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史-麻醉技术的发展.docx_第1页
医学史-麻醉技术的发展.docx_第2页
医学史-麻醉技术的发展.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史 麻醉技术的发展 姜源聪 医药1206班 3120102778 摘要:众所周知,疾病和疼痛就好似一对孪生兄弟一般,形影不离。医生要对病人动手术,治疗病人,免不了要对病人进行麻醉。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所有的外科手术,即便是截肢,也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疼痛往往超出病人的承受范围,病人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惨不忍睹。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在追求医术的同时,致力于麻醉技术的发展,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克罗夫,韦尔斯,杰克逊,莫顿都为麻醉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成就了刀下无痛的医学梦想。正文: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欧洲,早期的外科在治疗创伤特别是战伤中发展起来,治疗了一大批伤员。然而早期的外科治疗是一个惨烈的痛苦体验,没有麻醉,没有消毒,大夫直接用钢锯为伤员截肢,再用沸油或烧烙止血。这种惨无人道的治疗所造成的剧痛,加重了伤员们的痛苦,甚至可能会导致他们休克或者死亡。你或许看过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刮骨疗伤,可是关羽毕竟只是一个个例,我们又怎能期望人人都能有如此坚强的意志呢?正因为如此,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内经记载中就有针刺治疗头痛、牙痛等的方法,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种药物中就有莨菪子、大麻、乌头、附子、椒等具有镇痛或麻醉作用的药物。后汉华佗(141-203)用酒冲服麻沸散,全身麻醉后进行剖腹手术。而除了我国,埃及,波斯也用草药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欧洲人则是用催眠,鸦片等方式来缓解病人的疼痛。麻醉技术的真正发展始于1846年,伴随着氧化氮气体(笑气)和乙醚的发现、推广使用,给病人们带来了福音。在普莱斯理(Joseph Priestley)合成了氧化氮气体(Nitrous Oxide)后 ,戴维就曾对这种气体进行检验,他甚至说:这种气体有可能被用于外科手术的止痛。不久后乙醚的性质也被证明,如果吸入足够量的乙醚,同样能使人变得麻木而失去痛觉。遗憾的是,这一论断并没有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而笑气和乙醚也沦为了在社交活动中制造欢乐气氛的工具,成为社会的时尚。不少人在聚会的时候,都会设法去弄些笑气或乙醚吸入,不久后,他们就兴奋起来,即使是擦伤了皮肤,偶尔扭伤了手脚,也不能减弱他们娱乐的脚步,就好像当今社会的摇头丸一样,毒害颇深。第一个从笑气和乙醚中获得灵感,将他们拉回正轨,应用到医学中的当数克罗夫朗(Crawford Long)。克罗夫是美国南部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医生,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回到了乔治亚州的杰克逊镇上,用他高超的医术造福当地的人。在他的门诊中,病人们纷纷慕名而来请求他给自己治疗,而除了病人,还会有一些年青人也会来到他的门诊,年轻人们在门诊前聚会娱乐,向他讨要笑气或乙醚。他曾不止一次地看到吸食了乙醚的年轻人们变得疯狂,毫无痛觉,即使受了伤也毫不理会,等到聚会结束之时才会感觉到疼痛。克罗夫想:能不能使用乙醚来为病人止痛,从而安全地进行外科手术呢?无独有偶,正当克罗夫萌发这种想法的几天后,一个曾在他门诊前聚会过的年轻人维纳波(James Venable)找上门来希望他能给自己切除颈部的一个囊肿。但是维纳波十分的害怕疼痛。克罗夫没有办法,只能用乙醚试试,看能不能在维纳波没有知觉的情况下,完成手术。随着乙醚的吸入,维纳波渐渐失去了知觉,克罗夫抓紧了机会,顺利的切除了病人颈部的囊肿。消息传开,当地沸腾了,许多人来向克罗夫求助,克罗夫也同样在乙醚的帮助下帮他们完成了手术。可是克罗夫没有发表自己的成果,还是像往常一样在门诊救治病人。不过历史牢牢地记住了他,3月30日也被定为美国国家医生日(National Doctors Day)历史总是那么奇妙,在克罗夫发现乙醚妙用的同时,远在哈特福德也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1844年12月,一位名叫韦尔斯(Horace Wells)的医生偶尔发现了一个年轻人在吸入了笑气后十分兴奋,甚至于几次碰伤了腿也毫无知觉。韦尔斯很高兴,回到自己的诊所立刻就自己吸入笑气,并请自己的一个学徒为自己拔牙。手术非常成功,韦尔斯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被拔牙啦。可是与克罗夫不同的是,韦尔斯没有选择沉默而是把这一奇迹大肆宣传,甚至请求著名的外科大夫华伦医生(John Collins Warren)允许自己在麻省总医院使用笑气做一场外科手术。作为医生,华伦大夫也同样十分渴望能在手术的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在得知韦尔斯的发现之后欣然应允。手术就要开始了,可是一时间却找不到合适的病人,一名学生自告奋勇的表示愿意接受手术,请韦尔斯帮助自己拔除一颗牙齿。开始时,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可就在韦尔斯以为手术就要结束,自己也将扬名立万的时候,一声呻吟忽然从这名学生口中发出。这一声呻吟对于韦尔斯而言无异于五雷轰顶,这场麻醉由于麻醉深度不够而失败了。在人们的嘲笑和谩骂声中,韦尔斯匆匆离开了手术室,从此一蹶不振,惶惶终日,精神异常。1848,韦尔斯终于在吸入氯仿麻醉的情况下,切股动脉自杀。或许韦尔斯在因为手术失败而在哈特福德闭门不出时,也会希望他用笑气麻醉的技术会有所转机,可是他却没有再次为之付出努力。与此相反,韦尔斯从前的学生威廉莫顿(Willian T.G. Morton)却并没有被老师的失败所吓倒,依然继续研究用笑气麻醉的方法,并渴望以此获利。在哈佛大学化学教授查理杰克逊(Charles T. Jackson)的建议下,莫顿用乙醚代替了笑气用来麻醉,并且改进了使用乙醚的方法,最终使得麻醉技术趋向了成熟。不过他为了防止内行的学者发现自己麻醉剂的有效成分,将一些柑橘油和乙醚混合,形成了一种有柑橘香味的麻醉气体。很快,莫顿也前往麻省总医院拜见了华伦医生。虽然鉴于上一次的失败,华伦医生有些担心,但是他还是答应两天后由莫顿为一名名叫艾伯特(Gilbert Abbot)的患者麻醉。手术很成功,艾伯特在吸入了麻醉气体后很快安静睡去,华伦大夫也完美地完成了手术。在场的人纷纷欢呼起来,为无痛手术的开始激动不已。离麻省总医院不远的波士顿公园里,至今还耸立这一座巨大的乙醚麻醉纪念碑,在他的基座上赫然镌刻着一句话:你将从此免受痛苦。莫顿同样十分兴奋,不过他内心中还藏有想用麻醉技术发财的想法。他拿到麻醉的专利,并且不愿意公布他的麻醉气体的有效成分,而曾参与麻醉气体研究的韦尔斯和杰克逊则纷纷发表演说,要求分享专利和乙醚麻醉发现人的美誉。三人互相攻伐,演讲,再也无心于学术研究,只是为利益奔波。与此同时,虽然莫顿掩饰了自己麻醉气体的有限成分,可这又怎么可能瞒得过有经验的医生呢?人们纷纷开始用乙醚来麻醉,而且美军在对墨西哥的战争中也开始使用乙醚麻醉。莫顿到处抗议,可惜麻醉对人类的意义实在是太大了,莫顿的抗议面对广大的人民也只能掀起一片小小的浪花。莫顿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抗议后身心疲惫,再也无心于争夺名利,最终死在了纽约。而反观克罗夫呢,这位伟大的医生丝毫没有争夺专利的想法,虽然他也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明自己早在1842年就成功地使用乙醚麻醉为病人进行了手术,但他只是希望澄清事实,并不愿意谋求利益。美国政府在核实了真相之后,终于认定克罗夫是最早进行乙醚麻醉的人。后来,妇产科大夫辛普森(Sinposon)发现用氯仿比乙醚的麻醉效果更好,所以氯仿成为了第三种重要的麻醉药。可是氯仿的使用不能超过一定浓度,否则会引起人的死亡。麻醉学仍旧在发展着,不断地有新的麻醉药物被发现,不断地有新的技术被应用到麻醉中去。对我们而言,麻醉技术的发现看似是一个偶然,却也是人们不断探索的结果,我们应当看到医学中存在着的漏洞,也应该尽我所能地去补救,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而对于我们的成果,我们要像莫顿那样为自己谋利,做一个“做出伟大贡献的渺小人物”吗?我们会像韦尔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