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22.doc_第1页
黔之驴22.doc_第2页
黔之驴2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州区二甲中学 初 一 备课组 主备: 陈曹菊 审核:丁汉荣、曹春华 使用时间:课题: 黔之驴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一、 学习目标: 1.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2.引导学生从老虎和驴的角度理解故事深刻寓意理解本文的寓意。 二、预学指导:知识链接: 本文为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以后的作品,有些是采取寓言的形式,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文章短小警策,含意深远,表现了杰出的讽刺才能。三戒是著名的讽刺小品,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这三篇寓言,深刻有力地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韦应物并称,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柳河东集。 2、认真朗读课文。三、预学内容: 1.梳理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语汇。2.熟读课文,基本成诵。3.在课本上用不同符号分别画出描写虎与驴的词语或句子。4.思考:故事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5.(学贵有疑)针对课文内容,你有何疑问? 四、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 1.在书上画出写虎和写驴的句子,然后再圈出表现老虎和驴特点的动词。(结合课文内容,思考老虎和驴之间的不同特点)虎:驴:2.小组交流。(二)合作探究。1.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课文描写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3.黔驴之技有哪些?4.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可从虎与驴两个角度思考)5.拓展阅读:读知识链接部分的另两则寓言,并说说其中寓意。 五、当堂反馈:一)填空1、黔之驴选自 ,作者_ _ ,字 _ ,_ _代文学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 相对的文体。唐朝 、 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以 、 、 、 、 、 、 、 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二)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至少两个)。 (1) : (2) : (3) :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末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或不给,则加鞭棰焉。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狙公卒馁而死。2.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和所通的字。3.写出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