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5.8)一、古诗文填空(7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4枯藤老树昏鸦,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5老骥伏枥, 。(曹操龟虽寿)6古诗文中有许多抒写友情的句子,请你写出其中的两句。 , 。二、解释加点词(6分)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 4.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三.句子翻译(4分)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试将论语十则中的成语举出四例。(3分)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0分)目前,涂改液已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高达以上。涂改液在使用中常常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经测定,发现其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当这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1)请你从上段中提炼出两条有价值的信息。 (2)任选一个角度,说说你对涂改液使用的看法。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5.9)一、古诗文填空(7分)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长风破浪会有时, _。(行路难 李白)3山光悦鸟性,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古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写出两句。 , 。二解释加点词(6分)1先自度( )其足 ,而置之其坐(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 ( )之。” 3.及( )反,市罢,遂( )不得履。 4. 是( )吾剑之所从坠。三、翻译句子(4分)1.宁信度,无自信也。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四、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都揭示什么寓言道理?(3分) 五、结合语境,品味汉字的美。(10分)中国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其独特的形美和义美,随时都可以勾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例如:一个“马”字,让你仿佛看到了鬃毛飘扬昂首长啸的骏马,孤独踯躅在沉寂的沙场;一个“雨”字,让你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的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个“鸟”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月”字,让你仿佛看到了。初三语文每日一练(5.10)一、古诗文填空(7分)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_,_。(晏殊浣溪沙)2山重水复疑无路,_。 (游山西村 陆游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4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王湾5在古代送别诗中,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立意相反的诗句是“ , ”。二、解释加点词(6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三、翻译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四、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3分) 五、某班开展了乘着音乐的翅膀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吧。(1)把你最喜欢的歌曲推荐给大家,并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10分)歌曲名称: 喜欢理由: (2)在作文中适当的引用歌词会使你的文章更出色,假如你在写一文时,你准备选用的歌词是。(3)以下是班级文娱委员编写的赞颂老师的歌词,请按照它的语意和格式续写一句。我是一把火,是您引燃了我;我是一张琴,是您拨动了那响亮的音符;。啊!老师,我将永远记着您。初三语文每日一练(5.11)一、古诗填空:(6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文天祥2、感时花溅泪, 。春望杜甫3、杜甫在望岳中用“ , 。”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4、月,在古代诗人笔下,幻化成了一种情感,请写出一句借月抒怀的诗句: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陶后鲜有闻 ( ) 宜乎众矣( )三、翻译下列句子:(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花之君子者也。 四、思考题:爱莲说一文中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看待的?(4分) 五、创新题:对对子(10分)1、上联: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下联: _ , _ !2、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万里水 下联: _初三语文每日一练(5.12)一、古诗句填空:(7分)1、 _,带月荷锄归。2、大漠孤烟直,_。3、游山西村中,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的诗句是:_,_。这两句话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4、爱莲说中 “_,_。”一句表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1、捕鱼为业( ) 2、芳草鲜美( ) 3、渔人甚异之( ) 4、欲穷其林 ( ) 5、阡陌交通 ( ) 6、桑竹之属( )三、翻译下列句子(4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四、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3分) 五、探究性学习: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 “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5分) (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5分) 六、文章标题的主要作用 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及其特点,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5、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富有哲理,引人思考。7、运用比喻生动形象。8、醒目,吸引读者。9、用“你”显得亲切,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10、增强文化底蕴,富有文采。初三语文每日一练(5)一、古诗句填空:(7分)1、 ,寒光照铁衣。2、马上相逢无纸笔, 。3、春潮带雨晚来急, 。 4、正是江南好风景, 。5、苍苍竹林寺, 。6、请写出古诗中体现农村风景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1、便要还家( ) 2、咸来问讯( ) 3、来此绝境 ( ) 4、无论魏晋( ) 5、各复延至其家( ) 6、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翻译下列句子(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3分)答:_五、综合性学习 (共10分)搜集读书故事,交流读书方法,畅谈读书感受,这是我校新近成立的读书小组的活动安排。你想成为小组成员吗?请参与下列活动。1.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书写一则有关读书的名言。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不超过13个字)。(3分)。2. 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不少读书故事,下面列举其中四则,它们分别说的是谁?请填在括号里。(2分)他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他在浔阳楼上倚栏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 )他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他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拉车的老者和他的孙子小马儿,这使他失去了希望。 ( ) 他很自信的说:“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 ( )3. 交流中,同学们大多数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请参考示例,自选一个合适的角度,对所摘内容进行批注。(不少于20字)(2分)示例内容: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张潮批注:读书既要常看,也需方法,更要学以致用。短短六句,就将读书的道理阐述得淋漓尽致,可谓精辟!我学批注内容: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陆蠡我的批注: 。4、同学们畅谈读书的感受时,有一位同学说“阅读会让我们受益无穷。阅读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提升素养;阅读既可以丰富情感, 。 , 。(3分)文章开头的作用:(内容、结构、表现手法、表达情感)记叙文(散文、小说)1. 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渲染了一种_气氛,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 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可参考下面的答题格式:、 内容上:文章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或描写)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事物)的_的特征,表达了_的情感。、 结构上:这段与下文的_形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了_。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议论文(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有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吸引读者的兴趣。(3)同时作为论据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论点。可以参考下面的具体答题规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说明文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文章第一段,通常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初三语文每日一练(6)一、古诗句填空:(7分)1、有约不来过夜半,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黄梅时节 家家雨,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5、芳草鲜美, 。6、在古诗中有些诗往往蕴含哲理引人思考,如 , 。(写出连续两句)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1、即出( ) 2、处处志之( ) 3、诣太守( ) 4、寻向所志( ) 5、遂迷 ( ) 6、后无人问津者( ) 三、翻译下列句子(4分)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四、渔人从桃源出来时“处处志之”,再去寻找时却“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 。五、所谓“贴吧”是指网络中对有关内容的讨论。我们可以对“贴吧”中感兴趣或有话可说的话题进行回复,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这是一个自由而热闹的空间,这里时时都跳跃着思想的火花。下面是有关“一次性筷子”的主题贴,请按照要求写回复。(10分)1主题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生产和使用木筷子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引导消费和节约木材资源,今年4月1日起我国对木制筷子征收5的税收。但是该政策并未对巨大的一次性筷子消费市场起到有效遏制作用。回复表示赞同用一次性筷子: 回复表示反对用一次性筷子: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8)一、古诗填空:(6分)1、万里赴戎机, 。2、鸟向檐上飞, 。3、深林人不知, 。4、夜发清溪向三峡,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质的句子有 , 。(写出连续的两句)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乘奔御风( ) 不见曦月( ) 属引凄异 ( ) 良多趣味( ) 飞漱( ) 夏水襄陵( )三、 翻译下列句子:(4分)1、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四、思考题:(4分)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五、创新题:(10分)下面是“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的图标,(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中国电信图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图标,为中国电信写一广告语。 (1) (2)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9)一、古诗填空:(6分)1、山随平野尽, 。2、春望中,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对家人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 。 3、对于花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慨。有人很惜花 ,面对花的凋谢觉得无能为力;有人则翻出新意,认为 , ,礼赞落花的自我牺牲精神。落花并非生命的完结,而是生命的延续。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略无阙处( ) 或王命急宣( ) 素湍绿潭 ( ) 霜旦 ( ) 沿溯阻绝( )( )三、解释下列句子:(4分) 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四、思考题:(4分)三峡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五、创新题:(10分)请用凝练的语言阐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观点。(50-100字)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10)一、古诗填空(6分)1、树树皆秋色, 。2、晴川历历汉阳树,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 。4、关于送别,古诗词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请你写出一句: , 。二、文言文(14分)1、解释加点词(6分) (1)念( )无与为乐者 (2)相与( )步于中庭(3)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水尤( )清冽(5)潭中鱼可( )百许头 (6)怡然( )不动2、翻译句子(4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联系苏轼当时的写作背景,谈谈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三、创新题(10分)1、在成长过程中,谁没有烦恼?假若你想采访奥运冠军刘翔,了解他在青少年曾有过的烦恼及其对应的办法,你将如何作开场白?(不超过70字)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请写出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并说说他的“风流”之处,及对你的影响。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11)一、古诗填空(6分)1、少壮不努力, 。2、坐观垂钓者, 。3、挥手自兹去, 。4、 ?烟江上使人愁。5、关于乡情,古诗词中有各种不同的描述。请写出一句: , 。二、文言文(14分)1、解释加点词(6分) (1)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 (2)欣然( )起行(3)全石以为( )底 (4)斗( )折蛇行(5)悄怆( )幽邃 (6)以( )其境过清2、翻译句子(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并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抒发了怎样的心情?(4分) 三、创新题(10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2)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盛行,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12)一、古诗填空(6分)1、乡泪客中尽, 。2、晴空一鹤排云上, 。3、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中也有一句类似情境的是 , 。4、保护传统节日,弘扬文化传统的呼声越来越高,请你写出一句描述传统节日的诗句: , 。二、文言文(14分)1、解释加点词(6分) (1)怀民亦未寝( ) (2)从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3)为( )坻,为屿 (4)记之而去( )(5)隶( )而从者 (6)日光下澈( )2、翻译句子(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3、结合小石潭记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这样?(4分) 三、创新题(10分)生活是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列题目:(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2)西风东进,洋节流行。请你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13)一、填空(6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3、 ,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登斯楼也,则有 , ,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5、问君何能尔?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6、春、秋是古代诗人激情飞扬的季节,请你在文学积累中各写出一个诗句:春: ,秋: ,二、阅读(20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6分)(1)予观夫巴陵胜状( )(2)横无际涯(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然则北通巫峡( )(6)南极潇湘 (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前人之述备矣。译文: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 3、写登楼所见岳阳楼的壮观景象有哪些?作者是怎样写的?(4分) 4、选段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4分) 5、写出楚地(江南)三大名楼及其有关的诗文名句两句: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14)一、填空(6分)1、金樽美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2、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包含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是: , 。4、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5、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 。6、岳阳楼记抒发了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 , 。试再写出两句有关个人理想与抱负的句子: , 。二、阅读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6分)。去国怀乡( ) 春和景明( )把酒临风( ) 薄暮冥冥,( ) 忧谗畏讥 ( ) 宠辱偕忘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理解选文,填空:(4分)文中与“悲”相对应的八个字是_,_;“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 ,“退”指:_。4. 第一二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试举一例,并说明美在何处。 5.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哪两句话?这一名句传诵千古,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名句的时代意义。 初三语文每日一练(15)一、填空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4、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 破歌)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很有哲理并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 , 。6、过零丁洋表现作者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的语句是: , 。 再写出两句相同语意的句子。 , 。(作者: )二、阅读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6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二者之为( )居庙堂之高( ) 吾谁与归( ) 先天下( ) 微斯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自考之《社区护理》检测卷【典型题】附答案
- 中信银行上海市闵行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2024年公安消防队检测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完整版)
- 光大银行嘉兴市嘉善县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计算机三级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真题【达标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导游资格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题(附答案)
- 2025年鸡东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制冷系统管路结构设计指导书
- GB/T 18029.6-2024轮椅车第6 部分:电动轮椅车最大速度的测定
- 健康照护师测试题及答案【300题】附有答案
- 城市配送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 大学生校园网络安全文明主题
- (正式版)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 肿瘤与冠心病 - 副本
- 共享农机管理平台综合解决方案
- 建筑业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7版)》课件全套 第1-12章 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
- 《电视的叙事结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