忆少年时期生活 擅写儿女之情 表现的大多是孤寂 哀怨 感伤的情愫 抗战爆发以后 写下了 夏虫集 石屏随笔 等作品 视野由一己生活转向人世百相 缪崇群以精细取胜 长于抒写人情 善于描绘景物 并力求在具体细微之处发现深意 悟出哲理 从而使景 情 理三者得到较好的融合 30年代散文的另一新收获是报告文学的兴盛 报告文学是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散文类型 20年代初 瞿秋白的 饿乡纪程 和 赤都心史 开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先河 主要原因有 一是30年代急剧变动的社会生活需要具有新闻性和纪实性的文学样式作出迅速的反映 二是 左联 的积极倡导和组织 三是外国报告文学理论和作品的翻译 为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范式和推动力 本时期文学界在报告文学成果最著的是夏衍和宋之的 夏衍的 包身工 将群像和个像 芦柴棒 相结合 描写了包身工形象 反映了上海日本纱厂中国女工的悲惨生活宋之的的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也逼真地写出了山西军阀不事抗日 专事 防共 的情景 除此而外 新闻记者邹韬奋所作的 萍踪寄语 萍踪忆语 萧乾的 流民图 平绥散记 和范长江的 中国的西北角 塞上行 等都是具有新闻性 纪实性的报告通讯 通俗明快 均产生过一定影响 成就最大的是夏衍和宋之的 夏衍 包身工 被称为 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 宋之的 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这两个作品标志着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成熟 范长江 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 原名希天 他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 中国新闻家 社会活动家 他生前写过大量的出色的新闻报道 陕北之行 堪称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 他担任过新闻机构的领导工作 为全国的新闻事业做出很大贡献 1991年 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 范长江新闻奖 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该奖项于2005年与 韬奋新闻奖 合并成为 长江韬奋奖 毛泽东与范长江 第二节鲁迅杂文 30年代杂文 继 五四 以后再度兴盛 成为 感应的神经 和 攻守的手足 在鲁迅等作家支持下 杂文创作形成一个蓬勃的局面 鲁迅一生写下了大量杂文 杂文集共有16部 从1918年在 新青年 上发表 随感录 起至1936年逝世前未完篇的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止 杂文创作贯穿了文学活动的始终 杂文是鲁迅这位精神界战士在思想 文化领域进行战斗和自我 释愤抒情 的重要文学形式 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从1918年至1926年 杂文集有 坟 热风 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鲁迅杂文创作后期从1927年到1936年杂文集有 而已集 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等 此期杂文思想更为锐利 内容也更为丰富 投枪 首先 鲁迅后期继续着他一贯的社会与文化批评 写下了大量解剖中国社会思想与文化的杂文 其次 政治内容大大增加 为了忘却的记念 写在深夜里 控诉了国民党进行文化围剿 杀害 左联 五烈士的罪行 再次 鲁迅后期以杂文形式扶正祛邪 坚持文化战线上的思想理论斗争 左联五烈士 鲁迅杂文的艺术性一 文体形式可谓丰富多样 他调动一切文学手段 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 二 诗与政论的结合 是匕首 这是投枪 鲁迅 独创了将诗和政论凝结于一起的 杂感 这尖锐的政论性的文艺形式 三 从 砭锢弊 的立意出发 塑造出了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 如 山羊 一点比喻 叭儿狗 论 费厄泼赖 应该缓行 蚊子 夏三虫 二丑 二丑艺术 等 四 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 他的杂文好用反语 夸张等幽默讽刺手法 亦庄亦谐 庄谐并出 语言简洁峭拔 充满幽默感 第三节林语堂何其芳 林语堂1895 1976 福建龙溪人于191 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 年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 获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耶那大学 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 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3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 女子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 语丝 杂志主要撰稿人之一 其 语丝 时期的散文集 剪拂集 斥国粹 张民主 倡欧化 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多有讥刺 激昂慷慨 浮躁凌厉 1932年9月 林语堂创办 论语 半月刊嗣后又创办了 人间世 和 宇宙风 两刊以发表小品文为主 提倡幽默 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 林语堂提倡幽默小品 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林语堂将英文humour译成幽默 加以提倡 从其幽默观出发 林语堂在小品的题材和风格上主张 以自我为中心 以闲适为格调 30年代是林语堂幽默理论的成熟期 也是小品创作的丰收期 发表文章 多为小品 有近300篇 其中有一部分收在 大荒集 和 我的话 中 31 何其芳 1912 1977 四川万县人 出生在一个守旧的地主家庭 闭塞的环境和古板的教育使他从小养成了孤僻的性格 1929年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 1931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接受了新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影响 并开始在京沪两地的 现代 文学季刊 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 先以 汉园三诗人 之一而知名于文坛 1936年出版的散文集 画梦录 又同时获得 大公报 文艺奖而成为引人瞩目的散文家 何其芳意识到了散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重要性 是一位具有自觉意识的散文文体家 32 何其芳的散文 画梦录 何其芳的散文集 画梦录 采用 独语 文体 整部作品都可以说是一个孤独者的内心独语 何其芳的独语散文反映了当时许多向往美好未来的青年 既不满现实 又不愿面对丑恶 不甘在污垢的世界里堕落 而情愿在幻想的美丽中陶醉的普遍心态 33 画梦录 中最为典型的两种意象 即以黄昏 黑夜为代表的 时间意象 和以墓地 古宅为代表的 空间意象 都具有一种阴冷的凄凉感和封闭的收缩感 他在创作中常常把充满孤寂 感伤和迷茫的感觉 与富有诗意的意象组合在一起 再经过字斟句酌的精雕细刻 有晚唐诗风的婉约之美 具西方现代主义的感伤之美 因而表现出了如泣如诉 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 34 何其芳独语体散文的特点 三方面 一是作为京派的散文作家 他的散文体现了京派散文的特点 是一种纯抒情的文体 是 独语体 二何其芳以自己的创作 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 三是运用感觉 意象 词语和修辞手法等来构造他的 独语 世界的 35 何其芳的 独语 散文主要是写一种寻找理想世界的迷离感觉 他喜欢把充满孤寂 伤感 迷茫这些感觉意味的朦胧的意象组合在一起 组成一个个美丽的心灵感应世界 因此 他的散文意象扑朔迷离 想象奇特 洋溢着浓浓的诗情 何其芳1912 1977 四川万县人1929年后在上海中国公学 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 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38年去延安 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何其芳是30年代京派重要的诗人 散文家 在探索诗歌艺术的同时 何其芳以更大的热情倾注于现代散文 1936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