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柳叶儿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叶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品味本文妙趣横生的描写,领悟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2. 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抓住“乐中带苦”这个神来领略文章的思想内涵。3. 了解柳叶儿背后的苦乐含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难点: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抓住“乐中带苦”这个神来领略文章的思想内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之时,无论你是漫步河畔还是徜徉田间,都随处可见柳的婀娜身影,万千垂柳总能引起诗人的无尽情思。你能背背含有“柳”的诗句吗?的确,柳是春的使者。可同学们有所不知,在作家宋学孟出生的年代里,柳叶儿还曾救过人命,是救命粮。这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宋学孟的柳叶儿,去领略他和柳叶儿的那份令人难忘的情怀。二、 初读课文,叙“柳叶儿”之事 1.大声朗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文章讲述了在饥荒的年代里,我与三叔抢柳叶儿的故事。2.文章围绕“柳叶儿”的哪几方面来写的?(试在“柳叶儿”前加一个动词概括) 示例:恋柳叶儿抢柳叶儿吃柳叶儿赞柳叶儿3.“柳叶儿”贯穿全文始终,全篇以“柳叶儿”为线索。三、再读课文,品“柳叶儿”之乐1.过渡:在当时饥荒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人们抢柳叶儿吃本来是一件极苦的事,但对于童年的我来说,当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明确: 乐, “那些天,全家最乐的是我。”2.小组交流: 那些天,我都有哪些乐趣呢? 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快乐的?明确:爬树逞能之乐 抓住第8节中生动、传神的动词,分析朗读结合体会 乐趣。 清晨抢柳叶儿之乐 抓住9、10节中,静谧、优美的景物描写。 痛快吃柳叶儿之乐 抓住12、13小节中,柳叶儿的制作工序,以及“我”吃柳叶儿时的夸张描写。四、三读课文,嚼“柳叶儿”之苦1.过渡:在一个八岁的孩子眼里,这一切都充满着快乐。但当作者长大成人后再回忆那段岁月时,这快乐中又蕴藏了另一种滋味,是怎样的滋味?明确: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2.请一生朗读914节,思考:文中哪些语句又隐含了淡淡的苦涩味呢?示例:第10节中,“猛地”“冰凉”“凉飕飕”等词说明清晨抢柳叶儿滋味并不好受,当时未体会是少年不识愁滋味。 11节,把太阳想象成大樱桃,全是肉做的,这是极端饥饿在内心的真实写照。 13节,几乎撑得透明的肚皮,运用夸张的手法,传神的写出了“我”当时皮包骨头的样子。 五、介绍背景 1.同学们,文章所写的那段时期是19591961年,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背景下呢? PPT展示 2.欣赏图片 3.生谈爷爷、奶奶们叙述的那段经历六、总结 同学们,我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岁月,但听着爷爷、奶奶的叙述也一定感慨万千。就像作者宋学孟一样,总忍不住要摘一片来嚼一嚼、品一品。这一嚼一品,品的不仅是柳叶儿,更是那段童年的记忆。文章明在写“柳叶儿”之乐,实质上在不断点染生活之苦,也许没有这种苦,反倒体会不出其中的乐。苦中又乐、苦乐相依折射出作者对“乐”的辩证思考。七、掩卷深思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