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导学案.doc_第1页
郑和远航导学案.doc_第2页
郑和远航导学案.doc_第3页
郑和远航导学案.doc_第4页
郑和远航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郑和远航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0.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并理解词语。3理清课文的脉络,了解郑和下西洋远航的情况。【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背景,熟悉人物。1组内交流郑和的资料。2小组推荐一人到全班交流。(不重复,只补充。)活动二:学习字词,读准课文。对照生字表,读准本课的生字;再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组内轮读词语,讨论不理解的词语3.联系上下文理解成语中加点的字,组内交流,形成共识。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活动三:把握内容,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认真思考: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详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简写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的伟大意义。想一想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有什么好处?根据课后习题3中“三个小标题的提示,找到对应的自然段,并写上小标题。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人选。3小组代表全班汇报。【检测反馈】1.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里。(1)遣 遗:( )忘派( )(2)拳 券:( )头证( )(3)增 赠:( )送( )加2.抄写词语。扶老携幼惊叹不已 严阵以待 化险为夷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出示郑和图片,齐读课题。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了解的郑和?二、初读课文导入: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扶老携幼”借助场景描绘。 “惊叹不已”迁移旧知识,练习说话。 “镇定自若”“雄伟壮观”观察插图理解。 三、再读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郑和七次下西洋课文主要写了哪一次?能把课文分成两段吗?1、 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意义深远。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3、组织反馈。四、检测反馈(教师巡视) 11. 郑和远航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0郑和远航 第二课时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2.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活动方案】活动一:扬帆起航,感知规模宏大。1.默读课文1-3节,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2.组内交流。3.班级交流。活动二:友好交往,感悟远航目的。1.默读课文第4节,思考:外国朋友是怎样对待这郑和船队的?为什么这些素不相识的外国朋友会这样对待他们?读读,划划。 2.组内交流。 3.班级交流。活动三:战胜风险,感受人物形象。1.默读课文第5节,思考:郑和的船队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面对的?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郑和?2.组内交流。3.班级交流:(着重评价郑和)活动四:了解历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1、有感情的朗读第6、7两节,感受郑和远航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及其伟大意义。2、口头说话:郑和,我想对你说组内练说,再全班交流。【检测反馈】1、借助标题,复述第一次远航经过。2、小练笔:郑和与各国君臣、老百姓、商人等都有交往,请截取一个交往的场景,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断。注意描写好交往双方的语言、神态。 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生读题)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生);让我们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生)。二、精读“扬帆起航”(一)过渡:这段历史虽然发生在600年前,但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那是因为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齐读)称之为顶峰,那是因为它是规模最大的,时间最长的,范围最广的。郑和远航,究竟规模多大,时间多长,范围多广呢?就让我们来到1405年7月11日,来到苏州俯,刘家河码头吧!(打开书本)(二)完成活动二1、就在这一天,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这支船队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看看哪些地方显示出了郑和船队规模之巨大。(1)“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幢教学楼来作比,宝船大概有这么大:两个五层楼叠起来的高,两幢教学楼连起来那么长,三座教学楼那么宽!我们全校一千多名师生都可以乘坐在这一艘宝船上!宝船的雄伟壮观由此可见一斑! 指名读。(如果你能把这些数字读好,宝船的气势肯定会更雄伟!)(呀,你读出了心中的赞叹!)补充相关宝船资料 透过这些宝船,透过这只船队,大明朝的雄厚实力清晰可见。让我们骄傲地来介绍这只船队!(出示全段)、指名读。(2)六十多艘宝船,多庞大的航海队伍啊!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有拴马匹的坐船总共二百多艘!(此处最好再扣到文中“像一条巨龙”这句话)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多人,(引读)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3)60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如此规模庞大的船队,真是让人叹服啊!让我们再次骄傲地说(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2、带领这样规模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困难之重重,任务之艰巨,路途之辛劳是可想而知的。可是,郑和退缩了吗?(没有)看,郑和多么从容,他正临风站在船头!(出示图片)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样子?(高大、神气、身材魁梧、威风凛凛)(1)这么威风凛凛的郑和,谁能把他读出来!(出示句子)(2)来!一起把郑和的威风读出来!(齐读)(3)补充相关资料(4)就这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郑和的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动身了。郑和远航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三、精读“友好交往”(一)过渡: 郑和的船队一路经过了许多国家,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友好往来。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划,看看外国朋友是怎样对待郑和船队的?为什么?(二)完成活动二1、是啊,是郑和的真诚感动了他们。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2、补充资料3、看了这一幕,我们不得不感激郑和 ,感激他揭开了中外友好往来的篇章,感激他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开辟了一条海上的丝绸之路,感激他把世界文化带回了中国。这是多么伟大的功绩啊!让我们满怀激情地赞颂:(出示句子: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四、精读“战胜风险”(一)过渡:然而,在苍茫的大海上,这次航行也充溢了凶险,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第5自然段。看看郑和的船队遇到了哪些凶险?用很概括的词语告诉我。(遇上风浪、遇上海盗)郑和是怎样面对的 (二)交流1、遇上风浪(1)指导朗读,读出“险恶”。指名读(2)面对如此险境,郑和他却(3)看来一波一浪是显示不出郑和的勇敢镇定的,让我们一起来读出更多更大的风浪!(齐读) 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让风浪来得更猛烈些吧!让我们带着对郑和的佩服再读一遍(齐读)!2、遇上海盗(1)、谁能把郑和智斗海盗的过程用自身的话来说一说?(稍时准备)(2)、这有说明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3、是啊,(出示句子,补充资料)4、小结:第一次远航就遇到了这么多凶险,郑和害怕了吗?是啊,他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他没有屈服,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了眼界。”五、精读第二段,总结升华(一)过渡:于是郑和又开始了接下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共七次的远航。直到第七次远航时,郑和已经是一个鬓发全白的老人了!就在这最后一次远航的归途中,郑和病故他乡,退下了历史的舞台。(补充资料)但是,他为航海事业所做的贡献功在千秋,永远不会被磨灭。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敬重的心情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1、齐读第6自然段2、三十多个国家该是一个多么大的范围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地图)3、补充资料并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