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散文诗两首.doc_第1页
4散文诗两首.doc_第2页
4散文诗两首.doc_第3页
4散文诗两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散文诗两首授课时数:1 日期:2013.8.26 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2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体会两首诗歌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3学习借鉴借助形象抒真情的方法过程与方法4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5通过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6通过朗读比赛,深入理解诗歌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7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深层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一、 知识梳理1题目解读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荷叶母亲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荷叶,莲花的叶子。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借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大雨中的左右倚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不动摇;这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达到讴歌母爱这一主题。 2走近作者。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闻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3写作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4内容要点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心里的角度来表现母子之情的散文诗。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冰心用细腻的笔调写了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玉立,大雨中的左右欹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这些生动场景,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依恋之情。5. 重点词语: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荫蔽 四、学法指导1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2运用五步学习法:知诗(知内容)说诗(说诗意)想诗(想意境)悟诗(悟情感)品诗(品特色)五、学习过程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冰心老人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中的慈母之爱。(板书课题) (一)出示目标流程1.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向母亲表达爱意。2.今天我们一起来我欣赏两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出示目标)学生齐读(二)自学讨论释疑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1)匿笑 ( ):(2)沐浴 ( ):(3)祷告 ( ):(4)菡萏( ):(5)徘徊( ):(6)敧斜( ):(7)适意:(8)荫蔽:2朗读诗歌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 (2)教师提醒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 (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 3.自由诵读课文,从文中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和一个怎样的孩子。以“我读出了一个-的妈妈(孩子),你看(听)-”的形式说话。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画面;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 (2)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教师板书) (3)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去。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板书)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指人生的风雨坎坷,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坎坷磨难的人。) (5)为什么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6)为什么妈妈见了他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7)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8)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9)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四)展示汇报梳理1差下生朗读,其他学生指正。2学生回答并交流,可以互相补充。3集体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4. 部分点拨:(1)(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画面;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 (2)(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教师板书) (3)(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去。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板书) (4)(“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指人生的风雨坎坷,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坎坷磨难的人。) (五)达标检测评价四基达标 1金色花作者是_(国名)文学家_(姓名)。纸船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原名_,选自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等。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写到“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能力提高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 )(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 )笑,却一声儿不响。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 _ 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_ 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_ (五)课堂小结: 将情绪寄托于具体的景物。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