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单一诸侯割据局面的结束秦统一六国1.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主观条件:秦国实力: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个人作用:秦王嬴政为了实现统一,广泛吸收各国贤士,拥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统一方略得当: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先弱后强,扫除两翼,最后灭齐。2过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是实现统一的重要原因。清单二秦始皇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建立集权(1)创皇帝制:自称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2)设中央机构:设丞相,为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为武官之长,管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督百官。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3)地方实行郡县制: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4)奠定疆域:在边境地区,征服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北击匈奴,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2巩固统一(1)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统一的文字。(2)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3)水陆交通:以咸阳为中心,陆上交通由驰道、直道等组成,水上修筑人工渠道以沟通自然江河。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是一个短命王朝:二世而亡。但是,它的制度创新却很有建树,如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这一制度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等都具有首创精神。清单三秦朝灭亡的原因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1)目的: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2)概况:焚书: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坑儒:因为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将460名儒士活埋。2修筑长城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工程艰巨,施工条件简陋,民夫大量死亡。3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徭役,导致民怨沸腾。4影响秦始皇的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使秦朝很快灭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而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修筑长城,目的是为了阻止北方匈奴南下。但在修筑过程中,滥用民力,在一定程度上又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对秦始皇的措施应该一分为二地去评价。 探究点一秦朝的统一 史料探究材料一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梁启超(1)材料一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答案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兼并,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材料二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梁启超(2)材料二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答案秦的统一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使社会安定,人民免于战火。材料三(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3)材料三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答案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结论形成秦统一六国的条件(1)经济方面: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发展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2)民族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民族共同体,为统一奠定了民族基础。(3)人民意愿:春秋争霸、战国混战使人民渴望统一、和平。(4)统一形势: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秦国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逐渐成为实现统一的中心力量,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探究点二评价秦始皇 史料探究材料一毛泽东说“我是赞成秦始皇的”,“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1)从材料一看,毛泽东“赞成秦始皇”的两个主要理由是什么?结合史实说说你的理解。答案理由:体制创新和统一全国。理解: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建立了以三公九卿制为主的中央官制,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并采取了其他一系列加强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等),对当时和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结束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材料二秦之毒天下而之,阿房也,骊山也,行游无度而诛杀不惩也。秦之得天下于力战,民未休息,而筑戌之役暴兴,则民怨起。王夫之读通鉴论第五卷(2)王夫之是以什么观点看待秦朝灭亡的?答案严刑峻法、滥用民力、专制暴虐。结论形成全面评价秦始皇1积极:杰出的政治家(1)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2)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此后两千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3)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2消极: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1)大兴土木,劳民伤财。(2)制定残酷的刑法。(3)“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24分)1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c焚书令、秦朝速亡、 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解析:选d材料中顾颉刚指出,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推行严刑峻法,实行了“焚书坑儒”,禁止人民读书,但是没有达到想要的目的。秦始皇在思想统治上的失败一方面加快了秦朝的灭亡,另一方面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借鉴,所以d项符合题意。2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选d秦始皇对我国后世深远的影响是他创立的政治制度。3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a宣扬国威,安定天下b平定叛乱,安定一方c奢侈享乐,玩物丧志 d金戈铁马,王道霸业解析:选a国家统一之后秦始皇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巡游,其用意只在于宣扬国威,安定天下。4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仅存约15年的时间。造成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a武将纂权 b苛法暴政c外族入侵 d诸侯争霸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因此而灭亡,故b项正确。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a称皇帝、制秦律 b置三公、行郡县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一文字、平百越解析:选c“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这段史料反映出秦始皇是一个()a杰出的政治家b残暴的统治者c伟大的战略家d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奠基人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题干展现的秦始皇是一个不问青红皂白,乱杀无辜的暴君,这与a、c、d三项的正面形象明显不符。二、非选择题(第7题15分,第8题11分,共26分)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7分)(2)根据材料,秦始皇愤怒并杀人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又反映了什么问题?(8分)解析:第(1)问,材料中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的在意,反映出皇权的不可僭越,依据皇帝制度的特点概括即可;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及秦始皇的个性特点上分析其本质。第(2)问,材料中关键信息“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从中概括秦始皇愤怒杀人的原因;从秦朝法律的严酷和秦始皇对方术的迷信两个方面分析问题所在。答案:(1)原因: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问题: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2)原因:秦始皇相信要成仙人,需避俗人;泄露皇帝去处不仅违法,而且影响皇帝修炼成仙,因此秦始皇才愤而杀人。问题:反映了秦始皇对方术的迷信以及成仙的决心;同时也是法律苛严、秦始皇残暴的明证。8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史记蒙恬列传材料二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清圣祖实录材料三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孙中山建国方略(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6分)(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5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和材料二中“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的信息中概括其理由,其目的从他们的阶级立场来分析。第(2)问,从材料三中“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可以看出孙中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提高执行力演讲稿
- 冶峰驾校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产假顶岗教师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福建莆田市数字集团有限公司选聘1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乐事活动策划方案
- 中蒙博览会活动方案策划书
- 南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5
- 语文中职试卷湖南及答案
- 湖南省益阳市2025年中考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湖州市中心医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3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全科医学进修汇报
- 三基培训及知识课件
- 新疆博物馆课件介绍
- 2025至2030白酒包装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学堂在线 公共管理学 章节测试答案
- 专项质量护理管理制度
- 现金采取限额管理制度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京东商城
- 2025-2031年中国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机械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图
- 河南开放大学《PHP网站开发技术》形考题库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