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基本问题一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 就是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 就是唯心主义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认为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认为意识是本原 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1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赫拉克利特 王夫之 范缜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西方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 6世纪的古希腊 代表人物是泰勒斯 阿那克西米尼 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集大成者 在中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其代表人物是王夫之 范缜等 赫拉克利特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泰勒斯 水是万物的始基 王夫之 元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实体 范缜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阿那克西米尼 空气 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正确性 否认世界是神创的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本质上是正确的 a把物质 物质的具体形态b具有猜测性 没有科学依据 局限性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肯定世界本原是物质 1 物质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 正确性 局限性 代表人物 霍布斯 培根 洛克 狄德罗 霍尔巴赫 费尔巴哈等人 狄德罗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是基本元素 2 机械性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 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 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 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 静止 孤立 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不彻底性 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 认为 理性 意识 支配社会的发展 唯心史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认为 在人的世界里面 就是在社会中 由于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 所以可以自由决定一些事情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主观的 他们就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人主观意愿选择的产物 常用来指一些人做事不懂变通 犯了本本主义 机械主义的错误 机械性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利维坦 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 是各种机械的集合 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 心脏不过是发条 神经不过是游丝 关节不过是些齿轮 甚至连欲望 愤怒 爱情 恐惧等情感活动 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2 机械性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被归结为力学过程 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 甚至动物和人都被看作是受力学支配的机器 用机械运动解释一切现象 形而上学性 静止 孤立 片面地看问题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不彻底性 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 认为 理性 意识 支配社会的发展 唯心史观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认为 在人的世界里面 就是在社会中 由于人是有意识有思想的 所以可以自由决定一些事情 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主观的 他们就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是人主观意愿选择的产物 常用来指一些人做事不懂变通 犯了本本主义 机械主义的错误 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 绝对静止 固定不变的 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 忘记了它的产生 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趋势 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代表人物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等 辨证唯物主义 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 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还能联系 发展 全面地看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克服了 理性 意识 支配社会历史发展 的观念 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把唯物辨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2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1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2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只是一种猜测 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水火气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1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唯物主义三种形态比较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 1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2 水是万物的始基 3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当我们把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 我们就把它的质的差异撇开了 因此 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 实在的物质不同 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4 金 木 水 火 土是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天 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 讨论 存在就是被感知 的问题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 约翰生博士便问道 在碰到这块石头 产生痛觉以前 它是否存在 先有石头还是先有对石头的感觉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1 主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 德国的费希特 英国的贝克莱 中国的孟轲 王守仁 把人的主观精神 目的 意志 感觉 经验 心灵等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 客观唯心主义 代表人物 柏拉图 黑格尔 中国的老子和庄子 朱熹等 把客观精神 上帝 理念 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二 唯心主义 1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 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 心外无物 慧能 心生种种法生 心灭种种法灭 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儿 我思故我在 康德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 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 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 世界是我的观念 我的活动 我的经验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柏拉图 黑格尔 中国的老子和庄子 朱熹把某种 客观精神 当作世界万物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这种 客观精神 在古希腊柏拉图那里叫 理念 在黑格尔那里叫 绝对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家朱熹则称之为 理 老子称为 道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老子 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子夏曰 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论语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天不变 道亦不变 董仲舒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理在事先 存天理 灭人欲 理即太极 理生气 二程 朱熹 客观唯心主义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真理 陆九渊 心外无佛 即心是佛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王守仁 王阳明 王船山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柏拉图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 主观唯心主义 笛卡尔 我思故我在 叔本华 世界是我的表象 主观唯心主义 判断下列说法分别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 埃及的金字塔上有一段铭文 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 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 3 上帝鬼神这些东西 信则有 不信则无 4 有人说 羊年本命年犯太岁 犯太岁导致流年不利 5 鱼饵就应当符合鱼儿的胃口 而不是钓鱼者的 6 安倍认为 侵略 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 在国与国的关系中 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 7 世界上有棕色的熊猫吗 没有 因为我没有见过 8 我的歌声里 世界之大 为何我们相遇 难道是缘分 难道是天意 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 我的梦里 我的心里 我的歌声里 9 流言止于智者 智者是 承认物质第一性就是要强调自然和人的存在的客观性 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性 不可回避 进而才会探讨如何尊重自然 满足人的需要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敬畏自然 图腾崇拜的唯心主义和朴素唯物主义 掠夺自然 人所崇拜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割裂人与自然关系的机械唯物主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发展观反映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辨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现实意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和辩证法 形而上学的关系 1 哲学上的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 联系 发展 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片面的观点 2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 世界本质观 世界状态观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对立 对立 基本派别 附属于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费尔巴哈 辩证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马克思 唯心主义辩证法 代表人物黑格尔 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代表人物杜林 1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与上述 两个对子 相对应的是 指鹿为马乐极生悲 形谢神灭理生万物 盲人摸象削足适履 沧海桑田断章取义a b c d 唯心主义辩证法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辩证法形而上学 c 2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 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c 2 有哲学家辩言 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 人们可以看得到 白 但看不到 坚 可以摸得到 坚 但摸不到 白 白 不一定是石头的 白 坚 也不一定是石头的 坚 故 白 与 坚 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 这一观点是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a b c d 白 与 坚 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 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 从这里 只能判断是唯心主义 并不能肯定是主观唯心还是客观唯心 但是材料又提到了 人们可以看得到 白 但看不到 坚 可以摸得到 坚 但摸不到 白 在这里就可以看出 材料的观点认为人们无法全面地看问题 无法既看到白又看到坚 无法既摸到白又摸到坚 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同时 说明人的意识只能把握一方面不能把握另一方面 这恰好说明了人的意识和能力的局限性 不可能是主观唯心的 如果是主观唯心的话 那么肯定就是人的主观精神能主宰世间万物了 怎么还可能这样看到了 另一样看不到呢 所以 材料的观点应该是认为 白 与 坚 是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一种绝对精神 也就是客观精神 人对此是捉摸不透的 从此可以推断应该是客观唯心主义 本题的难点就难在这里 a 3 道 犹行也 气化流行 生生不息 是故谓之道 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 自然从来不飞跃b 物理不外于吾心c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 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c 一个月之后我们学校要召开运动会了 你认为在运动会的筹备和举行中 我们应该怎样用今天的知识指导我们进行此次活动呢 形而上学主要是静止的 片面的 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代表人物是笛卡儿 斯宾诺莎 洛克 莱布尼茨等人 以及法国唯物论者 如事物 是非此即彼的 矛盾的双方中正确者必居其一 牛顿 绝对空间 就其本性来说 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 始终保持着相似和不变 绝对的纯粹的数学的时间 就其本身和本性来说 均匀的流逝而与任何外在的情况无关 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是黑格尔 小逻辑 一般来说 形而上学最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泥潭 辩证法很容易出现完全思辨的唯心主义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 辨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所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是因为 第一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一般说来 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 然后才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第二 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 规定了在解决问题的状况怎样问题上的方向 第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思想观点从来不存在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哲学派别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 是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既是物质的 又是联系的 发展的 正确地 如实地揭示世界的本质 不仅要坚持唯物的观点 而且要坚持辨证的观点 没有辨证的观点就不可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 就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是不同元素组成的 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 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能达到的对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认识 因而 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 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 也不能转化 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 于是得出了 物质就是原子 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 这就是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作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代表 主要有f 培根 t 霍布斯 j 洛克等的英国唯物主义者 虽说在科技上比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培根 霍布斯所生活的时代 尚处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手工工场阶段 近代自然科学处于形成和发展的初期 机械力学占首要的中心的地位 而其他自然科学部门还很不成熟 当时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只能主要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这就使得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机械性的特点 机械性 整个世界是由机械运动所绝对决定的 事物 现象和人的思想都是静止不变的 如果有变化 也只有数量和位置的机械变化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形而上学性 孤立 片面 静止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包含某些辩证法因素 但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而且在社会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内安全员日常工作流程
- (2025年标准)股东签订退股协议书
- 2025高三作文“中国精神”命题解析及范文
- 金融机构员工食堂管理制度范文
- (2025年标准)古代档案协议书
- (2025年标准)购买水源协议书
- 2026届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大班信息技术融入计划
- 四年级上册英语校内外辅导计划
- 外部合作伙伴协调措施
- 药事管理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电网储能行业盈利模式与投资方向可行性报告
- 202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解读
- 无废工厂宣传课件
- 酒店预算培训课件
- 关于财富的课件
- 2025-2030中国汽车工程服务外包(ESO)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华为荣誉激励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实验室PH电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及应用
- 第四单元整本书阅读《红岩》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