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比较必修1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 王飞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 第一二章)一、两种教材的“交集”1机械运动,质点,参考系,坐标系(课后都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时间,位移,矢量与标量 。2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两种速度),用图象表示速度,加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速度时间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位移时间图象。4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对落体运动的研究。二、教科版的特点【教材处理】1把人教版中的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合并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认为都属于运动学的范畴。2教科版在主要内容后安排了“讨论交流”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必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真正理解并解决问题。在第一节结尾安排了时间轴和时间时刻。3第二节中安排了坐标系及坐标表示方法和位移,未安排路程的的内容,但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总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在矢量和标量内容中未讨论矢量的加减法则(P8-9)4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安排在第三节速度教学这一节中,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速度定义后通过实验去感受速度的实验室测量,只介绍了阻力小的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在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的“面积”表示课后介绍了DIS测速度。(P10-15)5第五节中先介绍频闪照相技术,让学生通过频闪照片来画出v-t图来体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在推导出速度公式后又通过图象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强调了图象研究。(P20-21)6第六节中推导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引导学生讨论来体会“微元法”的思想,另外教学生自己动手画匀速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加深对x-t图的理解(P25)7将自由落体的内容教学和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有机结合,给出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学生学到了知识的同时,又受到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8第八节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处理实际问题中推导速度位移公式。(P34)9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单独成节,同时安排了误差和有效数字的问题(P39)10安排了一章小结和全章习题(后同)。(P40-41)【新情景】1时间和空间的是否有限,在不同参考系中观测得到火星的运行轨迹。(P4-5)2DIS测速度,光电门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P15)3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和纸带连线的曲线意义。(P27)4运用重力加速度随地质结构的微小变化来进行重力勘探。(P32)5飞机跑道的设计,制动系统的设计,通过照片估算楼房的高度,对交通事故的分析(P33-35)【习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证明:(P26)2匀变速中间位置速度推导证明,机动车安全距离。(P34)3自由落体测楼房的高度,曝光照片求轿车的加速度,纸带处理的加速度。(P41)三、人教版的特点1一二两章属于运动学,第一章是学习运动的描述的基本概念,第二章用基本概念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些规律,也就是用概念学规律。2人教版在第一节在介绍参考系的基础上顺势安排了坐标系,目的让学生了解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并明确抽象出了“坐标”的概念 。(P11)3第二节矢量教学时通过“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初次领悟矢量相加的特殊规律,但不需要一次讲解到位。(P13)4第三节速度一节中讲解瞬时速度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方法,在STS中介绍速度与现代社会,课后习题设置列车时刻表的习题来理解速度,让物理教学更贴近生活。(P17-19)5第四节测速度的实验单独成节,介绍了两种计时器,还介绍了传感器测速度的原理和用气垫导轨来测速度。(P23-24).6第五节加速度一节的科学漫步中介绍了变化率,把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拓展到物理课之外,该内容的设置是从“三维”课程目标考虑的。(P28) 7第二章第一节没有很快的得出速度公式,先安排了一节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图象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8第三节位移时间公式的教学中先通过“思考与讨论”中估算位移为用图象中“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打下基础,让学生跟容易理解推导方法。(P37-38)9第四节中顺势介绍了速度与位移的关系10第五六两节将自由落体的内容教学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分开进行,其中第五节课后习题中安排了估算曝光时间和频闪照相的习题(P45),在STS中介绍伽利略的一生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社会的情感价值观教育。第二章 力(人教版 第三章 )一、两种教材的“交集”1力与力的图示,重力,重心,弹性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2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3力的合成,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力的分解及分解方法。二、教科版的特点【教材处理】1本章内容教科版与人教版差别不大,人教版五节内容而教科版六节,把人教版的第一节分成两节,第一节重点突出了力的概念和表示及分类2第二节增加重力影响着我们的世界和有关重力的内容(P49)3第三节介绍了范性形变,介绍胡克定律时,先通过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胡克定律。(P50-P52)4第四节先介绍滑动摩擦力,通过实验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在介绍静摩擦力时,通过实验给出了物体从静止到滑动所受摩擦力随拉力的变化图象,(P57)5第五节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时,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想合成满足的规律,再进行实验探究(P60)6引导学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模型来体会夹角的改变引起合力的变化。(P62)7第六节正文中介绍了力的正交分解(P65)【新情景】1由于重力的作用树木不能无限长高,高山的高度受到限制,犀牛的骨架特别高大(P48)2实验测一测头发丝的最大拉力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P66)【习题】1八个鸡蛋约为多重(P49)2理论校准弹簧测力计(P68)3利用人字架增大推力(P68)三、人教版的特点1第一节将力和重力合为一节。在做一做中介绍用悬挂法确定薄板的中心,正文中介绍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P19)2第二节实验研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出现在课后习题中)。(P56)3第三节科学漫步中介绍流体的阻力,虽然流体的阻力与摩擦的机理完全不同,但它们对运动物体的影响有相似的地方。(P60)4第五节在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后,顺势介绍矢量相加的法则,同时说一说中还增加了速度的矢量相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在课后习题中,设计了一道正交分解的题目。(P66)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人教版 第四章)一、两种教材的“交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力学单位制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4. 牛顿定律的应用,超重与失重二、教科版的特点【教材处理】1教科版的本章设计与人教版第四章的差异不大。2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首先用生活中的实例(人推购物车)让学生猜想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测拉力时介绍了传感器的测量,在课后习题和“发展空间”中提供了其他探究方案和描点作图。(P74-p76)3第三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中,穿插了力学单位制的内容,同时还用数学方法推导了牛顿第二定律。(P79)4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了反冲现象,并设计了燃烧酒精灯的反冲小车实验。(P82)【新情景】1在斜面上通过改变斜面的倾角和滑块的质量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P76)2用数学方法推导牛顿第二定律。(P79)3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P90)【习题】1估算子弹在枪管内受到高压气体的作用力和电子枪对电子的作用力。(P87)2瞬时加速度问题。(P90)三、人教版的特点1介绍了惯性参考系。(P70)2用动力学方法测人造天体的质量。(P77)3根据公式的单位查找运算和印刷错误。(P80)4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P82)5介绍物体的受力分析(P83)6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的应用。(P87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一、教科版的特点【教材处理】1将物体的平衡单独成一章内容。2第一节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介绍了平衡状态和平衡条件3第二节为共点力平衡条件的运用4第三节为平衡的稳定性(选学)。介绍了平衡的分类和稳度的概念。【新情景】1杂技演员的平衡技巧。(P101)2地动仪。(P101)3. 不倒翁的秘密。(P102)三、人教版的特点没有将平衡问题单独成章节,只是作为牛顿定律的特殊状态处理,安排在第四章第七节必修2第一章 抛体的运动(人教版 第五章曲线运动的前三节)一、两种教材的“交集”1曲线运动的速度,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位移与速度) 。2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二、教科版的特点【教材处理】1把曲线运动和平抛运动及斜抛运动列成第一章抛体运动,并增加了斜抛运动(选学)2利用小船过河的情景为例来讲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P5-6)3. 用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的落地时间,并用频闪照相的方法研究平抛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为理论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打下基础。(P9-10)4仅给出一种实验室常见的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案。(P11)5介绍更为常见的斜抛运动(选学),用频闪照相研究斜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特点,用输液器研究斜抛运动的射程,并介绍空气阻力对斜抛运动的影响。(P14-15)【新情景】1极限思想将曲线化曲为直,“香蕉球”成因探秘加深对曲线运动的理解。(P4-5)2用平抛运动探究排球运动中沿水平方向近网扣球的最大速度。(P12)3发射武器的两种典型方式。(P16)【习题】1平抛运动的时间,射程,落地速度大小及方向由什么量决定。(P12)2以“飞车过黄河”为例作为平抛运动的应用。(P12)3. 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的异同处。(P16)4. 斜抛运动的射程及落地时间。(P16)5平抛运动的应用:农用水泵的流量计算(P18)三、人教版的特点1以红腊块为例,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P5)2用光照留影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两个方向上的运动。(P10)3简单介绍斜抛运动的处理方法。(P10)4介绍了描绘平抛运动轨迹的三种方案(1.笔尖寻找钢球位置、2细水柱显示轨迹、3数码摄像机记录轨迹)。(P14)5用传感器和计算机研究平抛运动规律。(P14-15).第二章 匀速圆周运动(人教版 第五章曲线运动后四节 )一、两种教材的“交集”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加速度。3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汽车过拱桥,火车转弯,离心运动)。二、教科版的特点【教材处理】1把圆周运动单独列为第二章,并增加了圆周运动与人类文明(选学),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认识圆周运动,,是课程标准要求的STS的很好体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人文与社会价值。(P36-P40)2把一般的曲线运动看成一系列不同曲率半径的小段圆弧运动(P24)3先讲解向心力,再讲解向心加速度,在讲解向心力时用实验探究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的关系(控制变量法)得出向心力公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度公式。(P25-P28)4利用速度合成求向心加速度(P29)5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增加了“旋转秋千”的内容(P31)6第四节介绍了圆周运动与古代文明、工业技术、科学实验及文化生活的关系。(P36-39)【新情景】1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用J2130向心力演示仪进行研究。(P26-27)2盘旋的鸟或飞机依靠倾斜来获得向心力。(P33)3利用离心运动分离血清和血红细胞。(P34)4水流星表演(P35)【习题】1高速公路拐弯处的设计(P35)2运动员200米比赛的选道问题,“魔盘”游戏的选位置问题(P40)三、人教版的特点1将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作为曲线运动的特例合并成一章曲线运动。2介绍转速的概念,并在课后习题中安排根据自行车脚踏板的转速来计算自行车的前进速度问题。(P19)3有关计算机硬盘的磁道和扇区的计算,反映时代气息。(P19)4先讲向心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讲向心力,并理论推导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P21)5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P23)6介绍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P24)7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P28)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人教版 第六章)一、两种教材的“交集”1日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2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计算天体的质量,发现未知天体。3三大宇宙速度。二、教科版的特点【教材处理】1第一节用历史事实说明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前期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地心说、日心说、第谷和开普勒的工作.(P42-43)2将人教版的两节内容“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合二为一处理。(P45-47)3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中,增加了“预言彗星回归”的内容,后讲“预言未知星体”。(P49)4. 本章未出现人教版“经典力学局限性”内容,而是把此内容单独列为一章,而且放在教材的最后,有利于必修1,2教学内容的总结拓展。(P84-85)【新情景】1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P44)2卡文迪许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查找数据体验 “月地”检验。(P48)3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P50)4. 估算太阳的密度。(P51)5椭圆的偏心率。(P53)6地球的同步卫星。(P54)【习题】1大、小麦哲伦云间引力的计算。(P48)2地球、太阳、海王星和月球质量的计算。(P51)3人造地球卫星(P54)4“人造环月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新闻真实性的论证(P56)三、人教版的特点1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P33)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估算哈雷彗星的周期。(P36) 最后一节安排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介绍了牛顿的科学生涯。(P48-53)3人教版将“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分为两节处理。(P36-40)4月-地检验。(P39)5求两个夸克之间的万有引力(P41)6介绍人类宇宙航行历史。(P45 )7黑洞(P41)8航天事业改变着人类的生活(P46-47)9推导第一宇宙速度(P48)10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从低速到高速、从宏观到微观、从弱引力到强引力)(P48-51)11时间和空间是什么(P49)12牛顿的科学生涯(P51-52)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人教版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两种教材的“交集”1功,功的正负,总功2功率,功率与速度的关系3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4动能,动能定理5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能源二、教科版的特点【教材处理】1比人教版减少了“追寻守恒量”、“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两节内容。2通过“活动”得出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P60)3机器的机械效率公式(P61)4在“动能和动能定理”中安排了“活动”采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从而得出动能定理。(P69)5通过平抛运动来理论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P73)6新能源的开发。(P79)7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P80)【新情景】1估测“引体向上”的平均功率。(P64)2估测人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67)3估测手上抛石块所做的功。(P71)4勇敢者的游戏(用螺母做成的摆),用鼻尖体验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P72)5粗侧压笔的小帽时其内部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P75)【习题】1举例说明摩擦力做正功,负功,不做功。(P60)2弹簧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加坡协议书离婚
- 质量索赔协议书
- 羊测定协议书
- 佣金协议书 英文
- 父母购房协议书
- 第2节 摇一摇听单词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二册粤教版(广州)
- ping用的什么协议书
- 房产 代持协议书
- 个国家协议书
- 追赠抚养协议书
-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词汇表
- Wagstaff低液位自动控制铸造-课件
- 锂电池安全培训课件
- 妇科护士进修汇报护理课件
- 消防验收竣工报告
- 高考英语1600个必考高频词汇
- 法院调令申请书范本
- GB/T 23451-2023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
- 驻足思考瞬间整理思路并有力表达完整版
- 第二章 盛唐诗歌边塞诗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滚筒干燥机设计毕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