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一些思考杨丽萍MicrosoftWord97-2003Document.doc_第1页
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一些思考杨丽萍MicrosoftWord97-2003Document.doc_第2页
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一些思考杨丽萍MicrosoftWord97-2003Document.doc_第3页
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的一些思考杨丽萍MicrosoftWord97-2003Document.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诵读 且行且思考乐山市市中区杨湾小学 杨丽萍一个民族的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阅读量的大小,阅读是人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载体,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人生。题记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一生中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此阶段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国学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成为他一生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国学经典诵读在全国各地已经进行了多年了,我们学校也正在实践,对于在小学阶段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经验,谈一些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诵读国学经典对小学生的意义。1、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其价值历久弥新,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季羡林先生说:“搞传统文化,正是为了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而没有传统文化,是无根之化,是全盘西化。”任何一个国家,假如摒弃了优良的文化传统,那就谈不上发展先进文化。先进文化不仅具备兼容并蓄、海纳万川的品格特质,还保持着别具一格,独有特色的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深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自觉地汲取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 2、要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进行深度文化教育。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现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已经出现了断层,我们必须及时补救。诵读经典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4、经典诵读是个人开发和增长智慧的捷径。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如美学大师朱光潜、文学大师鲁迅等名家就是小时候受到了很好的国学教育,从小时候就打下了很浓厚的文化根基。二、诵读经典会对小学生的影响。 (1)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质。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孩子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在精辞华章的熏陶下,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学生的语言水平、记忆能力得到了提高,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得到养成,他们懂得了如何孝敬长辈、尊老爱幼,如何学习读书,如何做人,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不幸。儿童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养。正是“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2)有利于小学生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长期实践表明,诵读经典可以让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显著提高。而孩子在课堂上的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能否持久维持,是决定孩子学习效率,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童年则是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反复诵读,是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最为有效的手段。如果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程度。注意力提高了,也会相应地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南怀瑾教授在谈诵读:我们现在提倡的儿童智慧开发就是“读经典”,背诵的作用增加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还会让头脑更细腻,更精详。按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 (3)可以使学生的识字量显著增加,也有助于儿童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提高。朱熹有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大量的经典美文阅读应该就像昨夜江边涨起的春水,只有学生有了“春水”,我们的课堂才不用再“枉费推移力”,才能行云流水般地“自在行”。诵读国学经典是小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小学生正处于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读、多背诵一些经典,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记忆力,更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提高了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强了,课文能很快读熟,会背。理解课文内容时,发言时语句通顺,常常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常有令人感叹的顿悟之言出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4)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各方面知识。学生诵读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各种题材广泛的典故;读了弟子规学会了做人处事的道理,论语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优美文化经典,这些范文烙印脑中,自然就提高语文素养。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只要是经过经典诵读学习,不仅更喜欢看书了,而且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作文中、课堂上时不时引经据典。他们已经从诵读经典中尝到了甜头,孩子们不仅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另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5)亲子共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只要新接手班级,在家长会上,我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家长讲经典阅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求家长和孩子坚持共读。为此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只要持续一段时间,很多家长就会反映,如今孩子们变了,懂得为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对长辈的礼貌也多了家长们说,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学生们变得越来越懂事了。三、那么,做为老师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的诵读呢?经过我这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争取家校结合,让家长理解配合教育,提高教学效率。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必须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在开展活动之前,先开家长会,给家长讲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取得家长的强力配合,家校双管齐下,才能把诵读更好的落实下去,提高学习经典的效率。2、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向学生讲解诵读的必要,制定出激励学生阅读并背诵的制度,激发兴趣。比如参与小组积分比赛,完成一个背诵任务,组内加一分,背的多,加的多;老师和学生师生互动比一比,看谁背的更快,更熟,更多;从校园到教室都营造好阅读氛围,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面墙壁渗透经典,让学生每天都能见到,时时刻刻都能学习。学生先循序渐进完成学校教室走廊的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等国学经典背诵和校园经典文化墙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背诵,接着再完成教室里不断更新的国学经典内容;在背有余力的情况下,学生自找内容进行拓展背诵。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3、保证诵读时间。每周四早读时间、每周的静校阅读及每天下午学生回家后完成学习任务后的经典诵读10分钟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4、教师要天天随机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动员学生互动检查;及时掌握学生的诵读情况,表扬先进,以先进带到后进。5、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兴趣。6、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书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演绎对经典的理解。比如一个月搞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办国学经典学习心得小报,加强展示等。经过对学生经典诵读的实践,我发现在儿童阶段提倡读诵经典,真正的是一个节时节力、见效快、后劲足的教育。在儿童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记下永恒的东西,其记忆力会达到较高的顶峰,一辈子维持在较高的水准上。而且记下的东西包含了大量优秀的中外经典文化知识,个人一辈子也受用不尽,解读不完。当孩子把这些记到脑子里,就自然激发了他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了!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经说过:“中小学阶段的阅读对于人的阅读能力的形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阅读与一个人的精神发育紧密相关,没有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