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中考复习课件.ppt_第1页
浮力中考复习课件.ppt_第2页
浮力中考复习课件.ppt_第3页
浮力中考复习课件.ppt_第4页
浮力中考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课件 浮力总复习 一 浮力的概念 1 液体 气体 对浸在其中的物体 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 这个托力叫做浮力 强调 在液体中 上浮的物体 下沉的物体 形状规则或不规则 物体运动或静止 浸在哪种液体中都可受到浮力的作用 2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液体或气体 3 浮力产生的原因 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压力差法 F浮 F2 F1 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1 物体浸没在水中 受到水的浮力的方向如图中所示 正确的是 2 达标练习题 比比看 例题 一物体在空气中称重为37牛 浸没到水中称重为12牛 则物体受的浮力是 25牛 F浮 G F拉 称重法 5 实验室测量浮力 二 阿基米德原理 1 浮力的大小 等于排开液体重力2 计算公式 F浮 G排液 液gv排3 适用范围 液体和气体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 气体 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提示 2011安徽芜湖 第4题 在 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 的故事中 若王冠在空气中称时重5N 浸没在水中称时重4 7N 则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它排开的水重为 N 0 3 0 3 中考链接 2011年安徽省第10题 如图所示 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 把一体积为1 10 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5N 已知铝的密度为2 7 lO3kg m3 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 N 液体的密度为 kg m3 1 2 1 2 103 中考链接 2011江苏扬州 第22题 如图所示 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 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N 浮力的方向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m3 放入木块后 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变大 变小 不变 g 10N kg 2 竖直向上 2 10 4 变大 中考链接 三 物体的浮沉 力的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1 F浮 G物 上浮 2 F浮 G物 物体下沉 3 F浮 G物 悬浮 最终漂浮 F浮 G物 最终沉底 即物体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物体的浮沉 密度条件 1 物 液物体下沉 3 物 液悬浮 热身练习 1 鸡蛋放在清水中会下沉 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 它的重力 在清水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 鸡蛋就会上浮 这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 它的重力 当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鸡蛋就会处于 状态或 状态 漂浮 悬浮 2 2012大理 一个质量为140g 体积为1 8 10 4m3的物体 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 松手后物体将 填 上浮 下沉 或 悬浮 1 8 上浮 3 2012淮安 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 先后浸没在水和盐水中 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 乙所示 则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N 从图中还可看出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若剪断图中的细线 石块将 选填 上浮 悬浮 或 下沉 1 密度 下沉 4 将细木棍下部缠上铁丝后放入水中能直立漂浮 如图所示 若将露出水面的部分木棍剪断 则剩余部分将 A 保持不动B 要下沉一点C 要上浮一点D 不好判断 C 5 2012义乌 中国第一艘航母 瓦良格号 舰长304米 舰宽70 5米 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吨 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牛 瓦良格号 航行的过程中 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 外部的水会把两舰挤在一起 g取10牛 千克 护卫舰与航母间水的流速大 压强小 6 75 108 四 计算浮力的方法 1 称重法 F浮 G F拉 2 阿基米德原理 F浮 G排液 液gv排 3 浮沉条件 F浮 G物悬浮 液 物F浮 G物漂浮 液 物 4 压差法 F浮 F2 F1 2011湖南株洲 第17题 如图8所示 体积相同的甲 乙 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此时甲 乙 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 F乙 F丙 则下面关系正确的 是A F甲 F乙 F丙B F甲F丙 C 中考链接 1 体积相等的实心铁块和木块 都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A铁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2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木块 都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A 铁块大B 木块大C 一样大D 无法确定 C B 热身练习 3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木块 投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A铁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4 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木块 投入水银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A铁块大B木块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B C 2012宿迁 把一质量为56g的石块 放在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 水面上升到如图的位置 g取10N kg 求 1 石块的重力 2 石块的体积 3 石块的密度 4 石块所受到的浮力 中考链接 1 G mg 0 056kg 10N kg 0 56N 2分 2 V石 V总 V水 60cm3 40cm3 20cm3 2分 3 石 m石 V石 56g 20cm3 2 8g cm3 2分 4 F浮 水gV排 1 0 103kg m3 20 10 6m3 10N kg 0 2N 2分 2012自贡 如右图所示 将体积为0 001m3的正方体木块 放入盛有水的水槽内 待木块静止时 其下表面距水面0 06m 已知水 1 0 103kg m3 g取10N kg 求 1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 2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3 木块的密度大小 中考链接 1 压强P 水gh 1 0 103kg m3 10N kg 0 06m 600Pa 2 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 则L m 0 1m 1 0 103kg m3 10N kg 0 1m 2 0 06m 6N 3 因漂浮有 F浮 G木 m木g则 0 6 103kg m3 五 浮力的利用 1 轮船工作原理 把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制成能够浮在水面的物体 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 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既排开水的重力增大了 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工作条件 漂浮在液面F浮 G物排水量 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m排 m船 m货 满载 边学边练 1 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 它受到的重力 它受到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 填 变大 变小 或不变 它是上浮还是下沉些 不变 不变 变大 下沉 2 2011浙江杭州 第5题 如右图所示 一般在某水域作业时 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箱用绳子悬放入水 第一次放 因水太深 铁箱没触碰到水底 此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 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 铁箱才接触到水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箱在船上时 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B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 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C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 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D 铁箱接触到水底时 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C 3 2012凉山 2012年5月15日 中国首艘航母平台已顺利完成第六次海试任务回归军港 该舰长302m 宽70 5m 排水量为67500t 求 1 满载时 航母受到的浮力多大 g 10N kg 2 某次训练时 通过舰载雷达搜寻目标 雷达发出电磁波后 经2 10 3s收到回波 则目标距航母的距离是多少km 1 m排 6750t 6 75 107kg航母漂浮 F浮 G排 m排g 6 75 107kg 10N kg 6 75 108N 2 v c 3 105km st 2 10 3s s vt 3 105km s 2 10 3s 300km 二 潜水艇 通过改变自身重力的大小来实现上浮 下沉 特点 浮力大小不变 边讲边练 1 完全潜入水中的潜水艇 再继续下潜 这时它受到的浮力和压强将 A 压强变小 浮力变小 B 压强变大 浮力变小 C 压强变大 浮力变大 D 压强变大 浮力不变 D 2 2012滨州 2011年7月28日 我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 成功下潜至5188米水深处 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全球 载人深潜技术 先进国家行列 蛟龙号 潜水器浸没后 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 A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B 压强不变 浮力增大C 压强增大 浮力不变D 压强增大 浮力增大 C 三 气球和飞艇 原理 利用里面充的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空气产生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来升空的 想想议议 如何让升上空中的氢气球和热气球降下来 通过减小自己体积来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降 四 密度计 作用 用来测液体密度的仪器工作条件 密度计漂浮在液面 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F浮 G物由F浮 G排 液gV排 得 液体的密度越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 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越多 分析 密度计刻度的特点 上面的刻度小 下面的刻度大 即上小下大 刻度线的间隔是不均匀的 B A 练习 1 有一支密度计 先后放入A B两种液体中 静止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