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doc_第1页
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doc_第2页
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doc_第3页
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doc_第4页
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for youngsters growth中文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必然途径,同时也受到更多人民的钟爱,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是当代青少年,互联网对青少年这个群体的影响非常突出,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既存在着正面的影响,又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来分析互联网的双面性,并针对不理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产生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互联网 青少年 成长ABSTRACTIn todays era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way for people to communicate, but also by more peoples love, all the time affecting peoples lives, learning and other fields. The main users of the Internet are the contemporary youth.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on the youth is very prominent. Especially on the youth, there ar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on the growth of adolescents to analyze the two-sidedness of the Internet, and for the reason of the impact of the analysis of its production, an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help young people to use the Internet correctly.Key words:Internet Teenagers Grow up目录中文摘要2ABSTRACT3引言51.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有利影响51.1学习方面51.1.1互联网对青少年学习教育的促进作用51.1.2互联网能够锻炼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61.2人际交往方面 61.2.1互联网能够开阔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61.2.2扩大了青少年的交流渠道71.3信息获得方面72.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72.1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与智力素质的负面影响72.2互联网对青少年与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82.3互联网世界所造成的角色混乱92.4黄色网站导致的性罪错92.5沉迷网吧荒废学习时间102.6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走向犯罪道路103.互联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影响的复杂成因113.1互联网自身特点的两面性 113.2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性113.3家庭、学校教育的不力引导114.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对策建议124.1着力培训提升家长,让家长成为孩子互联网教育的引导者和监护者124.2清理整治周边网吧,还学生一个静洁环境124.3教师主动接触、了解互联网,提高自身的互联网道德修养134.4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规范上网行为 , 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135.结论14参考文献15致 谢16引言网络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崭新的了解世界的窗口,也带给了青少年一个与传统不同的新环境,也增加了国际间青少年的交流和互动。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一个崭新的可以互动和共享的网络社区已逐渐被大学生们所接受和热衷,并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传统价值观。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既能够提高他们对世界的了解程度,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与思想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1.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有利影响1.1学习方面 1.1.1互联网对青少年学习教育的促进作用 要意识到互联网会对青少年学习教育工作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并将其当作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具。首先,互联网成为当前青少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对学生的影响也日益加深。高校教师应该对互联网在学习教育工作中的影响力有更全面的认识,充分重视关注和使用互联网。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开通教师互联网,一方面关注学生在互联网中的言论和热点话题,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消除学生思想问题隐患;另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在互联网中发表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同时分享一些对学习教育有积极意义的言论和意见,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发布给学生,尤其是在一些学生关注的热点、敏感话题上,及时表明个人的立场,扩大个人意见的影响力,将互联网作为日常学习教育的重要工具。其次,利用互联网在大众传播中的“议程设置功能”,合理引导学生的关注热点。大众传播具有“议程设置功能”,指大众传播可以为工作“设置日程”,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不同程度的给予了各种“议题”非常显著的方式,人们在判断周边“大事”和其重要性的时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陈建荣. 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J. 宁夏教育,2015(10):69-70.。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大众传播工具例如微博与微信,微博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同样具有较强的“议程设置功能”。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对微博的合理利用,规划好青少年的“议事日程”。当前青少年的生活丰富多彩,青少年生活中关注的重点同样纷繁复杂,但由于青少年缺乏对个人的合理规划,加之高校中相对自由的环境,青少年容易迷失努力的方向,找不到青少年活的重点,逐渐丧失前进的动力。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在话题中有倾向地去关注青少年应关注的话题,逐渐引导青少年的注意力和关注热点,侧重对重点问题的宣传程度,使青少年将个人精力投入到恰当的事物中,合理规划个人的学习生活。最后,培养微博中的意见领袖,形成“意见环境”,以此来对网络舆论产生影响和约束 马琼. 再论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J. 中国青年研究,2012(08):1.。通过互联网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减少教师与青少年间的“知沟”,无论受众拥有怎样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影响下,其知识储备都会更加丰富,但地位较高和地位较低的受众相比,前者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速度要更快一些,在时间的影响下,最后会导致这两者在知识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无法跨越的“知沟”,这就是大众传播中的“知沟”理论。教师与青少年同样存在着信息接受的不对称。由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分析视角等方面的差异,教师与青少年在信息量和信息处理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且这种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不利于教师开展学习教育。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为教师减少与青少年间的“知沟”提供了条件。教师和青少年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多和更深入的交流,教师通过互联网将更多的信息传递给青少年,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将更多接受信息的反馈传递给教师,形成教育过程的双向互动,通过互联网拉近青少年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为学习教育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应重视通过互联网与青少年的交流,在互联网中应采用平实、亲切的语言,应更多地站在青少年的视角分析问题,应及时、细致地处理青少年反映的情况,使青少年感受到教师是与他们站在一个立场看待问题,因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观点和想法。对于教师教育工作的开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提高青少年学习积极性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常立红. 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利与弊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17-18.。1.1.2互联网能够锻炼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青少年在互联网接触到的信息往往与自身的认识会产生一定的区别,在这种背景下,青少年为了弄明白事实的真相会不断的进行思考,会对网络信息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会提高青少年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此同时,在不断操作计算机的过程中也会相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青少年的独立思考与动手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1.2人际交往方面 1.2.1互联网能够开阔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互联网是信息传播最快的渠道,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上看到世界各地最新的新闻消息,可以有针对性的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件。青少年可以通过互联网丰富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对世界对社会的了解程度,对于丰富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1.2.2扩大了青少年的交流渠道 互联网可以满足青少年实时分享新人新事的需求。时下,互联网时代带给大众的便利越来越多,实时分享和交流新人新事就是一大福利。作为互联网信息流的重要主体,青少年在微信当中自然也十分活跃。通过私发、群发、转发朋友圈和在订阅号推送文章等方式,青少年分享最新的新鲜事变得游刃有余。例如,随着微信的活跃用户日渐增加,表情包让微信的趣味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微信聊天时,青少年有时更倾向通过发送表情包来表达当下的内心情绪,会比输入文字更形象、更具趣味性。而表情包本身就是一个分享新鲜事物的过程,这种现象在微信交往中很是常见。以微信表情包为例,其本身的功能在于通过发送表情包,与其他人分享快乐,表达情绪,这是继微信表情之后的一种新型微表情。值得一提的是,微信表情包的出现,让微信用户在人际沟通方面多了分享的可能性,最为典型的就是表情包的收藏和整理功能。人们可以通过收藏来添加自己想要的表情包,或删除陈旧或不需要的表情包。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创表情包产生了兴趣,并乐此不疲地把个性化的表情包分享给好友,而这些行为体现了人们在微信传播当中的分享乐趣和意义 王月阳. 浅析互联网对中学生成长的利与弊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12):26.。1.3信息获得方面信息量巨大是互联网最大的优点之一,青少年可以通过各个浏览器进行搜索,来了解自己想要获取的消息。除此之外,互联网的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信息。除此之外,各大浏览器的关键词搜索功能也极大的方便了青少年的信息查询,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来了解自己想要的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得的准确性与效率 朱锐,邸国旗. 浅谈网络对青少年的利与弊J. 西部皮革,2017,39(10):199.。2.互联网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2.1互联网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与智力素质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造成大了学生思想混乱,互联网中不存在任何门槛,青少年可以获取到包括其他国家的宗教、思想和文化等在内的无限的信息。一旦西方文化入侵,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可能都会出现变化。青少年又处于一个极易冲动的年龄段,可能就会对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有的学生会关注不良信息,个人身心都会受到不良影响。互联网世界中的信息是非常复杂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青少年会去关注,去浏览,但他们又缺乏辨别信息质量的能力,就会给个人思想造成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互联网世界不存在时间和空间等束缚,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多的自由。这些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的庸俗、低俗的不良信息,甚至极端、反动的信息,而又缺少强有力的管控。青少年如果接收到此类信息,个人价值观和思想观念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思想混乱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精神迷茫、道德判断能力下降、社会价值观出现错误等。 互联网世界是信息的世界,在这里,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一切资料。因此,互联网对青少年而言,是非常实用、方便的学习工具,也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抄袭和作弊行为。人们在互联网中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看法,对青少年而言,这就是一条完成作业和论文的“捷径”,原本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搜集文献资料,现在只要在互联网中进行搜索,就能够轻轻松松的完成任务。一方面,学校和教师无法对教学效果作出真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学生本人的思考能力会大大下降,长此以往,对学习这件事,会养成投机取巧的心态。第三,无底线的纵容。面对互联网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很多青少年都没有摆正态度,一昧的予以纵容这对于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郑友训. 网络传播带给中小学德育的利与弊J. 教学与管理,2000(06):20-22.。2.2互联网对青少年与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 在信息化时代,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充斥在网络当中,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时常让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甚至上当受骗。青少年普遍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遇到虚假信息总是难以辨认,不仅影响青少年对待事物的价值判断,也可能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信息爆炸的大环境下,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缺乏分辨能力,对感兴趣的事物也缺乏自控力,这样难免造成负面情绪和行为的产生。像是这几年代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崇尚进口产品,再加上身边人的频频推荐,有时会出现入不敷出、盲目跟风等不良现象。以微信为例,现如今,微信朋友圈总不乏各种微商的存在,霸屏朋友圈成为他们的惯用手段。而为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他们往往发布一些优惠活动的信息,吸引一些微信好友转发分享自己的微信号,这样刷屏的现象愈演愈烈。而微商宣传的产品真假难辨,由于广告的吸引力,一些青少年会选择购买产品,在不了解其真实情况的条件下无疑增加了使用的后续风险,可能对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代楠. 论青少年崇拜体育明星利与弊J. 赤子(上中旬),2015(09):120.。我们都知道,年轻人晚上睡觉的时间通常较晚,而人体各个主要器官从晚上23时便开始排毒,如果在这段时间未进行有效睡眠,不但会影响第二天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长此以往势必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可能出现神经衰弱、排毒不畅等症状。同时,夜间看手机会影响视力和颈椎健康,长此以往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在晚上睡觉前使用互联网,一方面和好友进行聊天,聊天的时长无法有效控制,让睡觉的时间延后,相对减少了夜间睡眠的时间。另一方面,青少年会选择在晚上玩游戏,游戏本来就是消磨时间和舒缓压力以及身心的一种方式,而与其这样,反倒是睡觉比玩游戏更能使人放松身心,把时间利用得更加有效。因此,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互联网在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优化微信运行过程中改进微信的传播方式是接下来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彭佩生. 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J. 河南农业,2007(18):52.。2.3互联网世界所造成的角色混乱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并不是承担唯一的角色,他们扮演的角色随场景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家庭中,扮演子女的角色;在学校中,扮演学生的角色;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又会扮演志愿者的角色由于现实生活中有真实存在的群体为他们的扮演行为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如家长、教师等,因此大部分青少年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多种角色间自由转换,按部就班地进行社会化,不会产生角色混乱和冲突。当然,仍有一些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产生角色冲突,做出不符合角色规范的行为。在互联网中,每个角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要与其他角色发生联系。青少年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类社会行为,进而指导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社会化过程,这也使得网络游戏空间具有社会意义。青少年要想形成正确合理的自我角色意识,就必须进行正确的角色选取和定位。但是部分青少年过于沉迷网络世界,深陷角色不可自拔,甚至影响了正常的现实生活,造成角色混乱,无法与现实人物进行交流,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身的身体与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2.4黄色网站导致的性罪错互联网上有着众多不同种类的网站,除了正规的各大网站之外还存在不少的违法网站,黄色网站就是其中之一。黄色网站经常会在一些网页游戏或者广告中出现链接,许多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进入黄色网站。青少年的心理还不成熟,容易受到黄色网站的诱惑,会进行一些不雅举动,一些沉迷黄色网站的青少年还会将这种冲动带入现实中来,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对于青少年健康的身心成长非常不利。2.5沉迷网吧荒废学习时间在当今的媒介化社会中,快乐是作为一种全社会共有的大众文化形态存在,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快乐是人在基本的生存活动之外获得快感的一种无功利目的的活动,主要是指心理上感受到的愉悦体验。寻求快乐是每个人的天性,对从幼稚迈向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赫伊津哈认为游戏的目的在于“乐趣”,享受自由而愉悦的情感体验。但是,就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社会的发展变迁让很多青少年面临新的烦恼,比如升学的压力、同龄人的竞争、父母的过度期望等。对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他们来说,急切想要从师长的管束中挣脱,而网络游戏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方乐土。网络游戏以其个性化的游戏画面、丰富的剧情、极强的互动性以及随心所欲的价值理念满足了一些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网络游戏世界里,没有强权,没有功课,有的只是不断挑战和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的狂欢。这对青少年来说是内心压抑情绪的释放,并且在游戏挑战中,他们能够不断破解难题,完成任务,增强自信心,认可自己的能力,获得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体验。因为青少年处于学习阶段,父母与老师不同意青少年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游戏,所以许多青少年会趁着休息时间跑到网吧进行游戏,许多青少年甚至忽略了学习时间,对于青少年的学习成绩造成极大的影响 房虎成. 正视网络给教育带来的利与弊 强化网络教育和管理工作J. 新西部(下半月),2008(08):231+220.。2.6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走向犯罪道路互联网是流言和谣言的发源地,也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青少年还没有接触过社会,思想还很单纯,在不良信息的影响下,思想会走向极端,个人信仰和价值观都会发生变化,严重的还会出现反政府、反社会等言论。互联网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责任。互联网技术虽然在进步,但青少年的心理和道德意志力却还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互联网世界具有隐匿性,使得青少年的安全、稳定和被保护等需求得到了满足。在这里,他们不需要担心个人身份会被曝光,也不必再受法律道德等的约束,免除了受到惩罚的恐惧和焦虑。这就催生出不雅言行或作弊行为,甚至会有人在互联网世界中对他人实施攻击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3.互联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影响的复杂成因3.1互联网自身特点的两面性 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绩,网民增长迅速,互联网给中国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信息平台。在这个信息平台上,中国的网民、中国的老百姓自主地选择信息,了解世界,展现风貌。我国网络目前马上要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实现集约化和共享化,未来还会出现更多新的应用和商业模式,互联网会全面渗透进传统产业中,跨界融合的范围会越来越广泛,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在我们生活中所占的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之前,我们大多是从报纸、广播、电视或者从他人处获取信息,这种获取信息的途径具有单向性。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平等、平面的途径,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以发布信息,可以辨认信息的质量,还可以判断该信息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力,公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人们交流分享。不仅在信息获取方面,生活上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如果网购,社交,衣食住行都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但同时也存在各种问题,如网络安全,包括网络上的信息对每个人观念及生活的影响。互联网上虽然可以帮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时事热点,但是也会存在大量的不雅信息,一些黄色信息与暴力信息也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影响,互联网的两面性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3.2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性 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互联网大量的信息会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起到极大的冲击,青少年时期的人充满了好奇心理,会对互联网上一些新奇的事物产生巨大的好奇心理。许多青少年反而喜欢一些奇葩的言论与事件,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非常不利。3.3家庭、学校教育的不力引导 家庭作为每一个人的原生环境,以及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影响是受用于一生的,家长是孩童人生的启蒙导师,年幼的儿童在此环境中耳濡目染,在此期间,家庭教育虽不能立竿见影,却是在无形中形成了潜在的影响,如同播下了一颗种子,在成长过程中加以呵护,便能茁壮成长,独当一面。故而,家长应当抓住良机,及早施教,使得良好的家风家训的建立顺理成章,树家风明家训,使得成长中的青少年得以监督敬畏,并以此匡扶自己的行为,成为不沉迷网络,正确利用网络优点的真正人才。但是目前许多家长自身沉迷网络,很多家长都会沉迷微信朋友圈,沉迷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等,青少年再成长过程中会看到父母平时对于网络的利用方式,也会不自觉的进行模仿,父母的反面教材会极大的影响青少年对于互联网的使用方式,增加互联网对于青少年的不利影响。继家庭之后,学校是作为人生第二大社会场域出现的,教育场域由熟悉的家庭转换为以老师为主的课堂,学习的方式也由诱导式转换为吸取式。关于互联网对于青少年健康的影响是双面性的,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但是目前教师往往忽略互联网对于学生的影响,还将游戏作为影响青少年学习教育的主要原因,忽略了互联网庞大信息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非常不利。4.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对策建议4.1着力培训提升家长,让家长成为孩子互联网教育的引导者和监护者 家长应该充分了解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引导他们合理、健康地使用互联网。调查显示,66.91%的监护人(家长)对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持中立态度,他们认为在不影响学业、不影响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允许青少年适度上网,这也体现出当下家长观念的转变。同时,家长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动态以及接触互联网的时间,防止他们由于过度玩互联网而出现游戏沉迷情况。家长可以与学校进行沟通通过课堂教育的形式,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认知能力,对互联网形成理性客观的认识,在适度参与互联网的过程中改善自我体验,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平台。总之,家长也必须对青少年给予相应的呵护与关爱,避免青少年产生孤独、落寞的情绪,让他们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应有的温暖与关爱。4.2清理整治周边网吧,还学生一个静洁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环境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网吧也在互联网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的网吧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完善而出现在学校以及各个小区中间,虽然国家法律规定必须要持身份证才能够允许公民在网吧上网,但是总有一些小网吧或者黑网吧,会给一些想要上网的青少年开后门,利用临时身份证等方式帮助那些青少年上网,这对青少年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严厉打击这样的黑网吧,对于相关人员进行严厉查处,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换学生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 代瑞宁. 浅谈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J. 现代农村科技,2010(21):57.。4.3教师主动接触、了解互联网,提高自身的互联网道德修养 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互联网除了着力培训提升家长,让家长成为孩子互联网教育的引导者和监护者之外,还需要“加大网络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力度,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也就是说要让学校教师自身对于互联网有一个较高的了解。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关系到教育方向的把握是否正确,教育内容的落实是否到位。倡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倡导教育者队伍利用网络媒体增加自身对于互联网的了解,明白互联网的双面性,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育努力打造一支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实的理论素养、熟练的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这支队伍既能熟练地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又能准确鉴别网络信息良莠,并将网络发展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工具。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思政教育功能,引领学生从网络垃圾中走出来,对网络形成科学、正确的了解与认知。4.4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规范上网行为 , 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政府应该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规范上网行为,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首先,政府应颁布新媒体传播的相关规则约束时下众多的自媒体平台。政府可以根据互联网发展的现状,先进行相关具体问题的讨论,随后由相关责任人发起,总结和提出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必要时起草具体的法规,做到与时俱进,用法律来保护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同时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从最开始的“互联网十条”到近几年来日益细化的管理条例,互联网正在变得更加规范和安全。以微信为例,2017年,国家出台了微信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微信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在规范群组责任归属的同时,也在规范着群成员的网络行为。规定一出台,安徽一男子因不满交警夜查醉驾在微信群发布辱骂交警的不堪言论,在朋友群造成了不良影响,被当地警方拘留五日。当地警方称,群主杨某在微信群发布侮辱性言论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根据治安管理法,可以依法给予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因此,政府应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设置防护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紧急预案,并在互联网传播后期提供配套的反馈机制,实现对互联网传播的无缝隙管理。其次,政府应监督互联网运营商进行技术改革,建立合理有效的互联网监督制度。加强对互联网运营商的监督机制,做到对互联网传播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实时获取危害网络公共秩序的信息,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拦截,最大程度降低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必要时,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