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与孙子兵法南师大秦华老师.doc_第1页
教育方法与孙子兵法南师大秦华老师.doc_第2页
教育方法与孙子兵法南师大秦华老师.doc_第3页
教育方法与孙子兵法南师大秦华老师.doc_第4页
教育方法与孙子兵法南师大秦华老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人根据孙子兵法整理,为了鼓励大家阅读原著,所有文言文均未翻译,括号里的楷体为将孙子兵法如何应用到教育中的解读,期待大家批评指正。孙子兵法与教学法秦华计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教育需要规划,设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师道也如是)作战篇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教育不管是教育者,教育管理,都有一定的负面形象与特征。知道教育之可为与不可为)兵贵胜,不贵久。(教学追求的是有效性,过度的讲述,告知,反而不利于学习)功谋篇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很成功地教一个人具体的知识,可能是大家喜爱的教师,但是在对学生产生更多深远影响的可能是人格与心灵)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较高层次的人文教育,是智慧谋略的运用来调整学生的状态,其前提是对学生自身的思维想法有深入了解;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学生周边环境来帮助学生成长,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后才是具体知识的解读传授)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了解自己的状况,了解学生的状况,可以调查,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获得;知道知识的传授的策略,不是多,而是有效;要和学生形成共同的对情感、知识的追求;学习不要过于疲倦而失去信心和精力;不要过于干扰学生的思考,同时,教育管理者应该给予教师的自主权) 形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层面做到无懈可击,当然这是理想状态,我们只能等待对方出现破绽才能获得机会。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找到学生知识的、心理的突破口,就能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教师应当先完善好自己的准备,才进行教学才可以有获得很好教学效果的可能,先不好好准备,课上了再说,这样的老师肯定失败)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教学中,基本的方法知识策略是教学的根本,但是很奇妙的想法,往往是实现教学效果的捷径,这就是我们对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而这些方法有赖于我们在熟悉自己、学生与教学现状的情境下的自由发挥)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好的老师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兵法中有围城打援,诱敌深入等。强化其害,敌人不敢来,动之以利,吸引敌人。教学上也是这样。曲线救国,军争篇中说“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虚实篇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馀不足之处。(对教学与教学情境有深入了解)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教学的智慧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学方法也是变化无穷的。超越于一般的思维,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九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教学是对学生的引导)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作为教师,首先是要有自身修养,水平的准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教育和战争的区别正在于此:战争是了解对方以后消灭对方,而教育是了解对方以后帮助对方)行军篇兵非多益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不要低估、轻视你的学生)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己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不可在学生不了解你的情况下责罚学生。一个责罚已经无效的学生,我们该怎么办?)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言传身教、关心学生应当是教师的日常行为)地形篇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教师应当服从于教育本身的召唤,那就是无条件地关心爱护学生,但是这种关心爱护是在教师具有良好教师素养且深谙教育之道,那么,即使老师有所不足,在这种召唤下,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爱学生,但是要注意教育规律与方法,否则可能教坏了孩子)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知道学生和自己,还不够,应当对整个教育情境都有所认识。你可以的)九地篇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也。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战争是知道对方不需要什么,我给予;教学时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我给予。所以我们需要在关键的时候给予导弹一定应该打在本拉登最不需要的地方?我们的知识是打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一枚导弹,解决的问题是战局,一个突如其来的知识碰撞,会引发学生的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他的困惑,并且老师能够在他的困境中帮助他,学生怎么会不听话呢?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此意,我们有时候需要营造一个“愤”和“悱”的情境。)火攻篇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教学,不光是教,还要很好地将自己的影响持续下去,这就需要老师的教育设计防止“才艺展示型”,“以乐代教型”,而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激发起学习兴趣,还要给予适度的学习压力,并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各种方法巩固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知。)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好处;而且学了就见效;还有,如果不学,麻烦马上就到)学生都知道学习有好处,但是还是不愿学;那么我们就要让好处马上出现;这样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加大;同时,你不学,我就找你麻烦)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老师应当“不迁怒不贰过,”老师的负面情绪应当慎重,但是,需要的时候,展示一下你的另一面也很有必要,但是“良师慎之,此育人身心之道也”。我们的负面情绪,应当是我们故意的,或者有控制地发挥)用间篇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此一条,辅导员需深知:通过学生了解学生,是很必要的途径,但是老师应当保持了解学生的智慧和爱心,否则对同学之间的关系容易造成伤害)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作为教师,一定要尽量地、全面地了解你的学生)小结:教育需要计划:庙算教育需要有目的: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教育需要手段:诱敌深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以正合,以奇胜。教育需要具有持续性: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教师需要的素质:将者,智、信、仁、勇、严教育是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探求未知,而是更清醒地认识已知,一切未知,只能在已知中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