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2高中语文二年级单元上课实践示例:《长亭送别》2案例解析3《长亭送别》学案.doc_第1页
G02高中语文二年级单元上课实践示例:《长亭送别》2案例解析3《长亭送别》学案.doc_第2页
G02高中语文二年级单元上课实践示例:《长亭送别》2案例解析3《长亭送别》学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亭送别学案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徐冬梅一、任务目标1.了解元杂剧的基本常识,能够读懂全篇文章。2.体会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分析本文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3.通过分析莺莺形象,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二、情景创设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三、自主学习:1 查阅资料,了解元杂剧的相关知识。元杂剧的结构体例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元杂剧的剧中角色 元杂剧四大悲剧 元曲四大家 2.指出划线部分的名称:(夫人、长老上云)A 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B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正宫】C 【端正好】D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EA B C D E 3 预习课文,读准字音。筵席( ) 玉骢 ( ) 迍迍 ( ) 蹙眉( ) 萋迷( ) 玉醅( ) 金钏( ) 靥儿 ( ) 谂知( ) 青鸾( ) 四、课堂学习1. 理清故事情节长亭送别这折戏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概括为四幅图画,请你把文章分为四部分,并拟好小标题。 2.分析人物形象(1)在长亭送别的这四幅图景中,女主角莺莺的感情呈现出了怎样的起伏变化?请结合她的唱词和念白来分析。 (2)概括莺莺的性格特征。 3. 鉴赏曲词选择莺莺唱词中的任一曲进行赏析。注意把握其表达情意的艺术方法。 4. 从【端正好】【四边静】【一煞】【收尾】这四支曲子中任选一个,用现代诗歌的方式改写,力求将莺莺的情绪表达得到位并有感染力。 五、当课反馈1.【端正好】一曲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感情? 2.【一煞】一曲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感情? 3.【叨叨令】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