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doc_第1页
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doc_第2页
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doc_第3页
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doc_第4页
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孩子一点挫折教育【内容摘要】: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当今社会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前程灿烂辉煌,随着种种方面条件的改善,家长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孩子,但在教育中,却产生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孩子的一切,家长都一味包揽。孩子在家长的指挥下,犹如一个个为分数而疲于奔命高速旋转的陀螺,一台台演算做题的机器,而且近乎没有了喘息的机会。而孩子本应干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则由家长们包办代替了,体育锻炼,各种美的熏陶被罢免了,必要的社会活动无法参加了,其结果是:这些孩子除掌握了一些书本知识外,社会经验缺乏,没有实际操作能力,身体素质较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世界和社会生活往往无法适从,缺乏驾驭与应变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挫折教育 机遇性 注意事项 生活自理能力 潜能教育家马卡连柯举出“人们时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他认为这是父母所能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 题记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 ,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可能一辈子替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生活在温室里。家长们过度的保护,过度的迁就,因噎废食、过分规避风险,目的在于能让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试想在“温室”里长大的这些“独苗苗”们能有多少自我保护能力呢? “跳楼一族”的出现使我们不得不对他们的成长有些担忧。所以我们不妨在幼年时期就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早一些磨炼他们的意志。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就业和创业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 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对这些差别,这位动物学家曾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和属类都相同,饲料来源也一样,全以一种叫莺萝的牧草为主。有一年,他在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在东西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把它们送往对岸。结果,运到西岸的10只一年后繁殖到14只,运到东岸的10只剩下3只,另外7只全被狼吃了。这位动物学家终于明白了,东岸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为在它们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西岸的羚羊之所以弱小,正是因为缺少这么一群天敌。没有天敌的动物往往最先灭绝,有天敌的动物则会逐步繁衍壮大。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没有竞争对手就不会创新。 这个研究发现告诉我们,人类和动物在生存能力方面是一样的,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志士都是在挫折中成就不凡的事业!面对无法再听到声音的打击,贝多芬没有逃避,毅然的发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创造出那雄壮的乐章,终成为音乐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面对屡次的失败,爱迪生仍坚持不懈,抱着“我已经找到一千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了”的乐观心态,继续致力于电灯泡的研究,终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面对几乎全身瘫痪的厄运,霍金只微微一笑,说“没关系,我还有完整而健全的大脑啊”,正是这种常人无法比的精神力量支持着他,一本震撼全世界的时间简史诞生了。面对多次被贬的仕途苦闷,苏东坡没有沉沦堕落,而是壮心不已,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诗句,从挫折中逐渐走向成熟是挫折为他们的成功基业添砖加瓦;是挫折使他们的理想之舟顺利远航;是挫折给他们前进的道路开辟了曙光;是挫折使他们看到了未来昭示的希望。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的,挫折能磨砺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他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对有的人来说,他是兴奋剂加清醒剂,可以催人奋进,重新找到自我:但对有的人来说,他是迷魂汤加鹤顶红,可以使人一败涂地或彻底毁灭。对待挫折,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经说过:“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一条条弯曲的小径。只有不谓攀登的人,才有可能登上科学的顶峰。”强者在挫折面前会愈挫愈勇,而弱者面对挫折会贸然不前。我们要正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让挫折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二、挫折教育的作用:1 、激发学生的潜能潜能学生的转化是教育难点之一。为了让潜能学生取得进步,许多教师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终是徒劳无获,黔驴技穷之后,只得作罢。其实,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2 、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 有些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历、学识等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应当有的错误,如:粗心大意、骄傲自满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以打击其骄傲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学生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完一个难题时,那种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那要比从师长或书本里学到知识更让其感到欣喜。因为从师长或书本里得来的知识,是别人已经整理好的,没有什么趣味性与探究性而言,学生的识记是枯燥无味的,而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究掌握的知识才是对自己来说更有意义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须躬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4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而只有学生在学校中就遭受许多挫折(无论这种挫折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讲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三、 挫折教育注意事项:1、 挫折教育要自然且适度 可以创造挫折情境,比如远足、竞赛、劳动、严厉批评、提出难题让孩子解决等,用来弥补利用自然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不足,我觉得这种做法的确适合对孩子的教育,但是我更加喜欢自然情境的教育。 比如说从婴儿十一个月开始学习走路起,我们一直坚持摔倒了自己站起来的方法,让孩子知道有些困难是必须通过自己解决才有意义,而且我们通过鼓励的方式,每次她自己解决了一些事情,我们就会对她伸出大姆指。有时她想要吃一样东西,我们会为她准备好工具,让她尽量自己来吃,一次吃不到,二次吃不到,第三次她自然就会想办法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自己学会走路,学会吃饭,学会借助工具拿到她自己想要的玩具。为孩子设置的情境必须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孩子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2、及时鼓励与疏导受挫孩子 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如帮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孩子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困难的过程。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3、集体的互帮互助如催化剂默默地滋长着学生的力量。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周围人的关注、帮助、激励,在他们遇到挫折时,迫切渴望着伸出的友谊之手,只有一个集体人人心中想他人,人人心中有他人,那么学习、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的成员就会时时得到关心,时时得到帮助。我通过“我的闪光点”、“同在蓝天下”、“哭泣-微笑”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纷纷道出了心中的“忧虑”、心中的“苦水”,也分享了各自的“成功”和“喜悦”,看到了自已的闪光之处,真正地认识了自已。正是教师和同学的一句句问候,一声声鼓励,使身处困境的学生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正确面对了挫折。可见,在学生陷入困境中时,老师、集体给予他的帮助是多么可贵。 4、用关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受到挫折的儿童,往往表现出粗暴、萎靡不振、焦虑不安、压抑、回避等反应,他们的心理品质相当的脆弱,往往把自已置于大集体之外,不愿与人交流。记得我班一名同学,他原来在公立学校读书,后来来到我们寄宿学校。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竞争,成绩掉队了,在深感难过之余,自暴自弃,摔文具盒,课堂听讲不认真等一系列坏毛病接踵而来。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从这句话中,我深深地知道:在学生面临困境的时候,班主任应该成为那知时节的好雨,默默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于是,面对他的这些变化,我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他偶尔表现出的优点我及时予以肯定,广为表扬。慢慢地,他上课不做小动作了,毛病也少了。我又因势利导,一次,在他的日记本上把我的自励语赠于他:“人世间条条路坎坷,勇往莫退缩。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终究未来,把握今天,才是实实在在!”没想到,这么一段话如雪中之炭,给他送去了温暖,使他看到了希望。他一天比一天进步,脸上也时常挂起了微笑。此后,我们经常在一起交谈,谈成功,谈失败,谈学习,谈生活。我成了他最知心的朋友。不要随便否定孩子这个人。就事论事,在解决方法上多下功夫。 当孩子自愿挑战而遇到挫折时,教师与家长更多要从方法上给孩子以点到为止的启发和指导,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这样才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感及父母与老师的关怀。 5、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面对挫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时,家长不要嫌孩子拖拉时间而包办下来,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后,引导孩子去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下一次再面对挑战或挫折时,孩子就会主动积极地去面对。 6、控制好奖励。不要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过多的什么物质奖励和过分的赞美之词,让孩子有机会更多些去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过多的物质奖励,将会扭曲孩子的成功体验,甚至为了物质奖励而努力,这我们就大错而特错了。对当代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刻不容缓。我们都知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大凡有所作为的人,都是经历过无数次的磨难和挫折,才取得成功的。而挫折又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谁的一生没有经历过挫折?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各种需求都能顺利地得到满足,那么,他一旦遇到挫折,在情绪上就会有激烈的反应,他的耐挫力必然很低。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温室里的花朵”是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只有经历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