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单一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催化剂协约国阵营的变化1.美国参战(1)原因: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以保证巨额贷款能够归还。(2)标志:1917 年 4 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3)影响: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3俄国退出战争(1)原因:战争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2)标志: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美国参战,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外,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即当时交战双方都筋疲力尽,美国认为此时参战有利于参与战后分赃和争夺世界霸权。清单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同盟国集团的崩溃1.德国西线的攻势(1)契机:苏俄退出一战。(2)目的:企图夺回战略主动权。(3)简况:1918年37月,相继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1)准备: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的军队也开往前线。(2)反攻:1918年7月在西线发动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兴登堡防线”。(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标志着同盟国集团失败。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美国、中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协约国逐渐掌握了全部优势;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退出了一战;德奥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其国内政治危机,特别是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和柏林工人起义,德皇被迫退位。清单三综合因素的结果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实力德奥集团处于劣势,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2战略失误(1)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2)战场形势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3)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3内部矛盾(1)奥匈帝国境内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帝国解体。(2)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4国际力量对比(1)战争初期,日本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国。(3)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对参战各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总体战,它凸显了战争对经济和后方的巨大依赖性。协约国的胜利,归根到底是由于其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占压倒性优势。探究点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策的变化史料探究材料一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该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1)指出材料一中美国对欧洲战争的政策是什么?从材料中找出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优越条件是什么?答案“中立”政策。优越条件:“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即大西洋和太平洋隔开了美洲与其他大洲的联系。材料二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 700万美元。以上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2)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在战争后期参战?答案材料一宣称采用“不偏不倚”的态度,而材料二中美国于1917年参加对德作战。美国在战争后期参战原因:战前德国与美国关系已十分紧张;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收回;德国的“无限制的潜艇战”损害了美国利益;为夺取战后的胜利果实和战后世界霸权创造条件。结论形成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策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初期中立的原因(1)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推动。(2)对外扩张的重心在拉美和亚太地区。(3)得以远离战火,免受战争的破坏。(4)可利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国双方进行军火贸易,大发战争横财。2美国参战的主要原因(1)经济利益:在大战尾声参战,有利于捞取战利品,进一步大发战争财。而且美国与协约国方面有大量经济往来,协约国的胜败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2)国际形势:俄国十月革命对协约国不利;交战双方精疲力竭,难以为继。(3)政治目的:攫取战后世界霸权。3美国参战的主要影响(1)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增强了其取胜的砝码。(2)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3)美国参战,影响了其他“中立”国家。探究点二同盟国集团的瓦解史料探究材料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交通、财政高级官员,人称“梁二总统”的梁士诒就敏锐地觉察到,这场世界大战是中国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大好机会,并正确认识到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1)根据材料一,分析梁士诒力主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理由。答案中国可借此改变弱国地位,摆脱受世界强国联合宰割的局面;协约国一方在人力物力上的巨大优势。材料二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剑桥战争史(2)根据材料二,分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答案德国遭到经济封锁,物资匮乏;德国军事生产拖垮了本国经济;美国对协约国提供贷款,协约国在经济实力上占有优势;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结论形成一战爆发后,同盟国的优势是如何逐步丧失的1战争主动权转移德奥等国经过充分准备以后发动了世界大战,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由于长途行军作战、初期作战失利等因素的影响,主动权逐步转到协约国一方。2作战计划落空德国制订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员工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民法总则课件精简
- 初中语文小考试卷及答案
- 采油厂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三高特征解读
- 民族风情绘画课件
- 新质生产力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 新质生产力赋能房地产新模式
- 标准化等级评定讲解
- 民族民俗课件
- GB/T 45777-2025水泥中石膏掺量评估方法
- 高中数学双向细目表
- AI引擎:Prompt指令设计绿皮书
- 绿化日常工作流程范本
- 江西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审表
- 物联网概述课件
-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园林机械完整版
- 几何模型“将军饮马”模型(将军饮马、将军遛马、将军造桥)(轴对称模型) 中考数学总复习必会几何模型剖析(全国通用)
- JJG 146-2011量块
-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