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一: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一: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一:7.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作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第2课一、选择题1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一座塑像的落成致辞中提道:“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这座塑像是()a伊凡四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解析:从材料中“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这一信息即可判断这座塑像是亚历山大二世。答案:d2某班同学在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b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c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d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解析:废除农奴制度,给予农奴一定的人身自由,允许他们赎买一定的土地,这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大冲击,因此d项的叙述是错误的。答案:d3农奴制改革前,俄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种方案。安涅奇卡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写信表示,自己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看到农奴解放。安涅奇卡的这种态度实质上代表了()a商业发达地区地主的利益b农业发达地区农奴主的利益c草原地区农奴主们的利益d工业发达地区农奴主的利益解析:当时在俄国主要的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意把土地分给农奴,还希望增加土地和加强对农奴的控制。安涅奇卡的态度实质上就代表了这部分人的利益。答案:b4之所以称俄国“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它宣布()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b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c被解放的农奴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解员管理d国家直接控制的农奴也得到解放解析:a、b、c、d四项都是解放法令的条文,但称其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它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答案:a5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解析: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的基本含义。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表明农奴制改革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并未完全消失,农民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这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具体表现之一,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答案:b6“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在当时看来,“我”能做的应是()a解放农奴,不给土地b解放农奴,并可赎买土地c强化农奴制,巩固统治d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解析:为了缓解俄国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农奴与农奴主之间的矛盾,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故选b项。答案:b7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这主要表现在()加剧了农村社会的分化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abc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项均是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的表现。答案:b8下列推论正确的是()大前提: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小前提: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结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解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封建地主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这次改革具有欺骗性,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对克里米亚战争前夕的俄国局势这样预测:“自反击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材料二列宁指出:“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功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停滞不前”?俄国是怎样改变这一局面的?(2)材料二中“转变”的实质是什么?俄国的“转变”有何局限?解析:第(1)问是对改革背景和措施的考查。“停滞不前”,可从旧体制的存在和工业化或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方面归纳。第(2)问的实质应从改革后国家性质的变化角度分析;而局限主要从保留封建残余方面回答。答案:(1)理解:农奴制盛行,工业发展落后。改变: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2)实质: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局限: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拉夫派的一个成员宣称:“西方将了解到它所夸耀的自由和自由主义制度在危险时候没有什么用处,赞美这种制度的俄国人将被迫承认强有力的、指导一切的专制制度是保持民族伟大的唯一手段。”全球通史材料二俄国渴望与西方的交往已有300年了,300年来,俄国已从那里获得最重要的思想、最富有成效的学说和最生动、令人爱好的事物。彼得y恰达耶夫材料三完全违背时代潮流的农奴制经济是俄国专制制度的基础历史的辩证法却诠释了它不可能永远按老样子存在下去,外部世界改革与革命的潮流的冲击和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它不能不改变自己的面貌。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当时社会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俄国采取“改变自己的面貌”的具体措施。答案:(1)特点:封建专制主义盛行,极力抵制西方国家的民主自由趋势;西方的启蒙思想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俄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